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275節 盛衰(一)


 塔塔爾人這幾年雖然流年不利,但阿勒坦汗依舊厲害。他是塔塔爾大汗,塔塔爾本有六部,被蒙古人打擊的就剩下兩大部,一部就是阿勒坦汗所在的阿勒赤塔塔爾,還有一部是察阿安塔塔爾。阿勒坦汗一直跟隨兀術,一路退到了金山(大興安嶺)以東,為女真人防守西部邊牆,抵擋蒙古人的劫掠。察阿安部則退到了臨潢府南部,試圖依靠蕭滅女真部。

 阿勒坦汗在女真西部的金山腳下遊牧,吸收了一部分黑龍江地區的蒙兀人部落。同時在女真人的援助下,恢復了元氣。吸收塔塔爾殘部散兵,恢復了兩萬部眾。但依然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只能龜縮在金山東部的納水(嫩江)一帶,遼國曾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室韋王府,管轄周邊的室韋部落。阿勒坦汗也在室韋王府立帳,吸收這裡的室韋部落。雖然打不過蒙古,但也能讓蒙古人過不了金山。

 對峙了兩年之久後,兀術終於開始反擊蒙古。

 蒙古人一直試圖越過金山劫掠女真人,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只有小股部隊進去,搶不到多少好東西。南方的蕭滅女真堅壁清野,讓他無處下手,女真人的寨子卻容易打,而且也很肥,能搶到金銀和奴隸,不管是漢人奴隸還是女真人,拉到野狐嶺都能賣錢。

 摸索了兩年,就好像克烈人在陰山以北徘徊一樣,蒙古人則在金山西部徘徊,就在去年冬天,突然他們看到一隊塔塔爾人,卷著數千女真、漢人奴隸從一個山口出來。蒙古部落發現了他們,圍了上去,將他們擊敗,俘虜。

 問過其中幾個塔塔爾人才知道,原來是東藩軍偷襲了女真的上京,現在整個女真境內大亂。這個塔塔爾部族,是趁亂打開了一個女真寨子,卷了奴隸和財貨跑的,沒想到被蒙古人給俘虜了。

 蒙古人從塔塔爾部落口中得知了一條失去守衛的山隘,而且探過路後發現,原本的堡壘空無一人,肯定是女真人內亂了,守軍跑去救援了。

 蒙古人興奮不已,大隊人馬衝過了山口,歡快的劫掠女真西部。

 很顯然這是一個陷阱,最後他們被女真人關門打狗,不但狠狠修理了一把。在草原上,女真人抓不住他們,可在東北的山林地形中,女真人真是神擋殺人,蒙古人跑都跑不了。

 幾萬蒙古人被殺。

 更要命的是,一直防守金山的塔塔爾部,在阿勒坦汗的帶領下,竟然翻過了金山,重新回到捕魚兒海,將留守這裡的蒙古老弱俘獲。接著派人會盟臨潢府的察阿安部,塔塔爾重新擁有了四萬精壯,以及十幾萬婦孺,幾十萬牛羊牲口。

 塔塔爾人的快速衰落以及快速恢復,讓李慢侯看的目瞪口呆,但問過草原人之後,他們卻習以為常。他才明白,不能用中原王朝的興衰,來看待草原民族的強弱。即便是成吉思汗,在崛起的過程中,也有多次被打的只剩幾十個人的經歷。

 草原民族這種興衰的頻率,不僅不能跟農耕民族比,就是跟半耕半牧的女真人相比,都過於頻繁了一些。女真人興起,好歹是阿骨打兩代人,三個首領的努力才形成的,而蒙古人興起、衰落,十年內可以來回好幾次,一個首領一生可能經歷好幾輪。

 主要還是跟經濟基礎相關,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個強大的部落,可能因一場白災,一個冬天就衰落下去。也可能因為一場機遇,迅速成為霸主。蒙古人就是例子,蒙古人崛起之前,草原上的強族,他們根本排不上號。克烈人、塔塔爾人、乃蠻人、白韃靼人、蔑兒乞人才是傳統的強族。蒙古部落只是偏居東北方的小族而已。

 機緣巧合,白韃靼和塔塔爾都卷入了宋遼金爭霸的大潮,損失慘重。才給了蒙古人崛起的機會,否則他們可能還需要好幾代人的積累,畢竟他們的位置實在是太偏僻了。

 偏僻有偏僻的好處,只要他們縮回去,別人就很難滅掉他們。這也是為什麽蒙古人在漫長的歷史上一直不強,到了成吉思汗時代突然崛起的原因。就好像秦國,偏居西北,在春秋時期,他們甚至都不是諸侯,到了戰國卻能一躍而起,統一六國。

 蒙古人被女真人大傷了元氣,甚至合不勒汗的弟弟忽圖剌都被女真人俘虜,後來用了很多牲口才換回去,並且接受了女真人的封號,讓他做蒙古國王,年年向女真人納貢。

 蒙古人收縮之後,塔塔爾人迅速膨脹,將蒙古人逼退到了斡難河上遊,躲入不兒罕山。而且得知克烈人損失了五萬戰士後,突襲了克烈人,將忽兒劄胡思打的帶著幾十個人跑去了乃蠻部。這不是忽兒劄胡思第一次跑到乃蠻人哪裡避難了,長子脫斡鄰七歲的時候,忽兒劄胡思剛剛重返窩魯朵城,恢復被契丹人驅逐出的祖地,蔑兒乞人偷襲過他一次,將他打的只剩幾十個人跑去乃蠻部避難,當時倒霉的王汗被抓到蔑兒乞人哪裡養了好幾年山羊。

 忽兒劄胡思這次又敗了,乃蠻大汗借給他幾千騎兵,讓他重返牧場。收攏殘兵,舔舐傷口。至於兒子王汗,暫時是要不回來了。塔塔爾人不是女真人,要的不是克烈人的臣服,打擊克烈人,只是出於防備,克烈人太強,塔塔爾不安。

 塔塔爾人突然勃興,而且整個退出潢河流域,讓李慢侯頭疼。因為他沒有人力去填補這麽大片草場,勉強派人去屯田,只會迎來塔塔爾人的劫掠。沒有塔塔爾人在周圍放牧,他駐守在臨潢府的千把號守軍,甚至都沒有給養,無法從塔塔爾部換取牛羊。

 屯駐大軍,又不劃算。人少了守不住,人多了沒意義。臨潢府不是什麽好地方,放牧可以,種田不行,還不如遼河。即便是遼河,李慢侯都看不上。河北、河東還是人煙稀少的地方,哪有人力填補這些半乾旱的草原。

 塔塔爾人現在回到捕魚兒海祖地,他們需要一段時間穩定,一旦重新強大,他們肯定還會要南下佔據臨潢府,這塊契丹人的起源之地畢竟也是一塊不錯的草場。

 這就是大石給李慢侯出的難題,蕭滅女真退走之後,他守這裡也不是,不守也不是。

 左右權衡之下,李慢侯決定,還是要將這裡拿在手裡。不能在讓其落入塔塔爾人之手,塔塔爾人佔了臨潢府,就會眼望大定府,佔了大定府,就會窺伺燕雲十六州,臨潢府成了一個吸引他們南下的釣餌。只要能將他們擋在臨潢府以北,塔塔爾人就只能跟蒙古人在這裡糾纏,顧不上南下。

 派人屯田不合適。只能發展牧業。經過多年的摸索經營之後,花馬劉之類的牧場主已經摸索出一條在草原上開辦牧場的經驗,花馬劉家族在野狐嶺以北的草原上,養了十幾萬匹牛馬牲口,每年靠向內地出售耕牛,獲益數十萬貫。

 另外怨軍也很會養馬、放牧,不管是河套的怨軍四部,還是錦西的怨軍四部,都一直維持著半耕半牧的生活習慣。李慢侯決定調錦西的怨軍前錦營去臨潢府西部靠近大興安嶺山腳的慶州駐防,這裡是黑河上遊,黑河是潢河的支流,塔塔爾人要再次來到臨潢府,就要翻過大興安嶺,在這裡駐防相當於守邊。

 調河套地區的怨軍乾營到臨潢府北邊,撻魯古河邊的泰州駐防,這個泰州,是遼國東北路招討司的治所。撻魯古河從金山(大興安嶺)發源,在泰州東部匯入納水(嫩江),納水又匯入混同江(松花江),因此可以說泰州正位於金上京的上遊地區。之前女真人將塔塔爾殘部安置在這裡,塔塔爾人一走,這裡就廢棄了。

 綦業立刻搶佔了這裡,但缺乏兵力,想東藩府求援。李慢侯認為非常重要,佔據這裡能對兀術形成戰略優勢,值得爭一爭。只是這裡距離遼河流域太原,又沒有水路相通。駐扎這裡,意味著成為孤軍。並且很難得到任何援助,必須屯墾、放牧,軍事生產一體,除了怨軍之外,李慢侯也想不到其他族群。

 兀術肯定是不會任由東藩勢力佔據這裡的,可是兀術目前也很麻煩,他用了一個冬天,先是設計坑了東藩軍一萬精騎,又給三四萬貪婪的補奴隊挖了陷阱,接著馬不停蹄的伏擊了蒙古主力,歷經苦戰之後,女真部隊十分疲憊,很難攻下防守堅固的要塞。東北路招討司雖然廢棄已久,但作為遼國當年控制東北女真人的邊城,修建的還是很堅固的。所以在善於防守的東藩軍手裡,兀術很難攻下。稍微嘗試了一下,就放棄了。

 不過兀術不可能不防,他在東北招討司以東的長春州設防,這裡是渾河和撻魯古河交匯之地,守住這裡就擋住了東藩軍從臨潢府入侵的口子。同時兀術不打算跟東藩軍立刻開戰,所以很快就跟綦業和談,宣布將堅守之前雙方的約定。

 兀術決定釋放五國城的宋國權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