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87章 孔有德巧佔湘潭
  不過,無論清廷怎麽想,長沙的激戰依舊在繼續著。尼堪在經歷了初期的猛攻卻造成大量傷亡後,終於認識到,強攻的最後結果,肯定是自己兵力消耗殆盡,而長沙城卻依舊頑強的掌握在明軍手裡。因此,暫時中斷了大規模進攻,選擇暫時僵持。持久戰,對於尼堪來說,也是一個可選項,因為湖北的援軍與糧草都陸續到來,讓尼堪有了持久戰的底氣。

  另一方面,明軍的補給同樣也沒有匱乏之虞。由於瀕臨湘江,明軍的補給同樣可以通過湘江獲得。什麽都弱唯有水師還行的明軍水師掌控了湘江長沙以南的航道,保障了長沙的物資供應。幾乎沒有水師力量的清軍只能乾瞪眼。也許有人想到通過封鎖兩岸來阻斷長沙與湘江以南的聯系,但這絕非易事,寬闊的湘江可不是鄉下的小水溝,可以來個鐵索橫江,即使在江中敲木樁或沉船,至少也要有自己的水師力量才能進行這些事情吧?否則,明軍的湘江水師也不是吃閑飯的。

  不過,正因為如此,尼堪才發現了長沙的漏洞。長沙內城雖然堅固無匹,幾乎難以攻克,但,不是每個城市都是長沙。尼堪將視線轉到了湘潭。湘潭是湘江南段通往長沙的最後一站,只要控制了湘潭,就可切斷長沙與南方的水路聯系,長沙雖然堅固,但失去了補給,也必將不戰自潰。為此,尼堪讓孔有德所部一萬兩千余人星夜南下,在最短的時間攻佔湘潭。

  孔有德以為自己領到了一個美差,只因為長沙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血磨盤,人命再多都不夠填的。湘潭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就不信南明也能將它建成銅牆鐵壁。以自己一萬兩千久經戰陣的老兵的實力。若還拿不下,那自己真的只能撞豆腐自殺了。

  湘潭的明軍確實不多,雖然駐扎有李過、郝搖旗等人的部隊,總數量堪堪超過萬人,而這已經是湘潭所能供應的軍隊的極限了,再多,士兵,就只能吃土了。但這些軍隊大多是二線部隊,比起在長沙,由各自主將親自率領的精銳軍隊,無論是戰力還是裝備都差了一籌。

  孔有德在第二天傍晚就抵達了距離長沙不遠的湘潭,卻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是化整為零的悄悄潛伏了下來。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發動了突然襲擊,而此時,絕大多數的明軍還處於睡夢中。

  這倒也不能完全怪湘潭守軍失去而來警覺性。長沙保衛戰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個半月,清軍將主攻目標一直放在了長沙,對湘潭卻是不聞不問。而長沙的李過鑒於清軍進攻勢頭雖然猛烈,但長沙內城依然守的穩如泰山,自然不需要湘潭守軍前來援助。於是,湘潭的守軍就如同一個穩坐釣魚台的漁夫,不管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雖然在初期還經常不間斷的巡邏,但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平靜後,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懈怠與僥幸心理,巡邏間隔由一盞茶變成了一炷香,又由一炷香變成了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又延長到了一個時辰。

  而且,湘潭只是一個小縣城不僅是夯土結構,還十分低矮,只有一丈不到,雖然在普通人看來,高度還行,至少比自家的院牆要高。但從軍事角度,防守的力度可就大打折扣了,即使一部最矮小的雲梯都可輕松架在城牆上。孔有德部的士兵正是通過雲梯將一隊精銳送到城內,並打開了城門。

  等到明軍反應過來,清軍已經打開了東城門。明軍雖然努力反攻,但毫無準備之下,並不能第一時間趕往東城門,就如同添油一般,一波波的衝過來,卻無法形成合力,幾乎沒什麽效果。

  清軍卻在東門越聚越多,終於完全掌控了東城門,並隨後擴大戰果,向城中的縣衙衝去。

  此時情形已經比較明顯了,清軍攻佔湘潭幾乎成為定局。

  湘潭主將,忠貞營的另一名主將,高一功為了保存實力,下令軍隊各自突圍。

  中午時分,清軍控制了湘潭縣城絕大多數區域。

  孔有德志得意滿。也難怪他得意,四五萬清軍精銳攻打長沙,幾無寸進,而自己一萬多偏師,就佔領了長沙南部的屏障湘潭,事後論功,首功也許沒有,畢竟首功必須是滿清八旗,必須是尼堪的,但次功必須是有的,這樣一來,可就超過吳三桂了,自己清廷第一鷹犬的名聲也就出來了,飛黃騰達不在話下。

  只是有時候,人太得意了,往往會忘形,好運也會很快離去。

  高一功是率領部隊從東城門突的圍,正倉惶間逃竄,前面的一名士兵回來匯報, “將軍,大事不妙,前面有一支部隊正對著我們方向趕來。”

  高一功大驚,“難道東面也有清軍趕來?不是說東面有李定國正在攻打贛州,難道李定國失敗了,讓清軍騰出手來?”

  越想越是心慌,就想要率軍轉向南,之所以不向北轉移,是因為北面的清軍實力更強,高一功這支敗兵很有可能被人輕松吃掉。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正在糾結中,前面又有一隊士兵嘈嘈嚷嚷的幹了過來,面帶喜色,“將軍,前面的部隊是友軍,是晉國公李定國的部隊。”

  高一功困惑,“當真?”

  自然是當真。李定國在佔領贛州後,一路急行軍,迤邐著來到湖南境內。在路上,李定國仔細分析了一下。若是直接趕往長沙,其實沒有太多好處。如果長沙未失,自己的部隊到了也起不到關鍵作用;長沙已然丟失,自己去了就更沒作用。唯一能夠起到作用的時候,也就是長沙即將丟失的最關鍵時刻。但能夠抓住這個時刻的概率,微乎其微。

  因此,李定國想到了湘潭。湘潭距離長沙七八十裡,急行軍一日一夜可達,在此休整部隊並窺測長沙戰場無疑是最佳選擇。

  只是,李定國沒想到的,等他趕到湘潭,湘潭卻已經失守了,甚至縣衙都丟了,守城的明軍也在狼奔豕突。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