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功德系統》第8章 聲名漸起
  次日天明,張大素向往常一樣前往天然居說書。剛走到天然居門口就見到房遺愛在等自己。

  “遺愛賢弟,一大早的就在這等我莫非是要請我吃飯。”張大素昨天也聽到了房遺愛殺豬般的慘叫聲,面帶笑容的問道。

  房遺愛見張大素取笑自己,抱怨的說到:“張二哥,你就別取笑我了,昨天我挨打的事都傳遍大街小巷了,別告訴我你不知道。”

  “活該你挨打,昨天誰讓你跑的那麽快的,我剛把詩告訴你你就跑了,我剛想給你講講這首詩的意義呢一轉眼你已經跑的沒影了,光知道背詩不知道詩的意義,你不挨揍誰挨揍。”張大素向著房遺愛說道。

  房遺愛一臉無奈的說:“我哪知道我爹還問詩的意義,再說了,就算你告訴我詩的意義也沒用,都怪你的那首詩做的太好了,我爹說都能流傳百世,你也不想想我之前是什麽樣,就我這樣的能做出流傳百世的詩,問你你信嗎。你也是的,做那麽好的詩幹嘛,隨便做一首幫我把我爹糊弄過去不就行了嗎。”

  張大素一聽房遺愛抱怨自己的詩做的太好,笑著說:“還怪我了,隻怪你找錯人了,本少爺這沒有不好的詩,隻有流傳百世的詩。”

  其實張大素說的是實話,來自後世的張大素本身哪會作詩,他只會背詩。而能流傳後世讓張大素背的哪有不好的,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可以流傳百世的好詩。這事隻有天知地知張大素知,房遺愛哪會知道,隻當是張大素說大話,沒好氣的說到:“我以前隻認為我房遺愛臉皮厚的堪比城牆,沒有比我更厚臉皮的了,沒想到今日才發現你張大素張二哥這臉皮比城牆拐彎的地方還厚啊。”

  張大素對著房遺愛說:“好了,別抱怨了,我先去說書,等我說完書請你吃飯一表歉意如何?”

  “好,你去吧,我在這聽聽你說書,話說你這書說的確實不錯。”房遺愛說到。

  張大素告別房遺愛走上台上,開始說書,《封神演義》已經接近尾聲,今天就要完本了,張大素也知道《封神演義》畢竟隻是一部神話小說,對道教有不小的意義,但是對普通人二月聽聽熱鬧還行,其中沒有什麽有意義的東西。要想通過一部書展示自己文韜武略的才華,《封神演義》是遠遠不行的,不能滿足自己一名聲入仕的目的。因此張大素下一部書打算說《三國演義》這部被後世評為四大名著的鴻篇巨著。

  張大素先將《封神演義》完本,然後對對著台下眾人說到:“各位,《封神演義》的故事到今天就結束了,明天起,我將講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以漢末三國紛爭的故事為背景,書名《三國演義》,這是一部描述謀士與猛將的故事,歡迎各位明天來聽,一定不會讓各位失望的。謝謝各位。”

  說完張大素便走下台去,約著房遺愛一塊吃飯去了。

  張大素和房遺愛一旁喝酒吃飯,卻不知皇城內有人正談論著自己且打算向李世民舉薦自己呢,談論張大素的人身份還不低,正是被稱為“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

  事情經過是如下這樣的。

  今日天明後,房玄齡前往中書省處理政務。李世民即位後,身為李世民最為倚重的謀士之一,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執掌中書省,可謂位高權重,新官上任的房玄齡可謂是繁忙無比,因此一大早就要前往中書省處理政務。

  唐朝在官製上沿襲隋朝舊製,為三省六部製,皇帝以下主要分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

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  三省六部都是重要的朝廷官署,但是分工和性質不同,這也也決定了他們的辦公地點不同。長安城裡有“皇城”和“宮城”之分,一般來說,政府機關是要在“皇城”裡辦公的,“宮城”是皇帝以及家屬的居住區,一般老百姓講的皇宮就是指“宮城”。

  但是“中書省”和“門下省”,因為前者是“皇帝秘書處”的性質,後者也帶有“審核發印機關”的功能,這兩省官員都更加接近皇權,為了日常工作方便,兩省不僅在皇城內有辦公地點,在宮城內同樣設置了辦公地點,為表示對兩省的重視,分別在太極殿左右兩側為兩省設立了辦公地點。

  作為中書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房玄齡便在宮城內辦公。今日房玄齡剛走進宮城的大門,便碰到了自己的好友杜如晦,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是至交好友,有同住興化坊,兩家離得不遠,自然聽到昨天晚上房遺愛那殺豬般的慘叫聲。兩人打了個招呼後,杜如晦就打笑著問房玄齡:“玄齡兄,昨天遺愛那小子又惹什麽禍了,都動用家法了,叫的那個慘啊,估計整個興化坊甚至附近幾個坊的人都聽到了。”

  房玄齡一聽此事變氣不打一處來,說到“昨天我考校我家那兩個小子的學業,沒想到遺愛那混小子從別處找了一首詩來糊弄我說是他做的, 索性那首詩做的太好,足以流傳百世才讓我察覺到貓膩,不然還真讓這混小子蒙混過去了。”

  杜如晦一聽便笑了,說“你也知道你家遺愛不喜歡舞文弄墨,喜歡練武,讓他作詩不是為難嗎。不過你說的那首流傳百世的詩再哪呢,讓我也欣賞欣賞。”

  房玄齡於是將詩被給杜如晦聽,杜如晦一聽便頻頻點頭,搖頭晃腦的品讀著,過了一會才說道。“好詩啊,好詩,這是哪位大才所作?竟然能讓你家遺愛尋到。”

  “是弘慎(張公瑾的字)家的二小子張大素做的,看看人家家的孩子,在看看我家遺愛,實在是沒法比啊。”房玄齡一臉無奈的說到。

  “張大素那小子做的?”杜如晦一聽便一臉驚奇,“沒想到那個一心求仙問道的小子竟然還有這樣的才華。”

  “何止如此啊,你難道不知道嗎,這小子最近一部《封神演義》都鬧得長安紙貴了,看來我們之前都小看這小子了。”房玄齡一想張大素的才華也是感慨萬千,他也是昨天才從房遺愛那裡才知道最近長安紙貴的現象竟然是那小子導致的。

  “《封神演義》也是那小子做的,看來確實有才華啊,我們有空可以去探訪一下,如果他真的有才我們可以將此子推薦給陛下,也不負陛下對咱們的厚愛啊。”杜如晦說到。

  “是啊,咱們都有老的一天,未來都是這幫小子的,如果他真的有才,以後入仕為官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咱們向陛下舉薦他以後他也看看在咱們的提攜之恩上照顧一下咱們幾家的幾個混小子。”房玄齡感慨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