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L藥丸》第172章 請戰
宣大邊軍十二個主力團磨刀霍霍,洪承疇、滿桂都想在冬季乾一票大的,等待著可能出現的戰機。

與之對應的西邊孫傳庭還在處理各鎮編制問題,清屯清軍工作內容繁複,是個既需要詳細調查,又需要不斷談判才能定好稅冊的麻煩事。

洪承疇的粗暴、高效工作方式給了孫傳庭很大的啟發,只要軍隊抓穩,與其斤斤計較各衛稅賦,還不如一口氣裁撤各衛,粗暴的將所有軍田收歸為官田,踢開原來的所有人,重新招租。

所以整個陝西就始終處於小規模動蕩中,衛所陸續合並為縣,衛所軍田小部分劃分給配合的家族成為永業田,大部分衛所軍田、牧場重編為官田,招來佃戶承租,或繼續承租給配合施政的地方宗族。

持續動蕩的陝西,不出兵還能穩住形勢,如果出兵不順利影響到孫傳庭的威望,那陝西各方面進行的政策就會崩潰,無法貫徹,有名無實。

而宣大東邊的薊鎮只有一線守備團、二線機動團,沒有滿編的主力團,不具備主動出擊的兵力、地形和形勢。

遼鎮、東江鎮、朝鮮鎮兵力縮編為二十個主力團後,也無外出征戰的計劃,觀望著蒙古形勢。

情況不對的話,就得調駐屯旅順的第一師團北上參戰。

現在正觀望著蒙古方面的形勢,自入秋以來,林丹汗集結兵馬開始攻拔背叛他依附建州叛軍的蒙古東部喀爾喀、科爾沁、喀喇沁等部,雙方交戰兵力近十萬,南部的朵顏三衛也被迫卷入,蒙古三個勢力鏖戰、兼並。

最好的結果就是三方元氣大傷,狗咬狗一嘴毛。

最壞的結果就是林丹汗一舉吞並東部叛變、出走的各部,也將朵顏三衛掌握在手。這樣的話,整個大寧地區就落在了林丹汗手裡,他自然就有了寇邊的機會,甚至能直接進軍喜峰口,攻入京畿區域抄掠。

如當年俺答汗一樣,兵臨北京城下。

喀喇沁諸部等東部蒙古被林丹汗擊敗後重新收攏……影響也不大,沒有兩三年梳理,林丹汗也無法順利指揮這些部眾。就怕林丹汗擊破東部蒙古後裹挾新附的東部蒙古再把朵顏三衛給吃了。

這種小概率事情一旦發生,如果發生小概率的入關抄掠……那整個遼鎮上下就沒好日子過了。

故,遼鎮在編的六個團加強戰爭儲備,做好了隨時出兵乾預蒙古內戰的準備。

寧錦防線,盧象升衡量再三,還是決定向中樞求援。

如果乾預蒙古內戰,遲滯林丹汗的進攻、統合蒙古各部的步伐,只靠遼鎮六個團、兩萬兵力是不夠的。

他有信心帶六個團擊敗林丹汗,可他最重要的任務是看住寧錦防線,為處於恢復期的遼東爭取時間。遼鎮的軍隊,能不出動最好還是不要出動的好。他這裡六個團不動,那麽沈遼防線畢自肅的六個團也就高枕無憂,不怕建州叛軍複起發難。

逐步恢復遼南、遼東的生產、經濟,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打仗、軍功、掃滅建州叛軍,反倒是相對次要的事情。

整個夏季北直隸水利工程最大的、最先表現出來的效果就是修複、重建了幾條運河的上遊閘口。這使得荒廢已久的白渠重新恢復運載能力,北直隸囤積的夏糧、秋糧在運河冰封前已通過白渠經紫荊關運往宣大。

宣大儲有充足的軍糧,五十萬石的軍糧儲備保證他們有能力發動一場遠征,一場從宣大出塞橫掃蒙古各部,直撲赤峰的龐大遠征戰役。

只要宣大邊防軍能做出進攻赤峰的勢頭,那林丹汗自秋季發起的統合東部蒙古各部的戰爭將無疾而終,

甚至會受到東部蒙古的反攻,進而損傷元氣。必須要做出乾預這場戰爭的準備,乾預的目標不限於林丹汗,還包括隨時可能參戰的建州叛軍。

隨著八旗軍總崩,海西女真率先脫離八旗體系,缺鹽、習慣農耕的他們也加入遼東屯墾中,主動融入遼東;為區分女真各部,廣義上的奴子稱呼已不妥當,就有了建州叛軍這麽個說法,給了海西女真歸附、內遷的機會。

有海西女真內附,做帶路黨,今後遼東恢復經濟後,自然能直搗黃龍,犁庭掃穴。

盧象升不僅要自己忍耐出戰的,還要勸慰全軍上下。

遼鎮清洗了遼西人、客軍、關內人後,留下的普遍是遼東籍貫的兵丁,又混編了東江鎮的兵,如今求戰心切。

從內到外,都想參與干涉蒙古的戰鬥……蒙古人就是弱渣的代名詞,腦袋不如倭寇值錢,也不如建奴值錢,去打蒙古人戰果往往都是很豐盛的。既能打仗升官,還能有充足的繳獲,是真的想去打蒙古,順便復仇。

乾預蒙古內戰,一個團差不多就能牽製林丹汗的進攻步伐;就怕遭遇傾巢而出的建州叛軍主力。

建州叛軍熟知明軍戰術,一個團是擋不住建州叛軍圍攻的;丟掉一個團,朝野嘩然,新軍威信動搖,遼鎮上下都得倒霉。所以也都能勉強忍住,可始終有忍不住的人。

比如黃得功,遼東軍戶出身,十二歲時就帶著一把菜刀混在開拔的明軍中,臨戰斬下兩顆真夷首級。因此聞名軍中,進入遼東經略親軍編制,陸續積功,孫承宗改編遼鎮新軍編制時,黃得功逐步升到騎營都司。

遼鎮軍隊經歷裁汰、改編時,他降級任用為營長,半年磨合期後成了副團長,而他現在只有二十二歲,同級別能和比的只剩下一個賀虎臣的兒子賀讚、楊肇基的兒子楊禦藩。

他找到盧象升堅決請戰:“我騎營戰法革新已久,步軍戰法歷經大小戰鬥已趨於成熟,唯有騎營還需檢驗。標下願率兩千健騎前往大寧,擇機參戰,檢驗騎營戰法。”

盧象升反問:“今步騎混編,儼然車營模樣,哪裡還用檢驗騎營戰法?”

“都督,今步騎合編是為適應戰法,是為了軍中庸才能發揮器械威力。但要剿滅奴子,還得集中騎營作戰。追剿殘敵,車營哪裡比得上騎營剽捷?標下不才,自認有許些勇力,故來請戰還望都督成全。”

黃得功有些看不上編制標準、僵化的營、團軍製,這擺明了就是給蠢貨用的,講究的就是穩健推進,依靠人力、物力欺負人;這和他的理念不太一樣,他喜歡奔襲作戰,運動作戰,牽著敵人的鼻子跑。

現在團營軍製完全一副拚人力、物力的架勢,戰爭效率並不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