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43章 勝算
府邸一隅,巷道,身著白色裲襠的見習侍衛們聚在入口,因為人數較多,所以頗為顯眼。

 剛和張鋌議完事的李笠,偶然路過,見狀便踱了過去。

 問了以後得知,見習侍衛們正接受訓練,訓練科目為“狹窄空間兵擊”,府邸侍衛總管韓熙親自教學。

 見習侍衛們本身就有兵擊基礎,對於長兵(矛、棍)、短兵(短棒、刀)以及弓箭都有合格的。

 但是,作為侍衛,主要職責是“要人保護”,以及看家護院,可能的作戰環境,就是巷道、室內等狹窄空間,需要進行專項強化訓練。

 類似於軍中的“巷戰特訓”。

 李笠給見習侍衛們鼓了鼓勁,離開,不過走了幾步,又默默踱回來。

 巷口的兵器架前,一名見習侍衛看著各種長短兵,再看看狹窄的巷道,毫不猶豫選了刀(訓練木刀)。

 這是當然的,其他見習侍衛都默默點頭。

 李笠見狀看向韓熙,見韓熙拿起根一丈長的棍子,不由得為那見習侍衛感到惋惜:哎喲,可憐的娃兒啊...

 “為何選短刀?說來聽聽。”韓熙眯著眼,看著這個名為王六郎的小子。

 王六郎是淮陰人,出身貧苦家庭,有姓無名,按著慣例,以家中排行“六郎”為名,聽總管發問,趕緊回答:“狹窄地形,短兵遊刃有余。”

 “而長兵施展起來諸多限制,所以短兵勝算較高。”

 “道理是這個道理。”韓熙點點頭,示意教學開始。

 兩人都穿戴著護具,相繼走入巷道,相距十步,各自擺開架勢,待得旁邊教頭吹響哨子,兵擊開始。

 王六郎手持短刀,向韓熙逼近,心中暗暗提防,可不知何故,一種壓迫感油然而生。

 這壓迫感讓他覺得有些不自在,但感覺不是來自對面的持棍總管,而是來自左右牆壁。

 韓熙持棍猛地一刺,王六郎想躲,念頭剛起,右膝就被被韓熙的長棍擊中,隨即單膝跪地。

 韓熙用的棍子,雖然沒有尖頭,但力道也很猛,若王六郎沒戴著護膝,膝蓋骨怕是就要被擊碎了。

 “再來,膝蓋是常見的刺擊點,仔細些。”

 韓熙說道,王六郎鬥志昂揚,繼續進攻。

 結果一次次落敗,只有招架的份,連韓熙的身都近不了。

 見習侍衛們目睹了王六郎的慘敗,卻摸不著頭腦:總管好像沒怎麽使出全力啊?

 李笠知道原因,不過沒吭聲。

 韓熙見王六郎的鬥志已經被擊碎,收棍,問:“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麽?”

 王六郎搖搖頭。

 他真的不明白,因為總管明顯沒有使出全力,手中長棍的招數也就刺、戳、挑、撥,直來直去。

 韓熙看著王六郎,又看看見習侍衛們,說:“初練長兵的人,或許都聽說過一個口訣,矛扎一條線,棍掃一大片。”

 “所以會有一種錯覺,認為棍子得掃起來,或者舞得呼呼作響,如同畫圓,這樣威力才大。”

 “這是不對的,棍子作為長兵,和矛一般,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攻擊方式,是直來直去。”

 “搭配步伐進退,以及滑把技藝,實現攻擊距離忽長忽短,並且快速切換。”

 “你們有一種錯覺,認為在狹窄巷子裡,短兵比長兵好用,這錯覺是致命的。”

 “因為巷道直來直去,其實並未對長兵的使用造成太多困擾。”

 “譬如矛,戰陣之上,長矛兵就只能用矛向前刺、戳、攪,以及舉起矛,向下拍、砸,為什麽?因為左右都是人,沒法把長矛舞起來。”

 “人也沒法左右動,只能前後挪。”

 王六郎瞪大眼睛:“啊?那這裡,那這裡,其實和戰陣上一般...無法左右挪,只能前進或後退...”

 “很聰明嘛,一點就通...”韓熙笑起來,其他見習侍衛若有所思,便說出原因:

 巷道對長兵的限制,其實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大。

 巷道限制的,主要是人的活動范圍,因為人在巷道裡無法大幅左右移動,只能前進或後退。

 如此一來,增加了短兵的劣勢。

 長兵的主要攻擊方式之一,為直來直去,持長兵者可以不左右遊走,只需前進、後退,在巷道裡作戰遊刃有余。

 短兵作戰需要遊走,對抗長兵時尤其如此,然而在巷道裡,無法遊走。

 面對長兵的進攻,持短兵者想躲都不好躲,自己只能不斷“忽高忽低”,硬著頭皮向前衝。

 即便手持盾牌,防得住頭也防不住腳,更何況對手還可以後退,保持雙方距離,形成單方面攻擊優勢。

 對付長兵,持短兵者即便有盾牌都難受,沒盾牌,還想在巷道以短兵破長兵,送命的幾率極高。

 如此一來,所謂的“狹窄地形,短兵遊刃有余,勝算較高”根本不成立。

 韓熙這麽一解釋,見習侍衛們恍然大悟:難怪彭城公府的侍衛們,必配一根齊眉棍,每日練習棍術。

 韓熙又說:“但是,在樹林裡卻不一樣,因為人可以左右移動,甚至借助樹乾為掩護,這種時候,長兵才是真的處於劣勢。”

 “同理,在走廊的廊柱之間,短兵能夠借助複雜地形,和長兵周旋,甚至反殺。”

 “所謂複雜地形長兵受限,得看是什麽地形,若這種地形隻限制了長兵發揮,卻無法限制人左右移動,你們才能笑眯眯拎著刀去砍人。”

 李笠聽到這裡,轉身離去。

 按“正常邏輯”,巷道這種狹長地形裡,長短兵對抗,似乎短兵有優勢,因為長兵施展不開嘛!

 然而這是錯覺,巷道主要限制人的活動范圍。

 長兵在巷道,反倒優勢不減,當然,前提是使用者技戰術水平過關。

 沒有經驗的人,會因為錯覺選擇以短兵在巷道和持長兵敵人交手,結果就是極大概率“撲街”。

 兵擊上的致命錯誤,會讓一個人喪命, 而戰略上的致命錯誤,足以讓一方勢力滿盤皆輸。

 鄱陽王一方,大概是覺得局勢在自己掌握之中,感覺良好,於是放心的讓世子率軍南征。

 但這個良好的感覺,現在看來是錯覺。

 鄱陽王蕭范被對手直接“爆頭”,結果鄱陽王的弟弟們都是草包,扛不起大梁,佐官們也不知在幹什麽,怕不是想著自保。

 世子蕭范遠在嶺表,天遠地遠,短時間內根本就趕不回來,“團隊”群龍無首,應對無力,眼見著就要被人分化、逐個擊破。

 按正常邏輯來看,鄱陽王一方輸定了,而是慘敗,其對手,在這一次交鋒中,若無外人插手,勝算將近十成。

 張鋌一開始也這麽認為。

 然而,這也是錯覺。

 這種錯覺,類似巷道交戰用短兵有優勢的錯覺,忽略了“活動范圍”這個關鍵因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