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88章 胸甲騎兵揚威名(2)
  蒙古勇士巴圖見到對面的明軍竟然是使用的也是彎刀,心中更加鄙視,“你們也配使用彎刀?論使用彎刀,你們還嫩得很,我們才是使用彎刀的祖宗。”確實如此,巴圖將手中的彎刀舞成了風車般,水潑不進。而對面的明軍,卻只會簡單的從上往下砍,要麽就是橫檔,動作生硬笨拙,毫無美感。

  終於,巴圖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對敵人的鄙視上,將自己的彎刀伸向了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名明軍,那明軍顯然是名新軍,露出惶恐之色。巴圖舔了一下乾燥的嘴唇,臉上露出獰笑,似乎即將痛飲敵人的鮮血。

  不過事實證明,人的想法就不能太美好。巴圖將刀前伸試圖攻擊對手的時候,卻再也無法守護自己的兩側。這時候,那位即將遭受攻擊的明軍身旁的三四名隊友卻同時遞出了自己的彎刀。巴圖雖然英勇卻也不是傻瓜,在殺死對手的同時卻也送掉自己的性命,而且,一向自認高貴的巴圖也不可能與明軍一命換一命。為了保護自己,巴圖不得已抽刀回防。但防得了一把刀甚至兩把刀又怎樣,巴圖面對的可是至少四把刀?終於,第三把刀砍中了巴圖的左小臂。

  雖然不影響巴圖繼續戰鬥,但人的本能,疼痛必然帶來動作的一時停頓,就是這個短暫的停頓,將巴圖送了命。對面的明軍可不會憐憫對手,就是對面巴圖方才試圖要第一個砍掉的對手,將兼具刺刀功能的彎刀刺向了巴圖的左胸。巴圖躲閃不及,結果身上僅僅穿戴的皮夾根本不能阻擋瓊州出品的鋼刀,被“刺啦”一聲刺穿,彎刀直入巴圖胸口半寸,幾乎將巴圖刺穿。明軍的刀上還有血槽,巴頓頓時血如泉湧,再也支撐不住,摔倒在馬下。一代勇士就此命喪在他一直看不起的娘們騎兵手上。

  巴圖的遭遇絕非個例。這些騎術精湛、也常年征戰的蒙古人發現,雖然敵人的武器與自己類似,都是彎刀,長度接近,威力相近,但自己每次戰鬥,都要面對三四把大刀,而自己的戰友卻在後方,根本無法提供支援,更糟糕的是,明軍騎兵的馬匹就比自己的高大,自己需要仰拱,甚至還因為對手裝備了盔甲,很難攻擊到他們的致命部位,而對方,卻能居高臨下的多人對自己展開進攻。

  就這樣,蒙古騎兵不斷投入,卻在不斷的快速消耗著,如同雪遇沸水,而對面的明軍騎兵卻似乎不見少,依然緩慢但堅定的朝前突進,突進。

  面對這樣的對手,一向無所畏懼的蒙古騎兵終於慫了。幾名面對明軍的蒙古騎兵不再向前,而是牽扯馬頭,向左側轉向,跑了。

  這幾個人的舉動卻直接導致了局勢的崩盤。其余人有樣學樣,再也不敢與明軍對滴,紛紛潰散。

  也許,有些蒙古騎兵是打算從這支怪異騎兵的兩側展開進攻個,但經不住身邊大多的隊友卻是打算逃跑。在滾滾的騎兵流中,想要轉向就是找死。於是,也只能跟著大家一起逃。

  騎兵的大量傷亡,往往並是不從戰敗開始,而是隨後爆發的追擊戰。胸甲騎兵雖然戰馬高大有力,爆發力強,但畢竟經過了連番大戰,人馬俱疲。也實在難以勝任追擊的任務。

  這時候,李岩麾下的輕騎兵,被命名為飛鷹營的,迅速追了上去。飛鷹營的速度可就快了許多,雖然從騎術上比不上從小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人,但也是常年訓練的騎兵,短暫的衝鋒與戰鬥還是不遜任何對手的。

  就這樣,四千多的蒙古精銳騎兵,被他們所鄙視的明軍騎兵,以更少的數量,僅僅三千不到,打的哭爹喊娘,狼奔豕突。

  鄭成功見大局已定,方才將提著的膽子放了下去,“多虧了瓊國公手下的騎兵,若非他們,我軍危矣。”

  鄭成功說的輕松,僅僅是危矣嗎?若是讓清軍當真衝入明軍辛苦建立的灘塗陣地,不要說明軍必然迎來大敗,甚至李岩、鄭成功這些首腦都會被俘或戰死,這對大明來說是不可忍受之重。

  李岩其實也是心悸不已,不過,一切都過去了,自己重金打造的胸甲騎兵果然還是沒有讓自己失望。所以才故作輕松的說道,“閩國公,該是我們繼續清剿韃子殘余的時候了。”

  鄭成功點頭,正要對自己的屬下下令,卻見李岩也對他身邊的將領下令,“趙連生,你速率領瓊州第二鎮協同閩國公軍隊一同出站。”

  鄭成功站在邊上,原本還打算說清軍殘余,不足為懼,自己的軍隊可一力當之。但想到自己的部隊先前的表現,心中發虛,臉色一陣紅雲,張了張嘴, 卻沒有說什麽。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隨後,其實也就沒什麽懸念了。

  清軍畢竟已經被打殘,想要組織起有效的反攻還是比較困難的,先前的反攻無非是強弩之末,在不能奏效後,敗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後,接近兩萬的清軍,光是俘虜就被抓了六千,大多帶傷,再除去陣亡的,也就逃掉了不足四成。

  不過,為了保證明軍進軍線路的安全,還必須加大對這支殘軍的追擊與剿滅。因此,李岩與鄭成功重新制定了進軍福州的方案。

  這一次進攻福州,李岩的軍隊自然不會變,依然是2鎮陸軍,與一協騎兵與一協炮兵共2萬多人;至於鄭成功則將挑選5萬精銳北上。

  依然是兵分兩路,水陸並進的方案。原本,李岩是打算自己全軍海路,而鄭成功軍隊,將有3萬陸路行軍,剩下的同樣海路的方案。陸路行軍有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清除掉清軍在福州以南的兵力布置。但見識了國姓爺軍隊的戰五渣實力後,李岩實在不覺得鄭軍有這個能力達成這個簡單的目標。

  李岩乾脆將將飛鷹營與虎豹營這兩隻騎兵留在了鄭成功的陸路行軍隊伍中,並明確表示,閻童作為這兩隻騎兵的主帥,擁有獨立指揮權,免得被庸人瞎指揮,讓自己耗費了大量心血的胸甲騎兵成為歷史。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