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司馬遷撰寫《史記》,卻遇到了一本連自己也不敢妄加評斷的書《山海經》。最後他在《史記》中老老實實地寫道:“至《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其實不光是司馬遷,歷代史家遇到《山海經》,都要打個寒戰,對它的內容、都忌諱如深。而歷代君主對《山海經》頗為“客氣”。秦始皇焚書坑術,這本沒燒;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摒棄的書不少,《山海經》也不在其列;就連元清兩朝,也只是說《山海經》是志怪小說,而非什麽禁書,並不在打擊的范圍內。
現在劉世可以明確的說,因為《山海經》不是書,而是一張張地圖。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地圖無疑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即便是那些地圖,暫時沒人能看懂,在華夏境內也沒有能對比上號的山脈和河流。
可能也就是因為如此,《山海經》才能從上古一直傳承到現代二十一世紀都還沒涼,即便是和它同一時期甚至於比它後成書的著作都涼了,但《山海經》卻頑強的流傳了下來。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帝王而言,開疆擴土才是夢想和功績,才能在千萬年後依然被後人所歌頌,一如三皇五帝,秦皇漢武。
然而這是對於歷史而言,劉世看著被五花大綁的窫窳,內心非常激動,雙眼放光,只要傳送門是真的,那劉世稱霸全球的夢想便不說夢想了。
原因很簡單。
華夏是找不到和《山海經》對上號的山脈和河流,但問題是美洲大陸有!
而且還有更讓人瘋狂的東西存在。
前世有一位美國學者亨麗艾特·茉芝女士一直致力於《山海經》的研究,在美洲大陸茉芝女士依照《山海經》的記載,根據山脈河流走向、動植物覆蓋種類、山峰之間的相對位置,居然在美洲大陸找到了《山海經·東山經》記載的四列山脈。
一是自美國懷俄明州至德克薩斯的十二座山,二是加拿大溫尼泊至墨西哥馬薩特蘭的十七座山,三是美國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亞的九座山,四是美國華盛頓至內華達州的八座山。經過經緯比對和文獻記載,這四列山脈與《山海經·東山經》記載的四列山脈完全吻合。
然後茉芝女士繼續依據《山海經》的記載繼續在美洲大陸踏勘,竟然發現了幾處古代上千年的石刻,分別在加拿大阿爾帕達,美國北達科他和亞利桑那。這些石刻中有一些象形文字,後經比對,與中國商朝的甲骨文極為相似。
以此為根據,美國北科達州還一度宣稱:“中國古人曾訪問過北科達州。”
而在華夏國內,也一度有殷商被周人滅亡後,一些逃出來苟且活著的商人從白令海峽劃滑板到了美洲大陸的說法,因為甲骨文就是華夏特有的文字,是其他種族都沒有的文字。
只要傳送門能建立起來,並且將這消息傳回中原,整個中原都會瞬間瘋狂起來。
君不見,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大夏國”都能讓漢武帝和整個漢朝瘋狂起來,瘋狂的往西南邊擴張,為此不惜給匈奴喘息的時間,而且也的確差一點就打通了印度大陸的道路。
更何況是《山海經》和先祖曾經踏足並且創建家園的地方,有不知道多少諸夏苗裔在等著王師去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去教導他們重新回到諸夏文明的懷抱。
作為自詡天之子的皇帝,自然要收復這些“華夏自古以來的土地,三皇五帝的後裔”,以此崇先王之教,
以此告祖宗之神靈。 只要一旦證實這個消息是真的,那沒人有敢反對這事,沒有人敢阻撓劉世指揮漢軍進攻美洲大陸。
這是神聖的。
這是誰也不敢阻止的。
漢武帝已經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所有反對或者是意圖阻擾劉氏救援和挽救自己深陷夷狄之中處於水深火熱的夷狄世界裡受苦受難的同宗同族的人,都是壞蛋,都是反派,都該死,於是全都被他給殺了,再也沒有人敢反對這事。
“派人將這頭窫窳送回長安,請父皇諸卿鑒賞。”劉世想了想說道。
美洲大陸的事情還太遠,至少得等到他登基N後才行,就算因為蝴蝶效應劉詢還能多活十幾年,現在對於漢室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西域, 等控制好了西域。就可以謀劃恆河平原,等著兩處搞定後。還要趁著羅馬和安息內亂,去趁火搶劫,那邊的礦石著實不錯。
而美洲大陸,路途遙遠,就算傳送門是真的,想要建立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這可以當做漢室對西方擴張疲軟後的興奮劑。
要知道任何一個帝國擴張到一個程度就會疲軟,轉而內鬥,東方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尤其是劉世這種想要將數代人的擴張,自己一代人就完成,這肯定會讓底下的百姓疲軟的。到時候正好拿美洲大陸的黃金白銀,以及拯救諸夏苗裔的正義口號,來刺激百姓的進取心。
但很多事情是需要提前做的,比如讓人知道《山海經》不是神話志怪小說,而是真實的史書、地理書。
眼前的這頭窫窳,就變的很重要了,這可是實錘,鐵證,活生生的動物。而不像之前那事,還有可能是別人造假,自己畫出來的。
“要小心,這東西可是會吃人,千萬不能放跑它,以免危害到平民百姓。”劉世叮囑道,還好他們還沒有走多遠,快馬加鞭兩三天就能回到長安城。
“喏!臣馬上讓人就地取材打造一個木籠子,用來關押這頭窫窳。”史術說道。
“嗯!”劉世點頭,隨後看向剛剛從帳篷裡走出來的女希婧問道:“想不到女希姑娘如此博聞強記,不知道師承何人?”
這個時代平民百姓是不可能讀書的,能讀書的都是權貴富豪子弟,以及千萬人裡零星的那麽幾個踩了狗屎運,可能是大儒收來給自己刷名望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