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一百六十九章:酉時即宵禁,清空京城!
……

  內閣商議,做出草擬之後,遞交給皇帝。

  皇帝批閱,進行修改。

  君臣之間,仿佛修繕之後,這才有了定論。

  時間已經到了元月下旬。

  士林翹首以盼中,朝廷的旨意,終於發了下來!

  朝旨大意:第一,對士林學子關心朝廷的新政,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第二,對新政提出問題,同樣予以了肯定;第三,對不了解情況,就說激烈言辭的,予以了批評;第四,朝廷對新政改革所產生的問題,是早有預計的,並且是早有預案的;第五,再次重申推行新政是國策。

  ·我們正在走我們的前人,從沒有走過的路。

  ·我們的這條路,是有益於民生的、是有益於天下太平的,是符合聖人之道的,是正義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新政這條路,怎麽能不走呢?不走才是違背聖人之道。

  ·正義的事業,是一定要去做的!是任何困難,也不能阻止的!

  ·士林學子,應該恪守聖人之道,心懷天下蒼生,積極的投身到這項正義的事業中去!

  ·將來經濟發展了,歲入多了,官府機構會隨之進行改革,比如在地方增設衙門。朝廷會給學子們搭建舞台。未來,大有可為!

  朝旨一堆話,最後一段才是重點。

  透露了關鍵信息:機構改革,增設衙門。

  朝旨之意,傳播開來。

  士林學子們得知,憂慮與不滿的情緒,漸漸的平複了下來。

  這份朝旨,同時也與吳楚兩國、及炎國內的部分的頑固勢力的對新政的非議、汙蔑,進行了回應。

  他們汙蔑新政,主要就是新政違背了祖傳的“重農輕商”的制度,違背了祖製,這是不孝啊!商人奸詐,大興工商,人人逐利,勢必世風日下,禮樂崩壞,這是不智啊!禮樂崩壞,天下便會亂起,讓蒼生身陷亂世,這是不仁啊!君子言義不言利,大興工商,滿嘴逐利,這是小人之道啊!

  所以,我們恪守祖製,反對新政,才是聰明的人、才是仁義之舉!

  朝旨則針尖對麥芒,說他們才是違背聖人之道的,才是沒仁心,行不義,腦袋昏聵的!

  吳楚現在是十分關注炎國了。

  這份朝旨發出,兩國內線得知,很快就送回了國內。

  新政在各國影響都很大。

  炎國內,曹黨、清流都支持走新政,他們背後的君子書院、聖賢書院也逐步的轉變,醞釀一套說辭,對儒學進行修正,以為新政背書。

  在社會上,他們也有著廣泛的民心基礎。

  畢竟,做大蛋糕,人人有益呀!

  底層就算吃不到肉,喝點湯也是好的。

  更關鍵的是,皇帝也支持新政。

  甚至,新政雖然明面上是曹琳提出來的,但坊間傳說:曹琳不敢偷天之功,曾與人說,新政實際上是陛下提點的!

  帝製之下,皇帝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炎國這邊,君臣使力,支持新政的輿論,壓過了保守!

  而吳楚那邊,卻是相反的,保守的聲音,壓著支持炎國新政的!

  天下隱隱分作了三派。

  一派,即炎國朝廷力推的——做大蛋糕的新政派。

  一派,即吳楚執掌朝堂的——傳統的變革派。

  一派,即恪守義理的守舊派!

  傳統變革派,所持有的主張,並非他們的原創,而是歷史上早就有過“前車之鑒”的。

  高征收的種種手段,漢武時期就發展出來了。後來歷代朝堂缺錢,都會拿起來用。

  歷代實踐,產生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他們看守舊派,十分不屑,那就是群喜歡扯義理、卻不通時務、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家!

  而守舊派看他們,那就是群背離祖製,違背聖道,盤剝民利的小人!

  在新政派眼中,守舊派固然可笑;而便是傳統的革新派,也顯得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不足為道!

  而在傳統革新派、守舊派眼中,新政派就是群瘋子!

  炎國的皇帝是瘋子!

  炎國的曹琳之流是瘋子!

  炎國的高潔之流也是瘋子!

  沒有幾個是正常的。

  就是販夫走卒,也被君臣帶的瘋瘋癲癲了!

  新政涉及民生,關系著老百姓的生活。

  皇帝、曹黨、清流各方面追求影響力,向百姓廣為傳播新政,以帶節奏。弄得百姓,哪怕身在鄉野,也略有耳聞。對那“故事中的做大的蛋糕”,心向往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逐利之心,人皆有之。

  工商有巨利,這並不是什麽秘密,古人早就知道。

  呂不韋就曾說過:稼穡十倍利,經商百倍利。

  利益促動,為工為商,是人心所向。

  三派矛盾,誰對誰錯?

  這天下午,劉玄在寧馨軒裡,懶散的側躺在榻上,與沈陽霽閑聊,說話間,談及這事。

  沈陽霽坐在一邊,邊用小銀杓子盛著蟹香瓜子,給皇帝“投食”,邊問道:[陛下對此是怎麽看的?]

  劉玄想了想,說道:[如果沒有番薯之類的高產糧,那麽重農抑商是正道,沒有錯;要是利令智昏,搞什麽大興工商,這是真的本末倒置,錯了!國有外敵,歲入錢糧,不足以用,變法革新,增強財力兵力,這是對的;如果仍舊恪守祖製,反對變法革新,那就是刻舟求劍,錯了!但,如今有番薯之類的高產糧,不知利用,發展民生,仍舊恪守祖製,重農抑商,不思進取,則就同樣翻了刻舟求劍的錯誤,並且鼠目寸光,不知大勢!]

  沈陽霽微愣,說道:“什麽大勢?”

  劉玄:“天心即民心,黎民哪個不想吃飽穿暖過好日子?我朝新政,推高產糧以足食,興工商以提高民生,這正是順乎民心的。順乎民心,就是順乎天心,順乎天心,便有天地助力。如此天地人合一,其勢洶洶,順之必昌,這就是大勢!”

  沈陽霽:“陛下高見,一番話讓妾豁然頓悟呢。可笑吳楚不明大勢,倒還說我們瘋癲呢。”

  劉玄哈哈一笑,信口說道:“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沈陽霽美目一亮,驚讚劉玄才學,出口成章。大驚小怪,喚內侍去磨墨,把這句記錄了下來,拿回來給劉玄看,說道:“可惜只有兩句。”又把話題扯到了詩詞上,捧著劉玄,要他再裝逼一番,把這詩寫全了。

  劉玄卻道:“物極必反,凡事不可太盡。”

  。。。

  齊晉之軍被炎軍打敗,上下震驚!

  傳說中的掣電連發神銃,竟然恐怖如斯!

  為了應對這個突變,兩國內部、互相計議之後,決定派出密使,出訪炎國,意在交好、求購掣電連發神銃、南北夾擊,瓜分吳楚!

  使臣從海路繞過,到了炎國,二月中旬,到了京城。

  如果與他們合作,那麽,就是出賣夏邦了,道義上站不住腳,有損聲望,千秋史書上該怎麽寫?豈不遺臭萬年?

  劉玄得知,斷然拒絕!

  命將他們驅逐出境!

  齊晉密使,本秘密造訪,欲定密約。

  結果被炎國這邊一鬧,成了公開的事情。

  劉玄以此刷了一波好名聲。

  齊晉密使被逐,猶如喪家之犬。

  他們剛被逐出京城,忽的,京中就出了件大事!

  京中有個商家,叫做陳進,家裡造算盤為業,有一女,叫做陳秀麗,夜被人神不知鬼不覺擄走,奸殺,扔巡夜官兵前!

  ——傷害不大,侮辱極大!

  待追捕,凶手已飛簷走壁,沒入在黑夜中不見。

  這凶手,無疑是個武林中人!

  死者的左臉頰上,被蓋了一方紅印,印紋是條紅色的鰱魚!

  這一個印記,江湖中也是很有名氣的!

  它的主人,叫做[浪裡白條-於勃]。

  此君是江湖有名的淫賊!

  此事一出,便引起極大的震動!

  直接驚動刑部!

  拱衛司更立即把事情報進了宮中!

  曹少欽第一時間去報告給劉玄知道!

  劉玄得知,也吃了一驚,不由的罵了一聲:“見鬼!”

  由不得他不驚!

  蠻齊籠絡武林敗類,建立有天命樓,[浪裡白條-於勃]便是天命樓中的三大高手之一!

  不久之前,他剛現身吳楚,在兩國京城肆無忌憚的作案,奸殺了十八名閨中少女!

  好像是來報復夏邦大軍打退了他們蠻人似的!

  用這種奸惡之行,對吳楚朝廷進行羞辱!

  朝廷雖然震怒,但是卻無能為力!

  便是正義的武林中人,對此也望洋興歎,莫可奈何!

  蓋印於勃藏身暗處,而他的目標是誰,又毫無線索。

  追查不到他的行蹤,又不能守株待兔。

  便是有絕頂高手坐鎮,要抓他也是幾乎絕無可能!

  未曾想,他在吳楚轉了一圈之後,竟然還跑到炎國來作案了!

  劉玄感到頭皮發麻!

  他利用青龍會、任我行暗地裡對付武林中人的原因,就在於此!武林中人,論實力,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但是,論破壞性,化身孤狼,是不是恐襲一下,就令人難以應付了!

  按照[浪裡白條-於勃]在吳楚的作案規律,在一國,他會連續作案九起,作案時間都是夜裡!

  也就是說,按照這個規律,今天以及接下去的七天,每天都將有一名少女被他奸殺!

  劉玄很是惱火!

  縱然以他的修為,要抓不知躲在哪裡的於勃,也是束手無策!

  沒奈何,隻得求助於系統。

  若非必要,他並不想運用系統。

  因為,他並不想成為系統的附庸。

  是我掌握系統!

  不是系統掌握我!

  上了系統,心神一動,耗銀8萬兩,買了一本秘笈:六絕靈功。

  武林中人,修煉武功,追求的是實力的增強,一般是力量、防禦、速度這三大維度的。

  六絕靈功,與這些不同,它修煉的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方面,釋門將這六點,稱為六根。

  釋門認為這六根,令人本性蒙塵,不能得道!若要得道,成佛作祖,就得六根清淨,擦拭塵土,以致於明心見性,得見如來。

  故而釋門武學修煉,要旨之一,便是六根清淨。

  玄門心法,在這個方面,與釋門殊途同歸。

  所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致虛極,守靜篤。”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釋門為西竺傳來的方外教門,玄門為神州的本土教門,而兩教於此點上,論述竟然像是商量好的似的,不約而同!

  也難怪有傳說,當年老子騎著青牛出函谷關西去之後, 到了西竺,也傳下了一脈道統。

  這脈道統,就是釋門。

  佛本是道。

  函谷關到西竺,有萬裡之遙,如果傳說是真的,老子顯然就也是個高手!

  六靈神功,反其道而行之,它走的不是“清淨、致虛”的路子,而是增強這六感!

  內功有成,六感本就會略有提升。

  但是由於教門義旨,釋門玄門都要求絕不能誤入歧途執迷於此!

  六靈神功,卻是專注於此的!

  神功練成之後,精神充沛。運轉神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超凡入聖,功力越深,體現越強!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以絕頂之巔的修為修煉,嗅覺一維,萬倍於常人矣!

  比狗鼻子還要強十倍!

  這樣武功,在武林中人看來,純屬雞肋。

  在釋門、玄門看來,更是誤入歧途,偏離正道,不知多遠了。

  劉玄立即閉關修煉。

  這天,傍晚時分,夕陽還垂在西方的地平線上方,朝廷忽然下旨,要求酉時即行宵禁,清空京城,百姓閉門居家,不要外出。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