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跟他們說了,裡面很多白色小蟲子,不過聽他說不是直接賣,應該是要加工過後再賣,我也不太清楚。”余老頭解釋,“不過那個人一聽我們這有,就想向我們買,想先看看樣子,所以前幾天我們才來摘了蟲梅回去。”
裡正點頭,這事已經聽村裡人說起過了,說余老頭一家都在鎮上開了鋪子了,肯定不差錢,也不會想著吃這蟲梅,不懂怎麽之前摘了一籃子蟲梅回去,原來是這樣。
“拎回去給那商人看了,他說就是這個,稱了重量,有十斤,給了我五十文錢呢。”余老頭笑呵呵的說道,“然後今兒一早他又來了,問還有沒有,說有多少收多少,以後每年都來收。”
“我一聽這話可不得了,想著一戶人家也摘不了多少,那還不如讓大夥兒都知道,每年蟲梅成熟的時候也能掙幾個錢,所以今兒就來找裡正了。”
裡正聽完余老頭的話,眼睛就亮了,“西來啊,你可真是心善,這等掙錢的路子也說出來了,哈哈。真的是有多少收多少?”
“對,我強調問了,我也想著除了我們大青山,肯定其它山上也有這蟲梅,那得有多少啊,不過那個商人說了,都收,我問了好幾遍,也就放下心了。”余老頭笑呵呵的說道。
“那摘了送哪去?還是他來收?”裡正眼睛亮亮的問道。
“量少,可以直接送到青香齋去,量多,我讓大偉他們駕驢車來運,那個商人也就認識我們,說直接來我們店裡收。”余老頭笑著說道。
“好,好,那,蟲梅的價格……”裡正問了關鍵。
“全部五文一斤,不過不能是不新鮮、地上撿的那種,那種不收的。”余老頭說道。
“那肯定的。”裡正聽了很高興,大青山上蟲梅樹很多的,其它山上也不少,可以跟其它村子的親戚說道說道,這幾天應該還能摘不少,可以掙不少銅板呢,五文一斤可是跟粗糧一個價啊。
“對了,裡正,還有蘑菇。”余老頭說道。
“蘑菇?也有多少收多少?”裡正越發激動了。
“對,三文一斤,不限數量。”余老頭笑著說道。
裡正坐不住了,現在就想出去說,余老頭也看出來了,忙告辭了。
上余村的裡正挨家挨戶的去跟大夥兒說這個消息,聽到消息的人家立馬背上背簍上大青山去了,蟲梅、蘑菇,現在這個時節多的是呢,有些一早摘了蘑菇的人家也都不舍得吃了,又全家出動上山摘去了。
余老頭走後,上余村的人除了年老的和太幼小的,其余全部上大青山去了。
青香齋收購蟲梅和蘑菇的消息也像長了翅膀般傳到河山鎮下屬的各個村子,整個河山鎮都動起來了。
相對而言,青香齋也忙碌起來了。
消息傳出去的第二天,就有村人上青香齋來賣蟲梅和蘑菇了。
農村人多是老實巴交的,一聽還是府城來的商人,都是挑好的摘,然後又選擇了一番才送來的。
余老頭等人看了他們送來的蟲梅和蘑菇,都是新鮮飽滿,品質上乘的,都收了。
拿到銅錢的村人眼睛都笑沒了,連聲道謝,不確定的問,“還收嗎?”
“收,有多少收多少,只要質量好。”余老頭笑呵呵的說道。
村民聞言都笑著回去了。
“蟲梅還真有啊,我還以為沒了呢。”余何氏看著蟲梅眼睛都快笑沒了,這個是大把的銀子啊。
余何氏一早就把釀果酒的材料全部準備齊全,今兒一共收了五十斤蟲梅,拉上余劉氏和王阿菊去忙活。
“大嫂,之前你也看過了,今兒你先自個兒釀一壇子試試,我看看。”余何氏對王阿菊說道。
王阿菊聞言開始動作,蟲梅泡鹽水,然後清洗,撈出瀝乾,放到壇子裡加上白糖(比例都是按照之前余何氏教的來的),用擀麵杖搗碎,最後蓋上蓋子放到牆角陰涼處。
“這樣就好了?”余劉氏驚訝問道。
“對的,娘,其實不難的。”余何氏笑呵呵的說道。
“這也太,也太……”余劉氏很想說這也太容易了,這麽簡單的法子,結果釀出來的果酒能賣一兩並兩百五十文,這個什麽概念。
果酒的價值,余老頭和余何氏跟余劉氏說過了,但王阿菊他們並不知情,余劉氏也說過,多少一斤不要說實話,知道的越少越好。
如果今兒王阿菊他們知道果酒這麽掙錢,余老頭和余何氏之前給的五兩、十兩、二十兩的就是小錢了,人心多是有私念的,受的恩惠多了會習慣的,難免會產生掙了那麽多卻隻給那麽一點,這心就有隔閡了。
余劉氏這把年紀了,人生閱歷在,所以趁著這個機會教導了余老頭他們一番。
“娘,你也覺得太掙錢了吧,這樣的果酒竟然能賣到兩百文一斤,這個價格就是放眼河山鎮,那也是高的了,哈哈,不過味道是真好,難怪這麽值錢。”王阿菊一邊動作一邊笑呵呵的說道。
這次自己和當家的幫了忙,小弟和弟妹可是足足給了三十兩呢。王阿菊想到那沉甸甸的銀子,這心裡都笑開花了。
余何氏聽了這話則有些不好意思,自家掙了那麽多卻隻給了大哥、大嫂三十兩,本想多給些的,但被娘阻止了,不要一次性給那麽多,就算是要幫助貼補兄弟,也分著來,而且現在家裡也不缺錢的。
這是實話,自從賣恭桶開始,余東來、王阿菊一家的生活是越過越好了。
“對,所以這麽值錢的法子,我們一定要藏老。”余劉氏認真說道。
“那肯定的,就算是山偉幾個,我都不會說。”王阿菊點頭說道,當時弟妹就把這法子告訴了自己和當家的,這可是對自己的信任。
五月初二,糕糕和包包滿月。
經過一個月的喝喝睡睡,兩個紅皺皺的小娃娃長開了不少,白白胖胖的,讓人看著就歡喜。
滿月酒,余老頭和余何氏直接在青香齋裡辦的,請了余劉氏一家、劉成一家、余興來一家。
余何氏把飯菜準備的十分豐盛,還體貼的讓他們把吃剩下的打包回去,畢竟都是好菜,天熱,自家也吃不完,不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