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L藥丸》第29章 更易聖號
  次日,二十日一早,盧象升、袁樞兩人精神抖擻,又滿懷期望來上班。

  按著數日前呂維的許諾,今後每月逢五、十日,各獎勵一籃靈果,由不得他們不期待。

  兩人直入天門,見呂維正站在一棵蔥鬱橘樹前,這是目前扡插栽植唯一成活的一株橘樹,厚實隱隱有油光的橘葉散發濃鬱芬芳,比花香還要濃厚。

  這是眼前唯一的一株橘樹,也是今後唯一的一棵橘樹,這才是貨真價實的靈果。

  不像桑葚,在神龍字典定義中桑樹和谷物、蔬菜一樣,是日常耗材,可以大面積種植。而橘、杏、李、梅之類的果樹,做了限定,每種只能有一顆,會進行全面優化培養。

  呂維就在橘樹下接見二人,看到今日新的公文內容,沉默下來。

  這是禮部提議的公文,意在將欽天監裁撤並入承天使司。今後是不是黃道吉日,宜幹什麽,不宜幹什麽,都由呂維說了算。不僅這些,還包括日食、月食計算、預報之類讓呂維傻眼的事情,以及禮部隱隱希望的地震預報,及東南沿海的台風預報工作。

  難道拒絕,說我這個仙家是水貨,不懂什麽天文歷法?

  還有地震、台風預報……禮部是不是腦洞開的有些大?

  不好露餡,但想到了徐光啟這位翻譯幾何的大佬,食指就在公文上一抹:“征徐光啟入京察看,再行商議。”

  將這份公文推給盧象升,又拿起袁樞遞來的公文,細細閱讀起來,笑說:“這位總憲官管的有些多,孔家又沒惹他。”

  這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周應秋發來的公文,標題很直白‘淺議聖號貼合時事論’,目標直指衍聖公爵位和奉聖夫人名號。認為仙家出世,卻不見孔聖人出世這本就已經讓士林人心動蕩,為避免禍患滋生,勸朝廷早作處置。

  要麽請求呂維這裡下達對衍聖公爵位、奉聖夫人名號認可的相關符詔,給與‘聖號’相匹配的地位待遇,再要麽朝廷另改封號,避免和仙家職權的衝突。

  周應秋很有名,魏忠賢的侄兒肅寧伯魏良卿普通農民出身,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蹄,而這位周應秋很擅長燉豬蹄。經常親自下廚燉豬蹄招待魏良卿,兩個人一來二去成了知己好友,就被提拔成了都察院的左都禦史,總管所有風憲官,人送外號煨蹄總憲。

  周應秋身為總憲官,他上奏這件事情,幾乎沒有拖延的可能性,要麽呂維這裡給出承認朝廷所封聖號的符詔,並給與聖號相關的特殊待遇;再要麽朝廷退一步,削掉奉聖夫人、衍聖公封號裡的聖字。

  這個問題十分棘手,袁樞、盧象升不敢參與其中。一個招惹奉聖夫人,一個招惹孔家,前者能讓自家身死族滅,後者能讓自家遺臭萬年。

  自己手裡的白符可是很寶貴的,再沒有補充前,呂維可不願多浪費一張。

  得罪孔家就得罪了,欺負奉聖夫人就欺負了,他可不想在這浪費兩張白符;如果這裡退一步,那大明那麽多的親王,是不是也要給出符詔?說不好朱熹、孟子、顏回,乃至是王陽明的後人都會跑到天關前求取符詔。

  一些話他不方便明說,他寧願給奉聖夫人一枚符詔和相應待遇,也不願給孔家一頁廁紙。

  略作考慮,呂維伸出食指在公文空白處一抹,字跡浮現:“善,交付禮部再行擬定相應封號。歷朝皇帝代天總理山河護持神州,功過蓋棺定論,諡號不宜再改。”

  袁樞不由乾咽一口唾沫,

盧象升面無表情。  呂維詢問:“周應秋上這道奏疏,就不怕奉聖夫人抽掉他的脊椎骨?”

  袁樞回答:“或許是奉聖夫人授意,仙家降凡世以來,奉聖夫人多見威能,說不定心生惶恐,不敢再妄居聖號。”

  呂維緩緩點著頭,也只有這個合理解釋了,就說:“皇后曾以患病為由來求取仙藥,仙藥難煉,我就許她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來取靈果滋補身心。這樣吧,稍後你二人帶六籃靈果,各留一籃自用,一籃給皇帝,一籃給奉聖夫人,一籃給皇后,還有一籃也給皇后,是專用滋養身心所用,務必說明白。若再無其他變動,這將形成定例。”

  袁樞要應下,見盧象升取出一頁公文遞到呂維面前,呂維無奈伸出手在公文上一抹,獨特的字印在公文上,完全是灼熱的九陽真氣在神龍字典微操下,灼燒形成的碳化黑字。

  兩項今日要批示的公文處理完畢,呂維詢問之前工作落實情況:“京中內外宮觀寺廟所藏經文整理工作如何了?”

  盧象升回答:“回稟仙家,錦衣衛田督公廣派人手協助外臣,各宮觀寺廟所儲經文整理妥當,正分批運入西苑內庫,待齊全後,一並送抵天關。”

  “就先儲放在內庫中,待我修好藏經閣後再送入天關。”

  呂維剛說罷,盧象升又遞上一頁空白公文紙,呂維瞥一眼盧象升,還是伸手在公文上一抹,將說的話烙印其上,以作為盧象升執行公務時的依憑。

  此時的內庫總管李謙, 已被綁到南海子淨軍軍營,見到了臉色陰翳的劉朝。

  李謙自然是太監,並不妨礙他把六七歲的女兒帶進宮裡撫養,然後女兒變成皇妃;李成妃就跟遇害的張裕妃一樣,也是六七歲時入宮,原因都是一樣的,父祖在宮裡當差還有不低的地位和人脈。

  宮裡的宮女,歲數小到六七歲,再大一點的十幾歲,比比皆是。畢竟,歲數大一點的宮女,終究性格約束,少了歡聲笑語。小宦官們什麽的可不會有什麽開懷天性,所以各宮各院都會養一些小宮女來增加活躍氣氛。

  最有名的一個就是尚壽妃,嘉靖皇帝年老後,有一天在敲罄,走神手抖沒敲準地方,結果一堆陪同誦經的宮女裡,十二歲的尚宮女噗嗤一笑,引來五十四歲的嘉靖關注,連著小玩伴楊宮女一起被嘉靖寵幸。

  後來閑得無聊,尚宮女、楊宮女和嘉靖玩過家家,在暖閣寢室裡放火燒紗帳,玩的很歡樂,結果引發大火燒掉了毓德宮。為了保護尚宮女和嘉靖,楊宮女被火燒死,被追封為楊榮妃,父兄都得了賞賜,不久嘉靖又封尚宮女為壽妃,當年冬天那場大雪裡,六十歲的嘉靖掛了。

  普遍認為這和他過度寵幸尚壽妃有關。

  所以宮裡有許多的童女,或者是罪官家抄沒來的,或者是宮裡掌權者的親族女兒,再要麽就是官宦家送到宮裡來的,再有的一些就是年老宮人在外面收養來當伴兒的。

  如李成妃、張裕妃,天啟的任容妃就是魏忠賢的乾孫女,性質和李成妃、張裕妃一樣,是鞏固皇帝關系的樞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