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和崇禎有個約定》第121章 尷尬的權力均衡
  “什麽?皇帝決定重審楊漣案?還命你將詔獄中的士子全部釋放?”東廠裡,魏忠賢皺眉道。
  “是啊,不過,皇帝將陸揚的「上書房行走」的職務也給罷免了”,田爾耕道。
  “義父,我沒說錯吧,皇帝還是有意要斬草除根”,崔呈秀冷冷道,“您最好還是下定決心,招募死士,找機會,發動兵變,將他宰了,只要能夠廢立天子,並將咱們現在手上握有的效忠於咱們的軍隊,改裝為類似於唐朝神策軍那樣的禁軍,您便可以像大唐時的宦官一樣,名正言順地執掌天下、睥睨皇權了”。
  “對啊,義父,若依老崔所言,您必當成為本朝的高力士,留名千古”,田爾耕衷心道。
  聽到田爾耕的話,崔呈秀心中微微一歎:你這武夫,還真是不學無術啊,我那麽推崇唐朝,擺明是為了兵權。義父怎麽能隻想做一個長伴唐明皇左右的高力士呢。李隆基雖然每每喚高氏為“大將軍”,但高氏其實從未掌握兵權,不過是一個“阿翁”而已。若說高力士,義父在天啟朝時,地位早超過他高力士了。
  於是,崔呈秀打斷道:“高力士有何可做?!不過是玄宗皇帝腳下的一條老狗罷了。義父要做就要做本朝的魚朝恩、李輔國、程元振、仇士良、王守澄,以上諸位先賢,才算得上是先賢楷模”。
  “哼,魚朝恩、李輔國、程元振、仇士良、王守澄就沒有一個不是死於非命的,還不如高力士呢”,魏忠賢罵道。沒想到,魏忠賢向來不學無術,不過,對這些太監中的前輩、佼佼者,倒是極為了解。顯然,魏忠賢對於宦官這個職業,有著深刻的共同體意識,對於歷史上的權閹,倒也下過一番功夫。
  崔呈秀沒想到這次勸諫,竟然又碰壁了。魏忠賢歎了口氣:“別說高力士了,現在,只要皇帝肯放我安然返鄉,我都要燒高香了”。
  “義父……”崔呈秀訝道。現在,魏忠賢鬥志全無,讓他崔呈秀感到一絲絕望。
  “招募死士的事,錦衣衛抓緊辦吧,呈秀說的也沒錯,趁著咱們手頭還有不少兵馬,早做點準備是不會錯的”,魏忠賢道,“不過,皇帝那兒,我還要去試一試,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打算對咱們動手,如果他沒有這個意思,能夠放我安然退養,做一個田舍翁,我倒是真的願意退下去,但如果他有意動手,咱們便魚死網破”。
  幾個月前,閹黨才剛剛滅了東林,形勢一片大好,沒想到,天啟的落水而亡,在皇權的更迭中,出現了這麽多變數,英國公、王樸、陸揚等一系列的活動,讓閹黨的計劃落空,而崇禎則出乎意料的登基為帝,徹底打破了閹黨的美夢,讓局勢撲所迷離起來。
  現在,在京師裡,英國公張維賢、京營總兵王樸牢牢地執掌了六萬禦林軍,閹黨在禦林軍裡面的那些個將領,都被張維賢、王樸給清理掉了。
  宮裡面,成國公朱純臣出任“領侍衛內大臣”,英國公之子忠勤伯張之極出任“掌鑾儀衛事大臣”,將內廷侍衛換了個遍,宮裡面全是崇禎帝的心腹侍衛了,在宮中,閹黨也沒有任何武力基礎了。
  京師裡,只有廠、衛,還牢牢攥在閹黨的手裡,大約有三四千兵力可以調用,不過三四千人,顯然很不夠用。魏忠賢炙手可熱、如日中天時,各地封疆大臣紛紛給他在外地修生祠、表忠心,似乎滿朝文武,皆是閹黨,現在風向變了,這些牆頭草,都保持起了中立,態度曖昧不明,真正堅定地支持魏忠賢的地方經略、巡撫、布政使、總兵,大約隻佔地方封疆大臣的兩成不到左右,但這也足夠閹黨集結起一支十萬左右的兵馬了。
  如果其他封疆大臣嚴守中立,閹黨還是可以揮軍直入,剿滅英國公手裡的六萬禦林軍,控制京師的。因為,據崔呈秀指出,禦林軍雖然裝備嚴整、兵員滿額,但戰鬥力其實極為低下,相較於京外部隊,特別是宣府、大同以及遼東的野戰軍,差了真的不是一點半點。而崔呈秀在宣府、大同、遼東等地,恰恰布下了很多的棋子,投入了很多閹黨分子,如果有事,這些邊軍,很多都會支持閹黨。
  所以,“九千九百歲”魏忠賢與“萬歲爺”朱由檢,如果就權力而言,各有優劣——
  從威望來看,兩人大抵持平:魏忠賢橫行天下多年,各地官員紛紛歸附,在短期內,他的威望,還是不可取代;而朱由檢呢,以往是不起眼的王爺,沒有任何政治基礎,現在算是初出茅廬,但畢竟有皇帝的名分、頭銜,象征著正統,各地官員自然哪怕不傾向於他,也至少會保持中立,除了少數核心閹黨,其他人斷然不會卷入叛亂,他們會選擇觀望。
  從京師兵力來看,朱由檢居於上風:朱由檢有英國公等勳貴武將支持,加上王樸的反水,他手裡有六萬人左右;而魏忠賢呢,則只有三四千錦衣衛,兵力嚴重不足,甚至各幫會堂口,都不再支持魏忠賢了,一方面,鐵杆支持魏忠賢的幫會,在上次中軍都督府的戰役中,基本上損失殆盡了,另一方面,事後朝廷發布的邸報,說是錦衣衛誘殲了幫會勢力,還將楊衰追封為“烈士”,讓各幫會堂口對魏忠賢產生了嫌隙,至少是不信任。
  從外省兵力來看,魏忠賢居於上風:魏忠賢在宣府、大同以及遼東,有很多黨羽將領,可調集、控制的兵馬,約有十萬左右。而朱由檢呢,因為孫承宗下野,旗幟鮮明傾向於他的將領,幾乎沒有。至於遼東經略高第,本來是天啟皇帝的人,但隨著天啟的駕崩,他成為了一個沒有歸宿的棋子,至少在目前看來,他在名義上,是魏忠賢的人。朱由檢對他,自然是絕對不信任。 至於高第麾下那些遼東人馬呢,哪怕是最反對高第的袁崇煥,也曾經在天啟朝時,上過奏疏,請求在遼東為魏忠賢建生祠,表彰魏忠賢的功績。這些人,或許是出於無奈,為求自保,而不得不違心去做了這樣的事情,但朱由檢一時半會還辨別不過來,他自然都不能信任。這個不信任,那個不敢用,其結果便是,朱由檢在外省,幾乎沒有可用之人。
  綜上所述,其實朱由檢與魏忠賢已經陷入了某種尷尬的均衡,誰也打不破目前的權力格局。不過,陸揚說得對,一個字——“拖”,拖得越久,局勢對朱由檢就越有利,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閹黨會人心浮動、越來越松散,呈現出一種不斷的加速度式解體。而朱由檢作為皇帝,他的皇位會越來越穩,旗幟鮮明投靠他的人,會越來越多。
  所以,朱由檢接受陸揚的建議,他很願意拖下去,而魏忠賢呢,他知道拖不是個辦法,但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暫時也只能這樣拖著,他目前能做的,就是各種試探,他要搞清楚皇帝的真實想法,如果皇帝有意滅了他,他就不能再拖了,得孤注一擲、放手一搏。如果皇帝沒有那個意思,那他便走一步看一步,畢竟權勢得來不易,哪裡又是說放下就真的放得下的呢?能夠繼續做他的“督公”,他又豈會願意返鄉,做一個田舍翁。再說,沒有了權力,田舍翁也不是你想做,便能安安心心做下去的。權力的遊戲,從來都是一個成王敗寇、贏者通吃、輸者一無所有(包括性命)的零和遊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