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鐵甲軍》第391章 梁中書的毒計
  源源不斷的土豆、紅薯粉、玉米粉通過馬拉大車運輸到河間來。

  河間城及其周邊三個縣城一下全變成了大工地,凡是家裡沒飯吃的,自願去工地乾活。除了乾活的人能吃飽之外,下午放工的時候還給分些吃的。

  本來按照柴林的意思是一家給上一百斤的糧食,讓他們自己慢慢吃去。

  吳用說了,生米恩,鬥米仇,一下把糧食發給他們,他們不樂意修路了,百姓的素質沒那麽高。

  河間畢竟不是柴林的根據地,群眾基礎不行,柴林聽取了吳用的意見,按天發糧食。

  每天工地上十來萬人工作,監工加上宣傳隊共同作用,乾活的效率還是有保證的,最起碼不會出現大量磨洋工的現象。

  再說冀州府,梁中書率領李成、聞達主力軍五萬和楊志索超的三千先鋒軍匯合了,佔領了遼兵丟棄的冀州城。

  歷經困難的百姓以為有好日子過了,最起碼朝廷能發放些糧食不至於餓死,可是等來的空等。

  府庫空虛,自行想辦法。

  實際也是如此,遼兵把深州、冀州兩個府的糧草都給襲擊一空了。梁中書的大軍每天消耗也是天量。

  中軍白虎帳,梁中書大喜,非常的高興。

  聞達說:“大人,此次光複深州、冀州,大人勞苦功高,咱們得盡快給朝廷上表才行。”

  李成說:“光上表哪行,要把遼兵的旗幟、鎧甲、首級送一部分給官家,彰顯咱們大名府軍的威武。”

  “大人,城內外災民十余萬,為遼兵所害,如不加以救濟恐怕難以熬過這個冬天啊。”楊志提醒說。

  主將李成有些不滿,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咱們當兵打仗,把遼兵打跑了那就是天大的恩德,哪裡還管的了災民的事情。”

  “這。”楊志語塞,他本來也是不善言辭之人,一時間竟無語凝咽。

  梁中書倒是沒什麽不滿,說:“楊先鋒、索先鋒這一戰立首功,本將具表一並報給朝廷。只是救濟災民的事情有心無力。聽說滄州軍在河間府大破遼軍先鋒阿裡奇兩萬騎兵,繳獲物資頗豐。數百萬貫應該是有了的,引導流民前往河間府就食吧,也好熬過這個冬天。”

  李成眼前一亮,說:“大人,那柴林是前朝後裔,要這份功績自然是沒什麽用。更何況滄州軍未得調令,私自出防區,形同造反。”

  梁中書道:“有理,本將就把這份功績安排道李將軍、聞將軍頭上,至於追殺敵將寇鎮遠的功績就安排在楊先鋒、索先鋒的頭上了。諸位可滿意?”

  “一切聽從大人安排。”

  既然梁中書已經說好了,大家還能有什麽意見,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

  流民們得到消息,說東面的河間府有多余的錢糧,讓大家前往河間府就食。

  冀州到河間府雖然不遠,但是也有二百裡地,最起碼要走兩三天的時間,這短短二百裡路就成了人間煉獄。

  十萬人,部分留在本地想辦法,其他的都紛紛趕奔河間府。

  年老的、體弱的、生病的許多人倒斃路邊。

  哨探立刻把消息報告給了柴林,柴林接到消息馬上召集吳用、公孫勝商議。

  公孫勝氣的不輕,罵道:“簡直是畜生,這些人沒有死於遼兵之手,反而被自己人害死,當真可惡。”

  吳用倒是沒生氣,說:“天下這樣的人多的是,摳門貨拿一斤糧食出來就跟要他們的命一樣。不過梁中書這人還算說得過去,主要是他也沒糧食。”

  公孫勝深深施禮,說:“哥哥,還請哥哥速速撥糧救濟。”

  “來了可是五萬多人,一個人一天二斤糧食那就是十萬斤,一個月就是三百萬斤。如此多的糧食光是運輸過來耗費都很巨大。”吳用擔心說。

  公孫勝說:“那也不能見死不救啊。”

  “河間府本地已經沒辦法籌措糧食了,與其運糧過來,不如把人運輸到鹽田附近新建流民村,然後進行分流,安排輜重營和四海車行來做吧,調兩千輛大車,有個幾天就能運輸的差不多。”柴林說。

  冀州和河間交界的地方,流民沿著官道跟下餃子一樣,蜂擁而至。

  以青壯小孩為主,老年人早已經在顛沛流離中過世了。

  交界口,貼著大紅的告示,寫的是,凡是進入河間府的流民都會有吃的,每日兩餐,但是要求所有人講秩序,講規矩,但凡有毆打他人,哄搶東西的,重責二十鞭,嚴重者斬立決。

  公孫勝感覺這個告示寫的太嚴重了,流民嗎,都吃不上喝不上了,還有人毆打他人?還會哄搶東西?

  前面路邊修建著一排草棚,架著二十口大鍋,煮的是高粱粥,陳年的高粱米做的稀粥,旁邊還有些清洗乾淨的胡蘿卜,胡蘿卜發甜,生吃能補充維生素。

  吃點粥、吃根胡蘿卜就能活命,就能堅持下去。

  大部分的人流民還是很感恩,很守規矩的,一個個堅持排隊領取。

  正午時候,忽然來了大群流民,拖家帶口的大概二百多口子,應該是一個大家族的。

  領頭的是幾個壯漢,手裡拿著棍子,驅趕前面排隊領粥的其他流民。

  “走開,走開,不要在前面礙事。”

  負責施粥的人說:“幹什麽的,想吃粥排隊。”

  “吃個粥還排隊,都快餓死了。”一群人呼啦就上去了,佔了三鍋粥,拿了兩框子胡蘿卜,吃粥喝胡蘿卜,把其他排隊的人都趕走了。

  公孫勝過來了,喝道:“立刻退回去,一個個排好隊,然後在來吃。”

  “你們這些為富不仁的壞人,施舍個高粱粥還這了那了的,一堆破規矩。”一個黑漢子說。

  其他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啊,這些富人假仁假義,施舍個高粱粥還感覺多大恩情一樣,憑什麽排隊,秩序開始混亂,年輕力壯的開始不守規矩,把一些婦女孩子趕到了一邊。

  公孫勝才明白,自己有些志大才疏了,雖然心是好的,但是流民、災民可不全是好人,規矩不立,法度不興就不行啊。

  “你那黑漢,不要在這裡鼓動人心,趕緊的退回去,好好的排隊,貧道就當沒發生過,如果再敢亂來,哄搶東西,等會叫來了大兵可就不是鬧著玩的了。”公孫勝說。

  這漢子好像消息比較靈通,說:“還大兵呢,河間府的幾千兵早讓遼兵給打沒了。”

  公孫勝氣的夠嗆,一晃佛塵,說:“你這廝好生刁鑽,既然是流民就要有流民的覺悟,沒人欠你的,不懂感恩,哄搶東西,扇動鬧事。”

  “別聽這牛鼻子老道的,大家快點吃啊。”這漢子招呼身後的,看他意思是想把食物獨佔了。

  就在這時候,就聽見有人喊道:“誰在那鬧事?”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