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第一槍》第377章 苗劉兵變
耶律大石的軍隊被擊潰,退至高昌回鶻王國。但這次回鶻王畢勒哥卻再不迎接,而是掩殺、追襲,俘虜了耶律大石的將領撒八、迪裡、突迭等。耶律大石帶領敗兵回到葉密立後,接受了這次出征的教訓,繼續“養兵待時而動。”

 耶律大石西征喀喇汗王朝雖遭慘敗,但及時調整了方針,與民休息,得到了當地突厥各部族的擁護,戶數達到四萬,疆域空前擴大,東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裡河。

 此時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突厥語意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漢尊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同時宣布金人為敵國,要聯合大宋一起夾擊金國。

 大遼建國的聲勢一下子蓋過了宋朝,金國的文武大臣,都認為宋朝軟弱,趙構也已經被自己打服了,根本不足為慮。倒是這個西遼國家新建,士氣正盛;而且耶侓大石也是當世名將,又和金國有大仇,應該先穩定大漠,然後再去征服宋朝。

 這個論斷也得到了完顏吳乞買的認同,所以他一紙詔書將完顏宗翰和完顏宗輔都調了回來。

 經過了激烈的爭論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由完顏宗翰為元帥,發燕雲漢軍10萬和女真軍一萬人,令右都監耶律余睹輔助,北攻可敦城;又發燕雲、河東夫數十萬運糧隨行。

 完顏宗翰走後,完顏宗輔受命駐守陝西,主持哪裡的戰鬥,完顏昌負責京東。傀儡劉豫遷都大名府,作為金國和大宋之間的緩衝。

 金國這次發了30萬大軍,兵分三路南下進攻宋國,取得了一些成績,幾乎拿下了陝西和京東,中原的全境,將南宋朝廷完全趕到了長江以南,兩國幾乎是劃江而治。只不過因為金人的人數較少,中原還是交給了傀儡劉豫代為管理。

 金人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不過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最大的打擊就是完顏婁室的死亡,其次就是他們並沒有消滅北方的反抗組織。

 開平軍還佔據著真定,中山等地,韓世忠還佔領這涇源路和陝州,盧俊義也在京東站穩了腳,讓金人的後方不靖,對於南宋的壓力小了很多。

 還有就是這次戰鬥金人損失嚴重,他們的人手本來就不多,現在已經隱隱有些壓製不住手下的這些少數民族。這次他們出兵大漠,其實就是為了要殺雞儆猴,嚇唬一下這些不聽話的家夥。

 金國的中心雖然轉移,不過他們也並沒有就這麽放過南宋。金主完顏吳乞買接受了金兀術的建議,對著南宋改編了策略,以懷柔為主,並且放回了宣和皇后韋氏,也就是趙高的母親韋貴妃。

 當然這只是對趙構的一些安撫,算是稍微改善一下兩國的關系,不過金兀術隨即派了一個人去了京東完顏昌的營中,讓他找時間把此人送回南宋。這個人就是已經投降金國的秦檜!

 此時南宋也發生了一見大事,給趙構帶來很大的打擊,也讓他的心腹被驅除,大宋的權利中心出現了真空,給秦檜的入主中樞提供了機會。

 這件事情的起源還要從趙構即位以來,在投降派的建議和支持下,放棄中原,準備南逃說起。由於李綱等人的反對,趙構沒有逃走,隻好先送隆祐太后南渡。

 建炎元年八月,李綱罷相,十月,南宋小朝廷由應天府全部逃往揚州。宋趙構又寵幸內侍省押班康履等宦官,他們驕奢作亂,引起許多人的不滿。

 王淵受趙構寵幸,因與宦官勾結而節節高升,當上禦營都統製及樞密使,王淵聚斂錢財,搜刮民脂民膏,當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進攻時,他慌忙建議從應天府逃到揚州再到鎮江的趙構逃到杭州名義上是巡視),他本人負責斷後,卻把戰船拿來運送自己的財寶,致使數萬宋兵及戰馬失陷敵營。

 當時老百姓便耳語相傳“船上的財寶都是王淵在平定陳通時,濫殺人民搜刮而來的”。而行軍過程中,康履等宦官也作威作福,強佔民宅。

 隨軍的苗傅憤恨不平的說:“皇上顛沛流離至此,那些人居然還敢如此。”手下張逵也激怒軍士:“若能殺死王淵及那群宦官,則大家都可以過好日子,朝廷又怎麽會加罪於我們呢?”

 這時南宋軍隊只有苗傅的軍隊護衛在杭州的趙構,張俊、楊沂中、劉光世、呼延通等都分守其他要害,為兵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王淵的過錯本應受到嚴厲處罰,但因他交結宦官,趙構隻免了他樞密使的職位,改任同簽書樞密院事,而沒有作其他嚴厲的處分,激起許多軍官及士大夫的不滿。

 1129年3月25日趙構又下詔:“新除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免進呈書押本院公事。”即允許王淵掌管樞密院事務時,可不必呈書報奏皇帝。

 扈從統製苗傅自負其家族功勞很大,不滿王淵的扶搖直上,憤恨地說:“汝輩使天下顛沛至此,猶敢爾耶”。

 威州刺史劉正彥雖是王淵提拔的,卻也不滿王淵征召他的士兵,加上兩人都不滿王淵和宦官的作威作福,便在軍中散播不滿的情緒,由於軍中大多是華北人,也厭惡宦官,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

 苗傅與幕僚王世修及王鈞甫、張逵、馬柔吉率領的“赤心軍”議定,先殺了王淵,再除去宦官。於是他們告知王淵臨安縣境有盜賊,希望王淵同意他出動部隊。

 這時,宦官康履的侍從得到密報,有一張疑似欲兵變造反的文書,上頭有“統製官田押,統製官金押”的簽名字眼,“田”就是“苗”,“金”就是“劉”的代號。

 康履密報趙構,趙構要他找來宰相朱勝非,並使他通知王淵。

 康履見到他們表示:苗傅等人近來聚集在天竺寺附近,我們現在終於知道了他們的企圖,並告知王淵:苗、劉所謂“郊外有賊”是要借口讓士兵出外。

 於是當晚王淵埋伏了五百精兵在天竺寺外,等待著苗劉會來要將他們正法。城中驚慌,居民皆閉門不敢出入。

 哪知苗劉得到了匯報,當天正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後,百官入朝聽朝廷任命劉光世為檢校太尉、殿前都指揮例的宣製。

 苗傅和劉正彥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橋下埋伏兵士,等王淵退朝,將其拖下馬,宣稱他交結宦官謀反,劉正彥將其親手殺死。

 隨後包圍了康履的住處,大肆捕殺宦官,並掛著王淵的首級,率軍進圍皇宮,兵臨城下,這時趙構也漸漸得到叛亂的消息,守宮門的中軍統製吳湛和叛軍私通,引導苗傅的手下進城,高喊“苗傅不負國,隻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帶著百官,請宋趙構到城樓上安定軍民,否則無法制止叛亂。趙構登上城樓,憑欄問苗傅帶兵造反的原因。

 苗傅見了趙構,仍然山呼下拜,隨即厲聲指責趙構說道:“陛下信任宦官,結交宦官就可獲得高位,汪伯彥、黃潛善昏庸誤國卻尚未流放,王淵遇敵時不能有效抵抗,卻因結交康履而得到樞密的高位,自己立功不少,卻只在偏遠的郡擔任團練,並表示已經殺了王淵,並捕殺了在外的宦官,脅迫趙構殺了康履、藍圭、曾擇三個最親近的宦官以謝三軍。”

 趙構回答:“若宦官有過錯可將他們流放海島,請將軍們趕快回營。”

 趙構簡單的希望政變就此平息。但是叛軍並未退去,苗傅說道:“今天的事情都是臣一人所為,於其他人沒有關系,希望陛下以天下蒼生為重,殺掉那些危害的宦官,如果不殺掉他們,我們絕不會去。”

 趙構說道:“我知道將軍們忠義,我現在就任命苗傅為承宣使及禦營都統製,劉正彥為觀察使及禦營副都統製。其他軍士一律無罪。”

 苗傅還高喊:“如果我們隻想升官,只要連絡宦官就好了,何必來此?”

 趙構沒有辦法詢問身邊近臣的意見,浙西撫司主管時希孟說災禍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殺了就無法平息,趙構下不了手,軍器監葉宗諤說:“陛下何必珍惜康履?”趙構隻好用竹籃將康履垂吊下城交給叛軍,馬上遭到叛軍腰斬。

 苗、劉等還不罷休,又在城下喊道:“陛下的帝位來路不正,以後如果二帝歸來,將何以自處?”

 趙構派宰相朱勝非下城和叛軍談判,苗傅等請求隆祐太后來垂簾聽政以及與金國議和,趙構隻好答應,下詔請隆祐太后垂簾聽政,苗、劉二人聽詔竟拒絕下拜,進一步要求趙構退位,策立年僅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為帝。

 張逵厲聲喝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望陛下今日之事應以社稷百姓為重,況且已有宋徽宗的先例,請退位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