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秦漢之建國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孤立主義(6)
第343章孤立主義

 由冬入春。除了成皋一帶楚漢的軍隊互爭勝負外,中原各地的百姓似乎開始過上了平穩的日子,期間少有戰事。

 如今,黃河之北,有燕齊鎮守其東部,他們似乎都完全忘記了中原的戰事,開始一心一意謀發展了。其中,尤其以燕國為甚。

 劉辟非在廣平郡將所有饑民組織了起來,采取以工代賑的政策,拓寬了從渤海深入薊縣的河流,這些早先餓過肚子的山東之民,曾經抱怨過秦國的勞役繁重,或許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從事同樣繁重的勞動,卻對他們現在的燕王感恩戴德。

 畢竟,比起挨餓,能夠一份工作飽腹活命實在是太幸福的事情。當然,劉辟非並沒有真想要這些饑民一輩子跟隨自己這樣大規模作業下去,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這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下來,回到田地上去。

 但貿然將大部分饑民安置到土地上去必然導致dong露àn。饑民們缺乏生活物資,從春種到秋熟,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沒有政府的支持,他們是無法苦撐到“秋熟”之時的。

 因此,劉辟非暫時只能將各郡百姓,聚集在官府手中,由官府進行統一安排,興修興修水利,做一些公共工程。

 但春季已經來了,也是時候讓大家回到田地了。

 劉辟非在各郡設置屯田校尉,每郡設置多名,管轄麾下所有農民的吃喝拉撒。大量的鐵農具從營口通過陸運、海運的方式運輸到各郡,由官府統一配給,百姓的糧食也有官府統一分配。各種物資也是統一配給。

 此時,除了遼東郡外,其他燕國管轄各郡竟像是一台精密操作的機器,開始了大規模屯田的運動。齊國商人發現,商人所向往的自由市場沒有了,他們只能和當地的官府做生意。

 沒有自由市場,商業自然萎縮下去。劉辟非之前所倡導的環渤海經濟帶竟是被燕國自己掐死了。

 但毫無疑問,這對於恢復燕地的經濟是必要的。不久,來自趙地,甚至齊地的饑民,也都湧入燕國周邊的各郡,趙國與齊國都損失了大量的務農人口。

 對於這些逃難的百姓來說,劉辟非向漢王與項王誇口的“人間樂土”,他們並不知道該是何模樣,但去遼東,有官府統一發配糧食,可以安心耕種田地,已經通過流動的商賈之口,傳到了趙、齊兩地。

 ……

 韓信接二連三收到麾下編戶齊民逃到燕國的消息,連忙召來蒯通商議。

 蒯通無奈道:“燕王因為可以獨立於兩王之外,不需要整軍備戰。可齊王不同,齊王要誅滅項羽,沒有大規模兵團作戰,想要打敗項羽驍勇的軍隊,根本無法做到。齊王要征兵,百姓抗征,自是紛紛前往燕國。”

 韓信道:“我知曉原因,只是詢問你有何計策。”

 蒯通淡淡一笑道:“簡單,把燕王也拉下水。如今,天下諸侯,要麽下注項王,要麽下注漢王,燕王顯得太特立獨行了,他想要置身事外,卻也是太天真了。”

 韓信道:“我並不想與燕王作對,若是與其對抗,將之逼到項王一邊,就不好了。”

 蒯通笑道:“齊王與漢王既然想要燕王站在自己這一邊,是萬萬不能出兵的。只能讓項王出兵。屬下願意前往項王軍營,進行挑撥,使項王猜忌燕王的用心。畢竟燕王也姓劉啊。”

 韓信思索再三,準了蒯通所請。

 等蒯通離開沒有兩田,千乘縣縣令來報,說齊地兩家最大的紡織作坊間發生了打鬥。紡織作坊是齊國稅源的大頭,不能出亂子。韓信親自帶兵前方鎮撫。

 等到達千乘,韓信這才了解了情況,卻是兩家作坊為爭奪一車生絲。其深層的原因,卻是項羽截斷了各地商路,齊國被項王實行了經濟封鎖。

 如此,大量的紡織作坊便陷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的狀態,時常為了市坊內的一車生絲的購買權而爭吵。

 此次陷入爭端的兩家作坊主,一家開在濟水南岸,作坊主姓薑,一家開在濟水北岸,作坊主姓田。倒也是世代的仇家。在春秋時,齊國是薑氏的,後來卻被田氏取代。如今,兩家的王權卻都已經被剝奪,成為了普通的商人百姓。

 韓信聽了兩人的爭論,薑氏說,他家的作坊已經停業十天了,如今好不容易來了一車生絲,也是自己先見到的,田氏卻仰仗自己的勢力,巧取豪奪。

 薑氏還說,田氏至今在齊國的商業中影響力很大,目前逃亡中的田橫便很有可能得到田氏商人的資助,要韓信不可不防。

 韓信滅齊,再次斷絕了齊的社稷,自是引得田氏的忌恨。但他不會因為這位薑氏的隻言片語,就會小心提防田氏。在他看來,田氏已經很難有大的作為了。

 韓信安撫了田氏作坊主幾句,正準備讓兩家平分這一車生絲。這時,一艘齊式商船揚帆進入了千乘港。

 不久,旁邊的作坊主喊道:“生絲!是生絲!”

 韓信身旁的兩家作坊主聽說是生絲,互看了一眼,竟是將韓信與賣生絲的商人丟在了市坊裡,拿著錢幣往港口跑去了。

 但齊式商船的船主竟是個很守規矩的人,向眾人說了:“齊王有令,買賣經營只在市坊進行,諸位若是要買,可前往市坊。我們在那裡等候各位。”說完,船主報出了自己商鋪的名稱,眾人又都往市坊中來。

 韓信登上市坊旁的塔樓,碼頭搬運工人正忙著將一筐筐生絲從船上搬運下來。上面飄揚的旗幟刺痛了韓信的眼睛,船上有兩面旗幟,一面旗幟之上,大大的書寫著一個“田字”, 而另外一面旗幟,則是一個燕字。這是燕國的商船。

 燕國從哪裡得到這麽多生絲的?

 韓信回到市坊,市坊內一片爭吵,這些作坊主們到沒有急於購買生絲。

 韓信上前觀看,卻發現燕國商人運來的生絲成色並不是很好,上面多有一些褐色的斑點。

 一名作坊主道:“你們家賣的是柞蠶絲,不是桑蠶絲啊?怎麽可以賣到與桑蠶絲一樣的價位呢?”

 其他作坊主紛紛附和,說:“是啊,價格必須比桑蠶絲便宜。”

 那位船主押運著最後一批生絲來到市坊,聽到眾人的議論,只是微微一笑道:“諸位若是能夠買到桑蠶絲,也不會留連在我這小商鋪不肯離開了,總之一句話,愛買則買,不買就請離開。”

 船主又道:“我實話告訴諸位,柞蠶絲做成的絲綢,在我們中原可能不盛行,可是在那東胡、匈奴那些寒冷之地,價值與真絲差不了多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