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崇禎皇帝》第一十六章雞肋的火器
  朝堂在爭鬥著,東林黨獨攬中央大權,朝政黨爭不斷,糾紛不斷,爭吵不斷,天啟皇帝漸漸覺得厭惡了,看一群潑婦吵架,真是沒有意思。

  漸漸的厭惡了朝堂,開始缺勤,開始到后宮當中,玩著木匠活。

  天啟皇帝玩著木匠活,臣子們嘴上不說什麽,可心裡卻是激動著,在歡呼著,什麽樣都不管的皇帝,才是最好的皇帝;若是皇帝太有本事了,臣子們盡數失業了,那才是大大的悲劇。

  當然了,若是真的認為天啟皇帝天天玩木工活,那就是大大錯誤了。

  木匠活,隻是興趣愛好,就好似某人喜歡穿越火線一般。

  就好似二零一九年,某個少年天天玩著王者榮耀,玩著穿越火線,可照樣是業績頂呱呱。所謂的玩物喪志,隻能說原本就是廢柴;很多人照樣是玩物,可喪智是不存在。

  木匠照樣玩,可功課照樣是上!

  孫傳宗、袁可立等為帝師,講述史書,又是講述經史。

  天啟皇帝在上課,朱信也在上課,在上課之余,詢問火器製造之法。

  穿越了,卻是有些坑,高中的物理知識早就還給了物理老師,如何製造蒸汽機不知道,燧發槍製造不知道,隻能說是請教袁可立。孫傳宗有些呆板,而袁可立卻有些活潑。

  “殿下欲知火器製造之法,有《武備志》,《火攻要略》,《兵機要略》……我朝徐光啟、孫應元等人,皆是精通火器製造。我朝火器有三眼銃和四眼銃、連子銃、十連珠銃、一窩蜂、神火飛鴉、萬人敵、火龍出水、佛朗機炮、火銃、紅夷大炮、十眼銃、拐子銃、迅雷銃、五雷神機、虎蹲炮、魯密銃、鳥銃、抬槍……”

  連續說了十幾種火器,聽得朱信都是頭昏腦漲。

  接著,袁可立又是詳細的講述火器的各個指標,具體的使用之法等等。

  三眼銃和四眼銃,相當於一把槍三個槍口,四個槍口,火力集中,主要是射殺騎兵;

  連子銃,相當於原始版本的機關槍,可連續射處於彈丸;

  一窩蜂,是原始火箭,相當於大明的客秋莎;

  萬人敵,相當於燃燒彈。

  袁可立介紹著火器的武器性能,“不過,火器缺點太多了。比如鳥銃是四十斤煉到八斤(損耗率驚人),則每斤鐵價格肯定在一錢六分六厘六毫以上,總價以1.5倍計算為三兩銀。工錢,光鑽膛,三十日記,一兩五錢。其他工匠錢、零件錢、木料錢、炭火錢,等等,估計五兩銀子。”

  “而製造一把長刀,只需五錢;製造一把長矛,只需要三錢;製造一把好弓需要三兩銀子!一把好弓,可用三年;可一把鳥銃,連續放五十次,就是報廢!”

  “此外,鳥銃射程太短了,有限射程不過是百米;若是穿上雙層甲衣,有效射程不足五十米;若是有竹盾抵擋,有限射程不足三十米。而弓箭射程,在二百米,有效射程為百米。射程上,鳥銃不如弓箭!”

  袁可立冷冰冰的說著一個個數據,火器缺點太多,造價高,報廢率高,射程短等等,這些缺點注定了鳥銃等火器,隻能少量裝備,大范圍裝備,明朝財政支撐不住;

  此外,坑爹的報廢率,射擊五十次,甚至更少,就是丟掉,也讓其性價比再次下跌。而射程不及弓箭,殺傷力不及弓箭,讓其性價比再次下跌。

  “火器唯一的好處,就是節省軍力,有利於城防。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五年,十年,可能一戰就死;可一個火器手,

弱兵也可擔任,只需要訓練三個月,就能上戰場!”  “戰爭本就是兌子,以一個大明弱兵兌換一個後金精兵,值當至極。後金精銳不過是六萬,最多不超過十萬,精銳稀少,經受不起損耗!”

  袁可立滔滔不絕,說著火器的優點劣點。

  “可戚繼光抗倭,多是火器為主……”朱信又是問道。

  “倭寇數量有限,戚少保與倭寇交戰時,倭寇數量眾多,有幾十股,上百股之多,可那是倭寇多數人數不多,優點倭寇僅僅是幾百人,大一點的倭寇也不過五千人而已!”火炮連續射擊,又是火銃射擊,交戰片刻,倭寇就是損失了三層,甚至是一半多;又是鴛鴦陣絞殺而來, 足以讓倭寇全滅。此外,南方之地,不利於騎兵作戰,倭寇又是沒有騎兵,可將火器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

  “可在北方,我朝與後金交戰,後金多騎兵,多是火器克星。鳥銃隻是射擊兩下,火炮隻是射擊三下,騎兵就是殺到了眼前……即便是三段射,四段射……也難以阻止騎兵靠近!”

  “在薩爾滸大戰當中,杜松率領三萬大軍,配備有各種火器,鳥銃,火炮等等;可後金四萬大軍,主要是步兵為主,弓箭,長矛,大斧等合作冷兵器為主!”

  “在交戰之處,後金萬箭齊發,射殺我明軍,明軍損失慘重;接著,後金精銳人馬皆甲,衝擊我明軍大營,我明軍以火炮射殺,又是鳥銃連續射擊,後金損失慘重,斃亡三千有余……”

  “傷亡三千有余之後,後金大軍衝殺到了明軍大營前,與我明軍血戰,肉搏。我大明軍肉搏不及金軍,大營崩潰,士卒逃散,三萬明軍盡數覆滅;而後金損失不足五千……”

  袁可立冷冰冰的描述著殘酷的數據,描述著火器大軍與冷兵器大軍對決的經歷,結果大明軍輸掉了。

  朱信也是呆了。

  在描述大明軍戰敗原因是,有很多的理由,比如只會錯誤,比如分兵,不如中了埋伏等等,各種理由很多。卻硬生生忽略了,後金軍隊稀少,僅僅是六萬多精銳,隻有少數披甲,多數無甲,在火器上更是不如明軍。

  即便是後金,集中兵力,以多打少,可事實上兵力差距不大,可硬生生的金軍卻是殲滅了相等數量的明軍……因為明軍不善於肉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