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功德系統》第7章 遺愛挨打
  房遺愛在張大素那得到詩詞以後興高采烈的往家中走去,邊走還邊嘀嘀咕咕的記憶著張大素給自己寫的詩,生怕少背一會就把這麽好的文章忘了。

  房遺愛回家後,貼身書童(因為房遺愛喜好舞槍弄棒不愛讀書,房玄齡專門給房遺愛配備了一個貼身書童,專門負責看著房遺愛學習)便迎了上來,說到:“少爺,您這一天跑哪去了,您忘了老爺說了今天要考校您和大公子的學業了,到時候要是您回答不上來老爺少不了又要打你。”

  房遺愛本來得了張大素的詩文心情很好,但是一看書童過來問東問西,沒有好氣的說到,“本少爺挨打你不高興了,這些年要不是你天天去我爹那打小報告,本少爺能挨那麽多打?”

  書童一聽少爺埋怨自己也不擔心,反正有老爺替自己撐腰,打著笑臉說到:“少爺這事不要怪我,不是我非要取老爺那打小報告的,是老爺問我您最近的表現怎麽樣,我隻能實話實說,要是您好好地在家中學習老爺能打你嗎,再說了,老爺也是為了少爺您好。”

  房遺愛一聽書童振振有辭,說到:“你倒是個實誠人,實話實說,你就不會替本少爺在老爺那瞞著點?”

  書童一聽,“少爺,您也不想想咱們老爺是什麽人,我能瞞得了他嗎,我哪敢在老爺面前說謊,老爺不得打死我啊。”

  “那就讓老爺打我是吧,你行,你就說吧,反正本少爺也挨打習慣了。”房遺愛怎麽看書童怎麽生氣,又不敢打他,索性眼不見心不煩,往自己房中走去,進了房還把門關上。

  “少爺,您幹什麽去,別忘了老爺一會還要考校您的學業。”書童見房遺愛回房還把自己關在外面,衝著屋內喊道。

  “不用你管,本少爺心中有數。”房中傳出一句不耐煩的聲音。

  書童見房遺愛不想見自己,便自己會屋讀書了。

  不多久,房玄齡回家,讓下人喊來房遺直房遺愛兩兄弟考校兩人的學業。房遺直身為大哥當然先來,但見房遺直對答如流,聽得房玄齡連連點頭,心中深感欣慰。待考校完房遺直,又將目光看向房遺愛,但見房遺愛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中頗為驚奇,往日考校時,自己家的二子都是戰戰兢兢,今日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難道他最近轉了性子,專心學業了。便問道:

  “遺愛,昨日說了考校時你作一首詩即可,今日看你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想必已經做好了詩文,念來給為父聽聽。”

  房遺愛抬頭挺胸近前一步,先向房玄齡施了一禮,然後說道:“孩兒昨日聽了父親的要求後苦思冥想才做了一首詩,名為《金縷衣》,全詩為: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的詩念完了,望父親點評。”

  房玄齡一聽眼前一亮,心想,這首詩寫的相當不錯啊,這首詩足以流傳後世了,看來遺愛最近確實苦心學業了,浪子回頭金不換啊,知道苦心學業就好。仔細一想,卻有些疑問,遺愛往日喜愛舞槍弄棒,不喜歡讀書,縱然是進日苦心學業也不可能進步這麽快啊,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他也不是那種讀書的天才啊,自己不可能看走眼啊,短短幾日便能夠寫出這種流傳百世的詩文,這其中恐怕有貓膩,我得仔細問問。便問房遺愛:“遺愛,你跟為父說實話,這首詩真的是你做的嗎?”

  “難道您在別處聽過這首詩?”房遺愛問房玄齡道,心想,難道這首詩是別人做的,

張大素這小子騙我,在別處尋了一首詩糊弄我。  “倒是沒有聽過。”房玄齡道。

  房遺愛心中松了一口氣,說“您之前當然不可能聽過了,這可是我苦思冥想了一天才想到的一首詩。”

  房玄齡臉上漏出一臉欣慰的喜色,說到:“遺愛啊,這首詩做的不錯啊,足以流傳百世,看來遺愛你最近確實是苦心學業了,為父深感欣慰。你且說說,你是怎麽想的,怎麽能做出這樣一首詩文來,這首詩有什麽意義?”

  房遺愛聽到父親誇讚自己,心中甚是高興,又聽父親說這首詩足以流傳百世,對張大素更是佩服,剛要想想打算怎麽謝張大素就聽到父親問自己這首詩的意義時心中暗暗發苦,心想,這首詩是張大素替自己做的,自己哪知道這首詩又什麽意義,但是父親問自己又不好不說,便苦苦思索。

  房玄齡是何等人物,見房遺愛聽到自己問話後的神情變化便知道這其中有貓膩,這首詩不是他做的,是找別人代筆。又心中好奇何人有這樣的大才,做出這樣一首流傳百世的詩文來。

  房遺愛搜腸刮肚的思索了一番,然後說道: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要愛惜榮華富貴,而應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隻能折取花枝了。要趁著青春年少及時行樂, 如果有喜愛的姑娘要早早的把她搶到手,不然等她被別人搶走了就隻能找一些歪瓜裂棗了。”

  房玄齡一聽心中大怒,一拍桌子,說到:“混帳,還趁著青春年少及時行樂,還有喜愛的姑娘要早早的把她搶到手,這首詩是你說的這個意思嗎,從字面看,是說要趁著青春年少及時行樂。然而字面背後,這首詩的主旨是勸人愛惜時光,珍惜少年時光,趁著青春年少好好學習,建功立業。這樣一首立意高遠的詩讓你解讀的成了勸人及時行樂的歪詩了。給我說實話,這首詩是哪來的?”

  房遺愛一聽知道漏了餡,連忙向父親告罪說到:“父親息怒,這首詩確實不是孩兒做的,是孩兒請定遠郡公家的張大素張二哥幫忙做的。”

  房遺愛便將上午求詩一事講給了房玄齡說。

  房玄齡對張大素也早有耳聞,沒想到這首詩是一心求仙問道的張大素那小子做的,看來世人對張大素都有了誤解了啊,張大素一心求仙問道並不是人們認為的不學無術、不思進取,而是胸有錦繡,之前秦王與隱太子李建成爭鋒,張大素以求仙問道的外套隱藏自己,如今局勢明朗,張大素開始展露雄才,這是打算出仕了,看來此子頗有古代隱士之風啊。

  想想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房遺愛,便氣不打一出來,吩咐下人:“來人,取家法”。

  是日,房府中不時的傳出生生如同殺豬般的慘叫聲,坊間眾人對這個聲音都十分的熟悉,是房家二少爺被打的聲音,紛紛猜測這個無法無天的房二少這次又闖什麽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