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六十一章:吳陳兵邊境
    ……

  屋頂之上,三道黑影掠下,手中皆持軟劍,一人道:“殺!”

  賈興賢大吃一驚,臉色驟變,未料,不是求財的梁上君子來了,而是要自己命的殺手來了!

  三個黑衣人將他圍住,持劍圍攻!

  賈興賢不做多想,揮舞混鐵棍與之搏鬥起來!

  打了不過三十幾招,賈興賢不敵,中劍受傷,又強撐幾招,被一劍刺穿了後心。死了。

  “走!”殺完了人,三個黑衣人也不停留,躍上屋頂就走!

  這前前後後,不過數秒的功夫!

  賈家的人被廝殺聲驚醒過來,出來看望時,已不見凶手的身影。

  只看見賈興賢趴在地上,死不瞑目,身上數道劍痕,皮開肉綻,鮮血印染白色褻衣。

  這一天,是七月十五日。

  賈興賢在江湖武林之中,地位頗高!

  他的突然死亡,再次震動武林!

  ……

  洪義在蓮花禪寺看了死傷僧人的傷痕。

  知道是軟劍所致!

  但是,依據傷痕走跡,推測劍招,從凶手武功,推測凶手來歷的打算,卻落空了!

  這一路軟劍劍法,他從來也沒見過!

  突然冒出十五名用軟劍的一等一高手!——這事,太詭異了啊!

  洪義離開了蓮花禪寺,想追查凶手,可望著蒼茫大地,卻無從著手!

  十七日。洪義聽說了遂城大義分舵舵主賈興賢的死訊,大驚,急去。十八中午到。

  賈興賢家裡擺設著靈堂,人躺在棺木裡。妻妾子女披麻戴孝,答禮來祭奠的賓朋。

  丐幫的兄弟,自然是不可缺席的!

  此時,不管汙衣派還是淨衣派,都團結起來了,同仇敵愾!

  居然敢殺我丐幫舵主,真是不知死字怎麽寫了!

  誓要查出凶手,手刃仇人!

  副幫主洪義到了,眾人皆驚,起身迎接。

  洪義邁步到靈堂上,禮罷,向賈興賢正妻要求開棺查看。

  正妻猶疑,於禮不合呀。

  其長子卻出來做主,親手推開了棺木蓋子,請洪義查看。

  洪義往棺木裡瞧去。

  賈興賢身上穿了壽衣,收拾的十分整齊。

  其長子不等洪義提出要求,便伸手過去,解開先父衣衫,讓露出身上的傷痕來。更撥動身子,把背部傷痕也露出,尤其是後心的那個致命傷!

  洪義觀察傷勢,大吃一驚:“軟劍!”

  兩副舵主,一個是汙衣派的,一個是淨衣派的,在旁聽了,說道:“怎麽?”

  洪義臉色沉重,說道:“我不久前剛去了蓮花禪寺,江湖傳說是真的,而凶手用的武器就是軟劍,劍痕和賈舵主身上的一模一樣。”

  左近聽到了的,都驚駭!

  蓮花禪寺的事,江湖武林上都傳遍了,十之仈玖就是真的,早就有數。

  如今,凶手又來襲殺丐幫了!

  丐幫眾人,前所未有的慎重起來!

  洪義的心頭,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眾多賓客之中,便有曹六一夥易容喬裝混在其中的,虛構了個名號,因為仰慕賈舵主風采,前來祭拜。

  江湖上的朋友,認識的不認識的,聽說這個消息,趕來祭拜的,數不勝數。他們混在其中,沒有人會注意、疑心。

  他們早料到,賈興賢一死,消息傳開,洪義必然會前來祭拜!

  這時,便能看一看洪義長什麽樣、也能探尋到他的行蹤了!

  洪義和丐幫眾人,

做夢也想不到,他們心心念的凶手,現在就在賈家呢!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

  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炎國遭遇到了大災變!

  別的國家,又豈能獨善其身?

  巫嶺山脈北面的楚、吳等國,也遭遇這場大災變啦!

  嶺東道,寬十幾、二三十裡,長二百余裡,炎國與吳國對半分,以桂河為界!

  桂河兩岸,都設有瞭望台,窺伺彼此軍情。

  七月十五,嶺東路巡撫陸建義急報,吳軍三萬余大軍出現在桂河北岸,說是來護送使團的,使團過河之後,大軍卻沒撤走,而是就地安營扎寨了。

  急報送到剛草創不久的軍機院。

  軍機院大臣王熙看了,微驚,忙去求見皇帝!

  劉玄正在批閱揍擬,聽聞有軍情急報,不敢怠慢,忙召王熙進來。

  王熙入天寧宮見駕,禮罷,呈上軍報。

  劉玄看了。心驚。眉頭皺起。

  桂河以南,惠誠關以北,炎國設有嶺東路,是全國各路中,面積最小的。

  嶺東路巡撫衙門下,有五個軍堡,每一軍堡只有千余軍士。總計也只有五千余。

  略作思量,劉玄眉頭舒展開來,說道:“災變之下,嶺北各國,都必然內憂外患更加劇烈!他還有心思起兵來侵犯我國不成?難道不怕到時南北兩線夾擊?”

  如果吳國犯傻,那麽,為了維護本國利益,炎國也不能站著讓人打。

  炎國國力不及吳國。

  但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到時,少不了要去與齊國聯絡,共擊吳國!

  齊國雖然是蠻人入侵神州來所建。

  然,對於炎國來說,本國利益至上,哪管你是夏人,還是蠻人?

  王熙道:“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也是這麽想的。只是不知吳國使臣來訪,是有什麽要事。”

  劉玄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還派了三萬大軍來,呵,恐怕所圖不小。”

  對外叫:“來人。”

  一禦前太監進來聽候吩咐。

  劉玄道:“去召內閣大臣來。”

  “是。”那禦前太監去了。

  不一會兒,文萃殿的內閣五位大臣都來了。

  禮罷。

  曹凱特殊待遇,曹琳扶著他坐在繡墩上。

  高潔道:“不知陛下召見臣等有什麽事?”

  劉玄右手拿起禦桌上的軍報,“剛收到的,你們拿去看看。”

  高潔恭敬的上前,雙手從劉玄的手裡接過了軍報。看了。皺眉。把軍報遞送給曹凱。

  曹琳卻從旁接過了,自己看了起來。梁集也湊過去看,啊的一聲驚呼,臉色驟變!

  曹琳大驚,“吳國這是要幹什麽?!爹,吳國……”把內容給曹凱說了。

  曹凱大約是在皇帝面前恭順的慣了,總是微微的躬著身子,年複一年、地久天長之下,背駝了。

  他駝著背,眼簾低垂,一副年老體弱、精力不濟的樣子。聽了曹琳的說明,淡淡的嗯了一聲。

  曹琳:“爹啊,別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你怎麽一點也不著急?”他是真焦急,為官以來,炎國長久和平,就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另一方面,吳國三萬大軍陳列邊境,國家危機,也該表現出緊張感來呀!否則的話,無動於衷,豈不是不把國事放心裡?

  曹凱心裡暗歎一聲,對這兒子能否撐起曹家的未來,有些擔憂,性子太躁了,不穩重呀!

  這一點上,就不如高潔!

  周成沒看到軍報。

  不過也不需要看了,他也聽到曹琳說的了,也吃了一驚,有點失了方寸的樣子。

  這位勤於反省修身的文人,對突然而來的軍事變故,有些手忙腳亂,不知怎麽應付。

  曹凱睜開眼,瞥了皇帝一眼,往兒子望去,“我和你說過多少遍了,遇事不能慌!不能慌!”

  他其實想說:你丫的這麽慌慌張張,一副不能挑大梁的樣子,叫皇帝怎麽重用你?

  曹琳馬上承認錯誤,“是。”態度很好。

  曹凱恭順的往皇帝望去,說道:“天行有常,不分炎吳。我國應對災變,到如今還沒有民變,全賴陛下聖明,以身作則,為天下表率、以千古未有之良謀,安穩了天下。如此聖君明君,除我炎國,哪國還有?”語氣神態,頗有些自得之意,說到這裡,氣力不濟,頓了頓,順便觀察皇帝臉色。

  他的這一記馬屁,拍的劉玄很有點爽,眉眼嘴角都露出了笑意,“也是內閣諸位,以及百官、兆民,都齊心協力的功勞,要是沒有這些,朕隻一人,豈能安天下?”

  曹凱:“陛下聖明。”

  高潔、曹琳、梁集、王熙、周成都跟著道:“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這四個字,是萬金油的話,時不時就要拿出來說一說。

  劉玄聽的最多的就這四個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不過,每一次聽起來,都仍舊很有些感覺。

  自古皇帝喜歡寵幸阿諛諂媚的臣下,劉玄也領悟到是什麽緣故了。

  問題不在臣下,問題在皇帝身上。

  劉玄欣然接受了吹捧,“曹閣老,你繼續說。”

  “是。”曹凱時時刻刻都保持著恭順的姿態,“嶺北諸國,常年兵戎相見!都窮兵黷武,而民生皆困!就是沒有災變,吳國也時常爆發些個不大的民變。今次這般大災變下,內憂外患,必然更加嚴重!老臣預料,今年嶺北諸國之間,必會爆發大戰!這種情勢之下,吳國三萬大軍南下,不過虛張聲勢而已,豈會來惹我國?所以,不必驚慌。……他派使臣來我國,老臣要是所料不錯,應該是為錢糧。”

  曹琳聽了,恍然大悟!

  他也不是愚蠢之人。若是給他點時間,這些彎彎繞繞,他也能理順出來。只是,天生的秉性,容易著急,一急心就不靜,容易被蒙蔽雙眼,失去條理,作出衝動的事來。

  劉玄望向高潔,“高卿,你怎麽看?”

  高潔:“閣老說的很有道理,臣是讚同的。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仍需叮囑陸建義小心警惕著,以防萬一。”

  曹凱:“嗯,高大人之言,的確是老成謀國之道!”

  他們明明是政敵,言語上卻互相捧著。

  劉玄頗為高興的樣子,感歎:“朝廷有兩位這樣的賢臣,朕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啊!”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