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六十二章:借他個毛線
    ……

  劉玄:“既然是為了錢糧而來,那麽,我國是借還是不借?”

  無償的要,以吳國的臉皮,自然開不了口。

  有償的買,廢話,有錢的話,還需要跑炎國來買?吳國內部有不是沒糧。

  所謂缺乏錢糧,是指朝廷缺錢糧。底層佃戶也缺錢糧。小民也乏用。

  不是說都缺錢糧,貴族豪強官僚大地主們,是不缺錢糧的。

  從經濟來說,某大地主有良田1000畝,畝年產2石,總2000石。

  這2000石怎麽分配呢?

  租種的佃戶,能得五成——1000石,但是佃戶數量多,平均到每戶,基本只夠維持生計。

  歷代糧稅不一,一般在1/30~1/10之間。以1/10算,那就是一成(200石)歸國家。

  還有四成(800石),那就是地主的。

  一個人,天天吃撐,一年耗糧10石。

  800石,夠養80人。

  所以,大地主家,足以用度奢華,購買奴仆、或雇傭傭工伺候著,不在話下!

  仍舊有剩余,還能到市場上去賣掉。

  所以,地主和糧商,有著緊密的聯系,甚至就是一人的雙重身份。

  但是!

  由於處於農業文明時期,市場規模小、貧富分化嚴重,從總體上看,市場是無法消化地主階級的大量剩余的。

  這就形成了農業時代的版本的經濟矛盾。

  一邊是餓著肚子吃不飽,甚至餓死人。

  一邊是生產過剩,賣不出去,壓在倉房裡爛。[一般減少損失的辦法,是喂養牲畜,轉化成肉,然後製造成肉干,相對長期的保存財富;釀酒技術提升後,也可以進行釀製,轉化成酒,長期保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說的就是這種矛盾。

  若有大災變來衝擊一下,底層經濟(主要是糧食)損失慘重,活不下去,矛盾便會迅速加劇!

  局勢要求朝廷拿出能緩和矛盾、解決問題的政策,若是不能作好這道題,那麽就會原地爆炸——民變紛起,天下大亂,重新洗牌!——老子沒錢買錢糧,你丫的又不自覺割肉,那老子就只能自己動手,零元購,豐衣足食啦。

  朝廷在錢糧分配上所得甚少,所以,遇到這樣的考題,就是想賑濟百姓,也無能為力。

  自古以來,王朝更迭,根本原因,就是這道題沒做好。

  國家內部,在財富分配上,有著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弊病!

  平常這種弊病隱藏著,不爆發,還能苟。

  在遇到外敵入侵、大災變的外力促進下,這種弊病就可能會大爆發!

  朝廷非但沒有能力集中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統合國力,應對變故;相反,國內矛盾爆發,內鬥起來,反而人力、物力、財力大肆消耗掉。

  再往深處說,根源那就是在土地所有製、租佃製上了。

  ……

  吳國派使臣來,若為錢糧之事,那肯定是因為朝廷沒糧也沒錢。

  有糧不需要來。

  有錢在本國內買就是了。

  那麽,為錢糧來,只能是來借錢糧的。

  為什麽不在本國借?

  廢話!

  肯定因為是難借到、甚至就是借不到呀!

  為什麽會這樣?

  吳國朝廷的信用,不給力呀!——不是誰都能借到錢糧的!借出去的錢糧,也不是誰都能要的回來的!

  為什麽信用不給你?

  朝廷財政問題大,

償還能力差唄!  劉玄嘴上問眾臣,心裡千回百轉,瞬間想了許多,已然有了主意。

  ——借?

  ——借他個毛!

  他的目光,望向曹凱。

  曹凱是首輔,有問題,當然要首輔先回答。

  這主次規矩,也是首輔的影響力的表現。

  如果他的話,皇帝聽進去了,認可了。

  那麽,其他閣臣連說話的機會可能都沒有了。

  如果要強行反對,那就得頭鐵,與皇帝懟。

  而要皇帝自食其言,那就難了。

  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皇帝那是人麽?

  皇帝不是人呀!

  他是天子,老天之子,天道在人間的象征,他怎麽能有錯?

  有錯,那就動搖皇帝權威了!

  退一萬步來說,皇帝做為權力金字塔最頂尖的存在,他也要臉呀!這麽牛氣哄哄的人,怎麽能犯錯?怎麽會犯錯?

  所以,皇帝不會錯。

  有錯也不認,也得推給別人,都是別人的錯。

  你敢指責皇帝的錯處,那就是投機,要冒很大的風險。

  投機成功,君主賢明,臣子正直,一對CP,流芳百世。

  投機失敗,君主慧眼如炬,看出你丫的沽名釣譽、欺世盜名,輕則鬱鬱不得志,重則拖出去打死,以儆效尤。

  劉玄能想到的,高潔、曹琳等人又何嘗想不到?

  借?

  借個屁啊!

  他在本國都借不到,還跑我國來借,我國哪有借給他呀!朝廷錢糧也緊張呀!就算借給了他(民間有錢糧),又踏馬怎麽叫他還呀?

  別聽他嘴上怎麽說,這注定就是一筆爛帳!

  曹凱沉默了三秒,這才緩緩的說道:“借是可以借的,我們與吳國畢竟向來交好。但是,借多少?息多少?怎麽還?這些問題,得吳使來了後,看他們怎麽說。”

  言外之意,我方願意借,但要看你誠意。

  你沒誠意,我方就不借。

  至於你要拿出什麽樣的誠意來, 我方才借,那就我方說了算了。

  周成一副晚輩求教的樣子,事實上他也是晚輩——無論年齡上還是官場上,“請教閣老,吳國要拿出什麽誠意來,我國才可以借給他?”

  曹凱微笑,“那要看他借多少了,要是就借三石糧,不算息都可以借給他。”

  他貌似在解惑,其實沒回答周成的問題。

  他其實想說:“吳國拿出什麽誠意,我怎麽知道?”這問題,他也沒法回答,只能等吳使來了再說。不過並沒有這麽直接的就懟過去。

  周成問題出口。

  高潔的眉頭就微微蹙起。

  ——這特麽問的什麽問題啊!

  ——太嫩了!

  ——雖然姓周,但是,思慮實在不周呀!

  周成聽了曹凱的回答,仍舊不解,懵圈寫在臉上,又要追問,曹琳見了,怪聲怪調的說道:“吳國什麽誠意,等個幾天,吳國使臣來了,自然就知道了。現在問我爹,我爹怎麽知道?他是我炎國首輔,又不是他吳國首輔!”

  這貨逮到機會就懟清流。

  曹凱閉上了眼睛。

  ——瑪德!

  ——剛才叫你不要毛躁!

  ——你有這麽毛躁起來了!

  ——這麽揭人短,還在皇帝面前,你丫的要表現什麽?

  ——表現自己強、聰明?

  ——你個蠢貨!

  ——這樣只會讓你顯得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不能穩定朝局、難當大任呀!

  他眼角一絲余光,偷偷的往皇帝瞥去。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