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蜀》第4章 準備離京
  一夜無話,劉彥自己獨自盤算著日後的計劃。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他拜蔡邕為師之後,就得隨蔡邕離開洛陽,一並回陳留老家了。而陳留所處的兗州剛好是黃巾之亂的重災區,不過劉彥記得黃巾似乎對這些大儒很是敬重,一般不會動這些有名望的大儒。

  誰知道呢?萬一碰上個不長眼的呢?

  有沒有可能把蔡邕留在洛陽,這個是劉彥目前考慮的問題,因為黃巾之亂時,洛陽並沒有被波及到,無異於是一個避難的好地方。

  “伯喈雖是喜愛你,然萬不可莽撞,只需跟著伯喈學好學問。”盧植本是打算與劉彥一同前去,但是東觀那邊突然有事,盧植也隻好作罷。

  劉彥被盧植送至蔡邕府上,由蔡府下人帶進府中,而盧植則是順道直接前往東觀,準備忙完事再來拜會。

  蔡府相比於盧植的府邸就要小上許多,不過其主人乃是一代大儒蔡邕,故而府內裝扮十分精致,頗有些純粹讀書人身上的那種淡泊的氣質。

  蔡邕早早的穿戴整齊,顯得有些隆重,對於這個即將收入麾下的徒弟,他打心裡重視。不過在漢代是沒有系統的拜師禮的,漢代也不講究這種東西。除卻一些自行拜師的,大部分太學中的太學生都是朝廷分配直接省去了拜師這一步驟。

  蔡邕雖然是一代大儒,對於拜師這種禮製也沒有過多的研究,隻讓劉彥敬了茶,再帶著劉彥拜會過孔大聖人,就算是拜師結束了。劉彥也樂得簡潔,他真的懶散,對於那種繁文縟節最是不喜。

  “彥兒,既然決定拜入老夫門下,那就要勤奮讀書,不得有絲毫的懈怠,另外君子六藝也不可落下。”蔡邕頗有一種想要將劉彥培養成聖人的架勢,熱情很是高漲。

  劉彥汗顏,君子六藝這種東西明顯不適合他啊!六藝中的射箭,駕車不是要了劉彥的小命麽,別說射箭了,能不能拉開弓還不一定呢。

  至於什麽音樂,書法之類的,書法倒是可以練一練,畢竟自己還有一些當初的底子在,即便是蔡邕的飛白體,用心練一練也是可以看得過去。音樂麽,劉彥忽然意識到蔡邕一家子都是音癡啊,無論是蔡邕還是蔡琰,都以琴技聞名。不過劉彥對於這種東西興趣不大,聽可以,彈就沒必要,何況他連古代的樂譜都認不識,又不是後世的五線譜。

  “諾,學生記下了。”劉彥心裡吐槽一番,才恭恭敬敬的回答。

  “好,你且在老夫府上住下吧,也省的你來回的跑了。”蔡邕收了徒,心情大好,一掃昨日的陰霾,令管家帶著劉彥去後院挑間客房住下。

  蔡府的後院就豐富多了,成片的竹林分布小道兩側,隱約可見竹林中還有些人工對切的怪石,偶爾岔道外還有一兩間小小的木屋藏在竹林深處。

  劉彥不得不佩服這個時候的文人是真的會享受,連個後院也能弄出園林的感覺來,果然是騷氣,不過想到自己也能跟著騷氣,劉彥心情頓時大好。

  有句話說得好,人是最容易適應陌生環境的,尤其是沒心沒肺的人。劉彥絲毫不覺得蔡府是他第一次來,就像是來了無數次的熟人一般,在小院中轉來轉去。倒也不能怪他,畢竟對於他來說,整個世界都是陌生的,又何必在意在哪呢?

  轉了久了,劉彥漸漸也就失了興趣,準備原路返回客房,忽然聽到耳邊傳來了悅耳的琴聲,忽遠忽近,勾起了劉彥的興趣。

  竹林中的小道後面,有一間閣樓,

被怪石所遮擋,閣樓有兩層,琴聲便是從那二樓傳出來的。  劉彥心中大致明白了是何人彈奏,蔡邕的小女兒蔡琰亦是精通音律,如今也在府中,這琴聲大概就是蔡琰所奏。想到那清秀的面龐,劉彥忍不住笑了笑,似乎在感慨昨日在蔡琰面前裝騷氣的場景。

  貌似騷過頭了,想到蔡琰昨日再也沒看過他,劉彥有些難為情。

  聽了片刻,劉彥頭也不回的回房了。無他,總結來說,劉彥聽不懂!這種附帶內涵的琴曲,劉彥自認為沒有這種風雅情趣,俗人,到底還是個俗人。

  回到房中,劉彥發現自己的衣物都已經放置好,想來是蔡邕特意命人去盧植府上取來的。這倒是將劉彥徹底留在府中了。

  休息了片刻,便有人來通知他盧植來了。劉彥立刻從床榻上跳了下來,對於盧植他是真的心存感謝的,畢竟這個時代不是每個人都會不看門庭收徒的,蔡邕和盧植算是特例吧。

  來到大廳,劉彥發現蔡邕和盧植在小聲的交談,而蔡琰也在,正安靜的坐在蔡邕身旁靜靜的看著書,連劉彥來了也不看一眼,仿佛一切都與她無關。

  “彥兒來了,剛好有些事與你商量。”蔡邕抬頭見了劉彥,揮手示意他過去。

  劉彥不知道有何事會與他商量,畢竟他這個年紀,大多時候還是被決定的比較多,就算是婚姻大事,他也做不了主,當然,他不認為蔡邕和盧植在為他考慮婚姻大事。

  盧植將劉彥拉到身旁,與他說道:“彥兒啊,伯喈年前準備離京了,他想問你是否要跟隨他離去。”

  這麽快?

  劉彥還是忍不住問道:“為何先生不等過了年關呢?”

  蔡邕苦澀一笑,盧植卻是解釋道:“今日老夫已經將東觀的事結清了,伯喈本身也是為了這東觀石經一事才特意趕回京城,如今石經已成,自然是要離去。你且說是否要隨著伯喈一同離去便是,若是留在京城,老夫自然親自教導於你。”

  劉彥大體上是明白了, 也就是說,蔡邕本身是戴罪之身,遇到大赦天下才得以自由,後又遭人誣陷,不得不浪跡天涯。後來不放心石經一事,所以才冒險回到京城,待石經完成之後才準備離去。

  蔡琰抬起頭來,她似乎也很好奇劉彥到底會怎麽做選擇。

  “學生願隨先生離京,劉彥既已是先生的學生,自然要追隨先生的步伐。”劉彥會怎麽選擇?那肯定是跟著走啊,這種時候剛好可以患難見真情,對於培養與蔡邕的感情是個很好的機會。

  蔡琰聽罷,又重新埋入書本中,臉上也沒有什麽神情,看不出她的想法。

  蔡邕卻是滿意的很,他一直擔心劉彥不願意與他一起顛沛流離,而他也不想失去這個好苗子。如今聽到劉彥這般說,才徹底放下心來。

  “恭喜伯喈收得賢徒啊!”盧植雖是遺憾,不過也沒有太多的感慨,反而對劉彥的行為感到很是滿意。

  “既然如此,老夫明日便啟程回圉縣了,子乾多多保重!”蔡邕有些迫不及待的回圉縣,雖然陽球早就死了,但是他得罪的人還是太多,還是遠離洛陽為好。

  拜別了盧植,蔡邕便吩咐下人開始收拾行裝。蔡府也沒什麽值錢的東西,蔡邕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書籍,據說多達四千余卷。成箱的竹簡被搬上馬車,蔡邕前前後後的照看,容不得有半點的差錯,這些可是他的命根子。

  劉彥年紀小,隻得在一旁看著,而且以劉彥的細胳膊小細腿的,蔡邕看著都不忍心讓他幫忙。

  整個裝車工作持續了整個下午,直到天色暗淡才完全收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