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棟梁》第112章 怎麽會這樣?
長沙,公廨,尋陽王蕭大款與各地賢達相聚一堂,把酒言歡,湘州平定後,他要率軍西進,攻打江陵,所以不希望離開後,湘州又出亂子。

   那麽,對於各地豪強大戶,要適當安撫,並且恩威並用。

   恩,就是委任官職,讓這些地頭蛇的子弟,出任郡縣佐官;

   威,就是在城門懸掛一大排人頭,讓進城的地頭蛇們知道,敢和朝廷作對,下場會有多慘。

   蕭大款在手中握著河東王的情況下,平定湘州,居然用了將近半年時間,這讓他頗為鬱悶。

   巴陵,倒是沒費什麽力氣就拿下了,而且是兵不血刃,守將見河東王就在城外,就沒抵抗。

   然而,抵抗得最激烈、時間最長的,居然是長沙城,守將大概是期望荊州軍會入湘,不顧河東王就在城外,就是不投降,硬是耗了三個多月。

   官軍久攻不下,最後靠內應開了城門,才收復長沙。

   負隅頑抗的人,首級就懸在城門上,以儆效尤,至於其他臨陣倒戈的將領、官員,是不是真心棄暗投明,蕭大款沒多少時間琢磨。

   但只要接下來,官軍收復江陵,就能斷了許多人首鼠兩端的念想。

   酒過半巡,蕭大款並未“不勝酒力”,正要繼續,卻有佐官近前,在耳邊低語數聲。

   蕭大款起身更衣,轉到後堂,王僧辯等主要將領已經等著了。

   他見王僧辯一臉凝重,便問出了何事,隨後,得了一個壞消息:郢州夏口,被敵軍攻破。

   “夏口失守?”蕭大款不敢相信這個消息,還以為自己喝多了,腦子發懵,王僧辯便讓前來報信的使者,詳細說明一下。

   不久前,很正常的一日,夏口城一切如常,忽然有數百騎兵自西而來,當時守軍並未在意,以為是湘州這邊調動騎兵東進。

   畢竟,巴陵在官軍手中,上遊荊州軍不可能越過巴陵,接近夏口。

   而漢水上遊的雍州軍,也無法突破漢口要地魯山,渡江而來。

   當然,不排除有小股敵軍在北岸偷偷渡江南下,但是,哪來這麽多騎兵?

   結果,還真是敵軍。

   這數百敵軍入了城,徑直往公廨而去,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及許多將佐猝不及防,被對方俘虜。

   隨後,夏口亂成一團,有將領組織部下反擊,又有將領臨陣倒戈,投敵。

   沒過多久,漢水上遊大量船隻順流而下,不管沿岸駐軍攔截,直奔漢口。

   漢口為漢水入江口,水寬不過一裡,兩岸守軍不停向河中船隊射箭,甚至沉船以阻塞航道,但船隊不顧傷亡,徑直入江,往南岸夏口而來。

   因為夏口亂成一團,駐泊城外的水軍將士無心戀戰,四散奔逃,於是,敵船靠泊岸邊,率軍而來的,就是嶽陽王蕭詧,入了城,招降納叛。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蕭大款還是不敢相信這個消息,但不管信不信,夏口確實失守了。

   本來應該嚴陣以待、提防漢水方向的郢州軍,就這麽輕而易舉被擊敗了。

   “大王,敵軍兵馬,有數萬之多,因為南平王忽然被囚,諸將各自為戰,根本就、就沒法抵抗...”

   使者面色焦慮的說著,蕭大款隻覺後背發涼:夏口失守,意味著嶽陽王已經孤注一擲,接下來,他就被邵陵王和嶽陽王東西夾擊。

   王僧辯讓使者退下,面色凝重的對蕭大款說:“大王,嶽陽王敢如此鋌而走險,恐怕,已經投靠魏國。”

   “王公的意思?”

   “大王,逆賊是狗急跳牆,但能夠奇襲夏口得手,必然是全力出擊,卻不怕襄陽被人趁虛而入,敢這麽做,必然有所依仗。”

   “所以下官以為,逆賊可能有魏軍助陣,才能偷襲夏口,這偷城的數百騎兵,可能是繞行荊州地界,抵達北岸,偷偷過江。”

   “甚至,襄陽也有魏軍駐守,所以逆賊無後顧之憂,敢傾巢而出,又有魏軍助戰,才能偷襲夏口得手。”

   不是王僧辯看不起官軍的實力,實在是許多官軍的表現很差。

   先前,朝廷對付侯景兵拚湊起來的叛軍都很吃力,那麽,夏口守軍大意之下被參戰的魏軍精銳偷襲,一觸即潰也不足為奇。

   當然,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如此之不中用,也讓王僧辯覺得難以置信:只是守而已,你都守不好!簡直是飯桶!

   “那,我軍必須立刻東進!不然,他順流而下攻打尋陽...”蕭大款急起來,“甚至,直接順利而下,襲擊建康,那可如何是好!”

   王僧辯勸說:“大王所言甚是,然而我軍不可貿然出擊。”

   他和幾個將領得知這一壞消息後,商議過對策,現在見蕭大款急著回援,不得不提醒:

   “大王,若逆賊果真要奇襲建康,此時恐怕將至江州,我軍如今即便立刻啟程,也趕不及了。”

   “江州軍應該能將其擋住,我軍若急著出擊,萬一半路遇伏...大王,逆賊未必是要立刻襲擊建康,也可能先伏擊我軍,再與荊州合兵。”

   “逆賊既然敢孤注一擲,恐怕,荊州那邊接下來也會有動作,所以下官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刻屯兵巴陵,提防上遊來犯之敵。”

   “那萬一,江州軍攔截不及怎麽辦?”蕭大款一臉焦急,“一旦逆賊直接順流而下,不管不顧直撲建康,沿途官軍,根本就來不及攔截啊!”

   王僧辯就怕蕭大款這種經不得事的貴胄亂來,趕緊勸:“大王放心,逆賊若直撲建康,必為取死之道,台城諸門一關,他們又能如何?”

   “屆時周圍官軍聚來,逆賊進退不得,必然敗亡,可若是我軍輕易東進,一旦中伏,湘州得而複失,逆賊合兵一處再大舉東進,那就不妙了。”

   “況且,江州尋陽、湓城乃江防要地,逆賊想要突破,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蕭大款漸漸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王僧辯所說,覺得確實有道理。

   就算蕭詧帶兵乘船直撲建康又如何?

   夏口失守的消息都傳到了長沙,那麽肯定已經傳到建康,即便父親來不及調集各地兵馬進京勤王,但建康本身就有駐軍。

   實在不行,把台城各門一關,足以撐上數月,當初侯逆圍攻台城數月都攻不破,蕭詧又如何能攻破?

   蕭詧若順流而下直撲建康,沿途城池並未拿下,到了建康,頓兵於堅城之下,後無援兵及退路,一旦勤王兵馬聚集,軍心必然大亂。

   那麽,如果對方打的主意是引魏兵助戰,全取長江中遊各地,然後形同割據,反倒是不錯的選擇。

   蕭大款覺得一旦荊、湘、襄、郢、江州被邵陵王、嶽陽王叔侄握在手中,屆時朝廷可能都奈何不得。

   那麽,他如今手中的數萬兵馬就是關鍵,只要守住巴陵,卡住荊州軍東進的道路,便能與八叔武陵王東西夾擊江陵。

   又隨時可以東進、收復夏口,如此,不會讓局勢惡化。

   二兄蕭大心在江州,手中也有精兵悍將,只要擋住蕭詧東進步伐,不需要太長時間,父親就能從容調兵,將其殲滅。

   蕭大款想清楚了,立刻下令:“明日,調兵前往巴陵,一定要守住江路,不讓逆賊陰謀得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