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太子朱慈R》第10章 驚風密雨(4)
  作為監軍禦史,李邦華按照潛規則是可以直接開革武官的,但是此次開革的人數之大,涉及的范圍之廣,直逼北宋年間范仲淹主持的改革。

  如此規模的改革即使是崇禎皇帝也不得不小心應對。

  因此第二天一早,李邦華就被請進了宮裡。跟他一起進宮的,還有襄城伯李守奇,內閣首輔周延儒,大學士陳演,兵部尚書陳新甲。

  令這幾人意外的是,當他們拜見崇禎的時候,發現太子竟然也在。

  李邦華見這個開會人員的配比,知道皇帝是對自己的建議感到心動,想要得到勳貴和文官集團的支持。

  隻是對於太子為何在此,他也不是很明白。在他看來,太子不過是一個孩子,應該做的是老老實實讀書。

  至於之前皇帝任命太子總督京營的旨意,在他看來隻是皇帝對他支持的表現罷了。

  在場的其他幾個人,心思和李邦華差不多,都把朱慈R當成是一個擺設。他們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重整京營這件事是太子起的頭。

  崇禎皇帝見眾人都到全了,說道:

  “眾位愛卿請起。朕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是想和諸位商討京軍整治一事。孟暗先生昨日給朕上了一道折子,提了幾條建議。事關重大,朕一人有些拿不定主意,還請先生將昨日建言之策說與諸位愛卿,大家一起議一議。”

  李邦華回奏道:

  “臣遵旨!微臣以為京營今日有三大弊端。”

  “其一,冗員。京營武官大多世襲為官,入官既然無需考校,自然弓馬稀疏。且京營之中,盛行賣官鬻爵之事。京營最初武官人數不過一萬,而今已經四萬有余。此輩領餉之時則爭先恐後,臨危之際則不見一人。將乃兵之膽,冗員如此,乃大患也!”

  “其二,缺額。成祖永樂年間,北京京營有兵五十萬余。成祖皇帝因此縱橫大漠,六師屢出。土木之變後,於謙改三大營為十二團營,核定兵員二十萬。至嘉靖年間,改十二團營複為三大營,兵員核定十萬。”

  “至此,兵員雖仍有十萬有奇,然其中多為老弱,能戰者十不存一。故俺答入寇,京營竟不能出戰。為此,朝廷在十萬大軍中擇其強者三萬以為選鋒,其余為老家。”

  “微臣昨日視察京營,今日國朝之選鋒,多為街市雇傭之雜役,帳冊之中的三萬選鋒,實以百不存一!缺額如此嚴重,若東虜再次入寇而邊鎮勤王不及,臣恐社稷傾危!”

  “其三,佔役!京營武官及各家勳貴,多視京營為私奴。常役使營中士兵為其做工,竟有士兵因服私役而被累死的情況。佔役不查,則兵士自然視京營為畏途!”

  襄城伯李守奇聽李邦華說到勳貴佔役一事,等同於是被當眾打臉,立刻站出來打斷道:

  “先生此言差矣!營中兵士平日無事,各家雇其為工,兵士賺錢出力,各家大工得辦,此乃公私兩便,何弊之有?!”

  說到佔役,其實天底下佔役佔的最多的就是天家。

  朱家歷代皇帝想要修皇陵,修宮殿,都是靠著京營的無成本勞力來實現的。

  李邦華現在說起佔役一事,表面上是在指責勳貴,其實也是在說給天家聽。

  崇禎皇帝雖然平時為人節儉,總是把勤政愛民四個字掛在嘴邊,但若是讓他放著京營的免費勞力不用,自己掏腰包去雇人修他的皇陵,他心底可是一萬個不願意。

  因此,他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

沒有給李邦華反駁的機會,直接說道:  “佔役一事不急著議。先生既然說此三大弊端,還請講一講應對之策。”

  李邦華心中哀歎一聲,知道朱家皇帝一貫小氣,善財難舍,也不再多說佔役的事情。

  他年紀大了,一口氣說了這麽多話,有些氣短,喘了幾口氣,才繼續說道:

  “回陛下。臣的建議,也有三條。”

  “第一,開革冗員。臣建議,可在十天后校驗京營武官。凡是不能掛重甲,挽強弓者,一體開革!若是留存者不滿編制之數,可招募武舉為官。”

  明代是有武舉考試的。

  不過明代的武舉極其黑暗。

  憑真本事考進來的大多被分配到甘肅,寧夏,貴州等遠惡軍鎮。反倒是許多關系戶,不需要真才實學就可以靠賄賂入選。

  到了明末,各個軍鎮幾乎都已經軍閥化,中央的武舉根本就無法分配到軍鎮中。

  陳新甲現在坐在兵部尚書位置上,早就對這些沒處分配工作的武舉人頭疼不已,現在一聽到李邦華的建議急忙出言讚同:

  “陛下,臣以為此議可行!兵部籍下有一千余名各地的武舉無處分配,若是京營需要,剛好可以在京營中分配武舉練兵。”

  崇禎點頭道:

  “朕亦以為可行。隻是,京營開革的人數太多,會不會有變亂?”

  李邦華拱手道:

  “稟陛下,此輩練兵無能,鑽營有術,要之何用?臣料定,此輩絕不敢生亂。”

  此條建議若是真的執行,等於將京營的人事控制權拱手交給兵部。

  如果此舉通過,簡直就是把勳貴逼到了絕路!

  襄城伯當即就想站出來反對,但是見皇帝和文官達成了一致,心知自己眼下就算反對也沒有用處。不如按照老國公的計策,以退為進!因此隻是冷哼了一聲,卻並沒有出言。

  李邦華見眾人對此條建議不再有異議,繼續說道:

  “第二條,就是改軍戶為營兵!”

  這裡交代一下,明代的武裝力量是分成三份兒的。

  其中人數最多的是軍戶兵。這個前文已經說過,這裡就不多介紹。

  其次就是營兵。又稱募兵。

  這一群體和西方的雇傭兵相類似。拿錢打仗,殺人換錢。好處是管理方便,可以根據戰事需要靈活招募。而且士兵的戰鬥力也比軍戶好強上不少。

  人數最少而戰鬥力最強的,則是邊鎮將領的家丁。

  按照關寧軍軍頭,吳三桂老爹,吳襄的說法,家丁們吃的最好,兵餉最多。自然,打起仗來也最為賣力,每戰必為先鋒。

  家丁的缺點就是,他們本質上是將領的私人軍隊,不為國家掌控。

  若是中央有力還好,若是中央掌控力下降,這些人就是軍閥的急先鋒。

  其實嚴格說起來,朱慈R的新軍也算是家丁,隻不過他們忠於的將主是皇帝的兒子罷了。

  現在李邦華提議要廢軍戶,改營兵,營兵們都是拿錢辦事的,自然就無法被佔役。

  這一下,等於是對勳貴的利益又砍了一刀。不僅如此,連皇室的利益都受到了牽連。

  崇禎之所以要眾人來商議,議的主要也就是這改營兵一事。

  首輔大學士周延儒一向以逢迎聖意著稱,如何不知道崇禎的小心思。

  他咳嗽了一聲,邁步出列,說道:

  “臣有言。”

  崇禎皇帝欣賞地看了周延儒一眼,抬手說道:

  “先生直言便是。”

  “臣以為,京營祖製,以軍戶為兵,實乃效法大唐以府兵為關中根本的典故。太宗用府兵而天下安,玄宗用雇兵而天下亂,陛下不可不察。”

  李邦華回道:

  “首輔此言差矣。若是府兵堪用,玄宗為何要改用雇兵?正是因為府兵分心農事和工役,不能專心訓練打仗,所以玄宗才不得不在邊鎮雇兵。今日京營之軍戶多有在京自為生意者,此輩如何能戰?”

  周延儒兩次被罷免又兩次被起複,一手和稀泥的本事早就練得爐火純青,回聲應道:

  “臣以為,軍戶營兵,各有所長,不宜偏廢。臣建議,京營十萬軍戶不動,在此之余重練選鋒。 以三萬選鋒為營兵,選能將練之,如此可以兩全。”

  崇禎不待李邦華出言,急道:

  “首輔所言極是,就依此議!”

  天子言出法隨,李邦華不好反駁,隻得繼續說他的第三條建議。

  “第三,將京營馬場,糧倉交由兵部統一管理!”

  京營的馬場名義上是歸太仆寺管理,糧倉則是名義上由都督府管理。

  但在實際操作中,想要調用馬匹和軍糧都要經過京營監軍太監的許可。

  這些太監們當然不會有什麽道德操守可言。公馬私用,倒賣軍糧,以次摻好,這些都已經是約定俗成的陋規。

  剛剛李邦華說前面幾條的時候,朱慈R都是眼觀鼻,口觀心,充耳不聞。

  可是李邦華一提到馬場和軍糧,朱慈R可就不能不動心了。

  前文說過,朱慈R從來就沒想過去真的整理京營這個大染缸。他想的隻是把京營的水攪渾,然後從中攫取利益。

  京營的利益除了勳貴腰包裡的錢之外,自然就要屬這積存的軍糧和軍馬了。

  所以朱慈R之前跟崇禎皇帝下軍令狀的時候,要的兩樣東西除了總督京營的大印之外,就是京營的馬匹和軍糧的調撥權。

  現在自己還沒出手呢,竟然要被李邦華劃撥給兵部!若是真的到了兵部那些文官的手裡,再想往回要可就難了。

  別的都好說,軍馬場裡面的那一萬匹上等的軍馬朱慈R可是眼饞已久。

  朱慈R不顧在場重臣的驚詫目光,大步上前大聲說道:

  “臣有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