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62章 意圖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最新章節!

 新年,天氣依舊寒冷,積雪的曠野裡,一片蕭瑟,大量騎兵如同烏雲般掠過地面,向前方一座建築靠近。

 這建築方方正正,為一處屯田聚落,實際上就是個堡壘,結構如同一個回字。

 堡壘四層樓高,東、西、北三面為水塘。

 南面開有大門,此刻大門緊閉,但門上還貼著兩張紅紙,上面各有一個倒著的“福”字,殘留著過年的喜慶氣息。

 堡壘裡,男女老少各就各位,要麽拿著弓弩候在窗口邊,要麽忙著準備各種防禦器械,或者堅守自己的“戰位”。

 所有人都做好準備,要抵禦敵軍的圍攻。

 人們屏聲息氣,但壘中飼養的雞犬,叫聲不絕於耳,若不是外面有殺氣騰騰的騎兵遊蕩,路過的人,會以為這裡一切如常。

 又有嬰兒的啼哭聲響起,回蕩在軍民兩用的堡壘中,然後飄向外面,鑽入齊軍騎兵的耳中。

 分頭劫掠的齊兵,看著眼前這高大、堅固的堡壘,生不起絲毫攻打的念頭。

 他們並沒有攜帶攻城器械,也沒必要為了一個聚落,白白填上幾十條人命。

 按照之前的經驗,河南地區的這種堡壘,與之前淮北的堡壘一樣,是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正常情況下,要憑百余人攻下來,簡直是妄想。

 齊軍騎兵圍著堡壘轉了幾圈,實在沒發現什麽破綻,四周田地裡,本該種植有冬麥,可現在卻是光禿禿的。

 連苗都沒有,可見根本就沒播種。

 堡壘裡望樓上冒起的烽煙,已經向四周傳遞消息,但齊兵不急著離開,反倒在外圍一片樹林背風處停下,下馬歇息。

 南賊渡河北犯,朝廷調集兵馬在黎陽抵禦,想來現在戰況仍在僵持。

 而朝廷又調遣另一支大軍,奉命從鄭州一帶踏冰進入河南地區,他們便是其中一部。

 入了河南,官軍所到之處,都是一個個戒備森嚴的堡壘、村寨,以及空蕩蕩的小村落。

 南賊已經把許多小村落的居民連同牲畜,都聚攏到附近較大的堡壘或者城池,躲避他們的進攻。

 他們找不到一袋糧食,抓不到一頭牛,地裡本該種著的冬麥也沒了蹤影,數萬大軍進入河南後,面對的是一個空蕩蕩的曠野。

 據說南下進入淮北地區的友軍,也是類似遭遇,毫無疑問,這就是堅壁清野。

 一想到自己能讓河南、淮北各地嚇得堅壁清野,齊兵們倒是得意。

 好在他們準備充分,南下的步兵護著糧草,自己又攜帶著乾糧,還能在野地裡打獵,一段時間內填飽肚子是沒問題的。

 至於戰馬,不愁草吃。

 就不知道渡河北上的楚軍,面對同樣堅壁清野的河北南部地區,能撐得了幾日?

 休息了將近一個時辰,在外圍警戒的斥候,發現有楚軍騎兵往這邊過來,遠遠看去,數量應該有百騎。

 這是煩人的癩皮狗,循著動靜追過來了。

 但齊軍騎兵卻不以為意:來得可真慢。

 他們上馬後,往另一個方向而去,走得不快不慢,免得趕來的楚軍騎兵跟丟了。

 。。。。。。

 傍晚,曠野裡的某片樹林邊上,奔波一日的騎兵們正在露營。

 他們收集枯枝,點起篝火,煮開熱水泡“方便麵”,或者烤獵物,準備填飽肚子之後,好好休息一下。

 一臉疲憊的李昕,下了馬,顧不得雙腿發酸,將馬鞍卸下。

 馬背上搭著一塊生羊皮,中間已經有明顯磨損,李昕將羊皮拿下來,確定馬背沒有磨破,便讓隨從料理起馬來。

 騎兵長途奔襲,新手會因為坐姿不對,磨破雙腿內側,而馬背也容易被製作不精良的馬鞍磨破。

 所以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在馬背上額外搭一塊皮,作為馬背和馬鞍的緩衝。

 否則,馬背被磨破後,傷口很容易惡化,愈合之前,再也騎不了。

 李昕來到篝火堆邊坐下,烤火。

 他多年騎馬,已經是老手,騎馬趕路時,可不會傻傻坐實在馬鞍上,而是踩著馬鐙“站”起來,大腿夾著馬鞍,人隨著馬背的起伏而起伏。

 所以,不會磨大腿,但即便如此,兩腳也累得發酸。

 李昕烤著火,環顧四周,同樣一臉疲憊的部下們,忙著各項事務,並檢查戰馬的馬蹄。

 連日奔波,所有人都很疲憊,但卻不敢掉以輕心,因為敵人就在附近。

 他們是騎兵,對方也是騎兵,而且數量更多。

 李昕看著篝火,思考起來。

 一如戰前所料,敵軍果然有大量騎兵進入河南,四處流竄。

 北伐的三路大軍,東路和中路軍均已渡河。

 西路的北伐軍,其實是偏師,並未渡河,因為還要提防虎牢以西洛陽地區的周軍,所以輕易不會出動。

 於是,李昕奉命帶著騎兵出擊,在河南、淮北地區遊弋,如同獵人一般尋覓著獵物——入河南的敵軍騎兵主力。

 當然,“獵人”並不止他一個,另外有兩個行軍都督,率領兵馬在河南、淮北各地大范圍行軍,搜索敵軍主力。

 但是,對方的蹤跡一直飄忽不定。

 進入河南的齊國騎兵很多,分成許多股,到處亂竄。

 雖然河南、淮北各地,已經建了相對完善的堡壘群,能夠通過烽煙、望遠鏡傳遞消息,以此集合群體的力量,對入侵的敵人進行監視。

 但是,因為敵騎太分散、太多,所以傳遞到李昕這裡的消息太雜,根本就無法直接判斷敵軍騎兵主力在何位置。

 畢竟,各堡壘、村寨所傳遞的消息量有限,無法明確描述視野裡敵人的具體數量。

 也無法避免“重複預警”:一支流竄的騎兵隊伍,反覆在一個區域溜達,很可能會引起所到之處數個、十余個堡壘的反覆預警,致使軍情被誇大。

 這不是臆測,而是事實,李昕就發現許多敵軍小股騎兵,故意到處襲擾,以擾亂己方的判斷。

 所以,單純按照收到的預警消息,河南、淮北各地到處都是“大量敵騎出沒”,根本就看不出敵軍主力在何處。

 如此手段,換個說法,就是水中魚兒故意把水攪渾,使得漁夫無法判斷魚到底在何處。

 最好的辦法,就是撒網,但是,己方的騎兵相對入寇的齊軍騎兵不夠多,做不到這一點。

 各地堡壘的軍民,以及大部分城池的駐軍,目前只能閉門自保,不可能出來“粘”著敵軍。

 所以,主動尋求決戰的官軍騎兵,就如同手持魚叉的漁夫,在一片渾濁的水中不斷移動,尋找大魚的蹤跡。

 這種感覺,很不好。

 來襲的敵騎,數量很多,如同大水一般,聚散離合沒有規律,留下的痕跡太多、太亂,很難抓不住“重點”。

 李昕閉上眼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狡猾的敵軍主力,還是被他咬到了尾巴。

 但對方這幾日一直在快速移動,他和部下為了不跟丟這狡猾的獵物,已經連日奔襲,體力消耗很大。

 現在,追到陽夏地區,李昕覺得,自己和敵軍主力越來越近。

 卻愈發小心,因為考慮到騎兵作戰的特性,搞不好他才是獵物,而對方是獵人。

 對方騎兵很多,聚散離合收放自如,很可能己方追著追著,對方忽然把四面八方的零星騎兵聚攏,瞬間兵力大增。

 李昕就擔心對方是佯裝逃跑,對方肯定意識到有楚軍追逐著他們,所以設下陷阱,將追兵引過來。

 如果他是齊軍主帥,明知河南、淮北地界堡壘成群,有無數眼睛盯著進入這片地區的敵人,卻依舊衝了進來,為的是什麽?

 一定是把河南搞得雞飛狗跳,渡河的北伐軍因為後方不穩,自然就在河北站不穩腳跟,只能南撤。

 而要把河南弄得雞飛狗跳,當然是先把楚軍這邊能夠進行野戰的兵馬解決了,才好繼續作壞事。

 李昕睜開眼睛,眼神不再迷茫。

 毫無疑問,對方並不是在和他捉迷藏,這幾日不快不慢的逃跑,是在引他入埋伏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