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百零九章: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從今天開始親政 ()”

……

要發展工商業,使得國家從農業國家,晉升到工業國家,朝廷出手去推動,缺少資本怎麽辦?

按照前世的歷史經驗,辦法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對農業增加征收,以多出的資本去投資。

第二種就是自己沒錢,向別的有錢人借就是了——發行國債,對內、對外借錢。

第三種種操作就比較騷,本質依舊是借錢,但是,既不是對內、也不是對外借錢,而是向未來借錢!——說白了,就是運用貨幣工具,超發貨幣,再拿這貨幣,去進行投資。只要憑空創造出來的這部分貨幣,是拿去投資生產的,不是消費享受掉的,那麽,生產部門建立起來,就能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物資,這些物資就能消化掉這部分超發的貨幣,不會導致什麽惡性的通貨膨脹。

這種模式,實質是向未來借錢,通過貨幣工具,先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用了。

這種辦法,是最彪的。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貨幣要脫離實物貨幣性質,進化到信用貨幣層次。

因為,實物貨幣是無法憑空創造的。

你不是神,你可以去把別人的黃金搶來,卻無法穿越到未來,把未來的黃金拿到現在來用。

但是,信用貨幣可以。印鈔機一開,付出點微不足道的成本,就可以把未來的貨幣拿來用了。

一般來說,三種辦法,不會隻用一種,而是混合著使用。

炎國的帝國錢莊發行寶鈔,但是,寶鈔仍舊仍舊是與金銀錨定的,沒有脫離開來,其本質還是實物貨幣,不是信用貨幣,正處於一個過渡階段。

這個過渡階段,是為了建立一套錢莊體系,為下一步的信用貨幣奠定基礎。當人們習慣使用寶鈔,金銀就將從交易工具中淡出,寶鈔將取代它的交易工具屬性!

信用貨幣才能適應工商業時代的物資大量豐富的貨幣需求。

金銀是稀缺資源,其產量不足,如果仍舊用這種實物貨幣,那麽,必然導致錢荒,抑製經濟發展,工商業繁榮發展沒有充足的貨幣支持。

在從實物貨幣向信用貨幣過渡的時候,標志性的節點,就是寶鈔與金銀脫鉤,價格依據市場化,不再根據寶鈔的面額進行兌換了。

比如,原來一兩白銀,對應發行一兩面值的寶鈔。

寶鈔一兩,就能去兌換一兩白銀。

而現在,脫鉤了,寶鈔不再錨定白銀了,憑鈔一兩不再能去錢莊兌換一兩白銀了。

兌換將按照市場價格來!

其價格將隨著市場行情而波動。

寶鈔的本質,不是金銀。

而是交易工具!

只要交易還是用寶鈔,只要商品價格還是穩定的,那麽作為輕便的交易工具——寶鈔,它的地位就是穩的。

寶鈔穩不穩,不取決於是否與金銀錨定,而是取決於物價穩不穩。

議論著內政-朝廷投資,促進新政,提高各項物資生產增幅!

這裡面,便涉及到了一個問題。

朝廷的收入,折銀來看,數值很大!

預計永平十七年,能上2億兩了!

但是,這2億兩,並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實物。

自古以來,實物稅都是主流。但是,實物征收,運轉分發上很麻煩,所以又向貨幣方向過渡。

但是,神州銅礦銀礦金礦、開采力都不足,本就有錢荒現象,再把稅貨幣化,則壓力山大!

貨幣供應不足,壓製著稅收貨幣化的發展!

但是,不貨幣化的話,也將不適應工商業繁榮發展的需要。

比如,朝廷要乾一件事,

需投資1000兩。如果貨幣化了的話,寶鈔最大面額100文,1000兩不過1萬張。一個小箱篋就能裝上了。

如果沒有貨幣化,而是用實物的話,合糧1000石,一石近兩百斤,那得拉近20萬斤去!——那畫面,不敢看啊!

不要說這實物,就是拿銀子去,也不及寶鈔輕便。

所以,實物稅是不適應工商業時代的。

稅制改革,稅收貨幣化,也就成為了必然的事情!

原先,朝廷征收實物,然後以這部分實物做俸祿什麽的再“分配”掉,這些實物的流轉,是不經過市場交易的。

不經過市場交易,自然的,也就不需要貨幣。

不需要貨幣,用不到貨幣,也就緩和了錢荒。

而進行貨幣化改革的話,這部分實物,就會流入市場。納稅人需要先把實物賣掉,得錢之後,再拿錢去交稅。

朝廷得錢之後,再發俸祿,官吏得錢,再從市場購買。

在這種轉變中,原先不經過市場的實物,現在流入市場了,要以市場交易進行分配了!

經過了市場交易,就需要交易工具——貨幣。

這等於是憑空多出了貨幣需求!

假設價值2億兩的實物稅改成貨幣稅。

這2億兩實物流入到市場中,哪來的那麽多貨幣啊!——如果是金銀為貨幣的話,頃刻之間,就會產生錢荒!貨幣不夠用,通貨緊縮危機就會產生!

所以,貨幣改革也就勢在必行了!

*

劉玄敲打了曹琳一番之後,轉頭就把這一連串的問題丟向了高潔。

高潔聞聽,不由一怔,愕然當場!

這些問題,他倒沒有多想!

劉玄:[你是主管戶部的,這是你的本職。這些問題,你怎麽能想不到呢?你提議促進新政,朝廷大力投資,這是很好的。但是,假如投資個10萬兩的項目,難不成叫朝廷背2000萬斤的糧食去?]

神情言辭之中,多有不滿!

高潔見曹琳被訓,心頭正竊喜呢,轉頭自己就也被訓了,慚愧至極,屁股下面生痔瘡了一般,坐不住了,站起了身。

周成也是戶部的。

皇帝訓高潔主管戶部不盡本職,不也是在訓他?他也沒想到這些啊!

周成更在高潔後面,也默默的起身了。

高潔:“臣慚愧。陛下教訓的是。”就要下跪,劉玄:“你也不用跪了!坐下吧!這些事情,你要好好的想想!回頭拿出個章程來。”

高潔道:“是。”羞愧的坐了回去,周成也低著頭,坐了回去。

轉手之間,高潔、曹琳兩方都被教訓了一遍!

劉玄雲淡風輕的靠著禦座背,淡淡的對他們說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朕的這句話,你們要記著。”

五人都站起了身,躬身道:“謹記陛下教訓。”

劉玄:“治國如下棋,一步而三算。不要都等著朕來想,什麽都要朕想,要你們幹什麽?”

五人惶然,都跪下了,“臣等,慚愧至極!”

劉玄默默的看著他們,並沒有立時叫他們起身,暗道:“這些人都是頂聰明的,可惜,要麽利令智昏了,要麽心思都用在了奪權上。不敲打一番,怎麽行啊!”

都給敲打了一頓,方才令他們起身回坐。

禦前會議繼續進行。

劉玄又繼續的提出了一件事情,忽然問道:“你們說炎國是屬於誰的?”

這個問題一問出,又把高潔、曹琳等人給為難住了。

這個問題,主要的答案有兩個。

其一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炎國當然是屬於陛下您的啊!——這是自古相傳的答案!

另一個答案是:[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這是商末周初,輔佐周王成就大業的開國元勳薑尚——也就是薑子牙、薑太公說的。孔子對他也十分尊奉!

薑太公在歷史上的地位極高,兩千七八百年來,經久不衰,被奉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想當年,伐商時,商紂王是天下之主。

伐商之舉,忤逆不道,政治不正確。

雖然後來伐商勝利了,但是,在意識形態上,終究有汙點,不正義!

為了正名,於是周朝推出了許多的概念。

比如[敬天法祖愛民]!

比如上述的那句話。

上述的那句話,把天子對天下的所有權給剝奪了,歸屬給了天下人!

語出《六韜·武韜·發啟》。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獸,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濟,濟則皆同其利,敗則皆同其害,然則皆有啟之,無有閉之也。無取於民者,取民者也;無取於國者,取國者也;無取於天下者,取天下者也。無取民者,民利之;無取國者,國利之;無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聖人將動,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眾口相惑,紛紛渺渺,好色無極:此亡國之征也。吾觀其野,能草菅勝谷;吾觀其眾,邪曲勝直;吾觀其吏,暴虐殘賊,敗法亂刑,上下不覺,此亡國之時也。大明發而萬物皆照,大義發而萬物皆利,大兵發而萬物皆服。大哉聖人之德,獨聞獨見,樂哉!”

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那麽,我周就也有份。

你丫的商紂失去天下,不是因為我大逆不道造反,而是因為你丫的失德!

你丫的失德,所以失去了天下。

我有德,所以坐了天下。

儒家為正統以來,太公的這句話,也就成了政治正確。

天下雖然是天下人的,但是,後面其實還有一句話:有德者居之。

至於坐天下的,握著至高權力的,究竟有沒有德,那就難說了!

假如無德,又有哪個頭鐵的猛人,敢不怕死的說出來呢?

假如是科舉考試問這樣的問題,那麽,回答太公的話,那就是政治正確。

但是,這樣的話,在實踐上,其實就是假大空。

曹琳心道:[陛下問這樣的問題,豈是想聽假大空的話?]便搶著表現,說道:“回陛下,古人雲:‘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臣深以為然。陛下仁德行於四方,自然是天下之正主!”

高潔對此也無異議:[天下是屬於天下的,但是有德者居之,陛下是有德者,所以陛下居之,天下也屬於陛下。]

這套說法,頗為圓潤。

天下是誰的?

既是天下人的,又是皇帝的。

完美的解決了矛盾!

中間的關鍵,就是一個德字。

劉玄點點頭,又問道:“做皇帝的,要有皇帝的德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為公就是皇帝的德行。那麽,天下人呢?他們也是天下之主,他們是否也要有天下為公的德行?”

高潔、曹琳等人都是一愣。

這麽學術性的大問題,他們沒有想過啊!

皇帝要天下為公,這是自古以來寫在書本上的,是應該的!

做臣子的,要忠於皇帝,要奉行聖人之道,要恪守仁義,要為天下蒼生,這也是寫在書本上的。

可是其他的天下人呢?

自古以來,他們似乎只要奉公守法做順民就可以了。

天下為公?

這可不是他們要操心的呀!

他們的腦子裡還在思考著。

劉玄不等他們回答,自問自答的說道:“當然也需要。國家是皇帝的,皇帝要天下為公。但是,國家不僅是皇族一姓, 也是天下百姓的,百姓自然也應該要天下為公。我們炎國這樣的一個國家,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神州的歷史上,像這樣的國家,是不少見的。這樣大的國家,為什麽在歷史好幾次被蠻夷入侵呢——有三次了吧?——其原因,君主失德固然是其一;但是,朕以為,士民失德,也是原因!有些士人,讀著聖賢書,卻數典忘祖,去給蠻夷效力;百姓更是無君無國,給誰交皇糧國稅不是交呢?於是乎,人口眾多的神州夏民,猶如一盤散沙,竟然打不過少於自己幾十倍、甚至百倍人口的蠻夷,屢次被蠻夷篡奪江山,任由蠻夷奸淫擄掠,更有悲慘的,被充作兩腳羊!這樣的事情,不能再有了!曹卿提出的對北地百姓進行懲戒,這個很好!朕的意思,對這些數典忘祖之輩,要懲戒。惡劣的,尤其是官僚、士人中的,甘願為夏奸的,要抓典型,要殺一批!對於寧死不屈的,被蠻夷殺害的,也要進行表彰,要給他們建廟立碑,這些人,是我夏邦的英烈,夏邦的英雄就是我炎國的英烈,要大張旗鼓的頌揚他們、祭奠他們,每逢清明等節日,都要舉行活動……,要讓他們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那些夏奸也可以入廟,給他們塑跪像,要讓他們遺臭萬年……”

劉玄這麽一段長敘,目的只在醞釀國家主義、愛國主義。

高潔曹琳等人都是精神一震!

緊接著,劉玄又提出了一件事。

·炎國需要有個旗幟徽章為標志、象征!

·這也是為國家主義、愛國主義服務的!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