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邊宋群俠傳》第278章 折中勢力
兀術帶著傘個蒙著面的黑衣人遠遠觀望,毫無疑問,劉石乃至那些耕戰軍的騎射之術,讓他們印象深刻,尤其是劉石,那匹神駿的黑馬明明完全跑出了射程之外,依然一箭一個,放倒了好幾名盡力追擊的金兵。
 兀術道:“這些人,應該和當初抵擋我們的那些怪人不無關系,當時交戰突然,完全出乎意外,叫大家疑神疑鬼,以為是僵屍作祟,又兼那人會使些邪術,行雷閃電,人不敢敵,乃是我軍有史以來的勁敵,幾位神僧以為如何?”
 一名黑衣人道:“元帥多慮了,世間鬼神之說,我等不敢妄有虛無,但這夥人怎麽看都是正兒八經的武林高手,只是武藝確實過人,不過還未甑入絕頂之境。”
 兀術道:“神僧可莫要清敵,當時這些人可是在萬軍之中縱橫無敵,一人就叫我萬人大軍無可抵擋,不得不退兵先避其鋒。”
 黑衣人道:“江湖上武學多種多樣,不同兵器各有所長,確實有些兵器在戰場上可謂縱橫無敵,不過這類功夫也就是以少敵多厲害,高手單挑卻也平平,再有更適合高手對決的絕頂神功,這些人根本摸不到門徑呢。”
 兀術道:“我聞三位神僧鎮守山門,周邊各國都有派頂尖高手前往挑戰,無一不折戟而歸,想必三位手上的神功最是適合強者對決,當今天下,習武之人中算是天下無敵了吧。”
 黑衣人搖搖頭道:“天下武學修為是玄之又玄,當今世上再厲害的高手,讓他去看自己的修為,也隻敢說自己初窺門徑,這運功習武之道,練到相對高深的境界時,才更知道不足,我們幾個只是聯手的陣法上有些獨到之處,卻如何敢亂稱無敵?”
 兀術道:“神僧過謙了,只是幾位的功夫需要一定的條件施展而已,當世若真有那麽多不出世的高人,又豈能天下大亂也個個龜縮在殼裡!這一次我大軍十余萬男兒,也個個有家小老人,這一方面的安全,就全要托付於你們了。”
 黑衣人異口同聲道:“這點元帥放心,既然已經允了我等自行施為,無須隨大軍同陣拚殺,就是天大的面子了,我等三人攜弟子必然竭盡所能為元帥分憂。”
 兀術道:“三位神僧一言九鼎,你們此去的任務也不簡單,還請要多加小心些了。”
 黑衣人笑道:“我等苦練這身武藝數十年,自然也想要和世間少有的高人比劃,那些人既然名滿天下,沒事我們也要去打擾一二,如今他們這般不識趣,卻要以孤城之力抗拒天兵,何其不智,我想只需曉之以理便可度之,並非一定要動手的。”
 說完他們也就不打算繼續客套,三人就帶著他們的弟子離開了金營,朝西北方向去了。
 而細細觀察了兀術布防扎載的方式以後,劉石和張衷伍深明其意,卻也無可奈何,他們互相商議了一番以後,知道這般相持下去必然吃虧,不想坐以待斃,就決定以耕戰軍為主,攜海州豪傑助威,一則試探一下金兵的態度,而來也給海州將士體驗下戰陣。
 於是劉石、張衷伍一同出發,兵分兩路,各攜兩萬人馬逼近金人駐地,打算逼迫敵軍出來應敵,卻不想兀術根本就沒打算同他們打仗,看到他們派兵過來,只派弓馬過人的騎射部隊出來,隻射箭阻礙進兵,耕戰軍缺少戰馬也無法追擊,又進一步加固營房。
 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耕戰軍兵種單一的問題就體現得淋漓盡致,誰也說不清這大金傾舉國之力,洶湧殺來的大軍居然一到地方,卻一改侵略者的模樣,反而在江蘇邊上玩起了防守,而且順帶屯田,如此下去穩扎穩打,耕戰城和海州的生存空間就要被壓擠一空了。
 而且更嚴重的是,那來去如風的騎射部隊,近可以馳聘抵擋攻擊,遠就是去耕戰城那邊襲擾農田也是防不勝防,劉石就一雙手,百發兩百中也殺不得幾人,而從此耕戰城遭受騷擾,無法順利種植莊稼的話,問題就嚴重大發了,所以收兵回營,這兩人都一籌莫展。
 “這……可如何是好?”張衷伍雖然身經百戰,屢定叛亂,領軍一生,這種稀奇古怪的戰陣還是頭一次,居然有十幾萬大軍的敵人當著他們面玩起龜縮防守來!而無論是時間,還是局面,都不在他們這邊,把海州城豪傑們訓練成善戰之軍,就夠他們物資崩潰了。
 劉石摸著下巴也是頭疼無比:“唉,這在我們家門口,還給別人反客為主了,不但人家堂而皇之的屯田,又能隨意騷擾我們的耕地,而且附近幾城幾州又是偏向他們,一旦打起來,失道者寡助的竟然是我們了,說起來,揚州就在這幾處中間,倒是至關重要了。”
 張衷伍道:“那呂源倒是個鐵骨錚錚的大宋官員,以他的性子就是死也不會為金人開城的,問題是朝廷裡的人和他通了氣,連我們也排斥在外,否則以我這帥印,說不定能勸說他站在我們這邊呢。”
 劉石道:“事到如今了,哪怕他就是再硬氣,這揚州裡也是一城鮮活的性命,一念之別,就是人間地獄,豈是他一人擔得起的?如我看時,怎麽著也得去勸他一勸,若曉之以理不行的話呢,不妨……”
 張衷伍道:“可是這呂源雖說屬於文官派別,祖上也是個武官,這等屬下之民就是看得重,也能同生共死,而以武力脅迫,怕是不智啊。”
 劉石想了想道:“暫時嘛,這地方少我一個也不少,這樣吧,元帥你先修書一封,先把這裡置於熱鍋之上的場面告訴何陸,讓他看看能否想個什麽辦法,再蓋個元帥印給我,我這人講理,讓我去好好勸說一下那位大人了。”
 張衷伍道:“這怕是不好吧,呂源雖說在官場上左右逢源也算是圓滑了,可是脾氣也真說不上好,你這三軍主將就這麽以身犯險,卻不是魯莽了?”
 劉石笑道:“這點元帥放心了,當時我在東京一掌打死了張邦昌,也毫發無損地離開了京城,就在天子腳下拉了批人種地,這區區一個揚州,還真不在話下,何況劉某人當真是去說理的,有理走遍天下嘛。”
 張衷伍細細想了一想,才說:“呂源好儒裝,臉上卻難掩一股殺氣,武將之心尚在,你需仔細也,莫要認錯了人,事不宜遲,我這就寫個求見信,蓋元帥章,不過你若去了次地方被人知道了,對我們這兒絕對是壞事,來回還請保密!”
 劉石笑道:“這個放心,我要進出這些地方不教人發覺,不說容易,好道沒人知道,多則五日,少則三日,元帥就仔細些了。”
 於是張衷伍就寫了封信箋給劉石,又寄書去耕戰城說明兀術駐扎的情況,叫他千萬小心騎射部隊騷擾農田,耕戰城以耕為本,這一年從瀘州遷來大量人口,耕地面積本就擴張得極大,若金人襲擾真是防不勝防,怎麽小心也不為過。
 話說劉石取了書,烏雲蓋夜也不騎,就和平常巡視一樣從不起眼的角落走出了軍營,然後就用從臘月十一那裡學來的技巧,把氣息隱藏得幾乎消失了,卻腳下如風,速度更快,一路直奔揚州。
 那知州不愧是武將世家,這城牆各處布防可圈可點,全無破綻,各處細微環節都有崗哨關注,幾乎沒有死角,而這地方在宋朝也是僅次於汴京、杭州的大城,地方守將這麽靠譜的話,金人想要強攻只怕要比太原更難攻克,畢竟汴京是自己送掉的。
 這地方鐵骨錚錚的英雄們,豈能棄之不管?劉石是暗自下了決心,哪怕真得沒法說服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也要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抵擋殘暴大金,最次也要保住這一方百姓平安。
 劉石抵達揚州時已經黃昏了,這地方為了防止金國細作搗亂,這段時間已經嚴禁一切人員出入,而城內守軍盤查得也十分謹慎,想要和當時去汴京一樣混進城去,基本上做不到,而在城外閑逛的時候,他確實看到有一群金人進不去,罵罵咧咧地被趕走了。
 他們進不去,可不代表劉石進不去,仰頭看那城牆,矮的地方也不過三米來高,雖說建得巧奪天工,沒有縫隙或凹凸不平之處給他借力著手,但是這點小問題哪裡難得住現在的劉石?
 伏在那裡細細琢磨了這群人巡邏的規律,城牆上面卻是幾十米一隊人,大約十分鍾往來一趟,倒也抓得不嚴,普通的江湖人物或者軍人這點時間想要溜上去那是肯定要鬧出動靜的,劉石卻完全可以一聲不響地摸進去。
 常言道,無巧不成書,正當他抓好了個空擋就要從一處較矮的地勢上翻過城牆時,居然看到黑暗中鑽出一個黑影,一搭鉤掛在城樓上,就窸窸窣窣地往上爬,翻上去就朝裡面跳,然後就聽到一聲:“拿了!”
 然後一陣七嘴八舌的喧鬧聲告訴了劉石:這地方城牆這麽矮,就是專門為偷雞摸狗想混進去的細作準備的,不但巡邏松散,而且早有布好了網的軍士在等他們鑽呢。
 “哼,老子四五米的城牆如履平地,才不吃你們這套呢。”說乾就乾,劉石找了處城牆較高的地方,看人巡過去,就在牆上一按,幾下就輕松翻了上去,再避開下面夜巡的士兵,溜進了揚州城。
 按照張衷伍的解說,他很容易就找到了知州呂源的府邸,也就是揚州府,而憑他的手段,溜進府裡卻比溜進城要容易多了,說起來,呂源對自己住所的防范卻要遠低於城牆的防范。
 再略一摸,就找到了知州大人辦公的公堂了,劉石溜進城裡的時間天就黑很久了,再一路摸到了這裡,起碼是二更天了,可是從窗外偷偷看時,卻見那個張衷伍口中的儒家打扮,滿臉難掩殺氣的呂源正襟危坐,表情嚴肅,還在和旁人商量些什麽。
 也是當他劉石運氣好,不多時他身旁那兩人就一同起身告辭了,劉石初來,並未聽清他們到底講了些什麽,只聽到金人、細作、妄想這類的詞,怕是和剛剛那位自投羅網的細作有關。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是他該關系的事情,隻慢慢觀望,看那兩個人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以後,呂源長歎了口氣,呆坐在那裡,既不去休息,也不再忙活,看上去十分茫然。
 責任不如撞日嘛,劉石看那幾個從人去的遠了,就堂而皇之地從窗口翻了進去,大大咧咧地拱手上前唱了個大諾:“知州呂大人在上,耕戰城劉石有禮了。”
 呂源吃了一驚, 不過他畢竟是武將世家,隻第一眼露出了驚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十分淡定地問道:“耕戰劉石,是張衷伍元帥的屬下嗎?自家人到訪,隻消通個信過來便好,犯不著同那些侵我家園的賊人一般偷偷摸摸進來。”
 這話說得就不是那麽好聽了,先給人安個自家人身份,再指責他和賊一樣摸進來,卻不是教人無話可接?劉石也隻好笑道:
 “知州大人,此事的確是劉某失禮了,只是沿途所見,此城守備森嚴,布防之勢頗有古之名將之風,這一眼看上去難免技癢難搔,這才忍不住翻牆而入,實話實話,若是知州對自己府邸的防備有城牆那邊三分之一,我便是長了翅膀也飛不進來。”
 呂源冷冷地說:“閑話少說!吹得我這地方防衛如何之好,你卻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了,顯擺本事麽?你這次絕不是來玩的,速速說來,深夜悄然來訪,到底有何用意?”
 劉石這才站直了身子,光明正大地回答他:“張元帥攜我等耕戰軍民,正在聯合海州軍民一同抵禦犯境金賊,此時賊人勢大,有十五萬之眾,隻憑我等草民,實在是無力回天,而知州大人也在抵擋軍人入寇,容我看來,同是大宋子民,正當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抗擊胡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