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仙源兒女傳》第54回 王志業細說隆中策
  話說人世間的諸多事情,常常是大有人喜,也大有人憂。仙源縣關於興建二龍口水庫的大事,持“主建”意見的人們心喜了,持‘緩建’、尤其是持‘反建’意見的人,一個個也就憂心忡忡起來

  其間,在討論中思想有了轉變,意見也有了改變的,也大有人在。李大鵬就是從摸棱兩可、或者說五心不中主的狀態,將天秤法碼逐漸開始偏向“主建”的重要一個。

  而有的人,則說不上主建、緩建或反建。對此,他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是非概念;而且,他們對水利事業也不太熟悉,不過隨大流而已。因此,他們對王志業的八句話,根本就未曾聽懂,隻覺味同嚼蠟,不免議論道:“只聽‘三’呀‘三’的,什麽意思?”

  有的甚至說:“怎麽吟起詩來了?這可不是吟詩作畫的場夥喲?知識分子就是知識分子,囉裡囉索,不切實際!”

  然而,大事自有明白人清楚明了。在這關健時刻,一直未曾開言的縣委副書記、縣革委副主任商漢生說話了。

  這人四十出頭的年紀,與王志業是同齡人(略小幾歲)。但他是行伍出身,參軍轉業後,當上了一名公社武裝乾事。此後,他逐漸當上了公社武裝部長、區武裝部長。新縣委成立時,他進入常委班子,兼任縣革委副主任;不久,又升任縣委副書記。

  商漢生是個性格直爽,樸實忠誠,做事認真負責,且說乾就乾的人。他最討厭別人說話繞圈子,行為表裡不一。在縣領導班子中,他分管農口一塊,水利戰線是他當管的部門。對於水利上的業務,他還不十分熟悉;但對於水利上的行管工作,也算比較內行了。

  關於興建二龍口水庫的問題,他原則上早就讚成盡快上馬。但在理性和細則上,他還缺乏有力的說服力。因此,會議雖然開了這麽長的時間,他還一直沒有發言。當聽了王志業關於破解重重施工難關的八句話之後,他覺得蠻有門路,因而笑容呈上臉來,問道:“老王呀,你能把這八句話,逐一解釋一下嗎?”

  王志業道:“能!商書記,下面,我就一句一句地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解釋清楚。不然的話,正如有的同志所議論的:只聽‘三’呀‘三’的,什麽意思?現在,我先解釋第一句:三萬精兵三班輪。”

  陳守中冷冷地問:“‘三萬精兵三班輪’,如何一個輪法?”

  王志業道:“就是說,在大壩填築過程中,上足三萬精乾勞力,每日分做三班,每班一萬人,輪流施工運土。這個三萬,是專指負責運土的人數;至於土場上挖土、裝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配套服務人數,我沒有細算,大致還需要一、兩萬人。這就是說,修建二龍口大壩樞紐工程的總人數,需要保證在四到五萬人。”又道:“第二句是:百萬土方百日分。”

  陳守中又問:“怎麽個分法?”

  王志業道:“二龍口大壩工程的填築方量,設計不是一百萬立米嗎?這個數字,的確是很大。尤其是對二龍口狹窄的施工場地和短促的施工時間來說,確實有些嚇人!但我們把它逐一分割開來去對付,就會容易破解了。這就是說,百萬土石方,我們以足足一百個施工日去運輸和填築,每日不就是一萬立米嗎?”

  陳守中再問:“每日能完成一萬立米嗎?”

  王志業笑道:“陳局長,請聽第三句:三人一日一方土。就是說,平均每三個人一天完成一方土的運輸任務。這句話的意思,是前兩句‘三萬人分為三班,

每天完成一萬方’的再分割。”  這時,陳守中不再問了。因為他當然知道,三人一天運輸一方土,不再是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關。但是,為了讓不是個中內行的人都清楚,王志業替大家自問道:“那麽,三人一天能不能完成一方土的運輸任務呢?我告訴大家:能!但不是很輕松,還需要想辦法保證!”

  商漢生道:“你具體地說明白!”

  王志業道:“一方土是個什麽概念?形象地說,就是我們平常使用的一般大小的撮箕,滿滿四十擔。那麽,在運距來回三公裡的條件下,三人一天能不能挑運滿滿四十擔(平均每人十三點三擔)土呢?我認為還有問題!”

  商漢生問:“還有什麽問題?”

  王志業道:“因為,這就要求每人每天平均來回要走四十公裡路——百日之內天天如此,人人如此,挑著重擔如此,成千上萬人的大隊伍如此,這是很困難的。那麽,三人一天能挑運多少擔呢?我認為三十擔(平均每人十擔)是可以的,即只需每人每天來回走三十公裡了。這樣,百日工夫,就能堅持下去。”

  商漢生問道:“那,三人每日四十擔,還差十擔怎麽辦?”

  王志業道:“三萬運土人數是不能增加的了。再加,就會造成擁堵,反而會影響進度,使問題更加嚴重。”

  商漢生著急了,問道:“那怎麽辦?又不能加人,又沒有機械設備搞運輸?”

  王志業笑道:“我們雖然沒有機械,難道沒有半機械、土機械嗎?”

  商漢生和好幾些人問道:“什麽半機械、土機械?”

  王志業笑道:“雞公車嘛!”

  商漢生等人一齊重複道:“雞公車?”

  王志業道:“對!雞公車!在我縣西中部、西北部,群眾不是有使用雞公車搞運輸的習慣嗎?上個月我到山陽區余家坪公社去調查旱情時,還看見好幾個群眾用雞公車運水呢!”

  原來,王志業所說的雞公車,又叫獨輪車。其結構簡單,主要由主獨輪(承重兼行駛)、車架(安裝在輪軸上、架上放車簍裝貨物)、雙腿(安裝在車架的雙把上、放下時起支撐作用)、小獨輪(安裝在車架最前面、收縮成公雞頭的部位,行駛在上坡或過檻等時,起過渡作用)等部件組成。

  另外,還有一條約五十公分長的扁擔,扁擔兩端穿有繩索。使用時,車夫將扁擔挑在肩上,再將扁擔兩端的繩索套在車架尾部的雙把上,幫助雙手承擔重量。然後,用雙手掌穩雙把,推著往前行駛。因其狀(尤其是頭部)形似公雞,故稱雞公車。

  這種雞公車,除了主輪的輪箍是鐵箍外,其余部件全由木材構成。由於其結構簡單,製作不難,只需一人駕駛,一般能運輸二三百斤(越是身強力大者,越能多運)貨物;且能在田塍般的小路上行駛。因此,它自古就成為仙源縣中、西、北部大半個縣一種傳統的運輸工具。

  所以,當王志業說出雞公車來時,好些人都如夢方醒,紛紛道:“啊,不錯,用雞公車運土,一般勞力能運兩三擔,至少一人能頂兩個人!”

  王志業笑道:“正是呢!我想,運土者每班一萬人,全部使用雞公車是不可能的;但能有三千三、四百輛雞公車,即三人中有一人用車,就完全不用發愁三人一日完不成一方土了!”

  陳守中對王志業的方案,沒來由地感到不滿意,因而想也沒想就問道:“老王啊,你空口講什麽空話?二龍口工程要是定下來,準備時間也會非常倉促,不過個把月而已。你需要三千多兩雞公車,一時間到哪裡去弄?這不是紙上談兵嗎?這照樣會耽誤大事的!”

  王志業道:“陳局長,我想這個問題倒不那麽難。我估計,我縣民間,現即要湊,就能湊個千兒八百輛。就是一輛都湊不到,也難不住我們。一個月趕製三千輛雞公車,每天不過一百輛。而我調查過,二龍口設計灌區內的十二個公社,有百多個生產大隊。那就是說,每個大隊平均每天只要趕製一輛就行了。難道,我這是紙上談兵,是空口說空話,會耽誤大事嗎?”

  商漢生道:“老王,你這考慮還是蠻周到的。但我擔心,一日三班,每班都有上萬的人搞運土;其中,還穿插著好多人為之服務。那道路如何能夠保持暢通?不能保持道路暢通,那也是個大問題呢!”

  要知王志業如何回答商漢生,請看下一回:民工組織軍事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