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L藥丸》第149章 山海關
  錦衣衛的服飾就是最好的通行證,一月之間呂維遊歷河間、真定、保定後,又登上長城順長城運輸線向東翻山越嶺抵達山海關防線。

  龐大的山海關防線自然不是簡單的一座關城,而是圍繞關城在四周山嶺布置營寨的複合防線。

  只是在呂維看來,山海防線已跟不上時代。

  火炮不僅可以攻城,也可以封鎖關城、營寨的運輸線,以現在明軍營寨儲糧不足一月,被掐斷補給要麽活活困死,要麽被敵方圍點打援牽著鼻子走。

  來到山海關,自然是就近防備遼鎮變故。

  萬一遼鎮真的反了,運氣再差一些,山海關防線也跟著叛變……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陝西開始清屯以來,圍繞衛所軍田展開的矛盾極大。

  這是每年千萬稅銀的龐大財富,按著孫傳庭既定的清屯經驗,軍屯稅銀能達到一千五百萬以上。

  這筆稅銀沒道理不收,可逃稅漏稅百多年,許多人從生下來就沒納稅的概念,你突然去收稅……會把你視作強盜。

  舊軍改編新軍,退伍軍籍軍士改編班軍,一邊還在執行清屯,幾乎都是高難度操作,有點像充滿氣的氣球。

  平時還好,有根刺扎一下,那就撐不住了。

  呂維到處跑,就是想找出這類潛藏的刺,乘早拔除。

  山海關處,每日都有數百接受被裁的關內籍貫軍士通關返鄉。

  遼鎮軍械儲備是爛帳,重要真正物資封存接收,其他盔甲、兵器任由軍士攜帶離營。這是為了遷移到遼東屯種開荒時,這些退伍士兵能有自保、剿賊的戰鬥力。

  關內籍貫軍士退伍回鄉,自然不能攜帶火器、盔甲、長杆兵器入關。

  就在山海關處,這些回鄉士兵上繳盔甲、火器之類戰爭器具,再依照退伍前的職務給與三五兩不等的遣返費。

  畢自肅親自監督,確保銀子能實發下去。

  他不監督,也會有錦衣衛、軍械統計局的人來監視,出了問題自有人倒霉。

  雖說大規模處死貪腐官吏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可總能震懾一時,讓這幫家夥老實一陣。

  這就讓呂維很滿意,怎麽說呢,殺官一時爽,一直殺官一直爽。

  就在山海關關門口,入關返鄉的退伍軍士如果願意遷移到遼東,依舊能享受到百畝永業田及減稅、免稅的待遇。如果願意遷移,畢自肅會開出通行文書,免得這些人回鄉後再被路引卡住。

  呂維要遷移北直隸、河南、山東人口充實遼東,反對最大的不是被遷移的百姓,而是地方衙門。

  這會導致大量貧困百姓、佃戶遷移,導致本地勞力缺乏……這些貧困百姓、佃戶既是主要勞動力,稅務分攤下去後也是主要的納稅群體。

  他們遷移到關外,豪強地主、縣衙的官田由誰來承租?到納稅時,這部分稅務沒人承擔,豈不是要轉移到豪強地主身上?

  而且人口遷移,地方衙門政務勢必繁忙的一塌糊塗,從官到吏,再到役使,就沒幾個樂意辦這事兒的。

  同時人口遷移也會導致一系列治安事件,幾乎沒有地方衙門樂意、主動響應關外移民號召。

  地方衙門敷衍不配合,中樞忙著舊軍裁改、清屯、清藩、京南水利等一系列大事,移民關外只能暫時擱淺,是真的缺乏多余的執行力去折騰。

  畢自肅卻積極經營移民一事,準備借這批返鄉軍士的嘴,將朝廷移民關外的政策宣傳下去。並越過地方衙門,授予這些返鄉軍士移民屯種的路引,使地方衙門沒法阻撓。

  百畝永業田,值得這批返鄉軍士再武裝起來拚命去戰鬥,他們不可能放棄!

  不止是他們,宣大、三邊也在鼓勵退伍民籍軍士遷移遼東。

  如果地方上敢撕破臉扣留路引、責罰宣傳移民政策的返鄉軍士,那冒頭一個打死一個。

  “畢自肅還沒當上遼東巡撫,就先想著遼東開發的事情,這種行為值得鼓勵。”

  呂維旁觀幾日,遞出一袋銀幣對馮夢龍道:“告訴他,這兩年內關外、遼東不能有戰事,以休養生息恢復秩序為主。不管是朵顏三衛,還是林丹汗,又或者是喀喇沁部,最好能以交際手段處置。待兩年後朝鮮穩定,朝廷舊軍改編新軍落實後,再處理蒙古各部不遲。”

  畢自肅不厭其煩,正為一夥同鄉退伍軍士書寫公函,這是一封寫給當地知縣的信。

  過去半個月時間裡,他每天都要寫十幾封內容相近的信,內容無非是申明移民遼東開發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希望地方官吏給與返鄉軍士必要的方便,不要處處為難。並警告地方,如果他收不到這些退伍軍士的回票,他會派人親自上門追查這些軍士的去向。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些返鄉軍士手裡有遼鎮盧象升開具的返鄉路引和證明,有這個路引,才能證明他們是合法退伍,而不是逃軍。這個路引是單程的,就像這些軍士當初投軍時,也是地方衙門開具了單程的投軍路引。

  投軍路引隨著應募軍士到營後,就會轉發到該縣,以證明人的確到軍隊裡了,沒有失蹤。

  畢自肅又給他們開了始發於山海關的雙向往返移民路引, 沒有意外一切正常的話,這些軍士回鄉後會帶著家屬、親族、朋友再用路引返回山海關,返回的路引上繳給畢自肅,這就是回票。

  收到回票,與存留的本票對應後,才算完事。

  畢自肅清楚他在幹什麽,呂維、馮夢龍也清楚,畢自肅在挖豪強的牆角。

  馮夢龍出示相關腰牌、勘合證明身份,才靠近畢自肅,雙手捧著暗花錦囊:“賀喜畢先生,應先生勤政之舉,主上使某前來賜下銀幣一百。”

  畢自肅當即愣神,扭頭四看,看了看面相稚嫩氣度沉靜的馮夢龍,急忙起身跪拜在馮夢龍面前:“外臣拜見天使。”

  “先生莫多禮,主上對先生頗多讚譽。”

  馮夢龍說著目光環視,周圍官吏反應過來嘩啦啦跪倒一片,遠近等待通關返鄉的軍士也一堆堆跪倒,馮夢龍才陳述呂維剛才說的話。

  畢自肅帶人再三山呼萬歲時,呂維已穿著退伍軍士普遍穿著的半舊紅襖,頭戴懸掛護簾的笠盔混跡在入關的隊伍中,聽著返鄉軍士濃厚鄉音,這些人因畢自肅的親自接見、慰問而顯得激動異常。

  可能也是因為畢自肅作保的穩定遷移政策,畢自肅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個哥哥戶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畢自嚴。

  畢自肅去年在寧遠大捷中配合袁崇煥守城,其本身在遼鎮中就是一塊兒招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