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宋恥》第329節 東洲(一)
李慢侯還跟大石介紹了一下自己辦的府學,從世界各地收集到了萬千智慧,全國各地的學子在這裡學習,融會貫通。即便無法培養出下一個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漢人不會失去什麽,但他還是花費無數資金在做這件事情。因為這很可能會讓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的門徒們,變得比以前更加睿智。

 他的府學裡,不但搜集各種典籍,也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智者。有大食國的長老,有天竺國的高僧,有歐洲的神父,也有龍虎山的天師。四方智者齊聚,天天講經授道。其中有來自阿拉伯的智者,這也是一個遊牧民族,誕生了他們自己的先知,哪怕現在國破了,卻依然存續。

 契丹人為什麽不來山東的府學學習呢,學四海八荒的智慧,強健契丹人的精神。也許十年以後,山東府學裡還會請來契丹人的智者。

 最後李慢侯邀請大石選拔一批聰慧的契丹書生來府學讀書。

 大石本就是一個有很強文化修養的契丹權貴,深知文化的力量,他為此激動了很久,選拔聰敏學子,去學四方智慧,自然是好事。可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他跟燕王是兄弟,契丹人可以去山東學智慧,萬一他兒子跟燕王世子不再是兄弟,契丹人難道就不需要智慧了?

 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要求,邀請燕王派人到草原建立一個府學,大石謙虛的表示,他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識得草原上的智慧,山東的智者們才學深厚見識廣博,應該能慧眼識英,找得到草原上的智慧。

 燕王治下的府學,當然不止山東齊州一座,東平府也有一座府學,燕京也有一座府學,但齊州這座最大,海外學者雲集,其他府學的學生,優秀者才能選送去山東府學讀書。這是一座府學中的府學,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他還在尋道問道求道,不只是一個傳習智慧的府學,還是一個創造智慧的府學。

 大石以為他的要求燕王會譏諷他,結果燕王竟然同意了。承認他的說法,草原上肯定有智慧。不然草原民族不可能跟農耕民族博弈了幾千年,雖然不斷消失在歷史的煙雲裡,卻總能誕生出強大民族和偉大英雄。這種改變世界的力量,不該只是原始的野性,也許有深層的智慧。

 所以草原值得學習。

 燕王決定派遣一些研究草原的學生,前往狼居胥城建立一座府學,招募漢人學子來研究草原,尋找草原上的智慧。大石如果不願意派人來山東讀書,可以派人去狼居胥城學習。

 大石開始對燕王的胸襟有些佩服,又對燕王的人品更加鄙夷。小氣就小氣,來草原辦府學,還挑選自己的城池。還說的那麽冠冕堂皇,不過就是希望深入了解草原民族,好做到防患於未然嗎?

 這倒是提醒了耶律大石,漢人如此用心的學習草原,契丹人怎麽能不去學習漢人。跟漢兒雜居就讓他如此憂心,實在是小人之見。契丹男兒,可是草原上的雄鷹。什麽時候如此拘束了?

 要學智慧,當然要去最有智慧的地方,哪怕那個地方遠在中國。

 大石很快選派了三十個十四五歲的聰穎好學的學子,其中二十個漢兒,十個契丹人,送去山東府學,他們愛學什麽就學什麽,愛學多久就學多久,他們中出不來聖賢,能出一個智者也是大善。又派了三十個二十出頭的年輕文士,前往狼居胥城學習。他想看看漢人怎麽發現草原智慧的,或者說漢人是如何研究草原人的。這些文士都不是普通人,而是年青一代的官員,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中大多都是燕雲漢兒,大多還是豪族子弟。

 其中一個叫韓英的,已經做到了樞密副使,學富五車,才高八鬥,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惜燕王不辦科舉,讓他考了大遼的科舉,入籍大遼。

 韓英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不斷寫信匯報給大石。

 大石發現,派往狼居胥府學的,都是一些年輕學子,他們帶著世界各地關於牧人的典籍資料。還帶來了一些沒見過的牲口,一些像羊又像駱駝的動物,一些碩大的野牛,也有契丹人帶到波斯馴養出來的藏山羊。

 韓英發現,這些漢人一如既往的臭屁,當然他也是一個漢人,卻對南方漢人的傲慢很不滿,因為那些歧視,也加在了他們燕雲漢兒身上。他們將這種波斯藏山羊命名為文成羊,取自唐朝入藏的文成公主。在韓英看來,文成公主不過是去跟人家當小妾的,不值得吹捧。王昭君那樣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奇女子。

 不過這些山東漢人為主的學士,確實很有知識,他們知道的天下真大。他們的年紀並沒有韓英大,但他們的見識真的不俗。韓英是韓氏家族這一代最傑出的子弟,從小就聰慧。被家族寄予厚望,悉心培養。即便是在亂世,他爺爺也不讓他乾活,讓他一心隻讀聖賢書。後來燕王開府學,韓家也有子弟進入燕京府學讀書。但韓英沒有去,去府學的,當時只是二流子弟,韓英深深鄙視他們,但現在看來,他可能錯失了很多。

 很快韓英就跟一群人做成了朋友,這很容易。韓家在遼國時候,可以以漢人的身份,跟耶律氏、蕭氏通婚,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他們周旋在各種複雜勢力和派系之間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從這樣的家族走出來的優秀子弟,韓英也具有這種品質。加上他是公務身份,可以揮霍公款,誰不喜歡多金的人?

 他很快就跟幾個黨項人、西夏漢人、燕雲漢兒,甚至幾個江南漢人成了好友。都是遭受排擠和歧視的邊緣人物,西夏的黨項人和漢人,燕雲漢兒也就罷了,實際上江南漢人也遭受歧視。

 這是韓英以前沒想到的事情,他跟幾個江南漢人朋友喝酒聊天之後發現,這些人對此也十分不滿。他們來自吳越地區,在兩個公主開辦的府學裡讀書,雖然讀的是府學,但韓英覺得這幾個人的學識功底深厚,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府學的典籍也倒背如流。根本就是一流的人物,跟那些山東府學的學生,不相上下,甚至比那些人更優秀。但他們還是被歧視。

 韓英聽說了一件事,在揚州、楚州這些地方,因為戰亂,本地人流散嚴重。後來恢復之後,南北人物都在這裡匯聚,十分繁盛。但是當地一些老士人,對當時物欲橫流,人們道德淪喪的情況常常做詩詞抨擊。他們不認為這些情況,是因為商賈唯利是圖,不是遷入了大量北方流寇,而是將其歸因於少數從江南遷來謀生的人群。聲稱維揚地接中原,古有中原氣,如今已經汙穢不堪。

 揚州是吳越開辟,東夷舊地,有什麽中原氣?而且中原氣這種東西,莫名其妙,是個什麽玩意?

 靖康之變,北人南遷,那些南渡的衣冠,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卻依然趾高氣揚,這就是中原氣?

 如今燕王勢烈,如驕陽似火。雄踞山東,以燕地為京。作為燕雲人,韓英卻並不高興,因為燕京名為京師,卻只是大宋朝廷冊封的。燕王是唯一一個擁有京城的藩王,其他的江藩也好,西藩也罷,雖然林永、吳階也都受封郡王,但他們的藩治,都不敢稱京。

 燕王常年身在山東,讓山東士子氣焰囂張,目空一切。稱燕雲漢兒身上有胡風,江南漢人身上有夷氣,就他們山東士人身上有古風。甚至連河洛之人也瞧不起,說河洛暗弱,王氣東移,已至山東!

 山東有王氣?這不扯淡嗎?契丹人還說草原出英雄呢, 結果被女真人殺的快滅族了。女真人還說白山黑水出英雄呢,結果呢,皇帝帶著他們跑去西方蠻夷之地逞英雄去了。

 不過就是出了燕王這個豪雄罷了。這樣的人物,哪裡沒有。只是燕王格外豪勇一些,如今周邊地區的勢力,都已經看清了天下大勢。也都知道,燕王是真的不想爭皇位。

 因為隨著眾多勢力對東藩的了解,他們發現這是一個超乎他們想象的勢力。如今渡東洋已經十分熱烈,被大東洲黃金吸引去的各色人物,如過江之鯽。他們帶回來的消息讓世人知道,燕王擁有多麽廣闊的天地。那幾乎是一片無限遼闊的土地,受金子的刺激,無數人跑去那裡,但卻發現在那裡做任何事,哪怕是小民都容易謀生。

 那裡匯聚了遼闊天地萬千族類,有去那裡的契丹人,女真人,高麗人甚至倭國人。更多的還是宋人,人去了,地方就活了。大東洲豐富的物產被開發出來,短短幾年,就能吸引大批海商固定去進行貿易。哪怕是一去一回,一年的周期,都已經無法阻擋商賈往來。因為他們從那裡能得到厚利,送去宋地低廉的布匹、絲綢、瓷器,換回東洲低賤的黃金、皮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