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爺今日的表現,確實很不正常。
先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定下了張彥的‘罪行’,而後又引經據典,囉囉嗦嗦的教育了他一通。最讓人想不通的是,那家夥最後還裝起了傻,罵他張彥一人也就罷了,居然連帶著把自個兒都給罵了進去。
他又不是傻子,怎可能看不出其中暗藏玄機?
當然,惱火也是真的。在沒有確定對方的真實意圖之前,他豈肯心甘情願的背黑鍋,讓人扣下這麽大一頂帽子?
煽動民意,挑起事端,引發官民衝突,最終造成民眾衝擊縣衙事件……這得多大的罪名呀!
他一平頭老百姓,能扛起這罪名麽?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可奇就奇在這裡了,李師爺此舉,分明是在誅心!
換而言之,就是他姓李的認為,張彥想要成為縣試案首,而那李家的李文翰則是擋在他身前的絆腳石,所以張彥才會不擇手段,造謠傳謠,惡意煽動考生情緒,精心策劃了這起鬧衙事件。
不問明犯案經過,不講究證據,也不需要當事人認罪……總之就是你乾的,因為你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你的嫌疑最大!
哪有這般不講道理的?
偏偏,李師爺就是這麽不講道理,且還直接開除了他。
憑什麽呀?
於是乎,他也跟著裝起了傻,半真半假的發怒唾罵,配合著對方演完了這場對手戲……你能演戲,我還不會演了?
人生這個大舞台上,誰還不是個演員呢?
當然,結局是以張彥落敗而告終的……
但是演完之後,總該反思一下,李師爺為何要這麽演,自己又為何會淪落到領盒飯的命運,對方的目的何在。
不可否認,此舉最主要的目的,應是為了避嫌。
既然在此之前,他都能叮囑自己低調行事,安分守己,那麽等到事情與他有所牽連時,他又怎可能不采取一些避嫌手段?
讀書人素來注重聲譽,張彥又完全具備操縱此事的動機,理當成為最大的嫌疑人。
在情況未明之前,李師爺作為其授業之師,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把他自個兒給摘出去……所以他當機立斷,演了一出大義滅親的戲碼。
而且,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迅速找出幕後之人。
看得出來,李師爺也是個非常自信的人,應該也是想借此做一個小小的試探,看看自己反應如何。
不管怎麽說,既然敢收下自己這個學生,就說明他對自己還是有一定信任度的,不至於如此武斷,當場翻臉。
那麽,當自己配合著他演了那一出後,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麽呢?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知曉內幕的人都知道,案首早被曹塢李氏預定了。現在,有人對李文翰出手,不是針對李家,就是在針對盧知縣。
如果針對的是李家,那麽此事就和廖系的人無關。而如果針對的是盧知縣,那這就是純粹的派系鬥爭,與李家無關。
真相有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晰對手是誰,動機何在。
更何況,造謠傳謠這種事,一般都是查不清楚的。
要真是廖主簿安排人乾的,那麽也就到此為止了。迫於壓力之下,盧知縣不大可能再點李文翰為案首,本次雙方的結合也將胎死腹中,目的已然達成。
如果這幕後之人和廖系無關,那麽八成就是衝著縣案首去的。
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
比如這人和李家有深仇大恨,哪怕自身得不到任何好處,也要拚命破壞李家的好事…… 老實說,這種可能性很小。
別說李師爺不會這麽去想,便是張彥這個知道完整真相的人,都不相信,陳家隻為那點前仇舊怨,而對縣試案首全無想法。
之所以要幫著對方搞事情,也不過是他想漁翁得利而已。
分析繼續,照著李師爺的思路來看,幕後操縱者只要不是廖系,那麽出手鏟除李文翰的目的,多半就是想奪縣試案首。
所以,為了找出幕後黑手,他毫不猶豫的將張彥推了出去。
這麽做,明擺著是要告訴別人,又一位新鮮的內定案首出爐了!若無意外,這個人將是李文翰的繼任者……
所謂的避嫌,所謂的大義滅親,那都只是演給吃瓜群眾看的。有心人據此便可判斷,作為他學生的張彥,真有可能會因此而成案首。
畢竟,李文翰涼了……
這何止一石三鳥呀,簡直是把別人都當成了棋子!可想而知,接下來的局勢,無論是否發生變化,都盡在其掌握之中。
他算計了所有人。
他竟然把所有人都算計進去了!
若是風平浪靜,嫌疑人的范圍將被大大縮小,僅局限於廖主簿和張彥二者之間。因為不論前者還是後者,他都算是達成了目的,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或許對他來說,事情真是自己學生乾的,說不定也就順水推舟了,往後不會再拿張彥如何。但倆人間的師徒情分,估計也就僅止於此了。
事情分析至此,也就差不多了,張彥已然知曉了他的目的。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李文翰這個內定案首被拋棄了,新的人選極有可能會是自己……一番推理之後,張彥頓覺豁然開朗。
可不知為何,總有些高興不起來……
似乎,不管之後的局面如何,都只能說是有得有失,而非大獲全勝。
風平浪靜,案首收入囊中,但卻失去了李師爺這條大腿。風波再起,得到進一步信任,可又難免出現意外,說不定還要和秀才功名失之交臂……
張彥這才發現,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仍須努力。
有了李師爺這樣一個舉動,那幕後之人又豈肯放任自己逍遙快活,坐收漁人之利?
為此,他感到憂慮重重。
李師爺此舉,固然可以為他消除一些隱患,如果陳家還想在他身上故技重施,則效果必然也要大打折扣, 不像之前那般具有殺傷力。
可即便如此,謠言一旦被人散布出去,哪怕影響不大,對於他這取巧投機的案首來說,依然存在一定的風險,甚至可說是非常致命的。
除非,盧知縣鐵了心的也不點他為案首。
誠然,他們對付張彥之時,或許也會改變計策,而不再是造謠傳謠。比方說,以其罪大惡極、操控輿論為由,禁止張彥入考。
但李師爺肯定也有應對之策,陳家若是真這麽做了,反而還幫他洗清了嫌疑。
到時,相信馬上就會有重量級人物站出來,表明鬧衙一事疑點重重,真相未明之前,不應草率給人定罪。
官字兩個口,你懂的!
總之,這是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複雜局面。
這當然只是張彥的推測,是否真會按照劇本來演,還得李師爺這大導演說了算,至於盧知縣……算了吧,他那後知後覺(或許也可說是不知不覺)的性子,並不適合當導演。
不管怎麽說,事情應該已成定局,只要不出意外,自己就會是那得利的漁翁。為了能夠保送秀才,承擔一點風險也無所謂了。
李師爺不愧為城府高深之輩!
與之一比,陳家倒是顯得過於愚蠢了,換作是他張彥……唔?愚蠢?愚不可及?啊,我明白了!
腦海中靈光一閃,困擾他的最後一個問題,也終於得到了答案。
猛的一拍腦袋,張彥哈哈大笑。正欲深入琢磨之時,身後卻是猛然傳來‘砰’的一聲巨響,愣是嚇了他一大跳。
“姓張的,你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