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宋恥》第214節 納叛(四)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索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拚)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宋恥 ()”查找最新章節!
 撻懶善於算計人心,但對航海就真的一竅不通了,以他的經驗,看到千裡冰封,想當然認為此時海路不通。海路不通,陸路又在兀術手裡,當然無法去遼東。

 “左元帥請看!”

 李慢侯拿出一副海圖。

 “從遙遠的南海,有一股熱海流往北,流到高麗海岸,從鴨綠水往西,途徑遼南一角,所以南關一角是不冰封的。我們冬天也可以沿著這條海流往來遼東!”

 撻懶張著嘴巴,這種事他怎麽可能想的到。

 歎道:“難怪高麗人多次遣使來報,說遼寇冬季進犯高麗。”

 接著又疑惑:“在下前日去過登州,海面有浮冰,商船已經不通。即便遼海有熱流,又如何從山東出海?”

 宋朝氣候比一千年後寒冷的多,乃至山東海岸線冬季都會冰封,但受到海洋暖流影響,大連那塊地方依然不結冰。

 李慢侯笑道:“我大宋綿延萬裡,別看現在你我裹著冬衣。在南方的兩廣,此時身著單衣也不會冷。山東往南,到了海州就不會冰封。”

 撻懶只知道南方暖和,卻不知道有多暖和。

 不由感慨:“天下真是太大了!”

 從山林裡走出來的部落的世界觀,自然不會大到哪裡去。

 李慢侯笑道:“左元帥出自山林,見過的天地不過巴掌大小。從大宋東去萬裡,還有一片極為遼闊之地。如今我已去過五回,你身上穿的棉衣,就是從那裡得來的棉種製成。”

 美洲棉的種子,李慢侯終於從墨西哥那裡弄來了。從紹興三年開始,他已經往返美洲五回,現在每年都派出十艘最大的海船,搭載兩千多人,還有大量貨物和補給,每次去都留下一千人,現在已經往美洲塞了四千多人了。開辟了五個據點,艦隊返航之後,就讓這些人繼續探索美洲,往南往北,現在還沒發現金礦,不過美洲土著掌握的玉米、辣椒、土豆、棉花的種子都已經弄回來了。

 撻懶震驚:“萬裡之外,

也有東藩之地?”

 李慢侯道:“那是自然。我有強兵無數,凡海船相通之地,都能予取予求!你女真人,初出山林,才見過巴掌大的天地,仗著一股凶悍悍勇之氣,就妄圖吞天食地,當真可笑!”

 撻懶讚歎:“大宋果然富有四海。可惜宋皇暗弱,可惜天下非東藩所有啊。”

 李慢侯鄙視女真人眼皮子淺,還透露自己掌控海東萬裡之地,目的當然不是種族歧視他們,是為了震懾撻懶,讓撻懶知道,即便他去了遼東,也不過有巴掌大的土地。

 李慢侯玩一手震懾,撻懶立刻就還了一手挑撥,說這天下是宋皇的不是你的。

 兩個老狐狸對看一眼,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都是狐狸,互相玩什麽心機。都知道自己的本錢,根本不需要算計。

 撻懶站起來,躬身道:“如此,就請東藩大王送窮途之人回遼東吧!”

 其實撻懶比誰都著急。

 他身上的價值很高,一旦撻懶叛逃在女真人中傳開,絕不比耶律余睹叛逃,對契丹人的影響小。

 遼陽府是東京路的治所,之前控制這裡的是八皇子訛魯觀。之前女真三駕馬車,控制了朝政,蒲魯虎以太師身份主政,撻懶以元帥身份掌軍,訛魯觀則以宰相身份留守東京路。這三人結盟,控制了女真的朝政。去年兀術回朝,清洗了蒲魯虎和訛魯觀,卻只能將撻懶抓起來。最後調去燕京,將他遠遠排擠出遼東。

 按說遼陽府應該是訛魯觀的地盤,撻懶跟訛魯觀結盟,在這裡有他的黨羽很正常,但是否真能像他說的那樣,他去了守軍就會開門,還不一定。

 這屬於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撻懶成功了,將女真勢力一分為二,當然最好。即便不成功,製造一些混亂,也非常有利。

 撻懶要帶走兩千奚兵,李慢侯也不攔著,撻懶手裡沒有可用之人,自然也做不好事情。同時讓他有自己的勢力,也更容易打消他的顧慮。

 正月初,撻懶的人馬從海州乘船,十日後就抵達了南關城。

 撻懶沒有帶走在大同收降的那一萬契丹軍隊,因為這些人不可靠。而且派他們去遼東,李慢侯也不放心。撻懶騙了他們,他們的家人都在,遲早這些契丹人是會知道的。萬一女真人派耶律奴哥來招撫他們,估計他們又叛降了。

 所以李慢侯將這隻契丹軍隊遠遠調去了淮陽軍,讓耶律犢子統軍,以訓練之名,先穩住他們。這是一支很能打的部隊,在粘罕手下出征過草原部落,打過西夏人,更打過西軍,幾乎打遍了周邊。

 李慢侯也不打算詔安他們,他手裡不缺騎兵,也不缺騎兵兵員。每年依然有數以千計的遼東逃奴逃到他的地盤,燕雲漢人也不斷南逃,這些都是更可信的騎兵兵員。對這些契丹人的處理,李慢侯覺得還是交給耶律大石比較合適。

 李慢侯用不了他們,放在身邊是顆炸彈,但把他們送去西域,在耶律大石身邊,那就是妥妥的腹心主力。一萬多人,就意味著一萬多帳部民,耶律大石隨時都可能跟中亞霸主塞爾柱帝國決戰,這些人應該能幫到大石。

 在無法控制,也沒心思去經營西域的情況下,有大石這種漢化的契丹勢力控制這裡,對中國其實是最好的。聽說耶律大石還考過遼國的科舉,有進士的文化水平,也許是傳言。但大石的教育水平不低,而且在西域努力推行漢文化,至少在文化上,是宋王朝的盟友。

 而且交好大石,絲綢之路也是一個財源,每年往大石哪裡派幾隻貢使團,弄個百來萬貫應該不難。

 至於遼東的契丹人,李慢侯不但不敢讓這些契丹人去增強他們,現在反而要提防他們,因為一旦撻懶在遼東立足,這隻契丹人的動向就無法預測了。撻懶佔據了遼陽府,這些契丹人會不會攻擊撻懶都很讓人擔憂。可是很明顯,現在撻懶的價值比這些契丹人更大。非要在撻懶和契丹人之間做出選擇,李慢侯寧願選擇撻懶。契丹兩留守經營了這麽多年,取得的成績,很可能不如撻懶一夕之間的反叛。

 撻懶出海後,李慢侯就管不著了。撻懶的計劃他不知道,撻懶諱莫如深,不肯透露任何情報,但李慢侯能猜到一些。撻懶肯定要先面對曷蘇館女真人,曷蘇館女真人在遼東半島中部,有七部,胡十門的兒子鉤室現在是這裡的猛安都統,管著七部猛安。

 由於契丹人在這裡活動了很多年,打交道的一直就是曷蘇館女真,曷蘇館女真如今已經打疲了,相當消極。撻懶未必能收降他們,但假如提出借道去遼陽,不知道這些女真人會不會做個人情。撻懶在遼東經營多年,兀術才剛剛回朝不到一年,應該還無法清除撻懶在這裡的影響力。

 只要過了曷蘇館人的地盤,撻懶就能奔襲遼陽府,只要控制了遼陽,遼東就洞開了。如果曷蘇館人說不通,撻懶還可以繞道,走鴨綠水,從婆速路繞道,鎮守這裡的是完顏婁室的兒子完顏謀衍,完顏婁室已經死了,活著的時候,就不是粘罕派系,他兒子跟撻懶有關系也很正常。

 至於走哪一路,撻懶沒有說明,這是他的機密,他手裡的本錢不多,一點都不敢浪費,李慢侯也不多問。

 所以送走撻懶之後,他就完全管不上了。

 也沒空管,他現在糾纏於跟朝廷的博弈中。

 老情人南下幫李慢侯做說客,不但沒能說服趙構,反而被派回來說服李慢侯。

 按照慣例,李慢侯打下土地之後,往往都會安插自己人。

 尤其是重要地方,他更是願意直接抓在手裡。所以大同、太原他都想要。請奏朝廷,在這裡開藩鎮,李慢侯保薦他最信任的部下,跟了他十年的李忠去做這裡的藩鎮。

 這麽重要的地方,朝廷顯然也想抓在手裡。

 “你那個藩鎮法,你守不守?”

 “什麽是我的藩鎮法,那是朝廷頒布的法令!”

 “你就說你守不守嗎?”

 枕邊風最好吹。

 “我當然要守了。我都不守,誰還會守?指望林永,還是朝廷?”

 都是一群沒什麽信用的貨色。

 “你要太原、大同幹什麽?哪裡又沒有財貨,連人都沒多少。”

 “哪裡北通草原,西通西夏,在哪裡我就可以招募草原士兵了。”

 “你手下又不缺騎兵?”

 “只是暫時不缺。天生的習性,草原騎兵一旦用軍紀約束起來,用武器裝備起來,那才是最好的騎兵!”

 李慢侯一旦進入草原,大概就沒有成吉思汗什麽事了。

 “是不是可以談?”

 “當然可以談了,朝廷想怎麽談?”

 “你要想要燕雲,就拿藩地來換!”

 “啊?”

 李慢侯沒想到, 朝廷竟然想動他。

 “朝廷想要我哪塊藩地?”

 “海州、淮陽軍、沂州!”

 這才是正經的,屬於李慢侯的藩地,其他東藩區域,都是他靠著手段控制的,名不正言不順。

 這幾塊藩地,當然算不上富庶,但有一點好處,那就是生產恢復的好,人口保存的多。別看地方不大,人口加起來不比山東少。

 “朝廷這是要把我往北方趕啊。先是揚州,後是海州,現在讓我去燕雲?”

 李慢侯歎道。

 “除了給你燕雲地外,還封你做燕王。”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39章 納叛(4))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宋恥》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