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L藥丸》第148章 京南水利
  遼鎮大縮編在即,八萬班軍在雪化前已陸續撤入關內,集中安置在河間府各處興修水利。

  或在上遊、河口修築閘口,或修築防洪緩坡,或大面積、長距離修建堤岸。

  河間、天津一帶自古就是大片的沼澤鹽鹼地,雖平坦,卻無多少人口。

  什麽都種不了,左光鬥生前曾主持天津屯墾工作,準備大興水利推行水稻種植。

  水利工程有種種好處,最妙的一點就是引活水浸泡,衝刷鹽鹼地,降低鹽鹼,使之能耕種。

  要解決鹽鹼問題就要引水建堤,既然能引水建堤,那麽處理土地後為什麽還要種植麥豆?

  麥豆產量有劣勢,相同種植面積產量不如水稻,佔用的勞力投入更重,比如拔草工作就十分耗費人工。

  所以處理河間府、天津一帶的土地鹽鹼問題,就要修渠引水,築堤鎖水,然後現成的水利基礎上種植水稻,這幾乎是一條鎖鏈。

  河間府的水系處於下遊、入海口,河間府開挖引水河渠、修建鎖水堤岸的同時,各水系上遊的保定府、真定府也準備在農耕結束後征發民役大修水利,這兩府水利圍繞閘口控水,疏通舊有河渠,展開支系水渠三個方面進行。

  河間府地勢平闊,是古黃河入海口衝刷出來的鹽鹼、沼澤平地,所以這地方所有工程只能靠燒磚,無法像保定府、真定府那樣就近開采石料修築水利。

  呂維來檢查各處水利工作時,看到的就是一條條土壘緩坡。

  土坡高不過四五尺,厚卻有丈余。

  每隔五裡地,就是一座正在壘砌的磚窯,燒好的青磚鋪砌在土坡表面,就成了鎖水的堤岸。

  河渠開挖後要鋪徹磚石,這可比堤岸要麻煩,河渠改道處最好鋪設石料,只有石料能扛住大水流衝刷。所以入夏後還要從保定、真定運輸石料,整個水利工程將是持續性的,不是短期就能見效果的政績工程。

  呂維依舊一身錦衣緹騎裝扮,旁觀戶部、工部委派官吏檢查堤岸施工質量。

  不斷有土坡被挖開,露出埋在土坡裡的燒焦木樁,表面燒焦碳化處理後,這些木樁能長久不朽,以增固堤岸。

  宣大、陝西組建的班軍軍餉也有了說法,今後班軍的軍餉將走少府的帳。換言之,今後各省班軍的軍餉由內廷撥發,各省需要進行什麽工程,就得向少府申報,無權自行調用或借用班軍。

  自然地,河南、山東二省的班軍也歸內廷,那麽河間府水利工程的結果自然也是內廷的。

  新開拓出來的水稻種植區,今後將作為皇莊施行集中經營,招徠佃戶耕種。這些收益、土地是內廷、皇宮的,與戶部關聯不大,與地方衙門、豪強、百姓更無直接關系。

  所有征發的民役要麽對應役期,要麽撥發工役銀,又沒讓地方百姓白乾活,地方衙門也湊不出錢糧投資,所以沒資格瓜分成果。

  北直隸南部府縣的水利工程資金來自內廷,戶部、工部跟進,也有積攢經驗,保證工程質量的用意。

  從嘉靖年間就執行京東開荒,那一片地區和河間府一帶類似,也是鹽鹼沼澤地,等戶部、工部能湊集錢糧後,也將繼續重啟京東開荒工程,將天津、唐山之間的大片沼澤地進行開發。

  眼皮子底下就有這麽一大堆的土地可以開發,不管遼東、遼南的開發,只是北直隸這一片開發後就能緩解北方嚴重的糧荒。

  興修水利後,最大的好處就是從天津到宣大的漕運運力會得到保障和增長,漕運運力見長,那民運運力就可以降低,進而全面所見運輸環節的虛耗。

  這種情況下,戶部特派巡視員到處奔走,呂維也全面跟進,隔三差五就能宰掉一批貪汙工役銀,或扣發班軍糧餉的蛀蟲。

  尷尬的是工程款來自內廷,這批管理錢糧的蛀蟲也來自內廷……貧苦出身,又普遍是北直隸籍貫的宦官們,在這種利民利國的水利工程面前,可沒什麽良心不良心的講究。

  “工程進展喜人,只是班軍數量依舊不足。罷河南、山東各衛運軍軍役,這樣能節省多少軍役?”

  視察之余,呂維與馮夢龍在小水潭前釣魚,初春蚊蟲未生,滿目新綠十分宜人。

  馮夢龍稍作回憶:“二省運軍分攤軍役約在三萬。”

  “河南、山東各衛所人丁繁盛,軍田不足,人力虛耗。二省陸續清屯清軍以來,可改二省衛所三分屯種,一分守軍,六分編成班軍,如此能有多少班軍?”

  應呂維所問,馮夢龍說:“二省今年並所成衛,各有十八衛,合計三十六衛。此前四分班軍,才有八萬班軍。若是六分班軍,能有十二萬。”

  他又問:“主上,若罷二省運軍軍役,這三萬多的運軍軍役該從何處勾補?”

  “從南京各衛補充,南京各衛本就是水師衛,遷都北京後大多沒落。今先使南京各衛勾補運軍之不足,待時機合適,再征發南京各衛軍役組建水師。北洋水師,南洋水師之外,應該再有一支遠洋水師。”

  呂維說著呵呵輕笑,南京衛所編制規模很大,除了一套與北京上二十六衛對應的南京上直親軍衛外,還有南京五軍都督府下轄、直管的近三十個衛。

  作為大明衛所軍起家的大本營,南京各衛名下的軍田土地是很多很多的,陝西孫傳庭清屯西安四衛的成果是驚人的,對南京各衛、南京留守勳戚、豪強、武官家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陝西清屯的政績,對南京留守武勳之臣來說,簡直比大明亡了還要恐怖。

  最富有、最膏腴的衛所軍田就圍繞在南京周邊……這些早就天高皇帝遠被吃的一乾二淨。

  現在一代代人傳下來,許多人都把那些軍田看成了傳家的私田……現在逼他們吐出來,或者逼他們繳納賦稅,簡直要人命。

  這也就導致南京各衛名存實亡,根本無法從帳冊上的南京各衛裡拉出軍役來。

  南京方面還在扯皮中,南京五十個多個衛,每一個都比西安四衛肥碩,沒道理放著不管。

  情況不對,呂維不介意讓張嫣帶著小皇帝去南京登基。

  現在就等遼鎮改編、裁汰、安置工作進展,順利的話,就進一步逼迫南京留守勳戚、武官,要麽老老實實把歷代侵佔的軍田吐出來,要麽打一場內戰。

  天下親藩盡廢後,各藩宗室已遷往北直隸安置。

  南京方面要舉兵‘靖難’,除了擁立靖江王一系外,就剩下建庶人了。

  這兩個皇室支系,毫無分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