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棟梁》第29章 當機立斷
又過一日,下午,彭城城頭帳內,李笠和梁森、武祥,以及連襟彭均、妻兄黃?開小會,談一些事情。

 他們此次隨軍出征,屢立戰功,少不了封官,然後呢?各奔東西?

 “我才二十...二十五歲,就已有了如此軍功,在這麽下去,可如何得了?”

 李笠緩緩說著,一臉嚴肅:“所以,若無意外,接下來,我可能很難有機會帶兵出征。”

 “留京則為京官,外放就任刺史,來回流轉,高官厚祿供著。”

 “我的仕途,大概就是如此,其實真的不錯,是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你們呢?”

 “無非是在郡守、戍主、小州刺史、州府和軍府僚佐、王侯府僚佐之間兜兜轉轉。”

 “若有機會戰功,就慢慢升爵位,大概到縣公爵位,一輩子就這麽過去了。”

 李笠說得沒錯,梁森等人點頭,他繼續說:“前提是能立軍功,否則免談,而我們的立身之本是軍功,沒有軍功,就如同無源之水,遲早會乾涸。”

 “所以,要爭取守彭城,如此一來,我們繼續有仗打,而陛下,又不能不讓我來帶頭守彭城。”

 “我已上表,向陛下分析形勢,願為朝廷守彭城,為淮南各地休養生息爭取時間,爭取穩住淮北收復的州郡,保淮南長治久安。”

 “雖然我沒有說,可若陛下意動,應該會任命我為徐州刺史,治彭城,百余年來,徐州刺史可是獨當一面的職務。”

 “只要能把敵軍擋在淮水以北,哪怕只是數年,這數年淮南安穩,對於恢復國力也是很重要的,想來陛下不會錯失這一良機。”

 “雖然這個徐州刺史連像樣的地盤都沒有,但是,有了這官職,我們就能在徐州便宜行事了。”

 “我可以名正言順任用你們為僚佐,然後用板授官,拉攏各地豪強,招募新兵、練兵,厲兵秣馬,有所作為。”

 說到這裡,李笠笑起來:“前提是擋住齊國的反撲,但這很難,風險極大。”

 “齊國接連折了兩支援軍,還折了不少將領,包括兩名重臣,齊帝怕不是要禦駕親征,點起十余萬兵馬來攻。”

 “屆時我們身陷重圍,一個不留神,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你們怕不怕?”

 梁森等人幾個笑著搖搖頭,李笠繼續說:

 “但我有些把握能守住,需要你們幫忙,一旦抗住了,那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能把徐州刺史這個官職,運用得更好,讓我們這個團隊,成為鎮守徐州的最佳團隊。”

 李笠一直在強調‘團隊’,意思很簡單,他要繼續帶著小夥伴們‘刷戰功’,累積資歷。

 守住了彭城,就能以彭城為基地,向四周擴張,可以堂堂正正的募兵、練兵,增強自己團隊的軍事實力。

 徐州地勢平坦,對手不缺騎兵,應付起來十分困難且危險,但這也是極好的磨刀石。

 只有不斷地打仗,打勝仗,才能把新兵變成技藝精湛、心志堅定的老兵。

 只有不斷地打仗,打勝仗,並加以總結,一個資質尋常的將領,才有機會蛻變成用兵如神的名將。

 李笠覺得,自己和夥伴都沒有名將的天賦,那麽,就要如同練習射箭一樣,不斷地練,在戰爭中學習,把自己磨練成名將。

 如果他們能扛過狂風暴雨,那麽成長起來的團隊,可就是脫胎換骨了。

 這個規劃,在攻彭城之前,李笠就已經和同伴們打過招呼,所以此刻說起來,梁森等人並不驚訝。

 他們就等著這個機會。

 “我們都見識過騎兵的威力,不是麽?奈何,之前馬不多,戰場也不合適。”李笠說著說著,笑起來。

 “此次用大水淹了齊軍,他們的騎兵,果然被困住,梁郎和彭郎,可是滿載而歸呀。”

 梁森和彭均聞言笑起來,李笠說得沒錯,此戰他們的收獲之一,就是俘虜了不少騎兵以及戰馬。

 前前後後的俘獲使得李笠和夥伴們的實力大漲,他們五人各自部曲中,已配備有數百到上千匹戰馬。

 加起來的戰馬,總數近五千匹,若按一人雙馬的標準,他們自己能湊出兩千余騎兵,實行大范圍迂回、包抄作戰。

 當然,這些騎兵的戰鬥力還有待磨練,目前只能說是合格,比起魏、齊兩國的精銳騎兵,能力差距還是蠻大的。

 李笠又說:“我們若能守彭城,那麽不會缺仗打,打仗免不了傷亡,但練兵的效果也很強,當然,前提是我們能打勝仗。”

 “守得住彭城地區,我們就有了本錢做更大的‘項目’,若守不住,萬事皆休。”

 他就是覺得風險和機遇並存,才當機立斷,上表請求守彭城。

 未來是做獨當一面的方鎮大將,還是墳頭草高數尺,就看著這次冒險成功與否。

 。。。。。。

 建康,皇宮,皇帝蕭綱正在休息,他接連幾日向文武百官講《老子》,精力消耗頗大。

 時局轉危為安,但又有危機再來,讓蕭綱即是高興,又是擔心,哪裡能放松身心。

 沔北地區烽煙不斷,坐鎮沔北的王僧辯,西拒魏軍,東擋齊軍,苦苦支撐之下,倒是勉強維持住局面。

 而司州刺史陳霸先,兵出義陽三關,佯攻淮西,迫使齊軍分兵,沔北才得以東西兼顧。

 西面戰事膠著,東面戰事則捷報頻傳,官軍不僅收復淮北失地,還攻下彭城,連續兩次擊敗齊國援軍。

 俘虜、擊殺齊國重臣,戰果之驚人,讓蕭綱大喜過望。

 他的兒子、南海王蕭大臨掛帥出征,收復淮北失地,雖然實際打仗靠的是諸將,但作為全軍主帥,蕭大臨的功勞是少不了的。

 收復淮北失地,蕭大臨的聲望與日俱增,總算是可以和江夏王蕭大款一較高下,如此一來,蕭綱算是放了心。

 他對皇太子蕭大器沒有什麽不滿,也不是覺得蕭大款哪裡不好,但帝王之家,父子、兄弟之間,關系總是會微妙些。

 用皇子掣肘皇太子,再讓皇子之間相互掣肘,共擔大任,此為帝王之術,蕭綱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布局,自然高興。

 而作為父親,他當然希望兒子們個個成才。

 現在,蕭大款、蕭大臨能有如此成就,將來,必然能夠為兄長所用,出外可鎮守要地,在內,能為新君左臂右膀。

 如此,蕭綱就放心了。

 而兩個兒子能有如此成就,不僅是麾下將士用命,也和一個人脫不開乾系。

 那就是被蕭綱賜字“維楨”的李笠。

 蕭綱給李笠賜字“維楨”,含義是希望李笠成為國家棟梁,而李笠的表現,也有力地回應了他的期望。

 李笠在鄱陽內史任上,政績卓越,為朝廷開源、增收,很不錯;

 率軍出征,所向披靡,戰功卓越,助朝廷收復江陵、襄陽、沔北,如今又收復淮北,破彭城,連敗齊軍。

 最讓蕭綱驚喜的是,李笠出謀劃策,鄱陽世子率領諸將集中騎兵奇襲,俘虜了齊國宗室重臣、清河王高嶽。

 隨後,李笠又以水攻,擊敗第二支齊國援軍,並擊殺其主帥、齊國第一貴胄段韶。

 可以說,李笠的出色表現,狠狠給齊國打了兩個耳光,對於大梁天子蕭綱而言,可謂揚眉吐氣。

 所以,對於李笠的獎賞不能少。

 他覺得,雖然經歷了太清年的戰亂,朝廷顏面大失,但隨後湧現出來的忠臣良將,卻是因禍得福。

 正如《道德經》所雲:國家昏亂,有忠臣。

 無論仕宦多年的王僧辯、陳霸先等官員將領,還是年輕有為的李笠,都是太清之亂後湧現出來的國之忠臣、良將,這讓蕭綱大感欣慰。

 王僧辯、陳霸先,和蕭綱年紀相近,而李笠才二十五歲,和皇太子蕭大器年紀相近。

 所以,蕭綱想把李笠留給兒子,現在,先重用王僧辯、陳霸先擔當大任,對於李笠,要適當磨煉,不能過快提拔。

 等兒子將來即位,李笠就能擔當重任。

 基於這個考慮,蕭綱對屢立功勞的李笠其實有所壓製。

 不然他還未去世,李笠就已經高官厚祿,將來兒子即位,拿什麽恩賞,讓李笠感激涕零?

 所以,蕭綱打算將李笠調回京城,任禁衛將軍,過得幾年,外放做大州刺史,再歷練歷練,積累資歷,盡量少帶兵打仗。

 獨當一面的重擔,就由王僧辯、陳霸先這樣的中年人來挑。

 如此一來,等兒子即位了,再給積累了履歷的李笠以重任,施以恩惠,這樣才是用人之道。

 然而,李笠最近的請求,讓蕭綱覺得有些難辦。

 官軍攻下彭城,齊國大舉反撲就在眼前,那麽,彭城守是不守?

 之前,李笠就極力主張不輕易攻彭城,避免刺激齊國。

 後來形勢有變,李笠主張攻彭城,吸引齊國援軍主力來徐州,而不是攻入沔北。

 現在,被吸引到徐州的齊國援軍完蛋了,主帥兵敗身亡,齊國震動,極有可能派大軍南下。

 李笠又主張守彭城,連同其他淮北州郡一起,構成淮北防線,把齊軍擋在淮水以北。

 然而,徐州為四戰之地,想要守住談何容易,朝廷要保住彭城,就得在淮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齊軍對耗。

 之所以說是對耗而不是決戰,是因為沒人有把握在野戰中擊敗齊軍。

 所以哪怕是表現一直不錯的李笠,也沒有誇口,說能助官軍野戰取勝。

 卻不能放棄收復的淮北州郡,就只能靠對耗,若只是守下邳、宿豫,朝廷勉強耗得起。

 若多了彭城要守,恐怕撐不住。

 而且蕭綱不想讓李笠冒這麽大的風險,李笠自告奮勇守彭城,一但兵敗,必然凶多吉少,他還想把李笠留給兒子任用,所以,下不了決心。

 但李笠現在幾乎是拍著胸膛說,能守彭城一段時間,熬到官軍把齊軍耗得撐不住,撤軍。

 蕭綱知道李笠擅攻城,想來,也必然善守城,所以不會說大話。

 之前,東西魏爭奪潁川,西魏軍守潁川孤城,被十余萬東魏軍圍攻,守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硬是撐了一年。

 現在,的李笠說只要官軍在淮北和齊軍對峙,自己便能守彭城一年以上,想來是有把握,才敢這麽說。

 而齊國,接連損兵折將之後,再把主力放在淮北和梁國耗一年,其宿敵魏國,不可能什麽也不做。

 所以,這個冒險極有可能成功。

 一旦成功,將來以彭城為起點,往東可圖青、齊之地,往西可攻懸瓠等河南要地,一旦齊國有變,官軍北伐、全據河南,不是不可能。

 蕭綱當然也想有所作為,對此不由得意動。

 李笠認為,反正齊國大軍必然來攻,多一個彭城也是守,少一個彭城也是守。

 李笠擊殺了齊國貴胄段韶,若齊軍得知李笠守彭城,必然集中兵力攻彭城,如此一來,其他淮北州郡面對的敵人便會少很多。

 以彭城來消耗齊軍士氣,對方攻勢為之一凝,想來守住淮北各州郡的可能,就要大增。

 當然,被齊軍圍攻的彭城會很危險,想來也只有‘技高人膽大’的李笠,才敢守。

 若李笠真的硬抗一年以上,而其他淮北州郡也扛住齊軍進攻, 齊軍也只能撤軍,因為魏國一旦趁火打劫,那可不妙。

 只要熬過這一戰,對於梁國來說,控制了彭城,接下來便能以彭城為樞要,構建更完善的淮北防線。

 如此一來,就如同搭起屋頂,擋住北面的大雨,護得淮南周全,淮南安全了,建康更加安全。

 而李笠,就是撐起屋頂的棟梁,除他之外,還有誰,有信心守彭城,熬到齊軍撤退?

 想到這裡,蕭綱有了主意。

 李笠此次立下不少大功,是必須要重賞的,否則只會讓功臣們大失所望。

 而李笠要守彭城,將來要有所作為,這等於獨當一面,需要有相應的官職和權力,能夠放開手腳大乾一場。

 按照判斷,齊國若派兵大舉南下,大概就在秋冬之間,所以留給蕭綱做決定的時間,不多了。

 事不宜遲,得當機立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