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棟梁》第11章 元亨利貞
新年伊始,梁主禪讓、新朝建立,國號“楚”,改元“貞元”。

 但新君登基未幾,其母去世,於是天子戴孝,守喪三年。

 春風吹拂,將遍布皇宮的白色吹散,為母服喪的新君,很快便結束喪期,脫下喪服,開始處理國務。

 天子服喪,以日易月,所以李笠尚未從喪母的悲痛中完全恢復過來,喪期就已經結束。

 聽濤閣(禦書房),李笠看著資料,眉頭緊鎖,新任尚書左仆射張鋌,向他講解相關內容。

 “轉運司的籌建,大概在夏末可以完成,確保秋天各地租賦的轉運、調撥....”

 “提刑司的籌建,同期可以完成,屆時,州郡刑獄訴訟事宜,就由提刑司承擔...”

 張鋌說著宏圖大計,精神抖擻,甚至有些亢奮。

 他作為尚書左仆射,為尚書省實際主官,大權在握,可以將畢生抱負施展出來,所以即便天天忙碌,卻總覺得精力源源不絕。

 自晉以來,朝廷多有弊政,卻一直得不到根治,現在,新朝建立,要有一番新氣象,那麽,徹底整頓“爛攤子”就勢在必行。

 第一,加強中軍,以武力震懾各方。

 第二,在此基礎上,開始對地方行政制度進行改革:將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二級製。

 即裁撤郡一級行政區劃,並對部分州進行省並,那些人口稀少的州,並入其它州,設為縣。

 此舉,是針對州、郡濫設導致行政機構、人員臃腫的弊病,許多地方明明只有一縣的人口,卻設了州、郡、縣三級官署,以及三套地方行政班底。

 第三,將地方權力一分為三:行政、司法、軍事各自獨立,不會再出現地方主官軍、政、司法一手抓的情況。

 其中,地方司法權,由直屬中樞的各地提刑司(內有分級)掌握,訴訟、刑獄事宜,這是一個單獨的司法體系。

 行政權,由沒有軍權、軍職的刺史、縣令掌握。

 沒有軍權(即都督某州諸軍事)的刺史,又被稱為“單車刺史”。

 至於軍事,要看另一項改革。

 第四,考慮到州之間、各地域之間,需要一個主管機構相互協調各州事務(物資轉運及調撥、抗災、賑災、剿匪、平叛等等),設轉運司,主管文事。

 而原有的都督區,主官(都督)取消民政職務,專管武事。

 譬如,江州刺史一職,是文武雙職,其本人,既是江州行政、司法的民政主官,又是江州都督區(轄區大於江州行政區)的軍政主官。

 改革之後,其人卸去江州刺史一職,留任江州都督,以江州都督的職務,專管軍務。

 一旦江州都督區范圍內出現叛亂、兵變、民變,江州都督就必須派兵處置。

 然而,軍政和民政分開,分屬不同體系的後果,就是相互間協調必然出現問題。

 譬如,都督區軍隊在行政區內進行軍事行動,需要征發百姓隨軍,或者需要組織後勤隊伍輸送糧草。

 若在以往,軍政合一,這不是問題,軍隊主將(刺史),可以很方便的調動轄區民力。

 改革後,軍隊主將沒有民政權力,怎麽調動百姓、物資作戰呢?

 新體制下,由轉運司來充當民政、軍政之間的“橋梁”,而轉運司要承擔的職責,還會有不少,所以,這一機構十分重要。

 軍隊對內進行治安戰,需要轉運司協助,讓地方官府做好配合,以便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軍隊的軍事行動。

 軍隊對外作戰,也需要轉運司協助,組織後勤輸送,滿足大軍在外作戰時的各種後勤需求。

 李笠打算將那些被裁撤的郡官以及僚佐,“轉職”到轉運司體系,算是平級調動,盡可能減低改革阻力。

 但考慮到邊疆州的情況(需要以刺史、郡守、縣令官位來拉攏地方豪強),地方行政區劃以及職權三分的改革,要分階段、分地區逐步實行。

 另外,隨著均田製的推行,府兵製也會慢慢向各地推行,於是,舊有的都督區制度,也會改革。

 當然,這是下一階段的改革,飯要一口口吃,吃得太快會噎著。

 這就是李笠“新君登基”後要燒的幾把火,目的是加強中樞對地方的控制,避免地方官大權在握以至於尾大不掉。

 出發點是好的,但可以預見,改革後的機構數量和各項開支,不減反增。

 而且,地方官府行政、司法、軍事一分為三,必然出現三個體系之間的扯皮、推諉等內耗,導致辦事效率下降。

 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誤事。

 但李笠依舊要執行這一改革,因為自晉以來的許多制度,其實已經腐朽,不再符合時代潮流,必須改。

 不改的話,新朝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免費的,其實是最貴的。”李笠說道,將手中厚厚的資料放在案上,“要想有專業的服務,對基層加大控制,必須舍得對應的開支。”

 “地方官,文武雙職,下馬管民,上馬管軍,軍政、民政一把抓,是為了降低行政成本,高效收租賦,更有力的對付地頭蛇。”

 “否則手中沒兵,租賦收不上來,說的話沒人聽,甚至,連小命都難保。”

 “畢竟,許多豪強大戶,動輒千戶聚居,私兵數百上千,隨時都能讓沒有兵的地方官出意外。”

 “而對於收入微薄的朝廷來說,想要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就得投錢糧,然而囊中羞澀,只能怎麽省錢怎麽來。”

 “為了避免軍政、民政一手抓的地方官做大,實行定期輪換,這倒沒錯,奈何,地頭蛇還是壓不住,稅收不上來,清查不了隱戶。”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朝廷有樂安大銅礦,就不會缺錢,檢寺,還有後續的檢籍、檢地,會讓國庫的稅賦大增,所以相對不會缺糧食、布帛。”

 “朝廷完全可以承擔改革後地方官府增加的開支,增加‘樹根’,讓朝廷這棵大樹,在地方扎下的根更多,讓大樹更穩,能吸取更多的養分。”

 “清查隱戶,讓地主們繳稅,他們就沒辦法藏匿太多人口,經濟收入下降,養不起那麽多私兵、部曲,不合作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造反失敗的風險大增。”

 “我們就是要改革這個腐朽的體制,擴大國家的稅收基礎,破除門閥對官場的壟斷,讓越來越多的寒族子弟在體制內找到上升途徑。”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引入大量寒人進入體制,這個體制才會有活力,國家才會有希望。”

 張鋌對李笠所說十分讚同,新朝新政,有許多事要做,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李笠見這位頭髮愈發稀疏,有些心疼,不過,手下不辛苦,就得他辛苦,萬一自己變成禿頂、大肚腩的形象,那...

 所以,你們辛苦了。

 張鋌還有許多事務要忙,帶著資料告退,李笠獨坐,回想方才所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思考起來。

 他從幾個備選年號中,選中“貞元”,當然有原因。

 貞元二字,有純正的意思,另一個意思,來自“貞下起元”這個詞。

 貞下起元,即冬去春來,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環往複,周流不息,典出《易經》卦辭:“乾,元、亨、利、貞”。

 “元、亨、利、貞”這四個字, 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著循環。

 由此,得出“貞下(冬去)起元(春來)”這個詞。

 李笠選貞元為年號,看中的不僅僅是“純正”這個詞義,還有“貞下起元”這個含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循環,就代表著生機勃勃。

 新朝,就要生機勃勃,若墮入南朝換代“換湯不換藥”的死循環,那麽,他做這個皇帝有何意思?

 一轉眼,來到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二十來年,也不知是公元多少年。

 他記憶中,隋朝統一天下的時刻,距離現在,還差多少年呢?

 持續近三百年的亂世,已經慢慢走到“分久必合”的時間點,最後的勝利者若不是他,那麽,他的下場,恐怕不會很好。

 所以,沒有生機的新王朝,是沒有前途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