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棟梁》第63章 想走?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最新章節!

 濟水北岸,行軍中的楚軍,得外圍斥候告警,知道大量敵騎出現,便將隨行車輛連成一個個車陣,相互靠在一起。

 當齊軍軍騎兵湧來時,楚兵聚集在一個個車陣中,做好了戰鬥準備。

 有輕騎靠近車陣,卻被射出的箭矢逼退,這些輕騎卻沒走遠,繞著車陣外圍轉來轉去。

 抵達的齊軍騎兵越來越多,不一會,齊軍主帥、鹹陽王斛律光也趕到了,策馬停留在一個土丘上,用千裡鏡看著眼前戒備森嚴的楚軍車陣。

 這支楚軍,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千,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

 各車陣完好,靠在一起,暫時沒有破綻,強攻的話...

 他環顧四周,只見己方騎兵越來越多,明顯多於這支被圍的楚軍。

 雖然圍住的不是楚軍騎兵主力,但吃掉這幾千人,也能震動河南,讓那些如影隨形的敵軍,愈發焦躁起來。

 斛律光很快做了決定,讓各部兵馬分頭行動。

 一部分在楚軍車陣外圍輪流遊蕩,迫使對方一直結陣,無法行軍。

 其他人,向外圍散開,要在數十裡范圍內展開搜索。

 他判斷這支有數千步兵的車隊是個誘餌,一旦己方在此逗留過久,敵軍騎兵就會圍過來。

 因為之前斥候就偵察到這支軍隊的行軍路線,可以說是直來直往:從西面濟陰方向,沿著濟水一路向西。

 隨行有大量馬車,看上去是在運輸糧草,是個規模不小的運糧隊。

 但是,斥候們根據車轍的深淺程度,以及沿途並未有明顯米粒、谷殼、草葉灑落的情況來判斷,認為這是誘餌:

 車上未必載著大量糧草,之所以看上去車隊浩浩蕩蕩,無非是為了吸引他們來攻。

 斛律光得了斥候們的匯報,思考後,也得出同樣判斷:這是敵軍故意放出來的誘餌,引他們上鉤。

 己方兵馬入了河南以後,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糧食,所以得知有“楚軍運糧隊”接近,必然忍不住要去攻。

 如此一來,就中了對方的計,這支隊伍沿著濟水向西走,周圍肯定有騎兵尾隨。

 一旦齊軍為了奪糧而強攻車隊,很容被尾隨而至的楚軍騎兵襲擊,或者“咬住”,再也甩不開。

 相互算計,真是煞費苦心。

 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故意讓楚軍發現自己兵馬的蹤跡,本來是想要引對方奮力追擊,然後落入自己設下的伏擊圈。

 結果,對方很謹慎,不肯窮追不舍,現在反倒派出一個誘餌,大張旗鼓的來引他上鉤。

 斛律光看著遠處的楚軍車陣,笑著搖搖頭。

 他麾下騎兵眾多,基本是一人雙馬,所以,即便楚軍如此設計,他也有自信,連餌帶人,一起解決了。

 眼下著這車隊,既然被圍,那就死定了。

 你們想走?沒門!

 他只需要派少量騎兵在外圍轉悠,就能盯死這支隊伍,五六千人,等於是將死之人,什麽也做不了。

 其他楚軍若來,面對己方大量騎兵,下場只有一個。

 斛律光想著想著,很快想到了黎陽。

 蘭陵王高長恭,率軍駐扎黎陽山,和黎陽守軍互為犄角,要拖住來犯楚軍,守住鄴城南面門戶。

 畢竟,黎陽距離鄴城不過百裡而已。

 而斛律光率軍進入河南,就是要尋找河南楚軍破綻,殲滅幾支兵馬,搞得河南雞飛狗跳,迫使北犯的楚軍南撤。

 現在,他不知黎陽那裡戰況如何,如今在河南,和大量楚軍周旋了十幾日,也該有戰績了。

 否則,再這麽拖下去,可不妙。

 楚國國主,是大名鼎鼎的李笠,斛律光可不認為對方沉默了五年後忽然揮師北侵,是臨時決定。

 此人親自率軍出征,可不會那麽容易善罷甘休,黎陽那邊,未必能撐太久。

 畢竟,對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十余年前就以此攻入鄴城,現在,更不會被黎陽阻擋太久。

 想到鄴城,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皇帝高緯。

 高緯成日裡尋歡作樂,不理政務,朝政為和士開等佞臣把持。

 若黎陽失守,楚軍逼近鄴城,這幫佞臣搞不好會攛掇皇帝跑去晉陽,讓別人來守鄴城。

 真要是這樣,就麻煩了:大敵當前,皇帝卻丟下京城跑了,此舉必然導致鄴城軍民人心惶惶。

 不過,高緯任用的大臣之中,尚書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實乾,能文能武,所以斛律光出征前,勸得皇帝以唐邕來主持鄴城防務。

 所以,黎陽那裡,應該還能撐一陣子吧?

 斛律光琢磨著戰局,不知不覺入了神,不知何故,心中有些不安。

 他越發覺得,自己該回去,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

 不知過了多久,隨從低聲提醒:“大王,敵陣有動靜!”

 斛律光聞言,用千裡鏡一看,卻見楚軍車陣裡,已經搭起了一個架子。

 架子還在搭建中,目前大概有兩丈高,仿佛是修建井欄(可以容納大量弓箭手居高臨下射擊的高層建築)

 斛律光看了一會,覺得有些不妙:楚軍似乎早有準備,架子搭得很快。

 若是為了讓弓箭手居高臨下放箭,這就有些多余,更可能是作為望樓。

 他有從楚軍那裡繳獲的千裡鏡,對方自然不會缺這玩意。

 這裡地勢平坦,楚兵在高台上居高臨下,用千裡鏡可以將方圓數裡甚至十余裡的動靜看清楚。

 那麽...

 斛律光想到細作探來的軍情:河南各地堡壘,距離在數裡左右,相互間能以望樓上的千裡鏡佐以燈光、圖案傳遞消息。

 所以,眼前楚軍車陣裡升起來的高架,怕不是用來向周圍傳遞消息。

 他們等在這裡守株待兔,一舉一動,會被眼前楚軍以高台望樓向四周傳遞,譬如在布上寫大字,然後掛起來。

 外圍楚軍斥候用千裡鏡看望樓上懸掛的布,就能將這裡周圍的情況弄清楚。

 若如此,趕來的楚軍,就能從容應對,而他們,很容易被對方包圍。

 “撤,傳令,撤退。”斛律光很快做出了決定,取消此次“圍獵”。

 他率兵進入河南,冒著極大風險和楚軍周旋,眼見著“獵犬們”越來越多,靠得越來越近,可不能自大。

 實在不行,寧可撤退。

 。。。。。。

 清晨,濟水畔車陣,吹了一夜風的楚軍將士們,等來了援軍。

 連夜趕路的李昕,帶著疲憊的部下們趕到這裡,依舊撲了個空,覺得頗為無奈:敵軍狡猾,竟然沒有上鉤。

 一路上過來,有斥候在外圍遊弋,防止齊軍伏擊,所以這些斥候已經和濟水畔友軍聯系上。

 李昕一個多時辰之前,就知道濟水畔的友軍安然無恙,而敵軍昨日就已經開溜了。

 他下了馬,和友軍主帥、行軍都督樊毅交談起來。

 臉上滿是鬱悶的樊毅歎道:“確實是主力,但他們很狡猾,看破我軍意圖,沒有逗留太久,就撤圍往西走了。”

 “不是真的往西,他們繞個圈,後來往北走了。”李昕說道,這是“堡壘望樓通信網”傳來的消息。

 看樣子,對手不打算在河南逗留了。

 “他們要走?莫非聽到什麽風聲?”樊毅有些好奇,北伐軍在除夕之夜攻破黎陽的消息,他收到了,不過軍中大部分將士都不知道這個好消息。

 李昕不確定,說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或許是覺得不對勁,不想在河南逗留。”

 好不容易引來的大魚,剛要咬鉤,卻突然跑了,事已至此,抱怨無用。

 他看著眼前車陣,有些遺憾:若敵軍昨日強攻,就好了。

 李昕知道敵軍主力在引他尾隨,然後引入包圍圈,所以,和友軍一道設了個圈套,反過來引誘對方上鉤。

 行軍都督樊毅,率步兵“押送”大量“糧車”,沿著濟水往西走,扮做運糧隊。

 車上裝載著大量箭矢、兵器,以及少部分糧草,所以就是個誘餌,讓敵軍以為是運糧隊,於是來攻。

 而李昕則根據樊毅的行程,和另一位行軍都督各自率兵在外圍悄悄跟著,一旦發現敵軍圍住樊毅所部兵馬,對方就等於是上鉤了。

 樊毅軍中,有架設高台的器械,只要搭起高大的望台,就能將四周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然後將敵情“張榜懸掛”,數裡外的友軍斥候,憑借千裡鏡就能得知圍困樊毅軍之敵人的大概情況。

 於是,來個內外夾擊,即便無法殲滅敵軍,也能讓其遭受較大傷亡。

 但是,敵人狡猾又謹慎,來了,卻走了。

 沒辦法,齊軍兵力眾多,都是騎兵,至少一人一馬,移動速度快,作戰能力強,想戰就戰,想走就走,本身就是極難對付的敵人。

 他們在大平原地區,拚盡全力和對方鬥智鬥勇,沒有“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已經是不錯的結果。

 李昕和部下,在車陣休息了大概一個時辰,有斥候趕來,帶來最新敵情:

 據北面許多堡壘望樓匯報,有大股齊軍騎兵往北而去。

 敵軍已經過了黃墟,看樣子,是要渡河北返。

 黃墟在開封東北大概百余裡位置,距離黃河邊很近,看來,齊軍是不打算在河南逗留,要返回河北。

 如今是正月十四,風雪大作,依舊天寒地凍,所以黃河河面依舊凍結,齊軍不需要船隻,就能在任意一處河段,輕易踏冰渡河北上。

 “還是讓他們跑了。”樊毅有些鬱悶,無數將士忙碌了十余日,還是沒能把這支強勁的齊軍騎兵主力留在河南。

 但李昕卻不發愁:“想走?沒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