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42章 決斷(續)
午後,書房裡,李笠正和張鋌商議時局,正月十四日鄱陽王在宮中遇襲身亡,次日消息就傳到寒山,為他們所知。

 張鋌知道李笠有“飛鴿傳書”,所以對於消息的快速傳達並未感到意外。

 不過,對於鄱陽王蕭范遇襲身亡一事,他還是覺得頗為意外,隨後覺得機會來了,所以李笠得早做決斷。

 “開弓沒有回頭箭,本來就有很多人,反對鄱陽王輔政,更別說諸位皇叔了,如今他們趁熱打鐵,將鄱陽王一系連根拔起,是遲早的事。”

 “鄱陽王諸弟之中,也就蕭修有些才乾,值此緊要關頭,卻派不上用場,所以,如今剛拿下番禺、俘獲蕭勃的鄱陽世子,即將窮途末路。”

 說到這裡,張鋌再次感慨飛鴿傳書的好處:李笠的侄兒李昕隨鄱陽世子南征,帶著信鴿,可以及時把前線消息傳回鄱陽,再傳到寒山。

 李笠問:“你的意思,是朝廷文火慢煮,至少從明面上,讓鄱陽世子找不到理由發作,但又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絕路?”

 張鋌點點頭:“是的,明面上秉公辦理鄱陽王遇襲身亡一案,讓南征將士明白朝廷是講道理的,如此一來,鄱陽世子還能如何?”

 “鄱陽世子得了噩耗,若率大隊兵馬緩緩北歸,可是孝子該做的事?”

 “若帶著隨從晝夜疾馳往建康趕,好,入了江州地界,尤其到了南昌,恐怕接下來的行程,就由不得世子了。”

 “若世子知道此去建康凶多吉少,選擇帶兵北歸,也罷,朝廷有足夠時間布置,把他堵在半路。”

 “然後再對將士們分而化之,封官許願,說明利害關系,呵呵,將士們的家眷,可都在朝廷治下,他們犯得著為一個窮途末路的宗室,去玩命麽?”

 李笠聞言大喜:“那我侄兒說不得也能封官、進爵呀!”

 “對,對!君侯所言甚是!”張鋌也笑起來,“令侄說不得進位侯爵,令嫂得封縣君,榮耀鄉裡。”

 “梁使君的弟弟,也會加官進爵,滿朝文武,誇讚君侯叔侄、梁使君兄弟,俱是國之棟梁。”

 “然後兩人入京為官,宿衛皇宮,常伴天子左右,嘖嘖,這可是多少士族子弟可望不可求的好差遣呀。”

 李笠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線:“如此說來,我李家可是因禍得福,踩著鄱陽王父子的屍體高升?”

 “正是!”張鋌說完,居然行禮,恭喜起李笠來。

 李笠喜上眉梢,起身在房中走動:“哎呀,光我這一家榮耀不行,可是一定要雞犬升天的呀!”

 “對,對!”張鋌點點頭,“彭都督,或許能調任饒州刺史,嘖嘖,這可是衣錦還鄉,多少人夢寐以求。”

 “梁使君或許調任...譬如郢州刺史,謔!這也是不得了的重任,扼守長江中遊,往年,可都是宗室王侯任職,距離鄱陽家鄉也不遠。”

 “其他徐州軍府僚佐,也多有任用、提拔,興高采烈攜家眷到各地上任,這可是地地道道的雞犬升天呐!”

 李笠依舊大笑,笑著笑著,感慨:“哎喲,到了明年秋天,我這一家的墳頭草,恐怕都有三尺高了,你可得去清理一番。”

 張鋌笑著搖搖頭:“君侯說笑了,待到明年秋天,明明只有君侯及兒子的墳頭草高三尺。”

 “怎麽可能,女眷呢?不是一起埋的麽?”李笠一臉驚訝,張鋌收起笑容,“如何能一起埋,得為奴為婢,承歡他人胯下。”

 “那不是很慘?”李笠撓撓頭,張鋌點點頭:“對,很慘。”

 當然慘,‘古代’政治鬥爭的遊戲規則,就是贏者通吃,敗者斬草除根。

 成年男丁殺光,未成年幼童若僥幸不用死,也得淨身入宮當宦者。

 至於女眷,按慣例要沒為奴婢,其中有姿色者,當然就要承歡他人胯下了。

 兩人方才以開玩笑的方式,推演了李笠的一個結局,這結局之陰暗,與兩人的笑逐顏開形成極大反差。

 起因,就在於鄱陽王居然被人“爆頭”。

 積年老戲精被倆個愣頭青弄死,這讓李笠吃驚不小。

 更讓他吃驚的是,“鄱陽王集團”在頭領完蛋、副頭領不在的情況下,表現極其拉胯,和一群烏合之眾差不多。

 鄱陽王蕭范,有三十多個弟弟,自己又有二十幾個兒子,至於門生故吏更不用說,結果這個關鍵時刻,一幫人都掉鏈子了。

 面對敵人的偷襲,居然連像樣的反擊都組織不起來。

 凶手,是皇帝的兩個叔叔,沒有立刻被“追責”,朝廷反倒張榜懸賞,針對的是凶手對鄱陽王的指控。

 言外之意,再明顯不過。

 所以,“鄱陽王集團”完了,李笠的處境隨之變得微妙起來。

 他侄兒李昕投在鄱陽世子軍前效力一事,其實是官場上常見的“人情往來”,如此人情關系,比起姻親關系差遠了。

 這年頭,姻親都不構成誅連的理由,遑論順水人情。

 但是,李笠把樂安超級銅礦的相關資料當做大禮,私下送給鄱陽王,而不是公開上表,這就等同於將神器私相授受,嚴重程度和約定謀反類似。

 一旦朝廷對鄱陽王一系斬草除根,抄鄱陽王府時抄出信件和資料,或者鄱陽王口風不緊,讓旁人知道並供出來,鄱陽王的對頭們,就能落實李笠為鄱陽王同黨的罪名。

 所以,李笠找了個豬當隊友,而豬隊友的“小夥伴們”,大多是土雞瓦狗。

 等到朝廷收拾完鄱陽王的兄弟、子孫、黨羽,就輪到鄱陽李三郎了。

 當然,朝廷為了穩住他,必然是“文火慢燉”,以高官厚祿,調他部下到別處任職,分而化之。

 如此手段,他若強行製止,就是壞了部下好事,不滿和怨恨之情彌漫。

 若坐視不管,他就會變成孤家寡人,遲早要完。

 學劉宋時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州北附是不可能的,齊帝高洋收到消息後,怕是會一邊哼歌,一邊在太廟前架起大釜,親自劈柴燒水。

 先把段玉英給他生的兒子剁了喂狗,然後輪到他下釜。

 這種場景若只是想,還是蠻刺激的。

 李笠覺得,要是自己完了,黃姈不會受辱,定然選擇自盡,趙孟娘大概會愣一下,隨後跟進。

 至於薛氏姊妹和段玉英,大概會認命,憑著絕色,成為新主人的新寵。

 真要是那樣,變成“鬼”的李笠不會怪這三位不肯自盡、為他守節。

 因為烈婦終究世間少有,若要靠女人自盡來守節,只能說明男人無能至極。

 李笠收起笑容,說:“行了,言歸正傳,你琢磨一下,鄱陽世子殺入建康,大開殺戒之際,我該怎麽勸,才好確保幼帝不受波及?”

 這話讓張鋌錯愕:鄱陽世子殺入建康?這不扯談麽!!

 從嶺表廣州番禺到江州南昌,路程都有上千裡,道路又不好走,鄱陽世子蕭嗣收到噩耗後,就算騎馬趕路,要到南昌都要花十來天。

 飛鴿傳書的缺點,決定了身在番禺的蕭嗣,至少要在一月底, 才能收到使者帶來的噩耗。

 再動身往回趕,到了南昌,也已經是二月上旬,且帶的是輕騎,數量多不到哪裡去。

 這期間,中樞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從容布局,所以蕭嗣沒有任何勝算。

 他才不上當,直截表明態度:“君侯!還請以為鄱陽王報仇的名義,立刻率軍進京!”

 李笠反問:“進京?你是勸我用武力讓鄱陽世子冷靜下來,不得對幼帝無禮?”

 張鋌哭笑不得:“君侯莫要說笑了,鄱陽世子又不會飛,如何能短時間內,從嶺表趕回....”

 話未說完,張鋌愣住了,見李笠一臉淡定,隨後想到了什麽,然後瞳孔一縮:“不,不會吧!”

 李笠眉毛一揚,緩緩說:“你要明確一個事實,我,不是看著哪邊會贏,才支持哪邊。”

 “是我支持哪一邊,哪一邊,就一定會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