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朕就是喜歡偷怎麽了》第三百五十章初露鋒芒
“朕就是喜歡偷怎麽了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劉志觀察了一圈,發現五十人中有一半是青年才俊,也就是說,是在他實行教育改革之後才入學的。

 他們的思想與上一輩考生們相比,要更加活躍,少了許多腐朽酸迂之氣,看起來朝氣蓬勃。

 忽然,他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袁紹,這位漢末大梟雄,此時卻是位溫文爾雅的年輕人,容貌出眾,氣宇軒昂。

 袁紹是袁湯次子袁逢的二兒子,從小過繼給早逝的伯父袁成,他的兄長袁術,雖然頗有才名,卻一直沒有參加科舉。

 反而是袁紹先參加了,其父袁逢當年是靠特舉出仕,如今已經是執金吾,也算是皇帝親信了。

 要說袁氏,也還真是人才輩出,老一輩的有袁湯、袁著、袁敞等等,後一輩的袁盱、袁逢、袁賀、袁隗等。

 現在,小字輩又開始暫露頭角,上一屆袁盱的兒子袁遺亦是探花,袁術的長兄袁基,也成績不俗。

 整個袁氏家族可謂是人才輩出,不得不佩服他們家族的教育,確實做得很到位。

 袁術和袁紹兄弟倆,作為漢末一代梟雄,確實是很失敗,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性格缺陷。

 二人都多謀少斷,心胸狹隘,不具備一代雄主的氣魄,但在太平盛世做個普通臣子,卻還是合格的。

 劉志微微一笑,如今他挺過了生死大劫,將漢靈帝丟在了歷史的灰燼之中,再也不可能出現。

 如今的劉宏,只是個老老實實的解瀆亭侯,與皇位之間,有著十萬八千裡路的遙遠距離。

 所以,他已經不懼怕任何的歷史人物出現。

 經過第一輪考試,五十個人中只有十五個人晉級,劉志看了看,袁紹果然還在其中。

 他是袁逢的庶子,而袁術才是嫡長子,因此,科舉才是能夠改變他命運的最佳途徑。

 袁術是考的文科,這一科其實仕途更廣闊一些,一般自恃才高的士子,才會選擇這條路。

 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條路的競爭也更激烈一些,所以大部分時候,總魁首都是文科出身。

 在文武百官們討論題目的時候,考生們先稍事休息了一會兒,接下來才是決定他們命運的最終時刻。

 三位副主考,胡廣和荀爽分別出了一道基礎知識題,而陳蕃則出了一道政論題。

 由於人多,仍然采取了筆試,限時一個時辰,這些學子都是本屆頂尖的,自然不曾在抓耳撓腮的現象。

 個個都筆走龍蛇,奮筆疾書,每完成一道題,就可以先交上去,讓考官們點評。

 不時地有人交卷,幾位考官交叉看過,會把覺得優秀的答案交給皇帝禦覽。

 劉志要是覺得還不錯,便遞給下首的太子劉瑾觀看,然後在場的其他大臣們都可以閱覽答卷。

 在這種開放透明的形勢下,所考驗的不僅僅是才學,還有人的膽色氣度。

 眾目睽睽之下,心理素質不過關的人,很容易就會緊張失控,發揮失常,從而導致成績不佳。

 其實在這一點上,世家子弟們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從小見慣了大場面,所以大多都鎮定自若,氣定神閑。

 甚至還有人因為這種場合而更加興奮,超常發揮。

 而寒門子弟和平民學子們,更容易緊張不安,因此這麽多年來,前三名中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於豪門貴族。

 這是階層優勢,完全沒辦法解決,只能靠個人的磨練來彌補了,十幾年來,心理素質強大的平民學子,雖然鳳毛麟角,但每一個都是天才型的人物。

 將來他們都會在朝堂上大放異彩,成就一番事業。

 第二輪考試完成,幾乎所有考生都提前交卷了,一番評選之後,只剩下六人。

 今日殿試的壓軸戲,就是太子劉瑾的最後口試題,將決定誰是前三名。

 小小少年挺直了脊梁,坐得十分端正,表情平靜自若,但劉志卻依然能夠看出來,他其實也十分緊張,只是掩飾得更好罷了。

 “我的題目是:論商業發展與農業的衝突,如何解決?”

 其實在此之前,就連劉志也不知道他會出什麽題目,為了鍛煉他的能力,誰也沒有干涉他的想法。

 但這題目讓眾人都很滿意,太子已經開始深思國家朝政,問出來的問題也確實比較切合實際。

 前年的改革,已經針對這個現象進行過調整,當然鬧的轟轟烈烈,只要是關心時事的學子,無人不知。

 因此,他們應該都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也都有著自己的答案。

 當然,直接按照朝廷政策回答,顯然是沒必要的,太子要問的,應該是改革之後所存在的問題。

 六人慎重地沉思了一會兒,這才陸續作答,劉志一直比較注重策論,所以每一屆殿試,都會有時政題。

 學子們也都早有準備,侃侃而談,他們的觀點都有著獨特之處,但也帶著鮮明的階級特性。

 中產階級的學子,大多數都讚成加大商業發展的力度,認為這才是迅速富國強民的捷徑。

 平民學子們就比較謹慎,大多數認為應該以農為本,穩步發展商業,必要時應該由國家出手進行乾預。

 世家子弟們都享受過商業帶來的便利,基本都是讚成扶持商業的,認為如今糧食充足,只要調控好農業生產,不會影響到國家民生。

 袁紹身為世家子弟,自然也是傾向於發展商業的,但他卻認為應該優先發展工業,只有工業發達,商業才能有序發展,否則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同時先進的工業科技,還能帶動農業的發展提高,可以說是在商業與農業之間,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最後,袁紹如願奪得本屆魁首,拿到了進身仕途的通行證。

 而太子劉瑾,也同樣通過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個大考,以強勢之姿開始正式介入朝政。

 接下來的玉堂賜宴,劉志只是露了一下面,把主持宴會的任務全權交到了劉瑾的手中。

 從現在開始,年輕的皇太子需要開始培植自己的力量,當然如果是在其他的朝代,能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

 但在東漢,卻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尤其是在皇帝身染重疾,身體不佳的情況下。

 皇帝本人對此不但毫無意見,還是示意手下的重臣們,多加培養。

 自從被立為皇太子,十二歲的劉瑾就搬進了東宮之中,這座宮殿在他住進來之前,已經近五十年沒有人住過了。

 可見東漢的皇帝們,子嗣有多麽的稀少,一個皇朝的氣運破落到如此地步,又怎麽可能興旺起來呢。

 如今這座沉寂已久的宮殿,終於迎來了一位新的主人,整個朝廷上下都開始圍繞著東宮運轉起來。

 當然,劉瑾的第一任務,仍然是學習各種基礎知識,不過經學不是重點,詩詞歌賦也只是略知一二便可。

 他的學習重點是歷史,格致和各種政務處理,除此之外,劉志還讓他每三天輪流到各部門去參觀學習,了解各政府機構的運作流程。

 這也是歷代皇太子的例行學習任務,劉瑾做的很不錯,連劉志自己都不得不感慨,他比自己當年更優秀。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封建王朝,一個優秀而出色的帝國繼承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大考之後的一系列活動,劉志都沒有再出現,全部都有皇太子劉瑾來主持。

 現在,洛陽城的人們都對這位少年太子有了新的認識,人們對他既期待又好奇。

 要知道他可是未來的皇帝,也直接關系到未來幾十年國家的命運走向,更關系到他們這些升鬥小民的生活幸福。

 很快就是皇太后的周年忌日,自從去年母親生病開始,短短一年的時間,劉志覺得仿佛過了半輩子一樣。

 從前,他總認為自己還是個年輕人,對於古代將三十來歲的人就劃入中年范疇,十分不屑。

 可如今他卻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從身體到心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忽然之間,他發覺自己真的已經步入中年了。

 一轉眼,他已經做了二十二年的皇帝,之前他一直滿懷壯志,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目標沒有完成。

 可如今他忽然便生出了一種深深的疲憊感,能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對他來說,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反而是皇后,如今比他要忙碌的多,對於兩個兒子,她都十分關心,現在他們一個搬入了東宮,另一個住進了王府,都已經不在她身邊。

 孩子們都還小,鄧猛自然不放心,所以總是幾頭跑動,不過她身體一直很健康,越是忙碌反而越是精神煥發。

 明明隻比劉志小兩歲,看起來卻似乎比他年輕了許多。

 現在劉志待在中德殿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他都居住在濯龍園中。

 竇雲說長泡溫泉,對他的病情有好處,可以舒筋活血,對小腦的恢復也有一定的作用。

 幾個年輕的妃子也都隨著他搬進了濯龍園,每日裡他最多抽出一個時辰來批閱奏章。

 其余的時間就散散步看看歌舞,與幾位妃子閑散相戲,劉志覺得和前面的二十二年比較起來,他現在的生活更愜意也更舒適。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不再關心朝政,只是如今的朝廷已經不再需要他時刻盯著。

 有什麽重要事件,大臣們自己會到濯龍園來當面匯報,所有經過他批示的奏章,都會轉給皇太子劉瑾再看一遍。

 觀看舊的奏章,是學習處理朝政的最快捷徑,當年劉志剛剛登基的時候,梁太后垂簾聽政,他每日裡的主要任務,也就是觀看大量的舊日奏章。

 他覺得那段時間,自己成長的速度非常之快,不可避免的,也會受到之前皇帝的判斷影響。

 幸好他親政之後,努力擺脫漢順帝的影子,畢竟他有著幾千年後的見識,與漢順帝的許多觀念有著本質上的矛盾。

 現在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將來劉瑾會變得沒有自己的主見,事事因循他的主張。

 說起來也不是不好,畢竟他的許多政策,都被時間證明是正確的,但國家的情況,卻在千變萬化,不斷的進步。

 如果一直因循守舊,將來會不會反過來阻礙國家的長遠發展呢。

 雖然劉志心中有這個擔憂,卻並沒有宣之於口表露出來,因為現在的劉瑾,所需要的就是大量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

 他現在才十二歲,思想還不成熟,無法形成自己的風格,哪怕他心裡著急,能夠拔苗助長,那樣只怕會適得其反。

 大考之年總是特別的忙碌,各部門都忙著吸收新的成員,尤其是吏部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劉瑾待在吏部的時間也更多一些,畢竟這是今年的工作重點,容不得有半點懈怠。

 在這裡劉瑾也能學到更多的經驗,畢竟作為一個皇帝,不需要凡事親力親為,但卻一定要熟悉朝廷人事的任免規則。

 到了年底的時候,出了一件讓劉志心情沉重的事情,老院長竇雲勞累過度,心力交瘁而亡。

 這是大漢整個醫學界的重大損失,他一生充滿了傳奇,當年全心抗擊瘟疫,救活了成千上萬的黎民百姓。

 再加上這一輩子他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因此他在整個大漢民間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

 對於這個老朋友的逝世, 劉志也十分傷感,特別給他加諡號為仁,表彰他這一輩子仁心仁術,妙手回春,活人無算。

 又在他死後追贈為忠義侯,這可是莫大的榮耀,要知道如今東漢的爵位,已經不像二十年前那麽容易獲得。

 一般情況下已經很難封侯,尤其是規格如此高的侯位,更加難以見到。

 由此可見,劉志對於竇雲的看重,特別是這次他忽染重疾,要不是竇雲拚著老命去救他,已經他早就已經葬入皇陵了。

 而如今的大漢,又是否已經重新陷入了動蕩之中,還不得而知,但他想可能性很大。

 因此說竇雲以一己之身,力挽狂瀾,也絕不誇張。

 一個小小的忠義侯算什麽,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50章 初露鋒芒)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朕就是喜歡偷怎麽了》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