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崇禎皇帝》第五十一章陸權和海權
  接著,又是談論其他生意,王承恩負責細節,朱信穩坐一旁。

  時間變得悠閑起來,朱信開始翻閱著日本的書籍,松浦美雪介紹著各個書籍,還充當著翻譯,又是不斷詢問著,了解著日本。

  可越是了解著日本,越是感覺日本很重要。

  華夏一直有陸權和海權之爭,經營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就是發展陸權;而發展海貿,經營澎湖列島,發展艦隊,就是發展海權。

  在唐朝,宋朝、明朝時,有著繁榮的海洋貿易,可終究是陸權佔據了上風。

  華夏最大的敵人,來自北方,明朝前期要對抗韃靼、瓦刺,後期要對抗建州女真;而清朝時,前期要拉攏漠南蒙古,後期要對抗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於是有了收復外蒙,收復新疆。

  在清朝時,康熙對抗格爾丹多次勝利,可是在北方荒無人煙,到處是大草原,格爾丹打不過卻能快速跑路。而清朝大軍擊敗了敵人,卻是追殺不上,若是戰爭時間長了,損耗國庫嚴重。若不是格爾丹遭遇了叛變,被侄兒殺死,可能格爾丹繼續逍遙著。

  為了對抗北方,明朝清朝皆是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導致了根本無力南顧,發展艦隊,發展海權……在前期海洋投入是巨大的,甚至是賠本的。沒有大量的人力,無力,財力根本無法支撐。

  可陸權不重要嗎?

  重要,很是重要!

  陸權不穩,代表著華夏根基不穩。

  在大明時代,蒙古、西域等地區,一直是外國,不被掌控;到了清朝,經歷了三代努力,到了乾坤時代,才徹底掌控了西域。

  若是蒙古,西域不穩,意味著北方不穩,意味著北京不穩定,意味著華夏基本盤不穩。

  可海權重要嗎?

  也很重要,在明清時代忙於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結果對海權關注不足,錯失良機,再次睜開眼睛時,已經是鴉片戰爭。到了後來,更是發展為華夏對抗西方,對抗整個世界。

  陸權重要,海權更為重要。

  掌控陸權,意味著華夏根基穩定,意味著立於不敗之地;掌控海權,意味著掌控了華夏未來。

  只是以大明財力有限,國力有限,注定了二者只能取其一;想要二者兼顧,必須要借力。

  發展陸權,必然要借助蒙古;發展海權,必然要借助日本。

  恍惚之間,朱信明悟了未來的軌跡。

  想要側重陸權,最好定都北京,想要側重海權,又是要定都南京。如果要開拓東南亞,澳大利亞,美洲,定都南京是必然選擇,只是這樣外蒙,西域必然被忽視,甚至丟失。

  畢竟,這些區域,主要是沙漠和草原為主,不毛之地,付出較多,收獲卻是較少。

  只是國家畢竟不是做生意。商人以賺錢為目的,有錢賺乾,沒錢賺不乾;可國家是政治第一,哪怕是賠錢照樣要乾!

  …………

  大約是三天后,朱信離開了松浦家,到了李思賢的店鋪當中等待著。

  在這個時代,李旦、顏思齊兩人是海上的巨頭,經營著中國到日本的海路,他們亦商亦盜。在不久前,向他們發了名刺,邀請他們前來,只是不知道會來幾個。

  朱信耐心的等待著。

  沒有等待多久,就是見到了一個中年人。

  “拜見信王!”

  立刻中年人跪倒在地上,恭敬至極。

  哈哈哈!

  朱信心中笑了,大明王爺在大明朝還不算什麽,

可在外面卻是分外好使。很多人聽到了信王的名號,就是當場下跪,就是戰戰兢兢。  “你是誰?”朱信問道。

  “小人李旦!”中年人說道。

  “原來是你!”朱信點頭道。歷史上,有兩個李旦,一個是唐明皇李旦,一個是明末海盜李旦。李旦遊走在大明和日本之間,從事海貿事業,鄭之龍是他的義子,而他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可此刻跪倒在朱信腳下,卻是戰戰兢兢,手腳發抖。

  這就是大明的威嚴!

  封建思想好,能嚇住草民!

  “起來吧!”朱信說道。

  “多謝信王殿下”李旦站起身來,可還是帶著畏懼之色。

  房間當中,是大明的裝飾家居,沒有榻榻米,有的只是桌椅板凳,朱信揮手道:“坐下吧!”

  “信王坐在這裡,哪裡有草民的位置!”李旦還是站著。

  朱信笑了,李旦祖上八輩子都是農民,原來本名叫李二狗,後來到了海上發跡了,改名為李旦,現在是海上的大佬,算是一號人物,對著日本大名能面色不變。

  可遇到了大明的官,尤其是信王殿下,還是戰戰兢兢!

  在這個時代,大明的海盜不論是外面混的如何好,都是想要回大明,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海盜們都是想著詔安,都是想著當官。 前有汪直,後有鄭之龍。

  “你說海上有什麽?”朱信問道。

  “海上有金銀,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運到了日本,就是白花花的銀子!”李旦說道。

  “那還有什麽?”朱信又是問道。

  “小人不知,請殿下指點!”李旦說道。

  “你們看到的是金銀……可金銀有用嗎?有用!能買到各種東西,可金銀又是無用至極……再多的金銀也只是商人而已。商人是什麽,過年了,需要殺豬了!”

  朱信淡淡道。

  “你們看到的是金銀,絲綢,而我看到的是土地,魚類,鳥糞!在海上,在大員,那裡土地一年三熟,那裡荒田居多,生地為主,經營之下,能化為上田!”

  “還有海島上的鳥糞,看起來不值錢,可用來肥沃土地,提升土地肥力;還有魚類,可大量捕撈,製作成魚肉罐頭,在遼東將士們多數吃不上肉!”

  說著,朱信將計劃說了出來,歸納為三點:經營台灣,開拓田地;挖掘鳥糞,肥沃耕地;發展漁業,建立罐頭廠!

  “魚兒捕撈之後,幾天就會腐爛,變臭,而製作成罐頭,至少能保持五年不腐爛,若是技術達標,可二十年不腐!”朱信說道,說著將製作罐頭的方法,說了出來。

  在這個時代,沒有鋁合金,只能用瓷器代替,用軟木塞住,最後蒸煮按個小時,最後蠟封。

  製作罐頭,沒有技術瓶頸可言,簡單實用。

  在遼東的戰士,血戰不斷,可時常吃不飽,而魚罐頭能彌補營養不足,吃飽了吃好了,才有戰鬥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