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道清理計劃》第183章 合流
當劉裕帶著眾將來到大營門口,果然看到一位風采非凡的道人站在那裡。

劉裕連忙上前行禮道:“拜見桓恕上仙。”

桓恕目光從劉裕等人身上掃過,隨後開口說道:“寄奴有大志否?”

劉裕聞言猛地一怔,桓恕開口就叫他寄奴,要知道寄奴是他的乳名,桓恕很明顯是以一個前輩、長輩的語氣在稱呼他。

劉裕不知道桓恕是什麽意思,所以也就沒敢回答,而是說道:“請上仙入帳上座。”

桓恕搖搖頭,從袖中取出一物。

劉裕仔細看去,那是一張符令。

桓恕將符令遞到劉裕手中,說道:“此為廣信令,凡此令所到之處,我道門弟子、信眾皆聽君之號令。”

劉裕的呼吸一瞬間急促起來,他目光緊緊地看著桓恕手中的廣信令,有些口乾舌燥地問道:“不知上仙為何要賜我廣信令?”

桓恕笑了笑,也不隱瞞,直言道:“桓玄欲頒布法令,禁絕道門,你可知曉?”

劉裕聽了這句話,一瞬間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他二話不說接過廣信令,朝桓恕抱拳拜道:“劉裕拜謝上仙。”

桓恕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淡淡一笑,轉身踏雲而起,不到片刻就無影無蹤了。

劉裕看著桓恕離去的方向,握緊了手中的廣信令。

劉裕身後的諸將有些疑惑,問道:“那桓玄要禁絕道門,他們為何自己不去除掉桓玄呢?”

劉裕說道:“他們好似有什麽限制,不能直接對凡人出手。”

“笑話,他們這些身懷仙術的人,誰還能限制他們?”身後的諸將一臉不信。

劉裕抬頭看了看,隨後緩緩道:“天。”

眾將沉默了下來,天,這是個很籠統的概念。

天,不是單指某個神仙,天就是至高無上的一種概念。

天上的神仙們可以代表天,但他們絕對不是天。

劉裕卻不去想那麽深奧的事情,這不是他該想的。

他看著手中的廣信令,心中陡然騰起一股豪情壯志。

“整頓軍馬、籌措糧草,準備發兵。”劉裕轉身朝眾將說道。

眾將一怔,有些還沒反應過來,呆呆的問道:“發兵?去哪?”

劉裕目光朝健康一望,“滅桓玄。”

自元興三年開始,劉裕率領部下北府軍一萬七千人,發動數次大戰,相繼消滅桓玄、劉毅、司馬休之等東南割據勢力。

又發兵西川滅譙蜀,平定蜀中,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劉裕消滅了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複洛陽、長安兩都。

劉裕在消滅司馬休之後,晉國朝廷允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崇禮。

次年正月,獲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都督南秦州諸軍事。

至此,劉裕一人已經都督徐州、南徐、豫、南豫、兗、南兗、青、冀、幽、並、司、郢、荊、江、湘、雍、梁、益、寧、交、廣、南秦共二十二州。

永初元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

即位後,又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

在劉裕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集權中央,抑製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等國策,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

華夏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由於出身孤寒,劉裕知道稼穡艱辛,因而平時清簡寡欲,生活節儉,不喜奢侈。

同時在登基之後,劉裕封桓恕為興平真君,進一步確立了道門在南方的地位。

...

與此同時,佛門在北方也開啟了興盛之世。

單是鳩摩羅什一人,便在北方擁有徒眾百余萬。

劉裕雖然收復了關中、中原大地,但北方佛門強盛的格局依舊沒有改變。

佛、道兩家都遵守當年淝水‘道南佛北’的約定,近些年來一直互不干擾。

而且由於佛門在中原和關中大地廣為傳播,致使大量的漢人歸入佛門,也改變了佛門在中原的主要性質。

當年的佛門修士,大部分都從天竺和西域來,如今的佛門修士,大多都變成了漢人修士。

這些從小讀者儒家經典,深蘊華夏文明的漢人進入佛門後,竟改變了整個佛門的面貌。

如今新一代的佛門修士,不僅不對道門抱有天生的深仇大恨,反而開始與道門修士進行了合流。

這個合流並不是同流合汙的意思,而是兩家新一代弟子開始了修行上的交流。

這在之前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景象,兩家見面不打起來就算好的了,更別說一起論道交流了。

新一代的佛門修士,將佛門經義進行到了極致。

這些佛門修士不再像以前一樣只顧講經傳法,只顧收取香火錢。

而是開始在講經傳法的同時,幫助貧困之人,救濟四方災難。

他們開始與朝廷割裂,不再幫助朝廷征伐別國,而是靜下心來雲遊修煉,普渡世人。

天竺來的佛門修士與西域來的佛門修士,他們的手段是粗暴的,也是急於求成的。

然而漢傳佛門修士正在改變這一點,就連鳩摩羅什也極為欣喜。

當鳩摩羅什看到眼下的佛門氣象時, 不由欣喜地說道:“如此一來,佛門定能扎根中土,千年不衰。”

隨後,鳩摩羅什與高僧釋道安親自來到淝水,要見桓恕與張盛。

桓恕、張盛知曉他的來意,四人在淝水小亭相聚。

在經過一天一夜的談論之後,兩家各自回去。

半月之後,三百名只有練津化炁的道士從南方北上,進入關中、中原等地傳道。

同時,同樣有三百名只有練津化炁的佛門修士從北方南下,進入江南等地講經傳法。

於是,在漢傳佛門的主導下,佛、道兩家正式合流。

發生在凡間的這一切,被天上的眾位大神都看在眼裡。

他們對此十分驚奇,想不到洪荒都難以做到的佛、道合流,居然在這一界被一群下界修士完成了。

無論是佛門諸佛、諸聖、諸菩薩,還是道門的眾多大仙,都看到了此界的潛力。

如果這一界的弟子以後能夠飛升洪荒,那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要知道,洪荒可不止佛、道兩家,他們只是洪荒裡面勢力最大的而已,但在洪荒之中,能夠與佛、道兩家抗衡大有人在。

所以,在玉帝的倡議下,太上老君與釋迦牟尼於天庭中會面。

兩家定下約定,在取走此界一部分氣運的同時,將承擔保護此界生靈、天地的責任。

如果兩家弟子產生衝突,可由他們自己解決,不再演化為兩家的全面爭鬥。

就這樣,在洪荒中爭鬥了數億年的佛、道兩家,在這個世界竟然心平氣和的坐到了一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