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121章 繁殖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最新章節!

 上午,鄴城西,昔日的禦苑華林苑內,李笠行走在一個個大池塘邊,視察特色魚——脆鯇的飼養情況。

 幾名宮女跟在李笠身邊,其中,張麗華走在最前面,就在李笠身邊。

 此次皇帝禦駕親征,她主動請纓,侍奉皇帝,雖然還是沒有發生什麽,但跟著軍隊行軍,走完全程,證明了自己很能吃苦。

 現在仗已經打完了,皇帝來華林苑巡視,順便帶她來這裡轉轉,算是散散心,獎勵她的出色表現。

 身著淡黃色衣裙的張麗華,特意散去總角發髻,將一頭秀發盤在腦後,宛若靈蛇,有別樣風情。

 至於身著青色衣裙的另外幾位宮女,自然就是襯托“黃花”的綠葉。

 張麗華跟在皇帝身邊,左顧右盼,看著眼前的“山水”,頗為好奇。

 華林苑內有大型人工景觀湖,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被改造為魚塘。

 又有一部分景觀湖區域,成了馬監草場的地盤,平日裡有大量馬在湖邊喝水,遠遠看去蔚為壯觀。

 華林苑內,圍繞著人工湖以及人工山嶽建起來的亭台樓閣,如今已拆除了接近八成,隻留下那些位置不錯的景觀亭。

 偌大的禦苑,如今的建築物主要是宿舍、庫房以及各地點供人值守的小樓,還有些“涉密”的尋常院落建築。

 所以這裡根本就看不出昔日“仙境”的模樣。

 一行人來到一處魚塘邊,不一會,飼養員從魚塘裡撈起幾條魚,李笠讓張麗華辨認。

 張麗華很快就給出答案:“這是鯇魚。”

 “確定?”李笠問,明顯有言外之意,張麗華聽出來了,卻故作堅持:“這就是鯇魚。”

 李笠點點頭:“也不能說錯,畢竟,脆鯇也是鯇魚。”

 “呀,這是脆鯇?怎麽和尋常鯇魚的樣貌相同?”張麗華驚訝道,當然,這其中帶著些許演技。

 “因為脆鯇也是鯇魚,長得當然相同。”李笠再次強調,看著被放回魚塘的魚,又看看這片規模不小的魚塘群,

 脆鯇是鯇魚,但肉質和尋常鯇魚有所不同。

 其肉若如同尋常鯇魚一樣烹調,煮不爛(相對而言),吃起來很脆,口感很奇怪。

 所以,一開始脆鯇的銷路很差,若不是銷售的時候店家特地強調肉質特點,很多人會認為這魚是變質的。

 但是,搭配特定的烹飪、食用方式,讓脆鯇打開了市場,其中一種吃法,是打火鍋。

 脆鯇的肉煮不爛(相對而言),翻炒的時候也不容易碎,所以是打火鍋、爆炒的不錯食材。

 而且,脆鯇只有李笠名下產業能養出來,稀缺性加上肉質的特殊性,使得脆鯇的價格比起尋常鯇魚要高很多,卻供不應求。

 沒有人知道這脆鯇魚種是從哪裡弄來的,也不可能有人找到脆鯇的天然繁殖之地。

 仿佛就只有皇家產業,才能繁殖這種很特別的鯇魚。

 當然,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具體的秘密:脆鯇之所以會成為脆鯇,全都是吃了某種食物的緣故。

 尋常的鯇魚,在長到大概兩三斤的時候,開始吃這種食物,等到體重翻倍後,其肉質就和尋常鯇魚有了不同,變成了脆鯇。

 所以,脆鯇的養殖,和魚種無關,和養殖環境無關,隻跟某種食物有關。

 不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是不可能繁殖、飼養脆鯇的。

 李笠當然知道,因為脆鯇的出現,是在二十世紀後期,人們意外發現的結果,那種食物為蠶豆。

 這個時代,蠶豆又被人稱為胡豆。

 鯇魚吃蠶豆蛻變成脆鯇,他知道原理大概如下:

 生的蠶豆,帶有一種成分,即“蠶豆病”(溶血病)的致病因子。

 據說人生吃蠶豆後,有一定幾率中招,患上急性溶血病,所以蠶豆最好煮熟了再吃。

 而鯇魚吃蠶豆卻不會感染這種病,因為體內有特殊的生物酶,和蠶豆的致病因子抗衡。

 致病因子溶血,鯇魚體內生物酶“凝血”,長期拉鋸之後,就導致肉質發生異變。

 體現出來的特性就是煮不爛,肉質脆,十分適合切片下火鍋。

 所以,長期食用蠶豆的鯇魚,還是鯇魚,之所以肉質特別,是因為經過了“生物化學反應”。

 這種知識,現代人都不一定懂,更別說“當代人”了。

 李笠看完魚,沿著道路向前走,指著周圍大量波光粼粼的魚塘,對張麗華說:“當年,趙國國君石虎為了修建這禦苑,調集了十余萬勞動力....”

 李笠講起鄴城華林苑的過去,張麗華認真的聽著,但其實注意力不在這上面。

 此次皇帝出征,本來皇后要同行照顧,皇帝不同意,說太辛苦,讓皇后留在開封。

 也不同意貴妃跟著去受苦,而其他妃嬪有了身孕,當然也去不成。

 皇帝無所謂身邊有無“體己人”照顧,但皇后放心不下,於是,張麗華主動請纓,隨軍出征,照顧皇帝起居。

 累是當然累,主要是行軍條件確實艱苦,長途跋涉肯定不舒服,張麗華和幾位隨行的宮女,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當然,她們可以乘車,隨著禦營行軍,不用終日騎馬,也不需要日夜奔襲,並不會身處戰場一線。

 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官軍在桑乾城被突厥大軍圍困之時,不過張麗華可不怕,因為皇帝是不會打敗仗的。

 而她,要抓住機會。

 出征後,交戰之前,皇帝成日裡和將軍們開會,琢磨著如何對付突厥人,沒那心思,所以張麗華不急。

 可打了打勝仗後,班師回朝,皇帝也該放縱一下了,但張麗華還是沒等到機會。

 沒有機會,鯽魚如何能變成金鯽?

 眼見著都到了鄴城,離開封沒多遠了,已經到了適婚年紀的張麗華,愈發焦急起來:什麽事都沒發生,我不就白跑一趟了?

 她好不容易,才有了單獨陪伴陛下的機會,不甘心就這麽浪費。

 雖然張麗華知道自己必然會是皇帝的女人,而且年紀輕,得寵的機會多得是。

 但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幾位妃嬪有孕在身,她有更多機會,得皇帝更多寵愛。

 不然,等那幾位生完了,再次“輕裝上陣”,即便皇帝要了她,她能分到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然而,皇帝的自製力極強,她想過很多辦法“點火”,然而皇帝就是“燒不起來”

 “是金鯽,這裡的金鯽,數量也不少。”李笠忽然說話,打斷了張麗華的思緒,她定睛一看,看見眼前魚塘裡,有不少紅黃色的魚在遊動。

 魚塘水是一片淺綠,許多鯽魚遊在水中,身形不是很明顯。

 但紅黃色的金鯽卻不同,因為顏色鮮豔,很容易就引起人的注意,如同一朵朵搖曳的紅花,在一片碧綠的映襯下顯得分外漂亮。

 “脆鯇在鄴城,供不應求。”李笠說著說著,又說到了生意經。

 “而開魚池養金鯽,也成了大戶人家擺排場的手段,所以金鯽的銷量不錯,養金鯽的人家越來越多。”

 “你看那邊。”李笠指著遠處一個院子,“那裡,是個風水寶地,池中可以孵化魚苗,所以,如今正是時節,孵化的鯇魚苗,銷往河北各地。”

 這段話,有真有假,李笠不可能把秘密說出來,所以托詞“風水寶地”。

 而張麗華看上去很認真在聽,實際上...

 李笠提起魚苗孵化,卻輕輕帶過,目的是點出魚苗買賣如今“錢”途無量,這也是他在河北各地推廣養魚的原因之一。

 雖然魚苗孵化只在夏天進行,但這買賣不開張則已,一開張,可就是日進鬥金。

 然而張麗華卻聽差了,魚苗孵化?繁殖?

 繁殖?

 陛下是在暗示我麽?

 想著想著,隻覺面頰發燙,心跳加速。

 李笠所說繁殖,想得還真就是魚苗繁殖,以及馬監繁殖馬駒。

 他認為華林苑這個好地方,可不能浪費了,於是又說:

 “建都鄴城的歷代帝王,把華林苑建得這麽漂亮,是將其作為私家園林,為自己服務,可現在不同了。”

 “華林苑的一期開發,就是養魚,二期開發,就是種植,種葡萄,釀葡萄酒,對外銷售...”

 “這葡萄酒可有講究,釀造過程中處理不好,釀出的酒喝了會甲醇中毒...”

 張麗華聽著聽著,微咬嘴唇,手也微微握拳,在下決心。

 李笠沉浸在講解的快樂中,注意不到這種細節。

 兩人後邊稍遠的地方,跟著走的幾個宮女,見皇帝單獨對張麗華講解,那叫一個羨慕。

 但也只能羨慕,因為張麗華雖然如其她宮女般要乾活,但畢竟身份不同:她是作為皇帝的女人入宮的。

 只是因為當初年紀未到,才不用侍寢。

 既然沒侍寢,自然就暫時沒名分。

 雖然張麗華要乾活,但不可能乾重活、累活,平日飲食可是獨一份的, 和妃主們看齊,所以身高拔得很快,身材也愈發凹凸有致起來。

 而現在,張麗華已經到了適婚年紀,若在民間,已經可以嫁人了。

 走著走著,她們見張麗華似乎因為聽皇帝的講解,走路沒留意,過一座沒有欄杆的石板橋時,走偏了,距離橋邊越來越近。

 然後一個趔趄,往旁邊水裡倒。

 她們還沒來得喊出聲,卻見皇帝眼疾手快,一把扯住張麗華。

 皇帝身材高大,力氣足,直接把張麗華給扯回來,將其摟在懷中。

 宮女們剛要放心,心瞬間提起來:順勢倒在皇帝懷中的張麗華,很快便被皇帝攔腰抱起。

 皇帝抱著張麗華,大步往前走,而前方拐角,是一處僻靜的拐角,有樹蔭遮擋,是個蔽人視線的地方

 這下,宮女們傻了眼:是該跟上去,還是當沒看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