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明朝當學霸》第二十九章 論物質的微觀結構
  趙士楨並沒有馬上答應,他又問了許多問題。

  譬如常洵剛剛提到的氣與火銃的關系,研究氣的方法,包括一些試驗,還有常洵原子論的研究方法……

  常洵都一一回答。

  雖然只是個大概,有的答案趙士楨聽不懂,有的他並不知道正確與否、有效與否,更不知道這些方法和試驗是不是能夠證明常洵的理論,但……趙士楨可以確認常洵並不是信口開河,他對這些問題是真的有所思考,且思考得很深入,種種設計精巧之處,讓他忍不住拍案叫絕!

  趙士楨不由想到這些年為了研究火器,遍訪當年參與抗倭的戚家軍將士,並向夷人請教,搜集各種資料,觀察拆解實物,用心鑽研,又與工匠合作,親自設計並製造火器,方才寫成《神器譜》,真可謂“備極勞苦,孳孳吃吃,恆窮年而罔恤,千金坐散而不顧”。

  朱常洵出身皇家,條件似乎更好,但趙士楨為官多年,親歷了這十幾年一波接一波的爭國本風波,而處於這場風波中心的朱常洵,年僅十五,便能提出這樣一套體系龐大的理論,即便他是天才,也定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趙士楨突然覺得,外廷對於常洵的種種非議,似乎並不公平。

  “後湖尚有最後一個問題!”

  趙士楨恭敬地行了一禮:“日前內閣大學士沈龍江上書,言及伏暑已盡,爽氣方臨,當行皇長子冊立冠婚大典,殿下以為如何?”

  趙士楨問的是立儲大典,也是問常洵的態度。

  常洵沉默了片刻,方才說道:“天道蒼茫,常洵常感時間不夠,這宮廷內外,諸事紛繁,本心並不願參與。”

  頓了片刻,他又繼續說道:“然而科學一道,又需財物人力、各種支持,如今處處掣肘,亦讓人深感無力。”

  常洵看向趙士楨,緩緩說道:“以前我不曾爭過,現在也不想爭,但是以後會不會爭……卻不能保證!”

  常洵笑了笑道:“若是能潛心學問,自然是極好的!但世事往往不遂人心,吾輩也只能且行且珍惜!”

  常洵確實對奪嫡不感興趣,他的理想是成為史上第一學霸,但避雷旗杆之事歷歷在目,大權在握,有些事情做起來才更方便、更高效。

  “殿下所言,亦是東湖所願!”

  趙士楨沉默了片刻,方才跪倒在地,大禮參拜:“後湖願跟隨殿下,潛心學問,探究這萬事萬物的道理,但有所得,余生足矣!”

  雖然常洵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趙士楨還是作出了決定。

  當初他研究火器時,處處不便,也曾想過自己若是能身居高位,行事便能更加方便。

  三年前他上書朝廷,建議革除時弊,采用火器,卻久無動靜之時,也曾深感人微言輕……

  故而常洵所言,他也深有體會。

  便是易地而處,趙士楨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要爭!

  爭,似乎有違祖製,卻有利學術!

  不爭,也許便是庸庸碌碌一世,眼睜睜看著時弊日漸沉重,卻無能為力。

  該爭的,也許還是得爭。

  “得後湖之助,猶猛虎添翼也!”常洵的話,讓坐了二十幾年冷板凳的趙士楨心裡暖暖的!

  得趙士楨之助,常洵確實非常高興。

  身邊的小太監打雜還可以,做學術便不行了,趙士楨雖然不是考霸出身,但是能寫一手好字,能寫出《神器譜》,文字的水平、科學的素養都很不錯,

能夠幫不少的忙。  李奉著人送來了午飯,常洵與趙士楨吃過以後,繼續聊著,在用“原子論”說服趙士楨以後,常洵又將今日議事時提出的“萬物皆可言數”的理論講了出來,兩人圍繞原子論、萬物皆可言數、氣的研究方法,以及火銃的問題一直聊到天色擦黑,依然意猶未盡,卻不得不暫時停下……

  “與殿下一席話,遠勝趙某數十年讀書之功!”趙士楨心悅誠服的說道,對常洵的理論,他尚未全信,但常洵的學識已然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所知愈多,便愈知天道浩渺,得之太少,能與後湖暢談格物之道,並攜手探索,此亦常洵之幸。”

  常洵拉著趙士楨走出朝房,兩人在門口辭別,趙士楨看著常洵離去的背影,怔怔許久,清醒後卻發現不遠處有兩位青袍官員看著他連連搖頭……

  趙士楨不由苦笑,定是有人看到他與常洵聊了大半日,便認為他投靠了三皇子,成了“三皇子黨”。

  不過,這朝中的“三皇子黨”,除了鄭家,大概也只有他這個獨苗了!

  趙士楨搖了搖頭,也沒有與那幾位官員打招呼,徑自走了。

  與常洵的一番話,徹底打開了趙士楨的眼界,原來眼前的世界,還有如此豐富多彩的一面。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趙士楨現在便是這種感覺。

  至於仕途……

  四十八歲的從七品中書舍人,又不是科舉出身,趙士楨也知道自己在仕途上的前景渺茫。

  三年前他上書進《神器譜》時,倒是有所期待,兵部尚書蕭大亨也在奏疏中大為嘉獎,但提出的嘉獎卻是“先行記錄”,待各邊效有實用,再另行破格優處,結果火器之事漸漸便了無聲息,他又在文華殿幹了三年。

  期間種種非議,也是讓他不堪其擾。

  至於名聲……

  立德、立功、立言,他與常洵所作之事,是立萬世之言,建百世之功,便是眼下種種非議,又何足道哉?

  趙士楨漸漸挺起胸膛,邁開大步,念頭一片通達。

  常洵習慣了晚睡早起,晚飯過後,他讓張成準備好筆墨,攤開一冊新的折本。

  “科學,第三期……”

  “論物質的微觀結構……”

  常洵將今日與趙士楨談及的“原子論”整理以後,寫成了一篇論文,作為《科學》第三期的內容。

  《科學》已經出了三期,創刊號寫的是“論引雷旗杆的原理與避雷針的作用”,第二期寫的是“靜電荷的幾種研究方法”,第一期抄了一百份,都發出去了,第二期是昨天夜裡才完稿,今天張成著人抄了幾十份,也都發出去了。

  根據張成的說法,對這兩期《科學》,大家的態度還是蠻積極的,到一個地方,聽說是常洵新寫的文章,都是一搶而空,還有人追問有沒有更多的……

  張成按照常洵的交待,一處隻給一份,有人看到便行,於是拿到文章後,往往是由一人大聲誦讀文章,多人圍觀,十分熱鬧。

  那誦讀之人讀一句,圍觀者齊呼“胡說八道”,然後紛紛開口駁斥,罵到那句話粉身碎骨,才讓誦讀下一句,然後又齊呼、叱罵……

  這已成為京城諸多衙門的一大盛景。

  經過常洵的多番告誡調教,張成已經開始學著說一點實話了,常洵知道實情後,也沒有生氣,依然讓張成安排抄寫、分發,每期一百份,留存十份,送出去九十份。

  科學的普及,水滴石穿,是個長久的功夫,常洵也不指望新的理論體系在短時間內引起轟動,然後一舉改變世界……

  那不現實,是不講科學!

  雷電是個不錯的切入點,但電學的深入研究與應用的條件尚不成熟,常洵打算在利用雷電在這時代的重重簾幕上撕開一道口子,然後再循序漸進的展開科學的研究與推廣。

  一下子便拋出“萬物皆可言數”和“原子論”,目的也是如此。

  亂世要用重典,陳年積屙要下猛藥,常洵不指望這些理論很快便得到認同,他要的便是語出驚人的衝擊力,希翼有人在衝擊之下多一分思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