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L藥丸》第152章 計稅
夏稅征收在即,不僅府縣忙的一團糟,新軍也緊鑼密鼓的重新布防,以應對豪強聚眾暴力抗稅。

原來新軍為了編訓方便,是擇野地或偏僻營地集中訓練,人馬聚集,吸引了商人、妓女,又因為軍餉實發,導致每一座軍營邊都蓬勃發展出一個小小的市集,一個專門向軍人服務,或軍屬居住的聚集點。

這樣集合起來的新軍容易掌控,但新軍的威懾力也就局限在一地,無法擴展開。

就像拳頭一樣握緊了,適合去打遙遠的目標,如遼東建奴、遼鎮;但不適合就近布防、鎮壓可能存在的民變。

所以徐光啟也到處奔走,重新規劃新軍各團的防區,原有的團一級集中編訓,現在分散為哨一級小營地。

反正北直隸地區最多的就是皇莊、百戶所,皇莊多在膏腴之地,百戶所也都是明初時設立在險要、必經之處,有地形優勢的地方。

於是二十個團被打散,三百二十個哨級別軍事駐地擴散在北直隸各處,保證了一處有民變,當日就能平叛的高壓形勢!

同時,夏稅征收前的這段時間裡,徐光啟又開始新一輪征兵,征兵一個鎮,填充空出的團一級軍營。

遼鎮、東江鎮、朝鮮鎮在裁軍,京營繼續擴軍,戶部、兵部也沒話說。

畢竟是京營兵,是親兒子,吃的再多也得咬牙供上;邊鎮軍就不同了,能用能使喚就可以了,邊鎮太強從來不是好事。

以現在北直隸的情況,徐光啟不征兵,各處也要逼著徐光啟擴軍。

沒辦法,他們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民間‘鄉賢’、‘名流’們的怒火,這些人喋喋不休的哀怨,抵觸情緒,隨時有可能釀成民變,宛若蘇州民變。

一旦民變暴力抗稅,不比天高皇帝遠的蘇州,呂維就在北直隸到處轉,這前後得殺多少人?

為保護這些蠢貨,隻好擴軍,警告這些人不要亂來。

終究沾親帶故的,真動手了,死傷勢必狼藉。

有點像當年葉向高為了保護楊漣這批人,而積極配合魏忠賢一樣。

易地而處,滿朝公卿也能理解北直隸豪強、地主們的憤怒。

這是一筆明擺著的帳,算一算就能算清楚豪強的憤怒值多少銀子。

順天府每年夏稅有多少?

夏稅以麥豆為主,秋稅以米為主。

順天府以往每年夏稅詳細來分有兩種,一種是起運,一種是存留。

各縣起運小麥兩千一百石到京庫,起運邊倉、喜峰口各倉八千七百石。

存留名目就多了,京倉存留麥豆一千五百石,及折銀麥一千五百兩;還有光祿寺小麥兩千四百石;酒醋面局六百五十石,太常寺小麥五十石;京庫人丁、農桑絲折絹三千六百匹;邊倉還會存留入庫麥四千七百石,棉布、絹合計八百匹。

算下來,順天府夏稅總計麥一萬八千七百石,絹布四千四百匹,另加一千五百零一兩的小麥折銀。

夏糧雖然以麥豆為主,卻正是一年糧價高漲的時候,折算銀錢後,龐大的順天府竟然只有三萬兩。

夏糧收入遠不如秋糧,秋糧額度中最高的是六十多萬束的草、兩萬多斤的棉花,四萬石左右的米豆,以及兩萬四千匹的絹,還有米、鹽折銀近五千兩。

秋糧算下來六十萬束草就價值兩萬兩出頭,秋糧折銀每石六錢銀,算上食鹽折銀一共三萬兩,及兩萬四千匹的絹。

夏糧三萬兩,秋糧五萬兩另加兩萬四千匹的絹,這就是順天府一年的稅收。

今年厘清戶帖,全部土地征稅,預算能征多少?

順天府有各色田地九萬九千五百八十三頃,全年征田稅、新軍餉加派,一共可得三十五萬三千五百兩!

這還是征收六十萬束草,及三萬匹絹,兩萬多斤棉花的基礎上的。

厘清戶帖、稅制後,不論皇莊、貴戚田莊一律起征,幾乎十倍於過去的田稅!

順天府有順天府的特例,這還是沒有進行更詳細的檢地數據。

現在北直隸重製戶帖,百姓經濟實力重新統計計算,隱田會進一步暴露出來,所以今年的夏稅、秋稅,比起預算的隻高不低!

又因為厘清戶帖、減租減息,直接向大戶、地主征稅,減輕了廣大貧民、佃戶的壓力,並未向底層轉移稅壓。

換言之,僅僅順天府多出來的三十萬兩稅銀,就出在豪強地主、皇室勳戚的頭上。

順天府就有三十萬兩,整個北直隸會有多少?

皇室、勳戚丟掉這部分正稅,又經歷減租減息後,馬瘦毛長,實際也不影響其優渥的生活,最受影響的還是廣大的豪強地主。

藩王集體被裁,就剩下靖江王府一家,北京勳戚早已嚇得不敢出門,已不在乎繳稅多少。

可地主家真沒余糧……

這些地主一年開支很大,開支大頭也都體現在教育方面,供養子侄、族人讀書,強奪官位,才是豪強地主擴大影響力、產業的最捷徑辦法。

整個北直隸四十九萬三千頃地,今年預計要征田稅、新軍餉一百七十五萬兩,每畝地也就征0.0355兩銀子。

田稅是田稅,新軍餉是新軍餉;此外種植桑麻棉花折算的絹布、棉花依舊還是要征的,草束也是要征的。

這麽劇烈的增稅……不能算是增稅,只是征該征的稅,只是豪強、勳戚長期逃避,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新的增稅。

田地就在那裡,沒人能跑得掉,不像商業營業稅之類的不好估算。

你要麽繳稅, 要麽造反。

一些偏遠村落缺乏銀錢流通,也臨時改為服徭役,用役期衝抵田稅銀,避免奸商、官吏放高利貸進一步增負。

每畝地課稅加新軍餉也就三分三厘半的銀子,一個健壯勞力出去打工,每天收入也在兩分、三分銀子!

貧困百姓田地也不會有太多,他們服役衝抵田稅,戶部、工部的帳冊對的上,就沒問題了。

他們不服役,各處的水利、道路工程始終缺人,刑徒數量增長有限,只能改征民役。丁口折役錢,或折成絹布已經收過,所以征來的民役還是要發工資的,與其給富裕出來應征服役的百姓發工錢,還不如發給貧困百姓。

給官府服役,本身就是一種變相的福利。

所以說,班軍每月三錢鹽菜銀,五鬥口糧,真的是很廉價。

北直隸如果開個好頭,順利征收到今年的夏稅、秋稅;那明年就能擴展到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後面就能擴展到湖廣、南直隸、四川。

每年多繳納一百多萬兩的田稅,換句話說,一百多萬兩銀子能買多少人的命?

憑什麽要白白交給官府?

總有些豪強腦袋裡的想法跟不上朝廷的節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