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方向,蔡冒在張清攻下宛城後,調轉目標把南陽郡其余大部分地區全部收入囊中。
接著荊州軍也不動了都只是看著張清繼續進攻。
新蔡城外,郭嘉又開始一天的進攻。
進攻長期的進攻,新蔡城牆上已經破敗不堪了,紀靈站在城牆上看著城下的張清大軍,眼中已經是滿臉的無奈。
城中糧草已經不多了但是如今城外的張清大軍卻還在進攻,如今新蔡城已經很難防守了。
五萬大軍此時已經只剩下了不到四萬人。
城外的張清大軍雖然是進攻方但是裝備好,以及各種攻城武器很多,導致了紀靈大軍損失慘重。
正在思索中忽然有士卒來報:“將軍,東門城牆倒塌了!”首發
紀靈聽到後,頓時大驚,但是作為主將但是紀靈卻不能表現出來,但是臉上的擔憂更加的凸顯出來了。
士卒看見紀靈在失神於是再次問道:“將軍,我們該怎麽辦?”
紀靈聽到後便說道:“無事給我守住,不管代價多大,都要給我守住。本將軍親自帶兵前去支援。”
說完紀靈便轉身對身後的親衛營高呼到:“將士們,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時候,隨某支援東門。”
說完紀靈抽出寶劍,便帶領著三千親衛營前往增援。
不到一刻時間積累便摔了大軍抵達了東門,此時的東門已經被攻破了,不少士卒都不斷的逃跑。
紀靈見狀便直接斬殺了一名逃跑的士卒高呼到:“今日本將在此,都不許退,給我攻回去。”
東門由於主將被殺,大軍無人指揮才會潰敗的,攻入城中的張清大軍只有三千余刀盾手。
紀靈見狀,便直接下令反攻回去。
如今東門才剛被攻破,張清大軍援兵還沒有抵達,要是等待張清大軍援兵抵達以後便更加的難以奪回城門了。
紀靈手持長槍,衝在前面。身後的士卒也受到紀靈的鼓舞後再次拿起武器向著張清大軍衝了過去。
在衝殺的紀靈發現城牆上還有士卒在抵抗,大概只有兩百余人左右,於是紀靈便高呼道:“將士們,城牆上還有我們的袍澤,隨我殺敵,支援他們”
說完,便帶領著五百余人往城牆上衝了上去。
由於新蔡東門的城牆已經被投石車擊毀了一小段城牆,所以城外此時已經有源源不斷的張清大軍正在往城內衝鋒。
城牆上的士卒雖然還在堅守但是隨著城下的張清大軍越來越多的爬上城牆上,越來越多的士卒被殺以後,不少士卒都選擇了逃跑。
但是還有許多士卒看到紀靈率領大軍前來支援以後,頓時士氣高漲,頓時有把張清大軍壓著打的趨勢。
東門的攻城主將是孔融手下大將武安國。
城門被擊毀的時候武安國便下令讓士卒支援,但是自己手中大軍不多,只有兩萬大軍攻打東門,城牆上雖然只有五千袁軍,但是其佔據高處,雖然城牆被打開缺口後,有大軍攻入成內,但是主力卻一直都攻打不過去。
後面斥候來報後武安國才知道原來是袁軍大將紀靈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支援,讓袁軍士氣大漲這才讓我軍一直攻不進去。
武安國見狀,便高呼道:“將士們,袁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如今城牆以破,新蔡以破,隨本將衝啊!”
身後的一萬將士聽到後,便緊緊的跟隨這武安國衝了過去。
剛剛殺山城牆的紀靈看到城外張清大軍援兵已經到了此時正在向著城內方向衝來。
於是便高呼道:“將士們,給我堵住那段城牆,快快快。”
但是已經晚了,武安國率領大軍衝鋒的速度很快,不到一刻時間便衝到了那段倒塌的城牆處。
紀靈見狀,便隻好下令讓全軍回撤,到街口做好防禦。
武安國率領大軍衝如城中以後,便讓傳令兵把東門被攻破的消息傳到郭嘉那裡。
此時郭嘉在西門,率領三萬大軍在對城牆方向發動進攻,此時已經攻上了城牆好兩次了,但是都被大回來了。
忽然從東門傳來消息,東門已經被攻破了武安國已經率領大軍攻入城內,郭嘉聞言後,便迅速讓張飛摔了一萬大軍前往增援,然後下令加緊繼續對西門進攻。
戰後已經燃燒倒了新蔡城內,紀靈知道新蔡已經守不住了,大軍開始潰敗,從南門逃離的士卒越來越多。
紀靈見狀本想著就這樣戰死在這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但是袁將張勳乘著紀靈不注意,把紀靈打暈以後讓親衛掩護著紀靈逃出了新蔡城。
兩個時辰以後,張清大軍便已經佔據了新擦蔡城,城中的守軍已經全部被清空,同時還接收了兩萬余袁軍的降兵。
就此袁術在汝南郡的軍隊便沒有了。
同時新蔡城外三十裡,張勳護送著紀靈往壽春城方向逃亡。
身邊僅僅有不到兩千余大軍,張勳看著一旁昏睡的紀靈,而後說道:“將軍,對不起了,我不能讓弟兄們全部死在這。”
說完,張勳便對著身後的士卒高呼到:“撤兵,撤回壽春城,陛下在壽春城還有大軍,我軍還沒有敗。”
說完,便帶領著這兩千余大軍往壽春方向進發。
為了不讓張清的騎兵發現,張勳還特地饒一圈才往壽春方向出發的。
不久後,紀靈在擔架上慢慢的轉醒了過來,醒過來的紀靈見到眼前自己所在的地方後,只是歎了口氣,並沒有責怪張勳的樣子。
同時新蔡城內,郭嘉安頓好以後,便書寫兩封戰報一封發往洛陽一封發給在下蔡的張清。
而後郭嘉下令大軍修整一天以後,繼續對淮南發起進攻。
壽春城。在夏禹定九州,壽地屬揚州,殷商如製。周為六、蓼國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滅六、蓼,地入於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吳略州來,並佔壽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吳翼護,遷都州來,州來改稱下蔡,壽地屬蔡;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滅蔡,地複入於楚。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虜楚王負芻,楚亡;越二年秦劃江淮及其以南地區為九江郡,置壽春縣,為郡治。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為淮南王,都於六(今淮南市),壽春為淮南王國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劉長為淮南王,都壽春;劉長廢死,文帝立劉長子劉安為淮南王,仍都壽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安謀叛死,國除,壽春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置十三州刺史部,壽春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屬揚州刺史部。
三國時,江淮為戰衝,壽春為魏淮南郡治所,兼揚州治所。
西晉初,徙揚州治所於建鄴(今南京)。永嘉時劃揚州西部地區為豫州,壽春為淮南郡治所,隸於豫州。
東晉孝武帝時,因避帝後鄭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將兵攻佔壽陽,淝水之戰晉師大破秦兵,收復壽陽。
南北朝時,宋改壽陽為睢陽,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南齊取代宋,複稱壽陽,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稱壽春,為揚州治兼淮南郡治所。
梁克壽春,為南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所;並析壽春南部地置安豐縣。東魏據淮南,壽春複為揚州治所。北齊代東魏,揚州刺史鎮壽春;及陳,複以壽春為豫州治所。北周拔壽春,為揚州治所和淮南郡治所。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置淮南行台尚書省,治所壽春;次年滅陳,改行台省為壽州總管府。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淮南郡,壽春為郡治所。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淮南郡為壽州,隸於淮南道,領3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複改壽州為淮南郡,領5縣。
乾元初再為壽州,隸於淮南節度使。天複二年(公元902年),唐封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吳王,都揚州,壽州為吳國地。
五代初,吳王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置壽州忠正軍節度使。吳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南唐代吳,以壽州置清淮軍節度使。
後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拔壽州,置忠正軍節度使,徙軍治、州治於下蔡,稱北壽春,原壽州地稱南壽春。
北宋太祖時,壽州(治下蔡)隸於淮南西路。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府治所在北壽春(下蔡),領5縣,南壽春為其一。
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兵渡淮陷壽春、安豐,下廬州,宋軍克之。次年,宋金相約以淮河為界,淮北屬金。金以下蔡為壽州,置防禦使,隸於汴京路(後改稱南京路);
宋則置安豐軍,軍治在安豐縣,壽春隸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複置壽春府,隸於淮南西路,壽春為府治,領4縣,兼製安豐軍。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改壽春府為淮南西路安豐軍,治所壽春。
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複下淮南,佔壽春等地;嘉定初,宋金議和,仍以淮水為界,壽春歸於宋。
元初,置中書省與11行中書省,淮南各府、縣均隸於河南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豐路總管府,治所壽春,領5縣。次年改壽春為散府,領3縣。
二十八年複為總管府治,領1州、5縣。元至正二十四年、宋(韓林兒)龍鳳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據江淮稱吳王,以壽春為壽州治,隸於臨濠府(後更名為鳳陽府,治今鳳陽縣)。
明代,壽州屬南直隸鳳陽府,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以壽州直隸於京師中書省。四年,省壽春、安豐、下蔡三縣,合並為壽州,領2縣,隸於中都臨濠府(後改為鳳陽府)。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遷都北平府(遷都後更名為順天府),鳳陽府直隸於南京。
清初,壽州屬江南省鳳陽府,領2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鳳陽府隸於左司。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稱安徽布政使司,仍駐江寧(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縣政事。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壽州為散州,不領縣。十一年,析壽州所屬故下蔡縣地暨州城北門以外地置鳳台縣,並劃州城東北隅6坊為鳳台縣治;其界:自賓陽門北側西行入箭道巷,沿東側向北經準提庵巷入西大寺巷,沿北側向西入北大街,沿東側向北越街入紫城街,沿北側西行至街尾向北止於城垣。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置壽春鎮總兵署於壽州城,製兩淮軍事。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遷省會安慶,為撫院的屬衙(稱藩台衙門),州、府均聽命於撫院。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徙鳳台縣治於下蔡鎮,原治所轄州城6坊還屬壽州;同年,安徽置3道,壽州隸於鳳潁六泗道(後改為皖北道)鳳陽府。
直到後面開國以後才該為壽縣。
壽春城,以往便是軍事要到,城池也是最堅固的,城外護城河便有兩仗寬,城牆只是除去洛陽城和長安城以外便數壽春的城強最為高大。
但是現在因為袁術稱帝的同時,這幾個月以來,袁術為了讓壽春城配得上自己,於是便大修城池,壽春城如今已經高達三丈之高已經快要趕上長安城的高度了。
壽春城內皇宮已經建起來了,但是只是簡易的皇宮而已,並沒有多輝煌。
袁術對於壽春城的城防還是很看好的,整個壽春城的城牆袁術都經過加強了,而且在城牆上還修建了不少的箭塔。
同時城中也布滿了各種水道,防止城中起火。
壽春城一共有八個城門,分別是東西南北,東南西北東北西南,這些城門都是有鐵皮包裹!
整個城門很難被攻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