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111章 蕭3郎
襄陽城北,微風徐徐,城樓處,嶽陽王蕭詧坐在涼傘下,就著明媚陽光,看著手中書卷。

   書中文字如同伶人,將一件件往事重演。

   五十年前,蕭齊永元三年一月,荊州刺史、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稱相國,大赦天下,並以雍州刺史蕭三郎為征東將軍,討伐昏君蕭寶卷。

   蕭三郎隨後傾雍州兵馬而出,乘船順漢水而下。

   二月,蕭三郎軍前鋒攻打漢口要地魯山。

   三月,十三歲的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中興。

   四月,蕭三郎軍自漢口渡江,兵臨南岸郢州州治夏口城外,圍城的同時,接連擊敗下遊援軍。

   七月初,攻克夏口。

   諸將認為,要讓將士在夏口休整一段時間,蕭三郎認為應該一鼓作氣,乘勝直指建康。

   八月,益州軍順流而下,逼近長江峽口,江陵震動,荊州軍拚盡全力將來犯之敵擋在峽口。

   同月,蕭三郎軍抵達江州尋陽,守將開城投降。

   九月初,蕭寶融詔令蕭三郎進京之後,便宜行事,中旬,蕭三郎大軍前鋒抵達建康西南新亭,齊帝蕭寶卷征發建康百姓及東西二冶囚徒守城。

   十月中旬,朱雀航大戰,蕭三郎軍渡秦淮河,東府城守將開城投降,大軍隨後圍攻台城。

   十二月,有內應開台城數門,建康易主,蕭寶卷被廢為東昏侯。

   來年正月,蕭三郎進位相國,封梁國公。

   二月,蕭三郎稱諸王謀反,殺晉熙王蕭寶嵩等三王,鄱陽王蕭寶寅潛逃奔魏,不久,蕭三郎進爵梁王,隨後蕭寶融下詔禪位於梁王。

   於是,蕭三郎受禪稱帝建梁,改元天監。

   五十年後,同樣是雍州刺史,同樣是蕭三郎,相同的一幕,即將重演,此時蕭詧回顧五十年前的往事,給自己鼓勁。

   希望自己能如同祖父當年那樣,從雍州起兵,創立基業。

   也只有這樣,才能扭轉敗局,因為局勢對他十分不利。

   兄長被俘,湘州已失,漢水東面,司州大局已定,司州刺史陳霸先,已派兵往襄陽而來。

   雍州西面,梁州軍沿著漢水東進,即將進入雍州地界。

   與此同時,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已經親自率軍順長江而下,即將抵達長江峽口。

   荊州刺史、邵陵王蕭綸派兵迎戰,不讓益州軍突破峽口,守住江陵西門戶。

   然而下遊湘州,江夏王蕭大款的大軍即將西上。

   事已至此,蕭詧已經無法回頭,再不孤注一擲,就只有流落他鄉、客死異國的結局。

   五十年前,雍州刺史蕭三郎傾巢而出,雍州軍與荊州軍分工協作,西守峽口,東攻建康,最後奠定勝局。

   五十年後,雍州刺史蕭三郎也必須傾巢而出,雍州軍與荊州軍分工協作,西守峽口,東攻建康,最後奠定勝局。

   或許,還能再讓一位鄱陽王,倉皇北逃。

   我能做到麽?

   蕭詧這段時間,一直這麽問自己,五十年前的蕭三郎,手中的籌碼有很多,五十年後的蕭三郎,手中籌碼寥寥無幾。

   但是,已經沒有退路了。

   “大王。”

   侍衛的輕聲呼喚,讓蕭詧收回思緒,看向侍衛。

   侍衛接著說:“大王,人已經到了。”

   “嗯,請他們過來。”

   蕭詧說完,把書卷交給隨從,看向眼前河面。

   大量戰船聚集在岸邊,船上旌旗招展,已經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腳步聲起,數名將領登上城頭,向蕭譽這邊走來。

   他們身著黑色戎服,和周圍身著紅色戎服的梁軍將士形成鮮明對比。

   蕭譽看著這幾名魏軍將領,心中滿是苦澀。

   本來,他只是想借兵掣肘,結果沒想到柳仲禮會敗得這麽慘,安陸會這麽輕易被攻破,所以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

   現在,蕭譽手中沒有多少籌碼可以孤注一擲,所以只能借。

   成王敗寇,只有成為勝利者,所作所為才不會受譴責,當年的蕭三郎若敗了,那就是亂臣賊子。

   如今的蕭三郎若勝了,什麽都不是問題。

   “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蕭詧擠出笑容,對前來助戰的魏軍將領說:“此戰,寡人有破釜沉舟之志,還請諸位將軍,助寡人一臂之力!”

   。。。。。。

   郢州夏口,潘寶正在市集內某邸店驗貨,貨是蜀錦,半年前交付的定金,如今總算是交貨了。

   驗貨事宜,當然由夥計來負責,潘寶和店掌櫃聊起天。

   “武陵王的大軍,浩浩蕩蕩東進,都快要把江面塞滿了,不過就是卡在峽口,一時半會出不來。”

   掌櫃說著自己掌握的消息,他的店經營蜀貨,以及西域胡商運到蜀地的各類奇珍異寶,所以對長江上遊的情況頗為了解。

   潘寶如今可是頗有財力的東主,既為彭均做買賣也給自己賺錢,他做買賣的同時,負責打聽消息,見掌櫃消息靈通,便問起來:

   “你覺得,荊州那邊,能頂多久?”

   “能頂多久?湘州不是平定了麽?官軍西進,東西夾擊,邵陵王又能頂多久?”

   “可是,可是益州軍東進了,萬一被魏國趁虛而入,怎麽辦?”潘寶很關心這個問題,掌櫃笑起來:

   “你沒去過益州,是不知蜀道有多難走,別的不說,就說劍閣,那是成都的東北面門戶,關中的兵馬要入蜀,就得先過劍閣這個門。”

   “然而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官軍守著劍閣,任他千軍萬馬,都沒法過。”

   “更別說要入蜀,就得拿下蜀地門戶、梁州漢中,不然,沒法全力攻打劍閣。”

   “就算魏軍來勢洶洶,擠在狹長的山路也施展不開,打仗打個大半年,官軍早就收復江陵、武陵王回師成都了。”

   潘寶沒去過益州,不過家鄉在江陵,所以很關心朝廷何時平定藩王叛亂,聽得這個家鄉在益州的掌櫃說得頭頭是道,便放了心。

   朝廷平定叛亂,江路再度通暢,他手中有不少暢銷貨,屆時往返鄱陽、江陵,那是日進鬥金的收入。

   驗完貨,交易順利成功,掌櫃問:“潘東主,那鐵針真的不錯,我能加訂一船貨麽?”

   潘寶反問:“加訂一船?你上次進的貨,賣完了?”

   “賣完了,沒幾日就賣完了,這鐵針,可真不錯。”

   掌櫃誇起潘寶最近推銷的鐵針:“好用、耐用,又不貴,雖然薄利,但能多銷,還是不錯的。”

   “那你得等,我一下子沒法變出多一船貨來。”潘寶笑道,又說了一會,和夥計帶著滿滿三車蜀錦離開。

   走到街口,卻是分道揚鑣:夥計們要把蜀錦運到自家邸店入庫,待來日轉運鄱陽,而潘寶要出城,到別院去,和外室共度良宵。

   潘寶是江陵人,自幼隨長輩在鄱陽生活,跟著‘大鯰彭’發了財,如今也是有模有樣了,鄱陽大宅有正室,夏口別院,自然就有外室。

   潘寶騎著驢,哼著小曲,想著外室那迷人的身形,不由得心馳神往,隨從們見了,知道郎主心情好,也不打擾。

   出了西門,潘寶看著北邊江景,頗為感慨:“等到朝廷平定雍、荊,我帶你們去成都,聽說成都城裡,也有西域胡姬!”

   隨從聞言來了精神:“郎主,成都如何會有胡姬?又不是建康,有大海船運來胡姬。”

   潘寶笑道:“益州和西域,可是通商道的,中間經過什麽吐魚、吐魚...嗨,反正,成都也有不少胡商,我聽說,武陵王府名下,幫忙打點產業的大掌櫃,就有胡商。”

   “那往後,郎主可得帶我等去見識見識。”

   說到女人,男人們總是興致勃勃,潘寶看著江景,又遠眺北岸,歎道:“那嶽陽王也是個縮頭龜,但凡有些膽色,也該賭一把,集中舟師從漢口衝出來。”

   “郎主,漢口魯山有官軍把守,上游水軍如何衝得出來喲,除非不管後路。”

   “也是,哈哈,反正早晚都要完蛋,我覺得,他還不如賭一把,倒還痛快些。”

   潘寶議論了一陣,繼續往前走,卻見前方官道上塵土飛揚,似乎有大量騎兵往這邊過來。

   夏口是郢州州治,位於長江南岸,郢州西面,和湘州接壤,潘寶覺得這可能是湘州那邊過來的官軍騎兵。

   但即便如此,軍人可不是好打交道的,潘寶趕緊下了驢,和隨從一起到路邊避讓。

   不一會,騎兵疾馳而過,隊伍很長,潘寶看著看著,覺得有些不對:這些騎兵胯下戰馬,大多身材魁梧。

   官軍的戰馬,當然也有駿馬,但潘寶見過更多的是歪瓜裂棗,眼前經過的騎兵,大概有三四百騎,還多有備馬,基本上都是高頭大馬。

   也不知,是哪個財大氣粗的將領,舍得給部下配這麽多好馬?

   潘寶想了想,覺得自己沒必要多事,騎上驢,繼續趕路。

   “郎主,怎麽官軍裡,有胡人的?”一名隨從忽然問, 潘寶覺得莫名其妙:“胡人,什麽胡人?”

   “方才過去的官軍,我瞥見有人深目高鼻,那不是胡人的樣貌麽。”

   “亂講話,人家可能是長得醜了些,怎麽能說是胡人?”

   “不是長得醜,是真的高目深鼻。”

   “行了行了,是又如何。”潘寶不以為然,“常有北來武將投效朝廷,也許,是人家帶來的部曲呢?大驚小怪的,日後見了胡姬,莫不是會嚇得發軟?”

   眾人一聽,哄然大笑,繼續向前走。

   然而沒過多久,夏口城方向似乎熱鬧起來,仿佛有許多人在呼喊,不一會,還響起號角聲。

   “大概是前方捷報,引得滿城歡呼吧。”潘寶想了想,想到一個可能,於是滿懷期盼:“莫非官軍收復江陵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