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逍遙人生》第42章.架空公孫康
  建安五年末,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結成同盟,高句麗主帥擔任三韓總督,率領五萬大軍進犯遼東,一路燒殺搶掠,直取遼東首府襄平城。

  公孫度病重,無法出戰,公孫康接任襄平主將,不久前在平壤被高句麗大敗,面對來勢洶洶的三韓聯軍,只能憑借襄平堅守,派出使者向袁熙求援。

  襄平在堅守了一個月有余,漸漸抵擋不住三韓攻勢,公孫康暗恨袁熙不守誠信,答應出兵,一個月援兵還未到達,便準備放棄遼東,退往遼西,投靠袁熙。

  幸而張頜率領的三萬先鋒軍及時趕到,從一旁突襲三韓聯軍,三韓聯軍正在進攻襄平城門,沒防備突然殺出的幽州軍,大敗而走,張頜趁機追殺,斬首數千人,繳獲糧草淄重無數。

  公孫康見幽州軍凱旋而歸,立刻出城迎接張頜,感激道:“張將軍的大恩大德,公孫康銘記在心,也替遼東百姓謝過張將軍的救命之恩。”

  張郃上前將袁熙的手諭遞給公孫康,客氣道:“公孫大人連日來辛苦了,如今大敵當前,為了方便行事,大都督命我暫時接管襄平軍事。”

  公孫康猶豫了一下,還是主動討好道:“張將軍英雄蓋世,自然可以擊退三韓聯軍,不知大都督何時到來?”

  一旁的荀湛見公孫康不迎接張郃入城,反而詢問袁熙,定是防備自己來奪他的遼東,替張郃解釋道:“大都督日理萬機,抽不出身,故派遣張將軍率領三萬幽州精銳前來,莫非公孫大人對張將軍沒信心?”

  公孫康聽說袁熙沒有來,隻令張郃率領三萬幽州軍前來,以為張郃擊退三韓便會退回幽州,頓時心中疑慮消散,熱情地迎接張郃和荀湛進入襄平城。

  張郃獲得遼東兵權,巡視軍營,才發現遼東鐵騎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騎兵,裝備精良,馬匹優良,騎士高大。可惜公孫康軍事能力不足,面對十萬三韓大軍,不敢出城,只能堅守,根本發揮不出這支騎兵的威力。

  公孫度聽說公孫康將遼東兵權交給了張頜,氣得差點咽氣,不顧病痛,命人喚來公孫康,教訓道:“康兒,你怎麽如此糊塗?為父不是教過你,襄平可以守不住,兵權不能丟了啊。”

  公孫康不以為意,安慰公孫度道:“父親放心,袁熙沒有親自前來,只派了張頜前來相助,三萬幽州軍就想拿下我們公孫家經營十多年的遼東,那簡直是做夢。待擊敗三韓,張頜想要接管遼東,我遼東將士不會同意,最後為了遼東安穩,父親你還是遼東太守。”

  雖然袁熙沒有前來,公孫度還是提醒公孫康小心行事,積極聯絡軍中的忠義之士,不要被張頜真正接管了遼東軍。

  張頜經過多日的觀察,發現遼東軍中公孫家親信極多,不容易這支遼東軍,找荀湛商議對策。荀湛勸道:“張將軍不可操之過急,現在三韓聯軍尚在,主公大軍至少要兩個月才能到達,我們可以慢慢清理,然後控制公孫一黨。”

  三韓聯軍雖然敗了一陣,損失數千人,不過算上援軍,遼東守軍也才五六萬,自己還佔據優勢,在襄平不遠處安營扎寨,等待時機,奪取襄平。

  張頜可不是公孫康可比,不斷派人騷擾自己的糧道,雖然沒有都被自己擊退,不過也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根本無法集中兵力攻城。

  建安六年開春,袁熙召集幽州文臣武將,商議出兵遼東之事。大軍集結完畢,現在困擾袁熙的問題是,收復遼東,平定三韓,誰來治理。

  田豫向袁熙推薦護烏丸校尉閻柔部將鮮於鋪和鮮於銀,袁熙認為兩人還不夠,自己不僅要平定東北,更要將修建東北道路,將來還要出兵討伐東瀛。

  田豐又推薦燕國相徐邈,薊城校尉田蠻、顏良之子顏優、文醜之子文武,袁熙見過四人,徐邈成熟穩重,田邈、顏優、文武都是年輕翹楚,十分欣賞,欣喜答應田豐的提議。

  一切安排妥當,袁熙率領五萬大軍啟程前往遼東。張頜在遼東與三韓相持多日,按照荀湛的策略,公孫康的親信不斷被清理,襄平也漸漸落在張頜的控制之下。

  公孫康不是傻子,已經知道了張頜的想法,這是想要奪取自己的遼東,於是便狠下心來,想要先下手為強,奪回遼東兵權。

  然而,張頜和荀湛住在軍營之中,根本沒有任何下手的機會。眼看著袁熙大軍將至,只能鋌而走險,在太守府埋下伏兵,命人邀請張頜和荀湛前來赴宴。

  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在荀湛的建議下,張頜借口三韓刺客刺殺公孫康,率領大戟士包圍太守府,擊殺公孫家死士,控制太守府。

  幾日後,袁熙大軍趕到,不過為了穩定襄平城,並沒有對公孫康下手,而是安慰道:“公孫大人,為了你的安全,還是留在太守府,我會派精兵守護你,以防三韓人對你不利!”

  公孫康自然不會相信袁熙的話,不過也不敢反對,只能等守衛松懈了,在趁機逃跑,恭敬道:“公孫康謝過大都督,有大都督在此,三韓刺客定不敢來犯。”

  袁熙見公孫康實相,承諾道:“三韓不知哪來的勇氣,敢行刺大漢官員?本都督不滅三韓,絕不還朝。”

  三韓軍隊兩個多月還攻不下襄平,百濟和新羅都有退兵之意,不過高句麗認為襄平糧草將近,只要再堅持幾日,便可攻下襄平。

  這時,聽得漢軍主動出城,高句麗主帥大喜,下令全軍迎戰,以為漢軍不堪一擊,自己可以奪得襄平。之前張頜不斷地消耗,每次的戰鬥都很短暫,只要漢軍犧牲百余人,漢軍就會撤退,這也造成了漢軍很弱的假象。

  袁熙見三韓以步兵為主,命張頜率領五萬騎兵,直接發起衝鋒,在正面交鋒中,三韓軍隊不是對手,只能退回營寨堅守。

  遼東距離薊城太過偏遠,這次出兵並沒有攜帶太多的攻城武器,不過這次袁軍有五萬騎兵,足以長途奔襲,斷三韓糧草。

  張繡奉了袁熙之命,率領新組建的一千遊俠,前去燒三韓糧草,可不要小看了這一千遊俠,雖然不像正規軍,更像是江湖草莽,不過單打獨鬥能力極強,行事極其迅速。

  三韓糧草將近,高句麗主將命人從平壤運糧而來,對漢軍騷擾糧道早有安排,派了五千三韓將士保護。可惜,五千將士根本保護不了糧草,張繡率領的一千遊俠如入無人之境,十分熟練地點火燒糧,也沒有與三韓纏鬥,任務完成之後,就離開了。

  高句麗主帥聽聞漢軍燒了自己糧草,頓時憂心不已,只能先行撤回平壤城再做商議。袁熙若是讓他輕易退回平壤,他就不是袁熙了,一路追殺,斬首萬余人,俘虜了兩萬余人,三韓軍只能躲避在池丸都山城,先憑借城池躲過漢軍追擊,自己也補充下糧草。

  池丸都山城只不過是邊境小城,根本養不起三韓的數萬大軍,沒幾日就糧食不足。由於這裡距離平壤還有一段距離,為了撤退途中糧草不足,高句麗主帥下令掠奪百姓的糧食,然後撤退。

  每撤退一座城池,就劫掠一番,借口就是漢軍來襲,不能給漢軍補充糧草的機會,搞得高句麗各地各縣妻離子散,哭爹喊娘,高句麗的百姓也是十分奇怪,不分青紅皂白,將仇恨全部記掛在了漢軍身上。

  由於高句麗百姓的抵抗,袁熙大軍很難追上三韓聯軍。賈詡提議道:“如此下去,不利行軍,我軍糧草充足,不如先救濟一地百姓,百姓感恩,自然會替我們辯解。”

  袁熙聽從賈詡的建議, 救濟高句麗百姓,三韓不比鮮卑,人口眾多,當袁軍抵達平壤時,漢軍的糧草已經不多了,不過追隨漢軍的高句麗百姓很多,無不在向國王告狀,痛訴高句麗軍隊掠奪自己的糧食,破壞自己的家園。

  高句麗國王李政恆可是心狠毒辣之輩,如今大敵當前,若是被城外高句麗百姓挑撥,平壤再堅固也守不住了,令將士放箭射殺高句麗百姓,稱那都是漢軍派來散布謠言的奸細。

  袁熙也沒有料到高句麗國王這麽狠,城外的百姓也不敢靠前喊話,城內的百姓在高句麗軍官的誤導下,也可以相信自己國王李政恆之言,平壤的局勢也安穩了下來。

  袁軍的糧草只剩二十余日,平壤城的三韓聯軍尚有十萬,早就嚴陣以待,在平壤城不遠處,兩邊各建立了一座大營,與平壤城互為犄角,沒有高句麗百姓的幫助,二十日內攻下平壤,十分困難。

  田豐觀察到左邊為百濟軍營,右邊為新羅軍營,高句麗則居中策應,針對三韓聯盟不穩定,向袁熙獻上離間之計。

  “主公,三韓聯盟不久,並非團結一心,可先讓高順將軍的陷陣營攻打百濟軍營,防備著高句麗和新羅支援。雙方見我軍兵少,以為我軍有詐,一定會等待時機。待我軍勢弱,高句麗才會渾水摸魚,出城攻打我軍,我軍趁機收兵。第二日,再攻打新羅,依舊如此行事,百濟記恨新羅昨日不支援,今日也不會支援,而高句麗也不會為了新羅冒險。新羅最弱,這次我們最好是攻佔新羅軍營,這樣三韓必定會互相埋怨,聯盟不攻自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