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有超體U盤》六百一十八-分1杯羹
傍晚7點30分,地球聯邦國際頻道,一個莊嚴隆重的音樂準時響徹起來。

 隨著這個聲音傳來,世界上數以百萬計的收看者將電視台定格在這個頻道上,只見原本的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座漆黑的舞台。

 舞台一開始保持著黑暗,可是卻能看到後台有一道人影正緩步走來,這道人影穿著一身藏藍色的西裝,站得筆直,隨著他一點點走到屏幕近前,所有人頓時看到了這名男子的樣貌——

 這是一名中年形象的黑人男子,他雙目凌厲、不苟言笑,和原本輕松的電視氛圍迥然不同。

 這檔節目是地球聯邦國際頻道上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而它的內容卻很簡單,那就是拿出這段時間全球最為關注的大事件予以解讀,諷刺政治、針砭時事,或替弱者發聲……這檔連續播報二十年,創造了一項收視神話。

 “各位觀眾,我是威爾遜·理查德,這裡是地球聯邦國際頻道——《理查德的世界》。”

 黑人主持人理查德注視著屏幕,同時沒有任何預熱便直接說道,“前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曾經根據熱力學及能量定律的原理,將宇宙中的文明演化發展根據使用能量方式的不同而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為行星級文明——掌握了所身處的行星上所有能量的文明。”

 “這種文明已經可以在行星上隨心所欲地改變氣侯,開發海洋,控制地震……總之,此文明已經具有了在行星上移山倒海,合理的利用和控制行星上所有的資源和能量的能力。”

 “第二等級為恆星級文明——能夠利用整個恆星全部能量的文明。”

 “第二類文明對於能量和資源的需求十分巨大,因此他們需要恆星發出的光和熱全部利用起來,辦法也許是打碎某些無用的行星製造戴森球,把恆星封閉在內,充分的享受到恆星發出的每一份光和熱!”

 “然後,是第三等級宇宙級文明——可以控制若乾個恆星系和星團的文明!”

 理查德攤開雙臂,神情鄭重,“甚至如銀河系這樣具有2000億顆恆星構成的宇宙星系,真正的做到改天換地!這時文明的力量就會變得無所不能,不可想象……”

 說著,理查德深吸一口氣,突然話語一轉,“許多人可能會疑惑,我這是在講什麽,是在講科幻故事嗎?不,不是的!”

 “這個分類方法,是曾經在科學界流傳甚廣的‘卡爾達肖夫指數’,這是一種受到地球聯邦認可的文明分級法,經常被搜尋地外文明的計劃研究人員、科幻小說作家和預言家用來當作理論基礎使用。”

 說到這裡,理查德不禁頓了頓,他的身後浮現出一張圖片,那是一份網絡公告,而公告上的內容,便是今天一大早發布的《布萊克沃奇戴森雲計劃書》。

 “對於這個計劃書,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收到了消息,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數秒內一份消息便可傳到地球的任意角落,二十分鍾就可以傳到火星上,可是對於布萊克沃奇公司的消息,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據我所知,目前大家最多的一種看法是一個疑惑,疑惑我們人類現在,竟然已經到了能夠建造戴森雲的程度?”

 說著,理查德突然輕輕笑了笑,這是他上節目以來極為罕見的表情,“其實我們人類離建設戴森雲這個目標的距離,要比想象中更加接近……”

 “在卡爾達肖夫指數分級法誕生時,地球曾被定義為0.73級文明,那是半個世紀以前的等級……而如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攻克了可控核聚變、在月球建立科考站、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甚至……布萊克沃奇公司已經開始開采起了柯伊伯帶小行星的資源!”

 “無數的困難被攻克的背後,我們人類的文明指數也在步步高升,根據最新的測算,我們人類文明如今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分級,已經達到了1.2級文明,完全有能力去建造戴森雲這種世紀性的工程!”

 說到這裡,理查德的話語逐漸高亢起來,“當核能已經徹底普及之後,我們才漸漸發現,原來可控核聚變也只不過是一塊敲門磚,它讓我們敲開了通往星際的大門,可是同時它也只是一個最最普通的通行證……我們人類已經走到了一個交叉路口,要麽開始尋找新的清潔能源,要麽就用核能坐吃山空!”

 “而如今,布萊克沃奇公司又一次走在了地球聯邦的前面,他願意替我們人類站出來,探尋通往更高層的路徑,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

 理查德突然歎息一聲,同時彎下了腰做出鞠躬的動作,“請允許我理查德,對這家公司,這家人類的先行者報以崇高的致敬!”

 “無論最終這個計劃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不應指責他,因為他是在代替我們負重前行!”

 隨著最後一句話,震耳欲聾的管弦樂再次響徹起來,淹沒了一切,也淹沒了無數人震撼的心!

 “這就是今天地球聯邦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了,我是威爾遜·理查德,這裡是地球聯邦國際頻道——《理查德的世界》,我們下期……再見!”

 ……

 《理查德的世界》,無疑是添了一把火,讓黑光科技公布的計劃在輿論中燃燒地更為劇烈,只是一天時間,全世界每個人幾乎都得知了黑光科技準備打造戴森雲的消息。

 對此,地球聯邦各大洲區官方則是心情複雜,因為他們看得比普通民眾更遠,黑光科技這一舉動,雖然等同於為人類未來再次開辟出一條道路,可是一旦成功,同樣也是獲得了既得利益,甚至有可能連太陽能也被黑光科技所壟斷。

 於是和普通民眾的熱切期待不同,各大洲區的媒體對於此事紛紛唱衰,甚至還用《黑暗森林法則》來辯駁,認為這一工程可能會導致太陽的光亮程度出現變化,而這一變化,很可能會在未來引來其它外星文明的窺探。

 於是最終,世界輿論分成了兩派,一派表示對建造戴森雲的支持,另一派則完全反對,認為這是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的行為。

 等到了之後的幾天,感受到威脅的地球聯邦終於坐不住了,他們展開了一次世界各國峰會,四大洲區帶領著自己的小弟紛紛投下反對票,對黑光科技的這項工程予以反對並製止。

 對於地球聯邦的這種反應,陳晨一面派出外交部前往地球聯邦總部參與扯皮,可是另一邊黑光科技的各部門卻開始默默執行起這項計劃來。

 如果是十年前,對於來自全世界的反對陳晨還要慎重考慮一番,可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如今的黑光科技在擁有火星殖民地後,完全有脫離地球聯邦的資本,就算地球聯邦因為這件事對黑光科技予以製裁,也只是不疼不癢的經濟製裁而已,武力製裁沒有任何人有膽量提起。

 於是,在相互扯皮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後,眼看著地球聯邦無法阻止黑光科技的腳步,最終四大洲區隻得忍痛妥協,他們對黑光科技的談判團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四大洲區也要加入這項戴森雲的工程中,並從中分一杯羹。

 對於此,陳晨倒是沒有任何意見,四大洲區畢竟佔據了地球聯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有著遠超黑光科技的人力物力,如果有四大洲區加入,戴森環的建造工期還能減少百分之五十以上,只要核心技術和主導權依然掌握在黑光科技的手中就沒有任何問題。

 於是,在三個月的談判國籍後,四大洲區決定每家都抽出上百億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加入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浩大的工程。

 至於那些周邊小國,也就如同當年研發可控核聚變時一樣,只有眼巴巴地看著的份了。

 很快,四大洲區便派遣了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紛紛前往生命科學城,將這裡當成了人類史上最為宏偉的計劃的指揮中樞地帶,數以萬計的世界頂尖人才的匯聚,也令生命科學城爆發出一輪新的生機。

 “這是我們黑光科技設計出的工程機器人。”

 此時,生命科學城南部郊區的航天基地內,五方的決策代表團正在會議室內大肆商談著,這些科學家滿臉狂熱,好像是在吵架般不斷拋出自己的看法和計劃,即使到了飯點也毫不停歇。

 一名年輕的工程師滿臉傲然的拋出一份概念設計圖,“這種機器人分為一共四十三種種類,每個種類都有相應的分工……它們有著厚達十公分的陶瓷隔熱裝甲,完全能抵擋水星表面的高溫高壓,同時有我們布萊克沃奇公司設計的超級AI操控,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它們的同類以及太陽能電池板,並將這些電池板通過電磁彈射的方式發射到太空中。”

 “我反對!”

 可是,在看了這名工程師的設計圖紙後,四大洲區的決策者卻紛紛反對,“擁有自我複製權限的超級AI,這是我們決不能忍受的,如果你們布萊克沃奇公司不想看到智械危機的話,我還是認為這種生產不能全權下放給電腦。”

 “我們布萊克沃奇公司可以保證AI的忠誠!”

 “那也不行,這種事我們堅決反對……”

 雙方頓時再次爭吵起來。

 “好了,不要吵了,這件事可以以後再談。”

 另一名在全球都有著知名度的科學家製止了雙方無意義的爭吵,隨即說道,“關於戴森雲設備的製造方面,我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現在我們應該談談維護的問題了,如此巨大的面積,甚至遠遠超出地球表面積的人造物,我們該如何去維護它?”

 “當然同樣是用機器人去維護了……”

 另一名黑光科技的科學家嚷嚷道,“能製造XTN機器人,自然也能製造全自動化、同時能在外太空作業的維修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只需要十幾厘米大小,就可以讓它們自由穿梭在戴森雲的表面,維修出現故障的戴森雲配件。”

 “那麽能量傳輸呢?計劃書上說是激光傳輸,那麽我們要在什麽地方建造能接收這股龐大能量的裝置?”

 “當然也是宇宙了,我們可以在軌道上建立幾座面積超過幾平方公裡的能量接收裝置,然後通過太空電梯將這股能量導入地面,這就是最佳方案,難不成你們還想直接將激光送到地表不成,那豈不成了太陽轟炸?”

 “那麽,出現太陽風暴時怎麽辦?”

 有人擔憂道。

 “這算什麽問題,我們不是已經將戴森雲設計成能夠以某個單位為核心,在發生太陽風暴時互相折疊起來嗎,這樣一來裝置完全可以獲得足夠的抗衝擊能力,這麽簡單的問題你不會都想不到吧?”

 “……”

 “誰能算算,如果水星重量出現變化,我們太陽系的各大行星會出現什麽樣的影響?”

 又有一名科學家問道。

 “放心吧,這項計劃在發布前已經算出來了。”

 一名黑光科技的科學家立即一揮手, 在眾人面前展現出一大串數據,“水星對地球的萬有引力產生的加速度只有10-40nm/s^2左右,這在天文尺度上算是很小了,而將水星變為戴森雲,不過是將水星的質心移到了太陽附近,它的質量並沒有消失。”

 “就算將整個水星全部拆除移走,大約100年後,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不知道也只是縮小了萬分之一,並且因為周期攝動現象幾十年後就會恢復過來,所以說只是建造戴森雲的話,就相當於將水星質量均勻分布在太陽軌道上,這種情況哪怕是在長期范圍,也不會對地球軌道造成影響!”

 “那麽下一話題,我們該如何保持戴森雲在太陽軌道上的穩定性?”

 “……”

 會議室內人聲鼎沸,無數對於尋常人無比陌生的詞匯從這些人口中隨意蹦出,所有人痛並快樂地商討著,將計劃書中的細節掰開揉碎,以確保每一步都能順利施行。

 不過無論如何,所有人越是商討內心越是產生出一個預感——當這個震撼全球的計劃開始施行時,它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跨出的最大一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