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有超體U盤》六百一十七-戴森雲
當人類史上第一艘外星系移民飛船黑光號進入了亞空間時,它便已經消失在這座宇宙中,不會有信號傳遞回來,陳晨也無法知道它是否成功,是否困在亞空間內,又或者直接消亡。

 在它返回太陽系前,沒有人知道黑光號的一切。

 而現實的這一邊,陳晨針對亞空間航行的實驗還在繼續著,並沒有因為黑光號的任務就懈怠下來。

 同時,隨著亞空間引擎的誕生,陳晨這邊又擅自製造了十艘體積堪比航母的大型運輸船,這些船上則能夠搭載上千艘長度不過十來米的小型無人開采船。

 這樣一來,大型運輸船完全可以每次直接在火星軌道上直接跳躍進亞空間,然後在冥王星的曼德維爾點駛出,最後進入柯伊伯帶,在那裡采集更多的資源帶回人類社會。

 一來一去間,便節省了無數的時間,同時短暫的亞空間航行危險性也並不大,就算遭遇危險某一艘大型運輸船損毀了,這種損失也完全能夠承受。

 同時,這種簡潔高效的資源采集體系,也令陳晨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什麽,您要建立戴森球?”

 生命科學城的黑光大廈頂層,小X不可置信的看著陳晨,似乎是想看看他是否是在和自己開玩笑,“我們暫時並不缺能量,您真的打算這麽做嗎?”

 “不,建立戴森球是完全劃不來的。”

 陳晨搖了搖頭,“先不說技術上的可行性,光憑我們現在擁有的資源,想要建造出包裹太陽的戴森球,恐怕要拆掉整個太陽系的行星還差不多,我要建造的不是戴森球,而是戴森雲,或者說是戴森環。”

 陳晨露出暢想的神情緩緩站起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如今我們的核能燃料主要是海水中的氘與月球上的氦-3組合進行核聚變反應,可是不得不說,月球上的氦-3依然是有限的,根據目前的勘探,月球上大約有七十萬噸氦-3存在,根據2040年人類社會的用電標準,七十萬噸氦-3可供人類使用三百年。”

 “三百年對於人類來說,已經很多了。”

 小X勸說道,“或許三百年後,人類還能發現新的氦-3礦,乃至新的能源。”

 “話雖如此,但為什麽不現在就行動呢?”

 陳晨話語一轉,“而且別忘了,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可是你是否還記得2020年的用電標準?”

 “2020年?”

 小X頓時一怔,隨即醒悟過來脫口而出,“二十年前,全球發電量為28000億千瓦時,而2040年,全球發電量為560000億千瓦時,同比增漲百分之兩千。”

 “沒錯,是二十倍!”

 陳晨鄭重道,“二十年後的人類用電需求,是二十年前的二十倍,這個數字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還在繼續擴大,你能說十年後,月球上的氦-3資源,還能讓人類使用三百年嗎?”

 頓時,小X沉默下來。

 的確,如果人類的用電量按照這個指數不斷膨脹,恐怕最多五十年,月球上的氦-3資源就要消耗一空。

 “所以,我們絕不能將所有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裡。”

 陳晨鄭重道,“在目前可見的時間中,我們就要尋找新的能源出路,而現在,一個出路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上百年之久,這也是我們目前為止最佳的出路。”

 小X聞言有些理解的點了點頭,“所以我們要研發戴森雲了。”

 所謂的戴森雲,其實和戴森球是一個東西,唯一的差別是工程量的多寡,而戴森球這個概念,則是愛因斯坦的助手——弗裡曼·戴森於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

 他曾經暢想過,地球這樣的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遠不足以支撐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一個恆星系統中,絕大部分能源——來自恆星的輻射都被憑空浪費掉了,雖然人類有太陽能這種裝置,但接收的能量和太陽每時每刻總輻射的能量相比,可謂是沙漠中的一粒沙。

 因此他認為,太陽是宇宙對人類的一種饋贈,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裹起來,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去支持人類文明的發展。

 於是,在他的設想中,戴森球出現了——這是一顆直徑2億公裡左右,用來包裹太陽的巨型人造結構,這樣一個結構是用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裹住太陽表面,並且通過類似太陽能轉化的方式,截獲太陽上發出的絕大多數的能量,並轉化為人類所需的電能。

 這就是戴森球的定義了。

 只是,後世對於這個理論進行了反駁,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普通的文明是沒有製造戴森球的能力的,因為那種直徑超過兩億公裡的巨型天體,需要耗費普通文明上千乃至上萬年的時間,同時更要消耗整個星系幾乎所有的物質,這對於普通文明來說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工程。

 而如果是那種揮手間便可以追星拿月的高級文明,它們自然已經有了更高級的能量轉化技術,根本不屑於戴森球的建造。

 簡單來說,戴森球這種設定著實有些雞肋,用得上的文明沒有能力建造,而有能力建造的文明卻又不一定看得上,就是如此了。

 於是漸漸地,後世根據戴森球的設想,設計出一種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將戴森球變成一圈圈圓環,無數的圓環環繞著太陽,就好像太陽上空的雲彩一樣。

 和戴森球的工程量相比,戴森雲可能只有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當然獲得的能量也會相應減少,不過好處是人類可以隨意控制建造周期,並迅速收獲相應的太陽能源,隨著人類不斷發展,還可以不斷增加戴森雲的數量,直至未來某一天徹底形成戴森球。

 小X很快便理解了陳晨的想法,畢竟人類不可能一輩子使用月球上的氦-3資源,就好像石油一樣,石油資源是有限的,在尚未開發出核聚變之前,人類一直依靠著石油轉化為能源,資源有限不說,還會大肆汙染地球環境。

 於是很早之前,人類就開始嘗試核聚變了,而現在,陳晨不過是像過去的人一樣在遠瞻,提前尋找新的能源體系。

 而顯然,戴森雲就是最符合要求的一個。

 想到這裡,小X的超級計算能力便瞬間浮現出數條建造計劃,只是都有些缺陷還需要完成,她不禁請教道,“教父閣下,如果建造戴森雲的話,水星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是自然。”

 陳晨回答道,“首先,水星是距離太陽最為接近的星球,取材簡潔,其次,水星的主要組成物質是金屬以及矽酸鹽,這些元素也是建造太陽能電池板所需要的,這幾條條件相加,可以說是得天獨厚。”

 小X攤了攤手,再次詢問道,“想要快速建造戴森雲,恐怕需要一整條工業產業鏈的。”

 “這個也不難。”

 陳晨回答,“水星的表面溫度在40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對於一些有著厚實裝甲的機器人來說依然可以承受,我們只需要造出一種機器人就夠了,這種機器人必須擁有三大能力:”

 “第一,能夠承受水星四百度的高溫;第二,擁有自我複製的能力;第三,能自動化的完成從采集、冶煉到製造一系列複雜工藝的技術;只要能達到以上三點,戴森雲的建造就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

 “而且,水星上沒有大氣層,逃逸速度並不快,我們只需要使用電磁技術,直接將水星上製造出的戴森雲發射到太陽軌道上就足夠了,剩下的則有另一種衛星機器人負責接收那些散落的戴森雲,並將其組裝。”

 “那麽收集到足夠的能量後呢?”

 小X繼續詢問,“使用激光還是反物質傳輸?”

 “我們現在有製造大量反物質的技術嗎?”

 陳晨搖頭思索道,“當然是激光了,將戴森雲上收集的能量轉化為激光,遠距離將能量傳輸給空間站、太空城以及所有太陽系內的人類殖民星球,這是目前最合適也是最簡潔的方式。”

 “……”

 小X沉默了一下,隨即補充道,“關鍵時候也能當成武器吧。”

 陳晨沒有回答,只是繼續說道,“原本對於執行這個計劃,我還是有些疑慮的,畢竟整個水星就算拆完,也難以製造出像樣的戴森雲,不過如今亞空間引擎的誕生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切。”

 “以亞空間為跳板,我們可以隨時調整戴森雲的航行軌跡,這樣一來因為軌道問題,出現事故導致戴森雲之間相互碰撞的可能性也小了許多。”

 聽完陳晨說的這一切,小X立即閉上眼睛,開始推演陳晨的計劃和方案,不過幾秒鍾後她便點了點頭,“您設想的計劃的確是最為便捷的,我根據您的計劃補充了一些細節,並優化了一些流程。”

 “拿來看看。”

 陳晨眼前一亮,隨即說道。

 頓時,他的面前展現出一張巨大的虛空熒幕,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一連串的數字和公式,這便是小X整合出來的戴森雲計劃書了。

 這份計劃書上,小X將戴森雲設計成了無數的環形天體,這些人造物環繞著整個太陽,就好像一條條巨大的環帶一般。

 而第一期的計劃時間為三年,黑光科技需要在水星上建立一座工業體系,並在三年內將第一片戴森雲單元發射到太陽表面。

 按照計劃書的描述,一片戴森雲單元,為一座表面積為一百三十六平方米,整體呈正六邊形的巨大太陽能電池,中間渾然一體,只有六條邊緣部分會用一種可以耐高溫的材料物質製作,這些邊緣既可以傳遞能量,同時也能夠和其它單元牢牢相連。

 而等到第一片戴森雲單元發射成功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那就是無數次的複製,將這些六邊形一個個的連接在一起,最終形成一道橫跨整個太陽的閉環。

 這就是第一座戴森雲了,同時也是第二期計劃的目標,前後大約需要耗時三十年之久。

 最終,第二期結束後,戴森雲將會形成一座巨大到能夠環繞整個太陽的環形人造天體,同時每隔上萬公裡,還會有一台大型激光發生器,這樣一來無論戴森雲如何在太陽上空旋轉,都有足夠的角度將收集到的激光照射到需要的地點。

 然後,當戴森雲形成第一圈閉環後,接下來還可以看情況,或形成新的戴森雲環,或在原本的戴森雲上繼續增加數量,這些都是可以選擇的。

 看完計劃書後, 就算陳晨也有一種拍案叫絕的感覺,自己負責方案的框架,小X則負責填充其中的細節,整個計劃書可謂是天衣無縫。

 “就是這個了。”

 陳晨頓時拍板,這就是一言堂的好處了,無論是決策的決定時間還是流程的速度,都簡化到一種極致,如果這個項目是國家項目的話,恐怕從立項到開始執行,需要數年之久,而陳晨從剛才商討到現在,前後也不到半個小時。

 接下來,既然項目已經定下,下一步自然就是通告全球了,畢竟太陽不止是黑光科技的太陽,而是全人類的太陽,這種工程自然需要通告全球。

 黑光科技的官網上,小X親自發出這條通告,將所有計劃簡略的做了一個概述,並起了一個足夠震懾的名字——《布萊克沃奇戴森雲計劃書》,隨後整個公司便像是一台工業機器,高速運轉起來!

 黑光科技佔據了大半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力,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神,於是幾乎在通告發出的幾分鍾內,這條通告便引來整個地球聯邦的震動。

 一時間,舉世皆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