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28章 未來
齊國大軍灰飛煙滅,勝負已分,神經高度緊繃了一個多月的李笠,放松之後,當晚酣然入睡。

 這幾年來,他立下赫赫戰功,與梁國開國以來諸位名將相比,不敢說位居第一,至少也名列前茅。

 若真要和諸位‘前輩’比一比,他的軍功,倒是有些‘水分’。

 有‘韋虎’之稱的韋睿,在正面戰場上把實力強勁的魏軍直接打崩,軍功硬得不行,可不是他這樣,靠水攻‘陰’人。

 有‘白袍將軍’之稱的陳慶之,率七千兵護送魏國宗室入洛陽,沿途勢如破竹,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這軍功也很硬,哪怕當時魏國因為內亂等原因,讓陳慶之有機可乘,但白袍將軍的戰功也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而李笠,靠的是大多是‘水攻’,且並未獨當一面,以遊戲術語來說,他更像是‘最強輔助’,而不是‘最強輸出’。

 所以和前輩名將們比起來,終究是有些底氣不足,軍功的‘水分’多了些。

 不過,李笠也有一些底氣,因為他今年才二十五歲,未來大有可為。

 但也正是因為他才二十五歲,所以,發展空間恐怕已經所剩無幾。

 於是李笠做起光怪陸離的夢。

 他這把鋒利的寶劍,被當做梁國的‘鎮國之寶’,用高官厚祿供起來,從此以後長居建康,除非國有危難,否則不輕易出鞘。

 在宮廷宴會中,在賓客如雲中,在數十侍妾的鮮花叢中流連婉轉,了卻此生。

 一如大梁開國勳臣韋睿、曹景宗那樣,功成名就,得以善終。

 然而這兩位一個出身京兆韋氏,好歹是士族,一個出身沔北豪強,是大族子弟,李笠想學,未必學得來。

 很快,又有一夢。

 他憑借赫赫戰功,得皇帝重用、信任,為國棟梁。

 出則為帥,征戰四方或鎮守要地,軍中人脈深厚;入則為相,經營數十載,門生故吏遍天下。

 自晉以來,皇位交接之際,流行先帝給新君置顧命大臣。

 於是,老皇帝駕鶴西去,臨終前以他為顧命大臣之一,榮耀至極。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穩住局勢後,開始對顧命大臣們下手。

 譬如,張鋌說過的劉宋大將沈慶之,身為顧命大臣,卻屢屢犯顏直諫,不聽新君的話,不識時務。

 就算戰功卓著又如何,長期閉門謝客自汙又如何,皇帝一樣要乾掉他。

 不聽話會倒霉,聽話總可以吧?

 聽話,就得當新君手中的刀,為新君馬前卒,將其他顧命大臣乾掉。

 卻依舊躲不過新君猜忌、過河拆橋,因為‘意圖謀反’,他全家完蛋。

 浴血奮戰掙回來的榮華富貴,為新君鷹犬,卻落得全家上下共赴黃泉的結局。

 譬如,張鋌所說,被齊武帝蕭賾猜忌後乾掉的顧命大臣張敬兒,這位可是寒人武將出身。

 或者,顧命大臣聯合起來和新君鬥,行廢立之事,但新的新君,一樣要對付他們這些顧命大臣,於是...

 譬如,張鋌所說,宋武帝劉裕留給兒子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三,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行廢立,然後被新君乾掉。

 剩下一個‘幡然悔悟’的檀道濟,熬了許多年,還是沒逃過那一刀。

 受皇帝重用、信任,就有幾率變成顧命大臣,然後全家不得好死,既然這麽危險,不如遠離中樞。

 長期坐鎮要地,一輩子就在外,不參合京城的權力鬥爭。

 於是李笠做了第三夢。

 他夢到自己在外當了幾十年的刺史,確實避開了京城的權力鬥爭,但既然不承擔風險,自然就沒有收益。

 他在高層沒有人脈,等到自己撒手人寰,兒子們沒了庇護,在官場苦苦掙扎,泯然眾人。

 甚至被人當做墊腳石,想踩就踩,想殺就殺。

 這樣的人生,晉時有人經歷過,按張鋌所說,此人也是鄱陽人,也是魚梁吏出身。

 但此人一輩子被排斥在京城權力中樞之外,顧命大臣想當都沒得當。

 生時位高權重,臨死,拜托朝中大臣照顧自己兒子們,結果死後,這受托之人殺起他兒子毫不猶豫。

 這位當過魚梁吏的鄱陽人是誰呢?東晉名臣陶侃,名士陶淵明的祖輩。

 太靠近權力中心,很危險;遠離權力中樞,又容易變成人見人踩的踏腳石,那怎麽辦?

 李笠再做一夢。

 夢到自己得皇帝信任,加以重用,後來皇帝駕鶴西去,新君即位,他不是顧命大臣,行事低調,避開了新君的清算。

 依舊得新君任用,也沒招惹什麽政敵,一直低調做官,熬到花甲之年。

 結果二代君主去世,少帝即位,他成了顧命大臣。

 繼續低調做官,和少帝關系不錯,未曾料藩王奪位,開始清洗先帝一脈。

 他作為軍功赫赫的先帝重臣,即便無心反擊,也會被篡位者認做威脅。

 於是他被調虎離山,到外地當刺史,兒子、家眷全都留在京城為質。

 一番準備後,篡位者開始動手,他的兒子們先是被軟禁,然後全部被殺,白發蒼蒼的他悲憤不已,率軍奮力一搏,卻敗於無名之輩手下。

 這種經歷很慘,和張鋌所說蕭齊大將王敬則的下場差不多。

 王敬則是齊高帝蕭道成的勳臣,又得齊武帝蕭賾重用,成了齊武帝留給兒子的顧命大臣,卻因為齊武帝堂弟蕭鸞奪位,還是躲不掉清算。

 一夢又一夢,除了第一夢,其他夢都預示著一個個讓人不安的未來,李笠輾轉反側,滿頭大汗,也不知是熱的,還是因為焦慮。

 不過他覺得,這都是因為張鋌舉例不當所致,於是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睡著睡著,又做一夢。

 夢中,他以軍功得皇帝賞識,官運亨通,也沒卷入權力鬥爭,遠離皇子、藩王,不參合皇家內鬥破事。

 忽有一日,外任郡守的梁森因為隨大軍出征時失期,觸犯軍法,被主帥、某富貴宗室拿下。

 有司核準,須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失期有罪,但罪不至死,他為保發小性命,向宰執們求情:“梁森為國效命,馳騁沙場多年,立功無數,是好男兒。”

 對方的回答,充滿嘲笑:“累世二千石之家子弟,才是好男兒。”

 發小戎馬一生,落得如此結局,他心中悲憤,卻無可奈何。

 因為他們出身微寒,在官場上沒有人脈,一旦出事,動輒被人排擠、打壓,更不要說有人施以援手。

 又過幾年,某日,忽然有官員告狀,說他家中“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求將他調出京城以便保全聲譽。

 皇帝一開始覺得此事荒唐,奈何輿論洶洶,於是讓他先出去避避風頭。

 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職務不停流轉,卻一直在外兜圈。

 最後,他在一個偏遠小州任上,鬱鬱而終。

 向來厭惡、排擠寒人武將出身官員的官場,終於把鄱陽冒出來的幾個寒酸之人清理乾淨,這幾個有礙觀瞻的‘瘤子’不見了,大梁官場體面又光鮮。

 一切,就如同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那樣,再正常不過。

 李笠睜開眼睛,發現外面天光大作,竹枕已經被汗水打濕。

 這就是沒有女人‘救火’的結果,精力無處發泄,就免不了東想西想。

 李笠起身,坐在床邊回神,想到了黃姈。

 黃姈是正室,獨自在建康養育兒女,和他長期分居,如同守活寡,所以,他不能做渣男。

 趙孟娘是側室,獨自在鄱陽養育兒女、打點產業,又服侍姑婆(婆婆),所以,他行事得體面些。

 之前突襲清河王高嶽時,俘獲的薛氏姊妹,李笠已經派人送去建康,讓黃姈處置。

 薛氏姊妹接下來是隻做個歌舞伎,平日裡唱歌彈琴給主母解悶,還是作為侍妾,跟在主人身邊‘負距離’服侍,由黃姈來定。

 而他要做的,是帶著小夥伴們乘風破浪,披荊斬棘。

 靠團隊的力量,乘風破浪。

 官場排斥微寒武人出身官員,由來已久,但不要緊,他們抱團取暖,要做到誰也不敢隨便欺負他們。

 李笠推開門,看著外面白雲蔽日的天空,又看看化作水鄉的彭城街道,躊躇滿志。

 徐州為四戰之地,不投入極大的資源,彭城很難守住。

 梁國現在若要守彭城, 如同和齊國戰略決戰,雖然不是不能搏一把,卻不值得。

 這對於朝廷來說,確實不值得,但對於李笠來說並不是。

 之前,他以大局為重,所以,彭城不能輕易攻破,就算攻下了,也不該守。

 現在,他以小團體利益為重,卻可以搏一把。

 彭城既然拿下來,己方又再次擊敗齊國援軍,擊殺齊國‘首席大將’,那麽,一個風險極大但收益極高的機會出現了。

 鄱陽是李笠的根基,他當然不能放棄,樂安銅礦當然要開采,所以鄱陽根基不能丟。

 可當這個機會出現後,他覺得自己不能做一個守戶之犬。

 年紀輕輕卻立下顯赫軍功的李三郎,不該早早就長留京城,被高官厚祿養起來,他的路要走哪條,自己來選。

 選一條最合適自己以及同伴們的路,走向光明的未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