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71章 星城會戰之前
  眾人陡然聽到李岩這顯得怪異的語句,很是詫異,畢竟這短小精悍的語言風格很不符合官場的氛圍。官樣文章一向是花團錦簇,卻看不出什麽實際意義。但李岩的話,語句雖短,在眾人看來,卻是充滿了豪氣,甚至還有一絲悲壯,因為只有逆境、困境才需要崛起。

  還有李岩的手勢也是比較奇怪。不過,李定國竟然無師自通的明白了李岩的意思,伸出自己的右手,捂住了李岩的手,李過見狀,也伸出右手,握了上去。

  鄭成功一向是貴公子做派,與別人很少親近,但見到眾人的手都握在一起,自己也不能太孤寒,也是上前握住。

  李岩為了免得尷尬,再次重複,“為了大明之崛起而奮鬥。”

  眾人在聽同樣的一遍後,都是心情激憤,“為了大明之崛起而奮鬥。”

  第二天,幾人一起拜見大明皇帝朱慈烺,並奉上了李岩牽頭的一份奏折,標題就開宗明義,“請敕建大明軍事最高統帥部疏。”

  雖然有許多華麗的辭藻,用詞講究,浩浩湯湯,更有一種雍容大度,朱慈烺一見行文措辭就知道了這份奏疏出自何手,除了自己的妹妹,沒有別人。

  但行文雖然不短,隱藏的意思卻是十分簡單:鑒於局勢惡劣,為了應對危機,請陛下批準創設大明最高軍事統帥部,統一指揮明清戰場。最高統帥,自然是大明皇帝朱慈烺,最高副統帥,當仁不讓就是李岩,至於李過、李定國、鄭成功就是最高統帥部委員,至於克虜侯焦璉等人也只能掛個候補委員的名,最多只能旁聽或提供一些建議,更多的時候是接受命令,卻不能參與決策。這就是為了避免政出多門了。

  朱慈烺這些年雖然年紀見長,城府也加深,但卻更加知道國事維艱,雖然想當一個如同崇禎那般大權獨攬的皇帝,但明白自己能力的朱慈烺還不敢如此,乾脆將軍政將交付給內閣與李岩等人,以避免自己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少做才能少錯,朱慈烺顯然明白了這個道理。

  面對李岩等人顯然已經商量過後的走著,雖然心中不滿,卻還是同意了這個請求,最起碼,自己還是最高統帥,雖然更多的時候自己只是一個橡皮圖章而已。

  不過,朱慈烺有自知之明,倒也不會糾結太久。當李岩這個最高副統帥代表其余委員進行兵力部署時,朱慈烺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當然,最有可能的是將不滿藏在了心裡。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李岩雖然知道有這個隱患,但卻依然當仁不讓的當起了場中的主角,排兵布陣。在主要戰場,正如同李岩等人商量的那般,以東攻西守的態勢應對滿清此次的主動進攻。李岩、李過、李定國、鄭成功等四人的防守或進攻方向此前已經確定,現在無非是對朱慈烺做了匯報。不過,另外也有有新的補充,畢竟有了皇帝牽頭的大明最高統帥部這個名義。在廣西的焦璉將率領廣西軍隊北上郴州,首要目的自然是保證湖南戰場的退路,其次,在適當時機也可主動進攻,以減輕李過等人的軍事壓力。

  李定國兵出廣西,將經由廣東獲得補給後,再北上江西。在廣東的大明軍隊也將抽調出至少兩鎮進行配合。

  在浙江舟山的魯王軍隊也將配合鄭成功的軍事進攻發起遊擊戰,遲滯清軍的進攻,為李岩與鄭成功聯軍攻佔福州創造最需要的時間。

  雖然多爾袞催促甚急,一向穩重的尼堪還是不緊不慢的直到三月中旬才抵達湖廣的武昌,首先匯合了鄭四維這個湖北總督的綠營,還有吳三桂的關寧軍繼續南下,在嶽陽匯合了孔有德部,是的總兵裡超過五萬,一路浩浩蕩蕩的撲向長沙。

  雖然從數量上看,清軍並沒有佔據優勢,但是除了面對李岩,其余一向“戰無不勝”的戰績給了尼堪等人極大的信心。他們雖然有些畏懼李岩,但對於其余明軍將領,即使是戰功赫赫的李過等人,他們也是不看在眼裡的。當然,他們也分析過李岩是否會加入湖廣戰場。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長沙會戰注定是要有大量犧牲的。而李岩,雖然戰果輝煌,擊斃了清軍兩個王爺,但兵力不多的他,一向愛惜自己的兵力。這可算得上是李岩為數不多的缺點之一。對,大家不要懷疑,愛兵如子在野蠻的滿洲韃子看來,就是缺點,“什麽時候漢人的命那麽值錢了?給了士兵那麽高的月俸有什麽用?面對我大清勁旅還不是畏畏縮縮。”更何況,李岩的軍隊還遠在瓊州。

  尼堪在心中鄙視了李岩一番後,對孔有德與吳三桂說道,“二位王爺,現在明軍是擺明了陣勢與我大清勁旅在長沙一決生死,兩位不知有何建議?”

  吳三桂沉思了一會,說道,“長沙城內的明軍主將李過,本王還是有所了解的,這是一個猛將, 作戰勇猛,身先士卒,且有一定的謀略,很難對付,恐怕,在長沙我們要犧牲許多人。”

  吳三桂首先給大家做了心裡預防,讓大家心情有些沉重。

  孔有德雖然很同意吳三桂的說法,但也不能因此而讓大家不敢作戰吧?因此緩和氣氛的說道,“不過我大清一向戰無不勝,即使是面對當初的大順、大西軍精銳,也是輕松擊破,更何況是此時的大順軍余部,本王敢斷言,攻破長沙是必然之事。”

  尼堪也說道,“兩位王爺說的都很有道理。論攻城略地,野戰對陣,我大清怕過誰?當兵哪能怕死?這一點,我大清的勇士們不知道超過明軍那些軟腳蝦多少。只要我們不怕死,明軍就無所畏懼了,即使擁有長沙堅城,那又如何,我們還有紅衣大炮呢。傳我口令,攻破長沙,全軍將士大索三日,烈火焚城。”尼堪卻是為了鼓舞士氣,已經提前給清軍許諾,可以讓他們大肆劫掠甚至奸淫,最後一把火消滅罪證。

  果然,還是韃子最明白韃子的心裡,在聽到了尼堪的許諾後,漢人士兵雖然有不少心裡不忍,那些韃子卻是嗷嗷叫喚著,已經在幻想著種種暴行了,變態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的滿足,對於以下的戰鬥竟然充滿了渴望。話說,滿清為了獲得大明遺留下的天下,最近幾年已經在很努力的約束清軍的獸性,讓這些禽獸很是無奈。

  終於,清軍一路浩浩蕩蕩的來到長沙。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