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26章 表字濟之
  鄧盛深知在這個時機掀起朝堂之爭的危害,故而一聽王允已將張讓的私信提交給尚書台,並上表彈劾張讓時,心裡甚是焦急和惋惜。急的是,王允見識還是太淺,對大局的把控能力欠佳,在這個關鍵時刻掀起黨爭;惋惜的是,這麽一封扳倒宦官集團的私信證據就這麽平白的浪費了,若是拖後一些,黃巾之亂徹底平定,國朝相對穩定,天子攜平亂的威望,聚攏一些士族和豪門望姓的人心和支持,沒那麽依靠宦官集團時再開始發動,那麽必收奇效。

  王子師,還是心太急了。忠直有余,氣魄不足。

  這才是鄧盛今日心情不佳的緣由。當然,董卓兵敗冀州退守邯鄲的消息也有些影響。

  鄧盛又陸陸續續問了一些東郡的民情,豫州的情況王允已寫信告知,所述詳細,無須細問。東郡卻是兗州境內,非王允轄區,故而鄧盛所問還是偏向於東郡這邊的消息。趙寬一一答了,不偏不倚,如實回答。東郡情況大致與豫州差不多,唯一比豫州好一些的是,黃巾軍卜已部軍勢比波才部謙遜,大都在東郡一帶活動,其他郡縣受黃巾軍影響不大,以小股蜂盜居多,只要卜已部被殲滅,那些小股蜂盜即便是州郡兵也能逐一鏟除。

  詳問民情之後,鄧盛又問了皇甫嵩軍心士氣和東郡戰損情況。這些事情趙寬了如指掌,對答如流,間或為皇甫嵩隱晦地吹噓幾句,什麽指揮若定、決勝千裡之類的,多用溢美之詞。鄧盛聽了,只是撫恤須微笑,對趙寬略微誇大的地方也不指出來。

  皇甫嵩連戰連捷,實實在在地平定了豫州和東郡兩大黃巾軍主力軍事集團,與之相比,朱雋奉命征討宛城至今困頓城下,董卓接替盧植征討廣宗張角無功兵敗曲陽退守邯鄲,皇甫嵩可算是戰果斐然,獨佔鼇頭。以如今的形勢來看,正該大幅宣揚皇甫嵩的戰功,以振奮朝野惶惶人心。即便趙寬想要低調,鄧盛也是不肯的。

  最後,鄧盛才問起趙寬生擒卜已之事。趙寬也不敢細說,畢竟其中牽涉到韓高逼迫他在前頭頂缸送死的事,這事一說,必然會讓鄧盛等人產生皇甫嵩的軍中派系林立,以致無法掌控的擔憂,這對皇甫嵩來說,可不是件好事。於是,他只是說了大軍反守為攻時,他這一曲作為先鋒衝入敵陣,卻因過於突前,與後隊脫離了聯系,在無奈之下隻得奮起死向前,利用巷道狹窄的特點,才擺脫了全曲覆滅的下場。後來,為了將功折過,才冒險帶了鐵五等人深入敵後,用拆屋取木浮渡逃生的法子,引誘卜已放棄殊死抵抗的心理,再製造混亂,爆出卜已放棄大軍獨自逃生的企圖,徹底瓦解了黃巾軍的軍心士氣。最後,在浮木橫渡時,先詐死,再逐一刺殺卜已身邊護衛最終生擒卜已。

  這一大段故事,趙寬已經盡量采用輕描淡寫的口氣來講述,然而這事實在太過曲折離奇,還是引得鄧盛等人連連讚歎,心神均為之動搖。如趙寬所言不虛,那他就等於在萬丈懸崖之顛跳舞,稍不留神,便會失足墜落崖底,摔個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這少年膽魄之雄壯、心思之機巧、判斷之準確,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真乃人傑也!

  不但鄧盛作如是想,便是應劭和賈詡二人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鄧盛與應劭二人也還罷了,都不是什麽智慧無雙的機變之士,賈詡卻是一直自負自己的心思靈巧少有人能及的,但他捫心自問,若是換了他處於趙寬這種情況,能不能跟趙寬一樣生擒卜已?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無他,賈詡自問沒有趙寬那種敢於豁出去的勇氣,以命相博那極細微的一絲生擒敵酋的可能。即便他可以想出這種方法,也不會親自去實施。  正因清楚這事是多麽難以達成,才知道趙寬這生擒卜已戰功的難能可貴。正是非常人才能行非常之事,成就非常之業績。

  鄧盛聽得喜動眉梢,讚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趙校尉真是一身虎膽,不讓古之荊軻、要離。”

  荊軻圖窮匕見刺秦王;要離殺妻斷臂刺慶忌。這兩人均是傳名千古的刺客,義之所至,雖百死而不悔。鄧盛用這兩人來讚美趙寬潛入敵後,用智慧和膽色生擒卜已的壯舉,可說是極高的評價了。

  趙寬卻頗為汗顏。他之所以乾冒奇險生擒卜已,實在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只能放手一博,再加上他自信有“天命”眷顧,所以做起事來也就沒那麽瞻前顧後,哪裡真的有鄧盛等人說的那麽好?

  “太尉過譽了。卑職愧不敢當!”趙寬站起身來,連道慚愧。

  鄧盛哈哈大笑,越看這個少年越喜歡。他本就是喜愛提攜後進的忠厚長者,昔日只是聽聞王允嫉惡如仇忠直敢言,便不顧辛勞連夜驅馳三百裡去救,如今見了趙寬,喜他膽魄雄壯、心思機巧,而言談舉止也是不卑不亢,磊落大方,實在是多年以來難得見到的少年俊才,不由動了愛才之心,有心將其招攬在門下。便笑問道:“趙校尉年屆弱冠,不知可有表字?”

  趙寬搖頭道:“卑職父母早亡,祖父也在十五歲時亡故。此後便孑然一身,四處浪蕩,也沒有師長教誨。故而不曾取表字。”

  父母雙亡,祖父早逝。獨身一人在鄉野間浪蕩,居然沒有學壞長歪,可見趙寬自小所受的教育是好的。隻觀其言行舉止,便可顯現出良好的家教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鄧盛歎息道:“不意趙校尉身世飄零至此,可憐可歎。如今你也已到了及冠的年齡,又入了仕途,沒有表字在官場中行走多有不便。這樣罷,老夫癡長你幾十歲, 倚老賣老,給你取個表字如何?”

  趙寬大喜。鄧盛可是當朝太尉,朝廷三公之一,硬得不能再硬的靠山!取表字,那可是只有師長輩才能做的行為,既給趙寬取了表字,那就說明鄧盛有意要將趙寬收作門生。

  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時候的門生可不能隨便收,既收了,那就是表示兩人結成了榮辱與共的關系。

  “故所願也,不敢請耳!趙寬敬請太尉取表字。”趙寬離席,疾步走到鄧盛案前,神色莊重地恭行大禮跪拜下去。

  鄧盛望著案下行禮的趙寬,撫須沉吟片刻,道:“先朝司空陳寵陳公曾有一疏深得我心,其中有一句‘威懲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你既然名叫趙寬,取字便叫濟之,如何?”

  字為名的延伸,不是隨便亂取的,一般都要與名相呼應。鄧盛給趙寬取字為濟之,合的就是濟之以“寬”這句。

  “趙寬趙濟之拜謝太尉取字。”趙寬再次鄭重地跪拜行禮,也是表示認鄧盛為座師之意。

  鄧盛笑著離席而起,將趙寬扶了起來,道:“濟之,給你取這個字,也是希望你今後做人做事要剛柔並濟、水火相濟、文武兼濟之意,切記切記!”

  剛不宜久、柔不可持,剛柔並濟,方能長遠恆久。這是鄧盛有感於王允過於剛強的性子,才對趙寬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

  “剛柔並濟、水火相濟、文武兼濟。趙寬知道了,謝過太尉教誨。”趙寬鄭重道。

  應劭在一旁哈哈笑著道:“明公,恭喜您收了一位好門生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