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大營前的一處丘陵上,一什宋兵搓手跺腳,不停地向下觀望著。
他們都是警戒的宋兵,需要防備明軍殺過來。
“直娘賊,如何還不送飯來!”一兵抱怨道。
伍長道:“此時不過午時,急躁甚麽?”
那兵道:“頭,昨天隻吃了兩碗稀的,頂的何用?”
“據說石將軍押運糧草時被襲,全部糧食被明軍一把火燒了,我等怕是要斷糧。”另一兵接道。
“肚中空空,若明軍殺來,如何提得動刀槍?不如跪地投降,也好保得性命!”又一兵說道。
“吃不飽,穿不暖,這日子甚麽時候到頭?要我說,投降才好,也好過忍饑挨凍!”
“石將軍遇襲身亡屬實,然楊將軍親自領兵運糧去了,堅持三五天,必有糧草到達。”
這什長乃是梁山老卒,忠心毋庸置疑,一直在努力安撫軍心。
然而並沒什麽用。
糧草斷絕,宋軍上下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三五日吃不飽,全軍頗多怨言,已經有小規模逃亡發生。
什長還想再說,只聽遠處一聲號炮,黑壓壓的明軍已經衝了過來。
“敵襲~”
無數呼喝響起。
驚慌失措的宋兵,立刻各自躲進了坑道裡,防止明軍轟炸。
警戒哨仔細觀望,只見明軍埋頭冰粉。衝鋒,並未施展轟炸。
“都出來,都出來,賊軍衝上來啦~”有偏將聲嘶力竭地呼喝道。
各級軍官立刻催促兵丁出來,準備接敵。
緊張時刻,本該忙的飛起,然而宋兵大多磨磨蹭蹭,動作緩慢。
一是肚中無食,力氣缺乏,另外也是故意磨蹭的。
待大部宋兵出來時,明軍已經殺到了壕溝邊上。
“殺!”
呼喝中,刀槍手們掩護火槍手近前。
砰砰砰~
密集的槍聲響起。
幾乎臉貼臉的距離,一槍一個,基本沒有落空的。
只打了個照面,便有百余宋兵被擊殺當場。
“爺爺莫殺,小的投降!”
不過一輪打擊,已經有宋兵跪地投降。
偏將大怒,舉刀怒吼道:“起來,投降者……”
砰~
腦袋開花。
有人帶頭,組織防禦的偏將又被殺,立刻有大量的宋兵跪地。
五百余守軍,頃刻間投降了三百余,還要反抗的不足百數。
這點人,如何是五百明軍的對手?
刀槍掩護,火槍射擊,不一刻殺了個精光。
攻下一個山頭,前後用了兩刻鍾不到,十分快速。
“跪著,起身者死!”
警告了宋兵一句,貝應夔喝道:“來人,立刻檢查坑道。”
聞令,立刻有明軍挖土,查看壕溝中是否埋有火藥。
見狀,靈醒些的宋兵叫道:“爺爺放心,此處並無火藥,後面才有。”
貝應夔道:“起來指認,若屬實,記你一功,必有厚賞!”
這兵起身,指向後方,道:“第三個山頭,埋有火藥,再往後十余個山頭都沒有!”
“善!”貝應夔大笑,道:“來人,帶下去好生照顧,待我回來嘉獎。”
說完,貝應夔又喝道:“兄弟們,隨我衝鋒!”
“殺啊~”
明軍起身,向著下一處殺去。
槍聲、怒吼、慘叫、金鐵交加聲,交織在一起,響成一片。
在這冰天雪地裡,明軍組織了二十隻突擊隊,發動了全面進攻。
明兵本來就精銳異常,宋兵餓了五六天,士氣低落,力氣不濟,即無抵抗之心,亦無抵抗之力,非退即降。
此時,楊沂中已經領著指揮部到了第一個山頭上,
上了望鬥觀察。只見明兵如同潮水一般,交替向前覆蓋,拿下一個又一個山頭。
大量的宋軍俘虜,在明兵的監押下,往山下匯聚而來。
旁邊,蕭嘉穗笑道:“不想,我等冒險出偏師斷了他等糧草,不但餓了身體,更空了心志。”
“饑兵無戰心,本是應有之意!”楊沂中接道。
之所以派出衛忠,於冰天雪地裡跋涉埋伏,就是為了這一刻。
吃不飽的宋兵,如何還會給趙宋賣命呢?
當然是投降咯!
前方,劉贇領軍拿下一處山頭,看著滿地的俘虜,喝問道:“誰知道哪裡埋伏了火藥,據實說來,賞金千貫!”
“小人知道!”立刻有宋兵起身,指點出埋了火藥的地方。
他們確實是小人物,然而也會關心自己的處境。
最起碼,不能隨同明兵一起被炸死了。
因此,各個山頭的守軍,都悄悄地查探地下,確認是否有火藥埋伏,好安排退路。
並且,他們也會和附近守軍溝通,確認哪裡能去,哪裡不能去。
隻這一點疏漏,極大地方便了明軍的進攻。
兩個時辰下來,明軍已經深入了五六裡裡。
斬殺兩千余,俘獲四千余,只有埋有火藥的三個山頭尚未進攻,被牢牢地包圍著。
明軍也看的清楚,有火藥的山頭防禦工事更加完備,守軍也要多一些。
因此,他們並不強攻,憑著浪費些時間,隻把上面的圍困,待其餓的受不了,自然要下來投降。
前方突飛猛進,後方不斷增兵支援。
全軍用命,將士齊心,隻並力向前。
一處又一處山頭拿下,楊沂中的帥旗不斷向前移動。
殺到下午,明軍終於清空了前方的防禦,殺到了開遠堡下。
對此,眾人並無太多欣喜。
開遠堡乃是蕭關防線第一個成規模的城防,後面還有大量防禦工事要攻取。
上半天清空的,其實是開遠堡的外圍。
開遠堡城頭上,盧俊義看著黑壓壓的明軍,臉色十分沉重。
此時,宋軍缺糧嚴重,軍兵餓了幾天,正是最虛弱的時候。
明軍突然爆發,宋軍不能抵擋,也是應有之意。
不過,明軍突破之神速,還是大大出乎了盧俊義的意料。
“主人,明軍已經合圍,此城不可守,當待入黑後突圍。”燕青說道。
盧俊義歎了口氣,道:“事不可為,也只能走為上策了。”
明軍火槍無法抵擋,宋兵又餓得沒了戰鬥力,開遠堡再堅固,也沒辦法堅守。
最主要的是,城中守軍士氣低落,無法鼓動。
便是盧俊義自己,也鼓不起心氣來廝殺。
從古至今,守城拚得都是勇氣和士氣,沒有這兩樣,任憑你有什麽樣的天險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