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崇禎皇帝》第一百零五章罐頭和皇商!
    又是向一旁看去,外面有一個郵箱,用來放信件的。

  傳統的官辦驛站隻傳遞官府文書,不寄私人信件,普通民眾家書的傳遞只能依靠托人捎帶,但是這種方法傳遞時間長且不安全,在永樂年間出現了專門傳遞私人信件的民信局,從而方便百姓寄信。

  而此刻,驛站卻是發行郵票、設立郵箱,設立派信員等一系列的改革。為了維護驛站利益,在官道兩側三裡內,除原有驛站外,非市鎮處禁止百姓設立客棧、野店,從而保證了驛站的利益。

  至於原本的客棧、野店則都並入驛站之中,畢竟郵政的設立,分流了大半的驛站驛卒。

  驛站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擴大了。

  當然了,此刻只是在北方改革著,側重點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在驛站當中,除了傳統的菜肴之外,還有快餐。

  快餐速度快,省錢!

  到了夜晚,夜色漸濃時,坐在椅子上,馮雲估算著,住宿、投宿、再加上馬料,這樣一天的開支最多也就是500文上下。

  因為驛站改革,導致了官員免費的服務沒有了,而是有了差旅費,最低百裡一兩,隨著品級提升,差旅費也會增加,若是一品官,百裡五兩。

  花的少,剩下歸於私人;花得的多,自掏腰包。

  其實,只要節省一點,正常使用,還是足夠的;當然,若是鋪張浪費,再多的差旅費也是不夠。

  “了不起,過去驛站是無底洞,可現在驛站不僅不花錢,反倒是省錢,還能賺錢不少,可方便了百姓!”馮雲驚歎道,“還有傳訊杆!瞬息萬裡,江南發生了大事情,只需要半天,就是送達了!”

  傳訊杆,沒有絲毫技術難度,無非是望遠鏡,一個旗杆,還有兩個橫臂,就能顯示不同數字,再次由數字顯示出文字,卻是快速傳遞消息。江南發生了大事情,只需要半天就是送達了!

  這樣快速的傳訊,比千裡馬,比信鴿速度還快。唯一的缺點,就是夜晚不能用,雨天不能用!

  越是往北京城走,越是收費站眾多,每次都會收上幾文錢,瞧著不多,可是積累下來,卻是數量不少,收入總也算頗為可觀。或許不能用其贏利,可用來養護道路卻沒有任何問題。

  “這是什麽罐頭?”

  “鯨魚罐頭!此外,還有菠蘿罐頭,草莓罐頭、火龍果罐頭!鯨魚罐頭,大約是一百文;菠蘿罐頭,大約是五百文一個;草莓罐頭、火龍果罐頭,大約是二兩銀子一個!”

  在北京城附近的驛站,罐頭開始出現了,尤其是玻璃瓶製造的罐頭,價格更是昂貴至極。

  …………

  “楊卿家,這是魚罐頭!”

  此刻,在皇家的宴席上,已經擺上了鯨魚罐頭,還有其他種類的罐頭。

  楊鶴恭敬的端坐在那裡,品嘗著罐頭,這是北京城最近流行的美食;而在另一邊,熊文昌野菜品嘗著草莓罐頭,品嘗之下味道很好。

  在厚實的罐頭,主要是兩種,一種是拉環式鐵罐頭,一種是玻璃罐頭。結果到了大明,玻璃不會製造,馬口鐵也不會製造,或者說製造起來不難,可是難度在鐵稀有至極,用來做罐頭太浪費了.

  至少在沒有大范圍提升鋼鐵產量的基礎上,用鐵皮製造罐頭,是不適合的。

  於是,開始製造瓷器罐頭,不求外表有多華麗,只求簡單實用。

  在後世的罐頭很小,主要是小罐頭為主,

可現在的罐頭卻是有酒壇子大小,十五厘米高,足夠兩人食用。  而在不久前,玻璃技術也是突破了,製造的玻璃沒有後世那樣純度高,還是很模糊,雜質多,於是用來製造高檔次罐頭。以玻璃為主的罐頭,價格在一兩銀子到了十兩銀子之間。

  在大明朝,一兩銀子相當於一千元。

  一個罐頭,能賣到一千元,還有一萬元,可事實上大明很多人不缺錢,就是政府缺錢。

  當皇帝後,朱信開始經商,拉攏了幾個皇商,開始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事實上,靠著政府收取稅收,朱信是徹底放棄了。

  先是改革了驛站,變為了酒店,兼職郵局,現在還是虧損狀態,可不久之後,就會就扭虧為盈;還有發展捕魚廠, 罐頭廠,也是賺錢不少;接著,發展鋼鐵廠,倒是賠錢不少;發展水泥路,也是賠錢不少。

  至於發展采礦業,發展西山煤礦,倒是賺錢不少;還有造船廠也在建造著,也是賠錢階段。

  比如驛站、蜂窩煤、捕魚、罐頭廠等輕工業,每個月至少二十萬兩的純利潤;而發展剛鋼鐵廠、造船廠、兵器廠等重工業,皆是賠錢至極。只是沒有重工業才是強軍的根本所在。

  哪怕是賠錢,也要繼續下去。

  此外,大明還是農業社會為主,一個繁榮的城市,主要是集中在了江南地區,還有北京地區。百姓的消費能力有限,注定了無法擴大再生產,產量無法加大。

  驛站、捕魚廠、罐頭廠等,本質上也是為了軍事服務的。驛站能快速傳遞消息,捕魚廠的小魚能用來當軍糧,免去了生火做飯,減少了後勤壓力。

  清朝有八大皇商,後期有胡雪岩、盛宣懷等人,他們作為商人,良好的補給了政府的不足。而有些行業也不適合政府去做,強行做也做不好,朱信只能是一些是商辦為主,一些是官督商辦為主,讓彼此相互競爭。

  “楊卿家,陝西主要是軍戶眾多,故而要清理軍官侵佔土地,必要的的時刻,要下狠手。此外,就是移民……那裡連續幾年乾旱了,僅僅是賑災是不夠的,還需要移民!”

  “至於熊卿家,你為台灣府巡撫,掌管著軍政,主要是三件大事情,一個是移民,一個是屯田,一個是市舶司。做好這三件大事情,就能穩定好了局面!”

  朱信叮囑說道,說著計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